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苏大为;姚卫光;敬建军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是一种简便、快速、灵敏的基因突变分析方法,能有效地检出碱基突变.目前,该方法在寄生虫学领域已得到日益广泛和深人的应用,尤其是近几年来用于寄生虫的分子分类学、分子遗传学、虫种及虫株鉴定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本文综述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及其在寄生虫学方面的应用.
作者:陈红玲;林瑞庆;朱兴全;李国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对医学院校寄生虫学教学的改革,认为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教学信息的沟通;重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翁培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对1例侵染颅脑之粪类圆线虫作出诊断与治疗.方法取病人脑脊液检查.结果在病人的脑脊液中检及1条粪类圆线虫丝状蚴,根据其食道占虫体40%和尾端分叉特点诊断,治疗用阿苯哒唑20mg/kg/d×9.结论国内首例引起脑膜炎的粪类圆线虫得到诊断与治疗.
作者:李友松;林金祥;陈宝建;许龙善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总结目前我国社区传染病的特点,探讨防治社区传染病的对策.方法分析总结近年国内社区传染病的发生在病种、临床感染类型、流行病学特征、患病后病人在心理、认知等方面的特点.结果我国社区传染病主要以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消化道传染病、性传播性传染病为主,结核病有重新增多的趋势,新的传染病不断发生.社区传染病的发生与社区人群的生活卫生习惯密切相关,儿童仍然是社区传染病的高危人群.社区人群对社区中如何防治传染病的认识不足,一旦发病,病人可存在各种心理障碍,影响其社会功能.结论社区传染病的防治应针对不同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开展社区预防免疫接种、严格社区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同时应为社区传染病病人建立必要的健康咨询和心理支持.
作者:梅碧琪;黄琼玉;张英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瑞安市大力开展浙江省结核病控制项目,切实有效地预防与控制结核病的传播与流行.方法根据<浙江省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方案>的精神,特制订<瑞安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细则>.结果(1)明确项目组织与分工,具体实施市疾控中心对本市贫困肺结核病人抗结核药品及辅助检查费的减、免审核批准,负责全市结核病防治业务的归口管理,落实肺结核病的诊断、治疗、管理及有关技术规范.(2)通过项目宣传及培训,促使医疗单位对病员报告及转诊管理,提高了结防督导员的业务水平和归口管理能力.(3)通过项目督导和督查,提高了肺结核病人的管理率、规则治疗率,且使门诊肺结核病人诊治数大大增加,2001年门诊初诊数为654例,菌阳数124例;2002年同期达到1200例,菌阳数238例.结论结防工作中也反映出我市基层防保队伍力量和人员素质低下,多数医疗单位不重视归口管理工作,痰检阳性率低,为此,完善督导机制,加强随访,努力提高菌阳检出率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作者:郑玉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评价预防性气管插管在危重中毒病人洗胃时的疗效和价值.方法140例危重中毒患者采用预防性气管插管后洗胃,与100例未采用预防性气管插管洗胃的中毒病人进行对比.结果采用预防性气管插管的140例危重中毒患者均成功洗胃,而未采用预防性气管插管洗胃的100例危重中毒患者中,有24例未成功洗胃,有13例死亡,死亡率为13%.结论对重度中毒患者应采用预防性气管插管后洗胃,可减少死亡率.
