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发现--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与秀丽新杆线虫介绍

林瑞庆;陈红玲;朱兴全;宋慧群

关键词:诺贝尔奖, 器官发育, 细胞程序性死亡, 遗传调节, 秀丽新杆线虫
摘要:因在器官发育及细胞程序性死亡的遗传调节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Sydney Brenner,H.Robert Horvitz及Joln E.Sulston荣获2002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本文概要介绍这一生命科学的重大发现,以及这一科学发现和其它生命科学研究所用的优秀模型生物-秀丽新杆线虫.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抗腮腺炎病毒抗体Fab段基因的克隆及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抗腮腺炎病毒抗体Fab段基因重组表达载体.方法从腮腺炎患者和腮腺炎抗体IgG阳性正常人群的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逆转录成cDNA.用相应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出轻链和重链Fd段基因,经酶切后分别和噬粒载体pComb3连接,再经电穿孔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菌株,将轻链和重链Fd基因先后克隆入pComb3中.结果从分离出的淋巴细胞中共提取高质量RNA约110μg,经逆转录、PCR,分别扩增出约700bD大小的κ、λ和Fd基因.PCR产物和载体经纯化、双酶切后进行连接,在2.5kv,200Ω,25μF的条件下电转化,终转化率为:2.48×107.随机挑取电转化后的10个菌落,经PCR鉴定,共有5个克隆同时含有轻链和重链Fd基因,抗体Fab的重组率为50%.结论获得的抗体Fab重组表达载体是高效、实用的,为下一步构建抗腮腺炎病毒噬菌体抗体库打下基础.

    作者:俞慕华;黄文繁;姜立民;黄锐敏;温群文;戴传文;叶友松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ALT测定的比较和实验观察

    目的观察ALT连续监测法不同试剂盒的可比性,规范酶活性浓度测定.方法选用四种方法学相同的试剂盒同时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后进行比较.结果台湾元生、北京中生和上海长征公司试剂盒之间在<800U/L内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标佳产品有差异,但无非常显著性差异(0.01<P<0.05).当ALT>800U/L时,各试剂盒间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高活力血清标本经稀释后测定,各试剂盒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酶活力测定时,选择适宜试剂盒,根据酶反应线性期的反应速度计算酶活性浓度,观察试剂空白吸光度、动力学空白、起始吸光度等是检测结果准确性的保证.

    作者:高宪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氧化苦参碱治疗肝病的研究进展

    氧化苦参碱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保肝、抗炎、抗肝纤维化和抗肿瘤作用,本文对其治疗肝病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作一概述.

    作者:李常青;李小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HCV核心蛋白片段的表达、纯化及免疫原性检测

    目的探讨HCV核心蛋白N端119aa片段表达产物的抗原性及用于抗-HCV抗体检测的可能性.方法把HCV C119-pET32a/BL21重组菌进行发酵表达,提取包涵体,并用阳离子柱进一步纯化目的蛋白.用Western blot及ELISA分析该融合蛋白的免疫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所表达的目的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0%,SDS-PAGE结果表明所纯化的目的蛋白纯度大于95%.Western blot及ELISA结果显示该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特异性,所检测的47份临床HCV感染血清的阳性率为91.5%,而阴性对照及HBV感染血清则未见阳性结果.结论该HCV C119融合蛋白检测HCV感染患者血清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望用于HCV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作者:吴娴波;陈白虹;卢建溪;吴英松;张彦明;王萍;董文其;李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宝安区暂住人口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及防治探讨

    目的分析深圳市宝安区暂住人口1995~2001年法定传染病甲、乙、丙类流行特征.方法利用法定传染病计算机联网疫情报告系统,以传染病发病率为基础进行暂住和常住人口相关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从1995~2001年,省外暂住人口传染病发病数比省内暂住人口发病数高2.51倍,省外暂住人口传染病发病数比常住人口发病数高2.24倍.结论暂住人口传染病管理中重点是省外暂住人口.

    作者:常改凤;祁志刚;魏宝升;马智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虫草制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虫草制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1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78例和82例,对照组用低蛋白饮食、纠正水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和降压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加用虫草制剂,治疗疗程为3个月,分析治疗后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Scr和Bun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虫草制剂能有效控制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作者:俞小敏;谭树芬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制作寄生虫虫卵永久性玻片标本方法的改进

    本文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对制作寄生虫虫卵永久性玻片标本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并详细介绍了两种具体制作方法.用改进方法制作的标本,虫卵能保持原来的形态及色泽,清晰可见,易于辨认,并可永久保存,有效地解决了使用传统方法制作的寄生虫虫卵玻片标本易出现气泡、空隙和发霉,虫卵变形,不便观察和保存的问题.

    作者:樊中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妇女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异位妊娠的关系一附94例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与异位妊娠的相关性.方法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94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病例组)血清中的抗HCMV抗体和检测患者的输卵管标本中HCMV DNA;同时选择42例正常足月妊娠行剖宫产妇女作为对照.结果病例组血清抗HCMV IgG抗体检出率为34.04%(32/94),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42),P<0.05;IgM抗体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明显差异,P<0.05.病例组输卵管标本中检出HCMV DN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位妊娠与HCMV感染存在相关性.

