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合扩增STR位点的DNA分型技术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植活证据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周永安;余新炳;乔振华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 植活证据, STR位点
摘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植活证据研究近年已取得了重要进展,从免疫分型到DNA分型均有长足的发展.分型方法包括红细胞血型、HLA抗原、性别鉴定、人类DNA指纹图和复合扩增STR位点的DNA分型等.本文综述了复合扩增STR位点的DNA分型方法的特点及近年来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情况.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广西靖西县控制疟疾流行的监测报告

    解放初期,广西靖西县疟疾流行严重,1958年疟疾发病率高达259.39/万(7813/301201),是以中华按蚊为主要传疟媒介的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混合流行高中度疟区,经疟疾控制前期、疟疾控制期、灭疟后期三个阶段,采取落实病人根治、防蚊灭蚊、发热病人血检、病灶点处理等综合防治措施,使疟疾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三日疟已经绝迹,90年代以来疟疾年带虫发病率均控制在1/万以下,1994~2001年未发现当地感染的恶性疟病例,防治效果显著,有效控制了疟疾传播流行.2001年11月经广西卫生厅组织专家现场考核验收,确认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1].总结防治监测工作经验,巩固发展基本消灭疟疾成果,进一步加强基本消灭疟疾后灭疟监测和流动人口疟疾管理,是严防疟疾死灰复燃的根本措施.

    作者:王福春;隆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弓形虫SAG1 ROP1基因及其复合抗原基因的核酸免疫研究

    1 前言刚地弓形虫是一种机会性致病原虫,寄生于宿主的细胞内,在机体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下,弓形虫大量增殖,可导致组织器官的损伤,引起弓形虫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是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

    作者:陈观今;郑焕钦;周永安;郭虹;陈海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95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宝心丸治疗冠心病(CHD)心绞痛型的效果.方法应用双盲法对照观察宝心丸与常规治疗95例心绞痛的疗效,用放免法检测宝心丸治疗前后病人的血浆心钠素、血栓素B2及前列环素的浓度变化.结果临床及EKG的ST-T段改善,24h总有效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71.3%及30.2% vs 50.2%及19.8%,两者P<0.05).2w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90.6%及88.7% vs 70.3%及51.2%,两者P<0.05).治疗后2w血浆心钠素无变化(P>0.05),血栓素B2浓度下降(P<0.01)及前列环素的浓度升高(P<0.05).结论宝心丸具有拮抗血小板聚集、缓解冠脉痉挛、提高冠脉血流量、改善心功能及防止心绞痛的作用.

    作者:江毓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己烯雌酚对感染弓形虫孕鼠脾脏T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研究BALB/c妊娠小鼠感染弓形虫后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己烯雌酚(DES)对感染弓形虫孕鼠脾脏T细胞亚群的作用.方法使用一定剂量的DES处理感染弓形虫孕鼠,于不同妊娠时期将孕鼠处死,用放免法测定孕鼠血清雌二醇(E2)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感染对照组的脾脏CD4+与CD8+T细胞水平于14、16、18d增高(P<0.05);CD4+/CD8+比值降低,16、18d有显著性(P<0.05).与感染对照组相比,DES处理组脾脏CD4+、CD8+T细胞降低(P<0.05),CD4+/CD8+比值明显增高(P<0.05).结论 DES对脾脏CD4+和CD8+T细胞亚群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对CD8+T细胞的抑制作用更大;提示脾脏CD4+和CD8+T细胞都有抗弓形虫感染的作用,且CD8+T细胞占主导.

    作者:殷国荣;杨亚波;单联喆;刘红丽;张杰;申金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23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对倍能等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VITEK-32微生物自动分析仪测定23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并对其中52株菌测定了对9种抗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C). 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超过50%,对倍能和泰能的耐药率分别为7.7%和13.5%.结论倍能和泰能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作用强,应作为治疗重症铜绿假单胞菌的首选用药.

    作者:苏林光;何远学;符健;贾杰;莫成锦;符慧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广东鲂鱼苗体内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感染

    目的检查广东鲂鱼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感染情况.方法以常规消化沉淀法分离鱼体内囊蚴,镜检记数.结果 1条15g重的广东鲂鱼鱼苗体内检出华支睾吸虫囊蚴168个;每g鱼含囊蚴11.2个;鱼体内囊蚴大多数处于未成熟囊蚴状态.结论广东鲂鱼是华支睾吸虫的易感鱼类.

