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步法荧光RT-PCR检测肠道病毒EV71的研究

刘晓青

关键词:一步法, RT-PCR, 肠道病毒EV71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诊断肠道病毒EV71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方法 参照NCBI公布的EV71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及TaqMan探针;构建阳性重组质粒,验证其低检测拷贝数、重复性及特异性.结果 试验构建的阳性重组质粒,线性关系在9×102 copies/μL~9×107 copies/μL范围内检测结果良好;用该方法测得低拷贝数为900 copies/μL,特异性和重复性(CV<5%)良好,无交叉反应;用该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检测80份阳性样品和36份阴性样品,准确率为100% (116/116).结论 试验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可用于肠道病毒EV71型的快速检测.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SIRS评分联合无应激试验预测产科危重症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联合应用SIRS评分及无应激试验(NST)预测产科危重症患者预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产科危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期间,对患者联合应用SIRS评分及无应激试验(NST),按照SIRS评分、NST分型为依据,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患者ICU入住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经统计发现,SIRS者ICU入住率、住院时间>8d与非SIRS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NST分型者的ICU入住率、住院时间>8d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无死亡患者;SIRS评分对危重患者的预测值,阳性预测值为61.11%,阴性预测值为72.27%,特异度为70.83%,敏感度为68.75%;联合SIRS+ NST对危重患者的预测值,阳性预测值为88.89%,阴性预测值为91.18%,特异度为88.57%,敏感度为71.11%.结论 联合应用SIRS评分及NST可对产科危重患者预后临床效果进行预测,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作者:王竞;叶麒;易晓云;刘湘萍;杨晓文;黄婷;张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血液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对血液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的56例血液肿瘤患者(主要为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其中有3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选取这30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的目标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止吐药物进行治疗,n=15),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抗幽门螺杆菌进行治疗,其主要药物有奥美拉唑20 mg bid+克拉霉素500 mgbid+阿莫西林1 000 mg bid+磷酸铝凝胶20 mg bid,n=15),应用WHO胃肠道反应分度的标准对其进行全面评价,并应用14C-尿素呼气试验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进行有效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消化道肿瘤患者FLIE评分、HP感染加重呕吐反应,以及治疗呕吐有效率的情况.结果 接受化疗并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与未感染者进行比较,其呕吐程度较严重,其中Ⅲ~Ⅳ度呕吐(x2=35.337,P<0.05),Ⅰ~Ⅱ度呕吐(x2=7.602,P<0.05),数据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在恶心、呕吐部分中的得分与对照组得分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的治疗呕吐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抗幽门螺杆菌进行治疗对于血液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有效改善血液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的呕吐情况,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喻琴;黄婷;胡正清;彭莉;马广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某三甲医院8359例肺癌病例特征及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研究某医院肺癌的分布特征及流行病学的情况,结合环境因素进行相关的发病因素调查.方法 对某院2003-2017年间患肺癌的本地患者按年龄、肿瘤的种类,结合生活习惯及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用客观数据分析与肿瘤存在可能的环境相关因素.结果 15年间肺癌的患病人数呈上升趋势,2017年的患病人数较2003年增加了近5倍.按病理分型,腺癌占据了首位,占总数的52.25%,其次是鳞癌及小细胞癌;在男性中,肿瘤构成顺序是腺癌、鳞癌、小细胞癌;女性中,肿瘤构成顺序是腺癌、鳞癌、腺泡细胞癌.发病年龄段以61 ~70岁为高发区.按地域分布,发病率高是该市的蓬江区,低是台山市.结论 不良的生活习惯及环境空气的质量与肺癌的发生有关系,改善空气质量和改变生活习惯是预防和减少肺癌发生的有效途径.

    作者:梁淑英;何群爱;陈美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聚维酮碘溶液联合联苯苄唑乳膏治疗失禁相关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聚维酮碘溶液抹洗联合联苯苄唑乳膏外涂治疗失禁相关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将2015年8月-2017年12月入住ICU、因各种原因引起失禁相关性皮炎的57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温水清洗后予造口护肤粉扑洒与皮肤保护膜外喷进行肛周、会阴皮炎的处理;观察组采用聚维酮碘溶液抹洗联合联苯苄唑乳膏外涂进行肛周皮炎的处理.两组患者均由护理组长查房后开具相应护嘱,观察组使用的联苯苄唑乳膏由医生开出医嘱,交由责任护士落实各项护嘱、医嘱要求,护理组长督导落实效果,每天跟踪各组皮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收集统计两组患者3d、5d和7d的治疗有效率及治愈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3d、5d和7d的治疗有效率及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聚维酮碘溶液抹洗联合联苯苄唑乳膏外涂治疗失禁相关性皮炎作用协同,缩短了疗程,操作简单、安全、用药价廉,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陈萍云;陈丽芳;彭丽娟;罗丽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线导管在脑出血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线导管在脑出血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6年9月-2017年12月9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使用外周短导管、中线导管、CVC等三种输液途径,分析比较其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留置时间:短导管组为(3.80±0.31)d,中线导管组为(22.27±1.45)d,CVC组为(21.29±1.32)d.中线导管组与短导管组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线导管组与CVC组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短导管组发生率为36.7%,中线导管组发生率为10.0%,CVC组发生率为16.7%,中线导管组与短导管组、CV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94,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通过置入外周静脉的中线导管给药是适宜的给药方式,可降低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而且留置时间长,减少穿刺损伤.

