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过程护理对女性内分泌失调的效果分析

刘建娣;冯秀丽

关键词:全过程护理干预, 内分泌失调, 生活质量, 性激素
摘要:目的 分析全过程护理干预对女性内分泌失调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内分泌科女性内分泌失调患者60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全过程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护理后E2、LH、FSH水平较之前有提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女性内分泌失调患者开展全过程护理干预能改善内分泌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中线导管在脑出血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线导管在脑出血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6年9月-2017年12月9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使用外周短导管、中线导管、CVC等三种输液途径,分析比较其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留置时间:短导管组为(3.80±0.31)d,中线导管组为(22.27±1.45)d,CVC组为(21.29±1.32)d.中线导管组与短导管组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线导管组与CVC组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短导管组发生率为36.7%,中线导管组发生率为10.0%,CVC组发生率为16.7%,中线导管组与短导管组、CV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94,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通过置入外周静脉的中线导管给药是适宜的给药方式,可降低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而且留置时间长,减少穿刺损伤.

    作者:毛珍珠;胡敏;周伟;龚良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葛根芩连汤加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湿热型泄泻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葛根芩连汤加减穴位敷贴治疗小儿湿热型泄泻(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间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100例湿热型泄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适怡)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蒙脱石混悬液+葛根芩连汤加减穴位贴敷,n=50]与对照组[(适怡)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蒙脱石混悬液,n =50],观察两组腹泻状况,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统计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3d、5d、7d后,两组患儿腹泻频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段腹泻频率更低(P<0.05);治疗7d后,两组大便质地、腹胀腹痛、口干发热、乏力神倦等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症侯得分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WBC及血清CRP水平异常者均显著减少,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00%和82.00% (P <0.05).结论 葛根芩连汤加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湿热型泄泻可有效改善腹泻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蓉;林贯秋;谭回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妇科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CA125、CA199、CA242、CEA联合检测在妇科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C12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联合检测95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和167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的12种肿瘤标志物水平,以149例健康体检女性为对照组,分析其中四种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CA242和CEA在三组人群中的阳性率,计算联合检测四种肿瘤标志物对妇科肿瘤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CA125、CA199、CA242和CEA四种肿瘤标志物的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肿瘤标志物在各组人群的单独检测中阳性率是:恶性肿瘤组>良性疾病组>对照组(P<0.05),其中又以CA125阳性率高,恶性组与良性组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CA199、CA242、CEA单独检测(P<0.05),而CA125在两组的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阳性率相差不大(P>0.05);恶性肿瘤组CA125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比较,敏感性和特异性都相差不大(P>0.05),在卵巢癌患者中CA125无论单独检测还是联合检测,敏感性比恶性组高(P<0.05),特异性相差不大(P>0.05).结论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妇科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性和准确性,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林蔚;肖平;吴祖常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加强民营医疗集团科研工作的几点思考

    民营医疗集团作为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长路径脱离不了医疗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那就是创新驱动、科研先行.但民营医疗集团要兼顾生存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其科研道路又有其自身的特色,需要在科研决策上一以贯之、战略目标上科学可行、科研模式上灵活多样、人才培养上突出重点、科研管理上务求实效.

    作者:李洪军;樊映川;万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全身中药熏洗+沐足在产后康复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全身中药熏洗+沐足在产妇产后康复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8月住院分娩的产妇随机选择500例,分为3组,水浴组100例(温水擦浴),沐足组100例(中药沐足)和复合组300例(全身中药熏洗+沐足),比较3组应用不同护理方法的产妇产后身体恢复效果评价(感觉舒服程度、阴道流血量、乳汁分泌始动时间和泌乳量).结果 为产妇进行全身中药熏洗+沐足后,产妇自我感觉非常舒服(x2=250.020,P=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子宫收缩好,阴道流血量少(x2=346.200,P=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泌乳快、量多(产后24 h、48 h、72 h评分,x2=108.304,115.183,90.476,P=0.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身中药熏洗+沐足促进了产妇产后身体早日康复,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早泌乳,乳汁量多,有利于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艳敏;罗香莲;朱彩霞;叶焕兰;卢梅秀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完善

    公立医院间在经济合同规范化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文章通过对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中常见问题的梳理,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改进建议,以期为相关管理者提高公立医院内控成效提供参考.