    作者:吴军;方悦怡;张启明;崔惠儿;阮彩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深圳市8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报告

    恶性疟病例来势凶险,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致误诊贻治.深圳市历年有输入性恶性疟病例发生,以流行区(海南省)输入的病例为主,近年出现出国人员(非洲、印度)回深圳发病的病例.现将1994~2002年的8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汤凌全;张小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强力宁合用丹参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效应的观察

    目的探讨强力宁合用丹参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效应.方法选择住院和门诊临床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200例.随机分为强力宁合用丹参组、强力宁组、丹参组和对照组,各50例.各治疗组和对照组一般护肝基础药物相同,各治疗组加用强力宁100ml掺入10%GS 150ml静脉点滴,1次/d.丹参注射液250ml(含丹参16g)静脉点滴,1次/d.1个月后改为口服丹参片,每次4片,3次/d,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好转,肝功能也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或复常,尤其是强力宁合用丹参组肝功能复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各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LN)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且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强力宁合用丹参组也优于单用强力宁组和单用丹参组(P<0.05).结论强力宁和丹参均有抗肝纤维化效应,两药合用可起协同作用.

    作者:吴秋叶;陈银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弓形虫SAG1成熟蛋白编码区基因在甲醇酵母中的初步表达

    目的分析弓形虫主要表膜蛋白SAG1在甲醇酵母高效表达系统表达的可行性.方法在5′端和3′端引物分别引入EcoRⅠ和SpeⅠ酶切位点,PCR扩增SAG1成熟肽编码区基因,定向克隆到甲醇酵母分泌型表达质粒pMETαA中,构建不带6个组氨酸尾序列的重组质粒.重组质粒被PacⅠ酶切下表达盒,氯化锂化学法转化腺嘌呤营养缺陷型毕赤甲醇酵母株PMD11和PMD16, 通过腺嘌呤营养缺陷型选择培养基YPD筛选酵母重组子,并利用MM/MD选择培养板分析外源基因表达盒整合到重组酵母染色体中的方式.筛选甲醇利用野生型的重组酵母,用甲醇诱导表达,并分析SAG1的表达水平,从中筛选高表达转化子.结果获得了经非同源重组整合到酵母染色体上的能有效利用甲醇作为唯一碳源的PMD11和PMD16转化株.在甲醇诱导后第3天,细胞裂解液SDS-PAGE检测开始出现分子量与目的蛋白预测分子量相同的蛋白带,但PMD11重组株中的该蛋白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减少,而PMD16重组株中的目的蛋白量未见减少.上清中有40kDa和27kDa的两种蛋白,后者的量大于前者,并与SAG1成熟肽的大小一致,PMD16株的表达量大于PMD11株,总蛋白量约35μg/ml.结论弓形虫SAG1基因可在甲醇酵母表达系统中表达,但PMD11宿主菌会降解外源蛋白,而缺失了蛋白酶的PMD16宿主菌能比较高效地表达、分泌SAG1成熟蛋白.

    作者:胡旭初;余新炳;徐劲;吴忠道;陈守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猪链球菌引起人猪共患病22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猪链球菌引起人猪共患病的临床特征,进一步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发生.方法对22例猪链球菌引起的人猪共患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猪链球菌引起人猪共患病临床分为普通型5例,治愈5例;脑膜炎型10例,治愈8例,好转2例;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型7例,全部死亡.总病死率31.8%.结论本次由猪链球菌血清Ⅱ型引起的人猪共同感染,流行广,发展快,人猪患病数量多,应在预防和治疗上采取更有效的措施.

    作者:章祥友;丁俊琪;秦海蓓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β地中海贫血合并G6PD缺乏症患儿珠蛋白基因突变类型分析

    目的了解β地中海贫血合并G6PD缺乏症患儿的异常β珠蛋白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采用血液学及反向点杂交技术对患儿进行β珠蛋白基因突变类型分析.结果 29例患儿共查出10种不同的基因突变,突变频率为3.4%~37.9%,其中以CD41-42(-CTTT)、IVS-2nt654(C→T)、TATA box-28nt(A→G)出现的频率高,1例患者未能分型.结论婚前与产前检查对减少β地贫/G6PD缺乏症患儿的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添章;张利红;庞艳;陈汝雪;余宙耀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的护理体会

    回顾性研究28例回肠代膀胱术患者的护理情况.通过对病人术前、术后及恢复期护理的观察,提出应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加强对病情的观察.

    作者:鄢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广州地区108例艾滋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艾滋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1995年1月~2002年6月间108例AIDS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男女比例约为3∶1,20~39岁年龄段占73.2%,静脉吸毒和异性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以发热(68.5%)、肺炎(62%)、口腔病变(56.4%)、贫血(51.8%)、消瘦(42.6%)及腹泻(32.4%)等为主.卡氏肺孢子虫肺炎(4.6%)等发生率较低.HIV混合HCV感染35.1%.结论 AIDS发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早期诊断、及时防治并发症是控制AIDS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复春;唐小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流感病毒A HA(H3N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序列分析

    目的获得血凝素基因(HA)基因,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流感DNA疫苗奠定基础.方法从当年流感病人体内分离病毒(A/Guangdong/448/2001),鉴定型别(H3N2)后,提取RNA,用特异引物进行RT-PCR,扩增HA,并将其克隆到pMD18-T Vector,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然后将HA基因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I-neo),进行鉴定.结果获得一个核苷酸长度为1698bp的基因,编码565个氨基酸;与A/Beijing/32/92(Genbank/NCBI:U26830)基因序列有98%同源,有15个碱基和/或10个氨基酸出现变异,且在212缺失一个氨基酸V;酶切和序列测定表明HA基因正确插入pCI-neo载体(HA-pCIN).结论成功构建了H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可以进一步研究其免疫功能.

