王李河;钟杰强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的滴度与血清标志物及肝功能的关系.方法1584份患者血清分别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Q-PCR)、ELISA法测定HBV DNA和血清标志物(HBV-M),肝功能三项(TB、AST、ALT)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感染期模式组共有1525例,HBV DNA检出有1215例,阳性率为79.67%,高拷贝数为9.61×109/ml,低拷贝数为9.16 × 103/ml,HBV-M主要模式大三阳、小三阳的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97.49%和51.17%,平均拷贝数分别为2.56×108/ml和1.61×107/ml;恢复期模式组有42例,但仍可检出HBV DNA 4例,阳性率为9.52%;HBV-M全阴的有17例,1例为HBV DNA阳性,阳性率为5.88%.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BV DNA含量与肝功能状态无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γDNA-ALT=0.3204,γDNA-AST=0.2751,γDNA-TB=0.2007).结论FQ-PCR方法检测HBV DNA具有高检出率,能准确反映乙肝病毒感染和复制情况;血清标志物阴性患者仍可有HBV DNA阳性;HBV DNA水平不能反映肝功能状态.HBV DNA与HBV-M、肝功能同时检测,对乙肝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疗效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肇杰;叶巧国;刘正华;曾桂胜;何良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和掌握广州市东山区小学生常见病发病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方法以1996年、1999年、2003年全区在校一至六年级小学生为调查对象,按<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手册>的规定方法进行.龋齿患病情况以12岁恒牙龋均作评价指标.结果1996~2003年肠道蛔虫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贫血患病率2003年为2.90%比1996年有显著下降;12岁恒牙龋均2003年与1996年相比下降了0.05;沙眼患病率2003年与1996年相比较下降4.03%;视力低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3年视力低下患病率为79.24%较1996年的20.24%有显著上升.结论学生常见病防治必须常抓不懈,通过加强学生和家长的健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助于控制学生常见病发病率,并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作者:张惠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急性氯气中毒的特点、抢救、护理.方法对14例急性氯气中毒患者所出现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和抢救护理措施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经合理的治疗和护理,14例患者全部治愈,7d内出院,无并发症出现.结论经综合措施(包括清洁全身,及时使用碳酸氢钠、地塞米松、抗菌素、足量输液、护肝、超声雾化吸入等),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何欢华;李健平;练慧庆;霍红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对不同方法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分别采用髂骨牵引、骨盆兜牵引、手术切开复位三种方法.结果手术复位达到解剖复位,后遗症少,保守治疗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疗效不佳.结论具备手术条件的不稳定骨折应及时手术治疗,对不具备条件者可采用保守治疗.
作者:苏应军;黄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医院疼痛管理现状.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疼痛管理现状的调查问卷,包括护士卷和病人卷,对200名护士及200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人的疼痛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仅9.1%的护理人员对病人的疼痛主诉有正确的认知观念,43.7%的护理人员掌握止痛药的用药知识;15.5%的疼痛患者不敢用止痛药,74.9%的患者对止痛药用药知识有错误认知.结论对护士及患者进行有关疼痛知识的健康教育是疼痛控制的关键.
作者:闵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血清钾在急性心肌梗塞中的变化趋势及其意义.方法本文总结了我院1999年1月~2001年6月来5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别检测其急性心肌梗塞发生12h内、13~24h、25~48h以及48h以后的血清钾浓度,并进行统计学研究,了解其动态变化趋势,以及可能的临床意义.结果①急性心肌梗塞12h内常出现一过性的血钾降低.②低血钾与急性心肌梗塞部位有相关性,累及右室合并下壁梗塞者低血钾发生率高,其次为前壁,组间血钾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纯下壁及下壁合并后壁梗塞者较少低血钾发生.③血钾下降程度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呈正性相关.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常伴有低血钾情况,而且合并有室性心律失常,低血钾与急性心肌梗塞部位有相关性,急性心肌梗塞在发病初期(12h内),伴随低血钾常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又是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重视和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初期的低血钾十分重要.
作者:韦玉文;陈长安;王卫国;彭秀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调查深圳市居民中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现状及流行趋势.方法以改良加藤氏法检查宝安区、南山区和龙岗区本地居民各500人份以上.结果检查总人数为1666人,寄生虫阳性数62人,总感染率为3.78%.共检出寄生虫5种,其感染率分别为钩虫0.48%、蛔虫1.14%、鞭虫0.48%、蛲虫0.06%和华支睾吸虫1.62%;所调查的三个区中,其寄生虫感染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深圳市居民的肠道寄生虫感染呈下降趋势,并将维持于一个低水平状态;食源性寄生虫的感染有增加的趋势.