    作者:李乐波;王利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侧卧位徒手牵引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侧卧位徒手牵引和仰卧位牵引床牵引下选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2例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侧卧位徒手牵引和仰卧位牵引床牵引,对两组患者体位摆放成功的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及术后1年的Harri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侧卧位组在患者体位摆放成功的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比仰卧位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评分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侧卧位徒手牵引行闭合复位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透视次数少、操作简单等优点.

    作者:习晨;罗志环;魏世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延续护理在COPD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延续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128例COPD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均持续干预6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结束时采用COPD患者自我管理量表、COPD患者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ving,QOL)测评表评估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生存质量.结果 两组干预前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信息管理、症状管理、情绪管理、日常生活管理、自我效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上述各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生存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状况、抑郁心理症状、焦虑心理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上述各领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存质量.

    作者:唐映莲;梁水英;黄荣静;邵伟萍;欧洁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推广新产程标准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

    目的 分析推广新产程标准前后新生儿预后相关指标,分析推广新标准的利弊,为分娩管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2015年5月-2016年5月,临床实践阶段,对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选择阴道试产的孕产妇进行临床观察,经纳入、排除、退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完成研究500例,观察组按照新产程标准处理,对照组按旧产程标准处理,对比活跃晚期、第二产程时长、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和黄疸指数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活跃晚期时间、新生儿脐动脉血pH、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黄疸指数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对照组的第二产程与新生儿脐动脉血pH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活跃期、第二产程与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黄疸指数峰值差无相关性;观察组第二产程与新生儿脐动脉血pH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产程标准尽管延长了第二产程,但是不会影响新生儿脐动脉血pH,也不会加重新生儿黄疸.

    作者:贾晓婕;陈妙芬;彭检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优化智慧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需要整合四大体系

    多角度审视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现状与态势,提出优化智慧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需要整合理念体系、条件体系、应用体系、测评体系,实现中医药卫生服务高效、高质、足量供给,切实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卫生需求.

    作者:刘步平;方春平;陈楚杰;潘华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诊科患者2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8.57%)显著高于对照组(92.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遵医嘱情况(98.57%)显著优于对照组(85.71%),且实验组的护理投诉情况(1.43%)显著低于对照组(14.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急诊科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取得了十分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丽红;成秀珍;黄友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大型设备采购的管理创新

    笔者分析了公立医院面临的新形势,以及公立医院设备采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为例,探讨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大型设备采购的管理创新,从规范工作流程、工作精细化和优化谈判工作三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作者:陈妙玲;干峰;曹蔚玮;彭望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4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组(DR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20例.手术结束后两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DR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 μg/kg+0.25%罗哌卡因40 mL,每侧20 mL;R组给予0.25%罗哌卡因40 mL,每侧20 mL.术后均使用曲马多镇痛,比较两组术后2、6、12、24、48 h静息及活动时VAS疼痛评分、舒适状态VAS评分,首次追加镇痛药时间,术后48 h内镇痛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术后6h静息疼痛评分及术后2h、6h和12 h活动疼痛评分DR组低于R组(P<0.05),首次追加镇痛药物的时间DR组大于R组(P<0.05),曲马多的用量DR组少于R组(P<0.05),术后6h、12h舒适状态VAS评分DR组高于R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和罗哌卡因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以延长阻滞的时间,增强阻滞的效果,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加快术后恢复.

    作者:蒋志平;张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某三甲医院8359例肺癌病例特征及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研究某医院肺癌的分布特征及流行病学的情况,结合环境因素进行相关的发病因素调查.方法 对某院2003-2017年间患肺癌的本地患者按年龄、肿瘤的种类,结合生活习惯及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用客观数据分析与肿瘤存在可能的环境相关因素.结果 15年间肺癌的患病人数呈上升趋势,2017年的患病人数较2003年增加了近5倍.按病理分型,腺癌占据了首位,占总数的52.25%,其次是鳞癌及小细胞癌;在男性中,肿瘤构成顺序是腺癌、鳞癌、小细胞癌;女性中,肿瘤构成顺序是腺癌、鳞癌、腺泡细胞癌.发病年龄段以61 ~70岁为高发区.按地域分布,发病率高是该市的蓬江区,低是台山市.结论 不良的生活习惯及环境空气的质量与肺癌的发生有关系,改善空气质量和改变生活习惯是预防和减少肺癌发生的有效途径.