作者:梁东良;张平;石金河;杨玉海;杨蕾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血浆P-选择素和血栓烷B2(TXB2)含量变化及相互关系的意义.方法用ELISA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了5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血浆P-选择素和TXB2的含量.结果患者血浆P-选择素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2.7±10.3ng/L vs 24.7±8.9ng/L,P<0.01),患者血浆TXB2含量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4.3±23.7ng/L vs 67.2±16.7ng/L,P<O.01),且在患者中,血浆P-选择素含量和TXB2含量之间成明显的正相关性(r=0.725,P<0.01).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在急性期血小板功能处于活跃状态,可能与P-选择素和TXB2升高有关,两者一起可能参与了慢性肺心病急性期的发病过程.这提示在慢性肺心病急性期的治疗中同时使用抗血小板的药物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冠华;马中富;刘秀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构建PGEX-6P-3-CCT原核表达载体,获得大量纯化的LMP1羧基端蛋白.方法通过RT-PCR技术从B95-8细胞中扩增EBVLMP1 CCT cDNA,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上并测序.利用引物上的BamH I与EcoRI酶切位点将CCT基因插入PGEX-6P-3,转化大肠杆菌BL21,限制性内切酶消化鉴定.IPTG诱导重组菌株表达,用SDS-PAGE与Western 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并用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柱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PreScissionProteas酶对融合蛋白进行解离.结果扩增的LMP1 CCT长度为597bp,测序结果与已知序列吻合.重组子经酶切鉴定,获得PGEX-6P-3-CCT原核表达菌株,Western blot表明重组蛋白能被LMP1单克隆抗体特异结合.获得约51kDa的PGEX-6P-3-CCT融合蛋白,分离纯化出约21kDa的LMP1 CCT蛋白.结论成功获得EBV LM1 CCT蛋白,为研究LMP1致瘤机制,研制生物抗癌药物奠定基础.
作者:张雪雁;汤郡;杨英;马桂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支原体感染及药物敏感情况.方法应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药敏试剂盒对186例疑为NGU患者的尿道或宫颈分泌物进行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支原体培养阳性88例,阳性率为47.31%,其次解脲支原体(Uu)阳性47例,阳性率为25.27%.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支原体对交沙霉素、阿奇霉素、强力霉素、罗红霉素敏感,敏感率分别为97.7%、96.6%、94.3%、90.9%.其次为泰利必妥、美满霉素、诺氟沙星、螺旋霉素、红霉素,敏感率分别为88.6%、87.5%、80.7%、73.9%、72.7%.敏感性低为四环素67.0%其耐药率为33.0%.结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好选用交沙霉素、阿奇霉素、强力霉素、罗红霉素.不宜选用四环素.
作者:房思宁;杜晓红;李放娟;郑利雄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反义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转移、表达的抗HBV作用.方法BamHI酶切HBV质粒获取1504bp前C/C基因片段,将其正、反向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DOR构建了正、反义前C/C重组体.将重组体转染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PA317,G418筛选获取抗性细胞及假逆转录病毒.RT-PCR检测了反义HBV基因表达的反义RNA.将重组假逆转录病毒感染2.2.15细胞,ELISA及斑点杂交法分别检测被感染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HBeAg及HBV DNA.结果反义前C/C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在细胞内能转录HBV反义RNA.反义前C/C重组假病毒感染的2.2.15细胞HBsAg、HBeAg的合成分别降低了55.5%、78%;HBV DNA水平也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该抑制具有一定特异性.增加假病毒感染次数在一定范围内能提高抑制作用.正义假逆转录病毒感染对2.2.15细胞HBV DNA水平及抗原合成无影响.结论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反义HBV基因转移表达的反义RNA能抑制HBV复制及抗原合成,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作者:杨林;姚集鲁;林丙亮;李刚;卢建溪;刘淑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手指血与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的关系.方法用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同一病人的手指血与静脉血葡萄糖浓度在血糖仪上的结果一致(P>0.05).结论血糖仪检测手指血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吴人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大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生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提供合理建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教育学院10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专学生除了敌对一项与全国常模相近无差异(P>0.05)外,躯体化低于全国常模(P<0.01),其他各项均值高于全国常模(P<0.01).结论大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
作者:陈旸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协同刺激分子B7-1/2(CD80/CD86)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后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B7-1/2介导Th1/Th2免疫偏移对控制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作用.方法取小鼠感染后6、8、10和12w的脾淋巴细胞用抗CD80mAb和抗CD86mAb处理后培养72h,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4的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抗CD80mAb和抗CD86mAb对IFN-γ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但二者均能显著抑制IL-4的表达水平,尤其是抗CD86mAb对IL-4抑制作用非常显著.结论通过干预B7:CD28协同刺激途径可以调节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而且B7-2分子对Th2反应的影响作用大于B7-1分子.B7:C1D28协同刺激途径可以调节Th1/Th2免疫偏移,为控制日本血吸虫肉芽肿病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作者:田芳;夏超明;骆伟;龚唯;周卫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本文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对制作寄生虫虫卵永久性玻片标本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并详细介绍了两种具体制作方法.用改进方法制作的标本,虫卵能保持原来的形态及色泽,清晰可见,易于辨认,并可永久保存,有效地解决了使用传统方法制作的寄生虫虫卵玻片标本易出现气泡、空隙和发霉,虫卵变形,不便观察和保存的问题.