作者:张小岚;汤凌全;黄少玉;吴军;阮彩文;郭星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和掌握近年广州地区不同职业人群蠕虫分布状况及流行特点,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本市各区、县级市的地理分布,连续6年分期分批选择不同职业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用清水沉淀法、盐水漂浮法或改良加藤氏厚涂片粪检蠕虫;用透明玻璃胶纸粘贴法检查市区、农村部分幼儿蛲虫.结果共粪检28 376人,感染4 315人,感染率15.21%.其中华支睾吸虫感染率6.59%,钩虫感染率4.08%,蛔虫感染率4.78%,鞭虫感染率1.54%.县级市及近郊区感染率较市区高,分别为22.77%和9.92%.职业中以农民感染率高,为19.68%;环卫工人和饮食服务业次之,感染率分别为8.11%、7.37%.在检查13 947人中,男女感染率分别为27.22%和17.95%,感染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幼儿蛲虫检查998人,感染79人,感染率7.92%.结论华支睾吸虫及农村的土源性线虫仍是今后重点防治的寄生虫.采取有效的综合防制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改变人们不良的饮食习惯,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可降低人群蠕虫感染率.
作者:冯月菊;王鸣;刘小宁;任文锋;郭荣同;高雨藩;潘志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广东省兴宁市城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方法对市教育局直属城乡13所中小学,其中中学7所,小学6所,共26 980名学生进行普查,采用统一的灯箱对数视力表,悬挂时5.0行与被检查者双眼同一水平高度;检查距离为5m,检查人员经过统一培训,统一操作方法和程序.判断标准:被检查者单侧裸视力<5.0为视力不良.视力不良分类标准:4.9为轻度视力不良,4.6~4.8为中度视力不良,≤4.5为重度视力不良.结果检查学生26 980名,视力不良11868,视力不良率为43.99%.随年级增高而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有逐年递增趋势(P<0.01).城区内学生视力不良率高于城郊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学生课业负担重、视近时间、坐姿、读写习惯、用眼卫生等因素有关.因此应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进行广泛卫生知识教育,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从根本上降低青少年视力不良的发生.
作者:钟子平;罗国清;何钦宜;陈春良;黄德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以脾大部分切除为主的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对1992~2002年26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手术结果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该组男17例,女9例;平均年龄37.5岁.晚期血吸虫病15例,有乙型肝炎病史10例,不明原因1例.脾脏肿大Ⅱ级12例,Ⅲ级14例.均行脾大部分切除术及联合手术.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26例(100%)随访,随访长时间11年,短0.3年,平均4.13年.术后再出血8例,死亡7例.<2、~4、~6、~8、>8年生存率分别为88.5%、90.5%、90.9%、100%.生存病例生活质量好.结论以脾大部分切除为主,加冠状静脉结扎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防治门静脉高压出血的首选术式.对术后再出血的治疗应采取积极态度.
作者:何世友;李佳凤;张业建;金先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脑室穿刺引流术在出血性脑血管病中抢救的疗效和注意事项.方法选择发病72h内的急性脑出血破入脑室者或原发性脑室出血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两组治疗后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手术组基本痊愈8例(26.6%),显著进步10例(30%),进步6例(20%),总有效率76.6%;对照组基本痊愈2例(6.6%),显著进步3例(10%),进步3例(10%),总有效率26.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手术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效果(P<0.01).结论脑室穿刺引流术在抢救急性继发性或原发性脑室出血者疗效显著,是目前抢救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重要救治手段.
作者:朱浩佳;陈荣植;王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乳酸杆菌产生的微环境对阴道毛滴虫的影响并建立实验性阴道毛滴虫动物模型.方法在阴道毛滴虫生长高峰期加入乳酸,观察阴道毛滴虫在不同乳酸浓度(0.5%、1%、2%)的肝浸汤中的死亡情况,全部死亡后做72h滴虫复苏实验,获取酸度与滴虫间的关系;根据上一步乳酸实验得到的数据,于滴虫生长高峰期分别加入3.0×108/ml的乳酸杆菌0.25ml,0.5ml,1.0ml,2.5ml,观察不同乳酸杆菌浓度的培养基中滴虫死亡情况;将阴道毛滴虫接种于小鼠腹腔,观察小鼠形态如毛发、体形、精神状态变化,以及腹腔脏器病理改变.结果0.5%、1%、2%乳酸浓度下阴道毛滴虫经2h全部死亡,但0.5%浓度组的滴虫复苏成功;乳酸杆菌浓度为0.5×108/ml时比其他浓度组中滴虫的死亡率明显要高;感染阴道毛滴虫的小鼠出现一系列病态症状,并有一系列病理改变.结论1%、2%的乳酸浓度对阴道毛滴虫有杀灭作用,但乳酸浓度为0.5%时对滴虫仅有抑制作用;0.5×108/ml的乳酸杆菌对阴道毛滴虫生长的抑制作用强.阴道毛滴虫具有较强的致病力,采用腹腔接种可建立可靠的动物模型.