    作者:毛珍珠;胡敏;周伟;龚良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医院火灾事件成因浅析及管理对策

    笔者对61起医院火灾事件中发生时间、地点以及伤亡情况进行现实考察,结果表明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是医院火灾高发期,人为因素引发的医院火灾事故多.根据医院火灾事件案例及相关数据从人为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四个方面对医院火灾起因进行分析,提出从安全文化建设、加强专项演练、分区分级巡查、持续改进预案四个方面预防和减少医院火灾的对策.

    作者:卢东霖;王小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心室比例在心脏起搏器自动阈值夺获功能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对心室比例(Ventricular Proportion,vP)在心脏起搏器自动阈值夺获功能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程控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心脏永久起搏器程控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心室比例(VP)进行测定,以50%为标准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VP值≥50%,B组患者VP值<50%.所有患者均按AC打开和AC关闭至适组程控2次,对各组耗电量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A组患者AC打开组电压低于AC关闭至适组(P<0.05);B组患者AC打开组电压较AC关闭至适组高(P<0.05).A组AC打开与AC关闭至适比较ERI延长(1.4±0.5)年,B组AC打开与AC关闭至适比较ERI缩短(1.2±0.3)年.结论 采用VP心室起搏百分比对心脏起搏器的程控进行指导,可有效延长起搏器的使用寿命,改善起搏器的应用效果,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作者:黄琴;钟一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优化智慧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需要整合四大体系

    多角度审视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现状与态势,提出优化智慧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需要整合理念体系、条件体系、应用体系、测评体系,实现中医药卫生服务高效、高质、足量供给,切实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卫生需求.

    作者:刘步平;方春平;陈楚杰;潘华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镍钛拉簧和弹力链力值衰减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试验,对口腔环境和牙齿移动条件进行模拟,分析镍钛拉簧和弹力链在实际应用中的力值衰减情况,旨在揭示牙齿正畸过程中,镍钛拉簧和弹力链的受力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3种不同品牌的镍钛拉簧和2种品牌的弹力链,利用Instro 2343万能材料力学实验机拉伸至150 g和250 g,在力学装置上进行固定,然后放置在35.5℃人工唾液中,模拟冷热循环.以每周为单位,进行螺丝紧固,将两端距离缩小0.35 mm,模拟牙齿移动.对拉簧及弹力链在拉伸4h、8h、24h等时间点的剩余力值进行测量,计算与初始力的百分比,做好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在模拟牙移动过程中,镍钛拉簧和弹力链在不同时间点均表现出力值衰减的特性,不同品牌的镍钛拉簧和弹力链,于不同时间点,剩余力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镍钛拉簧在模拟牙齿移动过程中的剩余力值较弹力链大,镍钛拉簧显示出更好的超弹性.结论 在4~24h内,弹力链力值衰减迅速,24h后力值持续衰减,但保持平缓;与之相比,在各时间点,镍钛拉簧的力值衰减更加平缓,因此,临床牙齿正畸中,应该优先选择镍钛拉簧.

    作者:金福;李志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某院121例脑卒中合并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用药现状分析

    目的 分析某院脑卒中合并非瓣膜性房颤(Nonval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抗凝药物应用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凝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诊断为NVAF的住院患者共121例,进行血栓栓塞风险评分、出血风险评分,监测患者PT、APTT、TT、INR和不良事件,对其抗凝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21例患者中有100例CHA2DS2-VASc≥2分,只有7例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使用阿司匹林73例,联合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41例,各治疗组凝血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不良事件主要是脑卒中和消化道出血.结论 某院NVAF患者抗凝治疗比例较低,与相关指南要求差距较大,应加强和规范该类患者的抗凝治疗.

    作者:田霞;崔颖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4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组(DR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20例.手术结束后两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DR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 μg/kg+0.25%罗哌卡因40 mL,每侧20 mL;R组给予0.25%罗哌卡因40 mL,每侧20 mL.术后均使用曲马多镇痛,比较两组术后2、6、12、24、48 h静息及活动时VAS疼痛评分、舒适状态VAS评分,首次追加镇痛药时间,术后48 h内镇痛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术后6h静息疼痛评分及术后2h、6h和12 h活动疼痛评分DR组低于R组(P<0.05),首次追加镇痛药物的时间DR组大于R组(P<0.05),曲马多的用量DR组少于R组(P<0.05),术后6h、12h舒适状态VAS评分DR组高于R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和罗哌卡因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以延长阻滞的时间,增强阻滞的效果,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加快术后恢复.