    作者:梁淑英;何群爱;陈美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IL-8、TNF-a的影响.方法 将68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消化内镜止血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止血效果、血清IL-8、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为(2.01±0.34)d,出血停止时间为(1.93±0.48)d及住院时间为(7.89±2.81)d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IL-8、TNF-α水平经治疗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IL-8水平为(642.3±76.8)pg/mL,TNF-α水平为(50.9±7.8)p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经消化内镜止血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控制再出血,减少机体炎症反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文政伟;李秋兰;何均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Fibroscan联合CTGF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纤维化进程中的监测评估作用

    目的 通过瞬时肝脏弹性扫描(Fibroscan)和血清组织连接生长因子(CTGF)联合检测评估肝脏纤维化的进程.方法 选取3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通过瞬时肝脏弹性扫描和血清组织连接生长因子检查以评估患者肝脏纤维化情况.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和静止性肝硬化患者血清CTGF水平分别为(9.15±3.35)ρB/(μg·L-1)、(9.80±3.63)ρB/(μg·L-1)、(5.13±3.21) ρB/(μg·L-1),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组肝病患者FS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在由慢性肝炎至肝病不同阶段,FS数值逐渐升高,与CTGF值呈明显相关性;血清CTGF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522,P<0.05);肝脏硬度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呈正相关(r =0.616,P=0.000),血清CTGF与FS值亦是呈正相关性.结论 瞬时肝脏弹性扫描(Fibroscan)弹性值与肝穿刺病理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血清组织连接生长因子(CTGF)水平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发展进程呈正相关.

    作者:何小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医院文化在民营三甲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构建实践

    将医院文化的理念与方法培育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围绕医院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从物质符号层、行为制度层及精神理念层进行构建.医院文化不仅可以改进服务理念、优化服务环境、简化服务流程、标准服务规程,而且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普及医院感染知识,建立人人感控、人人有责的文化氛围,有利于感控学习型团队的建立.

    作者:张云;王樱达;田碧文;曹学伟;林岩;王伟超;徐锦华;郑贞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加强公立医院下属经营机构的财务监督管理

    公立医院是由国家投资建立的非盈利性医院,由于一些特殊原因,目前公立医院中大部分都有下属经营机构,也就是通俗所说的“三产”.公立医院下属经营机构,属于国有资产.医院对下属经营机构的监督管理形式、深度、广度等存在问题,极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笔者就医院下属经营机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建立健全公立医院对下属经营机构的财务监督管理机制.

    作者:黄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动脉血乳酸检测在新生儿窒息后器官损害程度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动脉血乳酸检测在新生儿窒息后器官损害程度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74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4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新生儿窒息患儿根据1 min Apgar评分分为重度窒息组(32例)和轻度窒息组(42例);根据多器官损害诊断标准分为单器官损害组(40例)和多器官损害组(34例);根据预后分为治愈组(63例)和死亡组(11例).比较各组血乳酸水平、动脉血气指标,并分析相关性关系.结果 各组血乳酸水平与1 min Apgar评分、血pH值、BE呈负相关性关系(r=-0.675,-0.408,-0.512,P<0.05);多器官损害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单器官损伤组(P<0.05),而1 min Apgar评分、血pH值、BE均明显低于单器官损伤组(P<0.05);治愈组与死亡组血pH值、BE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死亡组1 min Apgar评分明显低于治愈组(P<0.05),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治愈组(P<0.05).结论 动脉血乳酸在新生儿窒息患儿器官损害程度及预后判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世林;胡朝辉;丁宇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三甲医院医技学科与临床学科融合发展模式探讨

    针对三甲医院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重临床轻医技”意识明显、对医务人员专业素养要求高、学科之间缺少沟通共享平台、学科机制建设不健全问题和挑战,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从建立医技科室和临床科室的工作沟通机制、建立专科疾病的多学科联合会诊讨论机制、建立医技科室和临床科室专业学术交流培训机制、建立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评价机制四个方面对三甲医院医技学科和临床学科融合发展模式进行探讨,旨在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

    作者:张彦杰;王楠;王媛媛;沈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