    作者:梁建容;陈敦金;李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Epstein-Barr病毒LMP1蛋白羧基端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目的构建PGEX-6P-3-CCT原核表达载体,获得大量纯化的LMP1羧基端蛋白.方法通过RT-PCR技术从B95-8细胞中扩增EBVLMP1 CCT cDNA,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上并测序.利用引物上的BamH I与EcoRI酶切位点将CCT基因插入PGEX-6P-3,转化大肠杆菌BL21,限制性内切酶消化鉴定.IPTG诱导重组菌株表达,用SDS-PAGE与Western 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并用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柱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PreScissionProteas酶对融合蛋白进行解离.结果扩增的LMP1 CCT长度为597bp,测序结果与已知序列吻合.重组子经酶切鉴定,获得PGEX-6P-3-CCT原核表达菌株,Western blot表明重组蛋白能被LMP1单克隆抗体特异结合.获得约51kDa的PGEX-6P-3-CCT融合蛋白,分离纯化出约21kDa的LMP1 CCT蛋白.结论成功获得EBV LM1 CCT蛋白,为研究LMP1致瘤机制,研制生物抗癌药物奠定基础.

    作者:张雪雁;汤郡;杨英;马桂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南通市几类人群TTV、HGV、HCMV感染状况的初步调查

    目的调查南通市几类人群中输血传播病毒(TTV)、庚型肝炎病毒(HGV)和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感染状况.方法选择献血员、非肝病人群、急性病毒性肝炎(AH)与慢性病毒性肝炎(CH)患者、肝炎肝硬化(LC)以及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TV DNA、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GVRNA、核酸斑点杂交法检测HCMV DNA.采用微量细胞毒试验方法检测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义务献血员、非肝病人群、AH、CH、LC和PHC人群的TTV感染率分别为9.2%、24.0%、46.6%、41.6%和63.6%,后三种人群的感染率显著高于义务献血员(P<0.01).HGV感染率在有偿献血员、AH、CH和LC人群中分别为2.9%、9.6%、17.6%和13.8%,但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HCMV在非肝病人群、AH、CH和LC人群中的感染率各为26.7%、38.9%、65.8%和77.8%,CH组与LC组的感染率显著高于非肝病人群(P<0.01).结论HGV、TTV、HCMV在南通市人群包括献血员中有一定的感染率,在筛选献血员时有必要对此三种病毒进行检测,以防止其经输血途径传播.

    作者:汪晓莺;汤伟;张冬雷;季玉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白细胞分类与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检测结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观察白细胞分类与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相结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因胸痛而就诊的病例625例,观测心电图变化及血液肌酸磷酸激酶及其同工酶,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肌钙蛋白T等的变化,后统计并比较各指标尤其是白细胞分类并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急性心肌梗死胸痛发生后12h内相对淋巴细胞减少的敏感性高(61.3%);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并自细胞分类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特异性和诊断有效性,与心电图有诊断意义的ST段抬高相近,而敏感性明显高于后者(46.8%vs38.7%,P<0.05).结论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与白细胞分类两个指标相结合,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中富;梁艳冰;詹红;叶海宁;曾春;何建桂;马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侵染颅脑之粪类圆线虫及其诊治

    目的对1例侵染颅脑之粪类圆线虫作出诊断与治疗.方法取病人脑脊液检查.结果在病人的脑脊液中检及1条粪类圆线虫丝状蚴,根据其食道占虫体40%和尾端分叉特点诊断,治疗用阿苯哒唑20mg/kg/d×9.结论国内首例引起脑膜炎的粪类圆线虫得到诊断与治疗.

    作者:李友松;林金祥;陈宝建;许龙善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兴宁市城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广东省兴宁市城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况.方法对市教育局直属城乡20所中小学,其中中学14所,小学6所共36032名学生进行普查,采用统一的灯箱对数视力表,悬挂时5.0行与被检查者双眼同一水平高度;检查距离为5m,检查人员经过统一培训,统一操作方法和程序.判断标准:被检查者单侧裸视力<5.0为视力不良.视力不良分类标准:4.9为轻度视力不良,4.6~4.8为中度视力不良,≤4.5为重度视力不良.结果检查学生36032名,视力不良14543人,视力不良率为40.36%.随年级增高而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有逐年递增趋势(P<0.01).城镇学生视力不良率高于乡村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学生课业负担重、视近时间、坐姿、读写习惯、用眼卫生等因素有关.因此应对师生,特别是小学生进行广泛卫生知识教育,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从根本上降低青少年学生视力不良的发生.