作者:樊中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南通市几类人群中输血传播病毒(TTV)、庚型肝炎病毒(HGV)和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感染状况.方法选择献血员、非肝病人群、急性病毒性肝炎(AH)与慢性病毒性肝炎(CH)患者、肝炎肝硬化(LC)以及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TV DNA、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GVRNA、核酸斑点杂交法检测HCMV DNA.采用微量细胞毒试验方法检测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义务献血员、非肝病人群、AH、CH、LC和PHC人群的TTV感染率分别为9.2%、24.0%、46.6%、41.6%和63.6%,后三种人群的感染率显著高于义务献血员(P<0.01).HGV感染率在有偿献血员、AH、CH和LC人群中分别为2.9%、9.6%、17.6%和13.8%,但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HCMV在非肝病人群、AH、CH和LC人群中的感染率各为26.7%、38.9%、65.8%和77.8%,CH组与LC组的感染率显著高于非肝病人群(P<0.01).结论HGV、TTV、HCMV在南通市人群包括献血员中有一定的感染率,在筛选献血员时有必要对此三种病毒进行检测,以防止其经输血途径传播.
作者:汪晓莺;汤伟;张冬雷;季玉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分析儿童肺吸虫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儿童肺吸虫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79例不同类型儿童肺吸虫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消失,治愈率较高.结论儿童不同类型肺吸虫病临床表现虽然复杂,但结合流行病学,经临床及血清学检查,就能及时确诊,79例儿童肺吸虫病药物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张光玉;黄朝芬;王云甫;宋明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检测海南省东方市东方地区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敏感性.方法采用WHO标准的体外微量法.结果1986~1987年和1999~2001年,分别检测恶性疟患者102例和101例,抗性率为63.73%和71.29%.IC50分别为1.08和1.10pmol/μl血,平均完全抑制裂殖体形成的药物浓度为6.19和5.57pmol/μl血.结论当地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仍然比较严重.
作者:陈沛泉;何坤荣;彭南正;欧凤珍;符林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HCV核心蛋白N端119aa片段表达产物的抗原性及用于抗-HCV抗体检测的可能性.方法把HCV C119-pET32a/BL21重组菌进行发酵表达,提取包涵体,并用阳离子柱进一步纯化目的蛋白.用Western blot及ELISA分析该融合蛋白的免疫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所表达的目的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0%,SDS-PAGE结果表明所纯化的目的蛋白纯度大于95%.Western blot及ELISA结果显示该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特异性,所检测的47份临床HCV感染血清的阳性率为91.5%,而阴性对照及HBV感染血清则未见阳性结果.结论该HCV C119融合蛋白检测HCV感染患者血清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望用于HCV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作者:吴娴波;陈白虹;卢建溪;吴英松;张彦明;王萍;董文其;李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因在器官发育及细胞程序性死亡的遗传调节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Sydney Brenner,H.Robert Horvitz及Joln E.Sulston荣获2002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本文概要介绍这一生命科学的重大发现,以及这一科学发现和其它生命科学研究所用的优秀模型生物-秀丽新杆线虫.
作者:林瑞庆;陈红玲;朱兴全;宋慧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2002年广州市登革热流行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78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临床特征为发热(100%),头痛(91.31%),全身肌痛(69.02%),骨痛(49.49%),皮疹(59.2%),白细胞及血小板显著减少分别占62.47%、62.26%;淋巴结肿大、肝肿大及脾肿大较少,分别占9.61%、3.78%、5.21%;而合并肝脏损害多(72.39%),肾脏损害较少(0.2%).结论本次登革热流行规模大,临床表现典型,合并肝脏损害较多.
作者:陈燕清;张复春;王建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