作者:顾婷婷;乔继英;杨珺华;卢朝辉;宋金鑫;杜赟;王雪;陈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体外扩增间日疟原虫深圳株红内期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编码基因(SSUrDNA)片段,研究其结构与功能.方法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间日疟原虫患者血样中扩增出间日疟原虫SSUrDNA片段,以PUC19质粒T载体构建重组子导入大肠杆菌JM109;阳性克隆双酶切鉴定后,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序列.结果间日疟原虫SSUrDNA扩增片段大小为341bp;阳性克隆双酶切及PCR扩增均得到预期大小的片段;序列测定插入片段为341bp,与Sal Ⅰ株顺序相比,仅在第151位处缺失一个碱基C.结论成功克隆了间日疟原虫SSUrDNA片段,该序列在间日疟原虫虫株间高度保守.
作者:林敏;张仁利;高世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比较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IAP)与传统的非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病原、临床特点、实验室诊断等方面的异同,从而对二者进行鉴别诊断.
作者:甘慧泉;吴忠道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对糖尿病肾病血清C-反应蛋白及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对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每日静滴或缓慢静注lipo-PGE120~40μg,连续应用20d,检测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后CRP及UAE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0.05).结论Lipo-PGE1可以使糖尿病肾病患者的CRP和UAER明显降低,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量.
作者:蔡迅;钟伟强;刘冠贤;杨永铭;黄仲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梅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卫生状况,为改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B5750-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依据全国爱卫会和卫生部1991-05-03发布<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进行采样、检验、评价.结果从全县水源水质总体水平看,对1 059份水源水检测表明,符合Ⅰ级水标准占45.99%,符合Ⅱ级水标准占19.35%;不宜(或不得)饮用水占34.66%.结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合格率偏低.因此,选择水源、保护水源,对生活饮用水消毒处理是当前改水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罗东;陈贵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全世界大约有3.5亿的慢性HBV携带者[1].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其中HBV携带者约1.2亿人,25%的HBV携带者将死于乙肝相关疾病(门脉高压,肝功能衰竭和肝癌).闻玉梅等于1986年发现我国90%以上的乙肝患者肝内无病毒基因整合[2],提示乙型肝炎有治愈的可能.然而目前抗病毒治疗上常用的两个药物是干扰素和拉米呋啶,前者能使1/3的患者有持续性反应[3],拉米呋啶能迅速抑制病毒复制,但是停药后易反跳,用药后导致变异株的产生[4],两种药物治疗均使病毒进入低复制状态.因此,为了治愈乙型肝炎,需要探索其他的治疗途径.近年来,由于基因重组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免疫学理论和技术的新进展等使得利用疫苗来治疗慢性HBV感染成为研究的热点[5].
作者:胡辉;彭晓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妊高征患者血中SOD、MDA、NO、ET、TXA2、PGI2及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川芎嗪治疗中度妊高征患者各75例,观察患者的SOD、MDA、NO、ET、TXA2、PGI2、平均动脉压、尿蛋白、眼底动脉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SOD、NO、PGI2、ET、MDA、TXA2较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尿蛋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川芎嗪治疗妊高征时能改善母血中SOD、MDA、NO、ET、TXA2、PGI2.
作者:苏春宏;佘若菁;闻良珍;黄艳仪;李映桃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机回收术中失血.方法运用国产自体血液回收机,实施术中自体血回收187例.结果本组94%的病例顺利完成术中自体血回收回输,生命体征平稳,无输血反应,无感染等并发症.自体血回收量平均为562ml.结论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后回输安全可靠,效果良好,既解决了血源短缺问题,又可避免输异体血而引起感染传染病的可能性.
作者:甄瑞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构建弓形虫膜抗原SAG3基因打靶载体的方法,为建立基因敲除弓形虫基因突变株打下基础.方法用PCR方法扩增弓形虫SAG3基因同源序列,将所获得的1.53kb和2.81kb序列连接克隆插入TUB5/CAT质粒中,构建置换型打靶载体,采用PCR扩增、酶切分析鉴定.结果将SAG3基因中1.53kb和2.81kb两个同源序列分别插入TUB5/CAT质粒中,构建了弓形虫RH株5'SAG3-TUB5/CAT-3'SAG3置换型载体,经鉴定所获得的打靶载体结构准确.结论建立了弓形虫膜抗原SAG3基因打靶载体,并获得了弓形虫RH株SAG3基因置换型打靶载体,为分析弓形虫基因功能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作者:韦相才;钟兴明;郑焕钦;陈观今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