    作者:罗国清;黄德恩;吴艳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协同刺激分子B7-1/2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Th1/Th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协同刺激分子B7-1/2(CD80/CD86)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后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B7-1/2介导Th1/Th2免疫偏移对控制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作用.方法取小鼠感染后6、8、10和12w的脾淋巴细胞用抗CD80mAb和抗CD86mAb处理后培养72h,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4的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抗CD80mAb和抗CD86mAb对IFN-γ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但二者均能显著抑制IL-4的表达水平,尤其是抗CD86mAb对IL-4抑制作用非常显著.结论通过干预B7:CD28协同刺激途径可以调节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而且B7-2分子对Th2反应的影响作用大于B7-1分子.B7:C1D28协同刺激途径可以调节Th1/Th2免疫偏移,为控制日本血吸虫肉芽肿病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作者:田芳;夏超明;骆伟;龚唯;周卫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贯众提取液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抑菌作用

    目的了解贯众(Dryopteris crossirhizomz)不同提取液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抑菌作用.方法分别用水以及3种不同pH值的70%乙醇为溶媒提取贯众干品以制备贯众提取液,利用打孔法和试管稀释法测定提取液对13种微生物的抑制效果.结果每1ml含生药1g的贯众醇提液、水提液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尤其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对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的抑制作用较弱,但对普通变形杆菌则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不同pH值的抽提溶剂对药物的有效抑菌成份的提出效果不同,抽提溶剂pH越小,有效成份的提出效果越好.结论贯众醇提液、水提液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革兰氏阳性球菌,而对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的抑制作用则较弱.贯众的抗菌成份易溶于水,抽提效果随pH减小而增加.

    作者:罗海华;潘实清;刘长秀;周红;龙启才;周金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吻合器环形痔切除术(PPH)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吻合器环形痔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方法对72例重度痔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术后排便护理、饮食指导及并发症的观察.结果72例患者全部止血,70例患者的痔块完全回缩.结论PPH术具有根治性高、并发症少等特点,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增加患者手术信心、提高病人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晓媛;陈昕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广州市978例登革热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2002年广州市登革热流行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78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临床特征为发热(100%),头痛(91.31%),全身肌痛(69.02%),骨痛(49.49%),皮疹(59.2%),白细胞及血小板显著减少分别占62.47%、62.26%;淋巴结肿大、肝肿大及脾肿大较少,分别占9.61%、3.78%、5.21%;而合并肝脏损害多(72.39%),肾脏损害较少(0.2%).结论本次登革热流行规模大,临床表现典型,合并肝脏损害较多.

    作者:陈燕清;张复春;王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宫腔镜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目的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并评价这种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因子宫异常出血、不孕症、流产等经B超或者宫腔镜检查诊断为粘膜下肌瘤,而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或同时行子宫内膜电切术96例,其中0型粘膜下子宫肌瘤62例,Ⅰ型28例,Ⅱ型6例,术后随访3~24个月.根据术后月经改善情况、是否有剩余肌瘤、剩余肌瘤有元增长、是否再次手术等将疗效分为满意和不满意.并根据并发症情况评价其安全性.结果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肌瘤术后满意度为98.96%,其中0型、Ⅰ型术后满意度100%,42例要求妊娠者已妊娠29例,21例已分娩.Ⅱ型子宫肌瘤术后满意度83.33%.除1例发生宫腔粘连,1例术后发热,1例术后出血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有效、安全,是目前的佳选择.

    作者:范保维;和秀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大鼠寡霉素敏感相关蛋白(OSCP)基因的体外扩增及克隆

    目的构建大鼠寡霉素敏感相关蛋白(OSCP)基因重组质粒.方法从雌性SD大鼠脑组织中提取总RNA,根据OSCP基因已知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用PCR方法扩增编码0SCP的基因片段,插入pGEM-T easy质粒,转化大肠杆菌JM109感受态细胞,经酶切鉴定,而后进行测序.结果OSCP基因体外扩增产物大小为700bp,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表明获得正确重组子,测序结果与已知序列基本吻合.结论在国内初次克隆了大鼠0SCP基因,为下一步OSCP的表达及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海龙;庞敏;殷国荣;乔中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拉米呋啶联用丹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拉米呋啶联用丹参治疗CHB肝纤维化的效应.方法选择我院住院和门诊确诊为CHB以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HA、PCⅢ、Ⅳ-C和LN均升高的患者125例,随机分为拉米呋啶+丹参组(Ⅰ组)50例,单用拉米呋啶组(Ⅱ组),丹参组(Ⅲ组)和对照组(Ⅳ组)各25例.4组的基本护肝治疗相同.拉米呋啶100mg 1次/d;丹参片4片3次/d,对照组仅用基本护肝药,疗程为1年.初治疗3个月每2w检查肝功能,HBV标志物、HBVDNA和HA、PCⅢ、Ⅳ-C、LN 1次,以后每月检查1次.结果ALT复常率各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Ⅰ组明显优于Ⅱ组、Ⅲ组(P<0.05),Ⅱ组明显优于Ⅲ组(P<0.05),Ⅲ组与Ⅳ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HBeAg/抗HBe转换率,Ⅰ、Ⅱ组分别是36%和32%,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组、Ⅳ组无转换者.肝纤维化血清检测4项指标,各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Ⅰ组明显优于Ⅱ、Ⅲ组(P<0.05),Ⅱ、Ⅲ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拉米呋啶联用丹参治疗CHB肝纤维化有协同作用.疗效均优于单用组和对照组.

    作者:陈银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