    作者:陆家海;鄢心革;张欣;孜力克木;林锦炎;许锐恒;余新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无症状镜观血尿超声检查价值评价

    目的判断超声对无症状镜观血尿的诊断及筛查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检查385例无症状镜观血尿患者,并将超声诊断结果与后诊断对比.结果对获得特异性诊断的患者,超声诊断的敏感性是80.5%,其中致命性疾病的敏感性为100%.特发性血尿的筛查准确率达到97.7%.结论在无症状镜观血尿的检查过程中,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筛查价值.

    作者:贾娟;陈运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荧光探针定量PCR在检测HBV-DNA的应用

    目的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准确地定量检测血清中的HBV-DNA数量和免疫指标,以指导临床.方法用FQ-PCR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分别检测184份临床血清标本的HBV DNA和免疫指标.结果用(ELISA)作对照,经FQ-PCR检测,HBeAg(+)组(82份)的阳性率为100%,HBV-DNA阳性拷贝数范围在105~1010/ml;HBeAb(+)组(52份)的阳性率为55.8%,HBV-DNA阳性拷贝数范围在104~107/ml;HBsAb(+)组(20份)的阳性率为15%,HBV-DNA阳性拷贝数范围在104~105/ml;对照组(30份)的阳性率为0.HBeAg(+)组血清中HBV-DNA含量(107.2±1.13)显著高于HBeAb(+)组(105.8±1.4)和HBsAb(+)组(104.67±0.58).结论 FQ-PCR检测HBV-DNA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能准确定量,FQ-PCR可以检测HBV的真实感染和复制情况,对乙型肝炎临床诊断,治疗及疗后观察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光秀;于兹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肝棘球蚴病17例穿刺治疗疗效观察

    肝棘蚴病又名肝包虫病,在我国多发生在内蒙、新疆、西藏、青海等地区,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现就我院1994年以来收治的肝包虫病病例情况及B超引导下穿刺治疗效果观察总结如下.

    作者:安美华;任兰虎;罗晓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广东省平远县1997~2001年狂犬病疫情分析

    目的探讨平远县近年狂犬病流行的原因,为平远县防治狂犬病提供建议,以采取措施尽快控制狂犬病的蔓延.方法根据平远县疫情年报表、狂犬病个案调查表和疫点调查报告,对该县1997~2001年狂犬病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997~2001年平远县每年都有狂犬病例发生,共计病例11例,年平均发病率0.89/10万,病例全部死亡.发病率远高于国家要求控制的0.1/10万的标准.结论平远县狂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犬只密度大、犬类免疫率不高、人群暴露后免疫率低、疫点处理不彻底及群众对该病认知差是该病流行的主要原因.全县范围灭犬以降低犬只密度、加强犬类免疫、持久深入开展宣传工作提高群众对该病的认识、提高暴露后预防接种率是控制狂犬病疫情有效的手段.

    作者:黄良君;刘畅辉;姚荣尹;姚良治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犬贾第虫核糖体16sRNA部分序列克隆及测定

    目的获取犬贾第虫核糖体16sRNA基因序列.方法从犬贾第虫包囊中,快速提取DNA,并以DNA为模板,利用热启动PCR技术扩增出一611bp的预计大小的基因片段,纯化回收后,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到DH5a大肠杆菌中, 筛选到阳性克隆经PCR、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鉴定,并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定DNA序列,登陆BLAST进行同源性比较和分析.结果获得了长度为611bp的基因序列,并发现与犬贾第虫核糖体的同源性高达99%.结论获得了犬贾第虫核糖体16sRNA的部分基因序列,为研究其在核酸进化领域中的地位和PCR法快速诊断贾第虫病提供了理想的基因材料.

    作者:秦睿玲;张西臣;田宗成;李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ELISA法检测脑囊虫病患者血清特异性IgG及IgG4的比较

    目的探讨IgG及IgG4在抗囊尾蚴感染中的作用.方法用分子筛分离提纯猪囊尾蚴囊液粗抗原,用ELISA法检测未经治疗和经1~3,4~6和7~9疗程治疗的4组确诊脑囊虫病患者血清中的总IgG和IgG4.结果总IgG抗体在治疗前组和疗后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IgG4在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总IgG在疗后3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IgG4抗体在疗后3组间则有显著性差异(P<0.01).IgG4的特异性为98.4%,高于总IgG的94.0%.结论 IgG4不仅可用于囊虫病诊断,而且有望成为判定疗效的参考指标.

    作者:张唯哲;刘爱芹;许丹枫;李雅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