    作者:蒋志平;张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孕11~14周子宫螺旋动脉彩超预测妊高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孕11~ 14周子宫螺旋动脉的平均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的比值(S/D),探讨孕11~14周子宫螺旋动脉与妊高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在我院产检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在孕11~14周测量子宫胎盘床螺旋动脉的PI、RI、S/D值,以孕产期被诊断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36例孕产妇为病例组,选取同期非妊高征非糖尿病,平时体健,无妇科器质性病变者、不良妊娠及生产史的141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子宫胎盘床螺旋动脉相关指标的差异情况.结果 孕11~14周妊高征组的子宫螺旋动脉的S/D、PI值与正常妊娠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RI值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孕11~14周子宫螺旋动脉血流RI值对妊高征的发生发展预测有参考价值.

    作者:朱艳芳;杜燕飞;邱燕生;林青梅;罗丽芳;梁翠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Fibroscan联合CTGF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纤维化进程中的监测评估作用

    目的 通过瞬时肝脏弹性扫描(Fibroscan)和血清组织连接生长因子(CTGF)联合检测评估肝脏纤维化的进程.方法 选取3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通过瞬时肝脏弹性扫描和血清组织连接生长因子检查以评估患者肝脏纤维化情况.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和静止性肝硬化患者血清CTGF水平分别为(9.15±3.35)ρB/(μg·L-1)、(9.80±3.63)ρB/(μg·L-1)、(5.13±3.21) ρB/(μg·L-1),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组肝病患者FS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在由慢性肝炎至肝病不同阶段,FS数值逐渐升高,与CTGF值呈明显相关性;血清CTGF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522,P<0.05);肝脏硬度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呈正相关(r =0.616,P=0.000),血清CTGF与FS值亦是呈正相关性.结论 瞬时肝脏弹性扫描(Fibroscan)弹性值与肝穿刺病理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血清组织连接生长因子(CTGF)水平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发展进程呈正相关.

    作者:何小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地奥司明治疗重睑成形术后眼睑肿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地奥司明片治疗重睑成形术后眼睑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重睑成形术术者3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185)和对照组(n=173),治疗组术后口服地奥司明片7d,每天2次,每次0.9g;对照组术后每天冰敷或热敷2次,每次15 min.评价两组术者术后眼睑肿胀程度和炎症指标CRP变化情况,同时对其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9%,血清CRP为(1.17±0.28) mg/L;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8%,血清CRP为(3.69±1.07) mg/L,治疗组术后各时间段疼痛例数明显减少,两两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地奥司明可以有效减轻重睑成形术后眼睑肿胀和疼痛,值得在整形美容手术中推广应用.

    作者:万蒞;姜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LIF和VEGF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目的 对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科住院的选择性剖宫产子痫前期孕妇和同期正常晚期妊娠孕妇(无产科并发症及内外科并发症)为研究对象,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胎盘娩出后,取胎盘组织进行LIF和VEGF表达水平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LIF和VEGF水平较对照组胎盘组织中LIF和VEGF水平发生显著降低(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LIF和VEGF水平低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LIF和VEGF水平(P<0.05).结论 LIF和VEGF水平在子痫发生以及病情演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李夏芳;王建中;郭广秀;徐敏娟;张春年;庞秀贤;刘传鑫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PDCA循环与医院管理实践探索——以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为例

    为了积极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改革中求生存,在创新中得发展.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根据自身特点,结合本地医疗市场现状,在PDCA框架下实施医院战略管理,全方位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造福贵州甚至西部患者,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提升当地医疗水平.

    作者:封忠昕;陈琦;梁贵友;闵迅;袁钟;陈莉;杨敏;蒋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一步法荧光RT-PCR检测肠道病毒EV71的研究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诊断肠道病毒EV71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方法 参照NCBI公布的EV71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及TaqMan探针;构建阳性重组质粒,验证其低检测拷贝数、重复性及特异性.结果 试验构建的阳性重组质粒,线性关系在9×102 copies/μL~9×107 copies/μL范围内检测结果良好;用该方法测得低拷贝数为900 copies/μL,特异性和重复性(CV<5%)良好,无交叉反应;用该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检测80份阳性样品和36份阴性样品,准确率为100% (116/116).结论 试验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可用于肠道病毒EV71型的快速检测.

    作者:刘晓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肾透明细胞癌中核受体的表达与预后关系的分析

    目的 探讨核受体的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预后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TCGA数据库中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核受体的表达水平和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临床病理特征中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等因素以及AR、NR0B1、NR1 D2、NR1I2、NR3C2、NR5A1、NR6A1、PPARα、THRB等9个核受体的不同表达水平的生存预后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本研究通过分析TCGA数据库中肾癌核受体基因表达的生物学信息,筛选具有临床预后价值的核受体标记物,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等临床特征以及AR、NR0B1、NR1 D2、NR1I2、NR3C2、NR5A1、NR6A1、PPARα、THRB等核受体是肾透明细胞癌独立的预后因素.

    作者:艾尼瓦尔·艾木都拉;张瑞丽;杨颖;包永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侧卧位徒手牵引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侧卧位徒手牵引和仰卧位牵引床牵引下选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2例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侧卧位徒手牵引和仰卧位牵引床牵引,对两组患者体位摆放成功的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及术后1年的Harri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侧卧位组在患者体位摆放成功的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比仰卧位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评分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侧卧位徒手牵引行闭合复位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透视次数少、操作简单等优点.

    作者:习晨;罗志环;魏世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43例肺曲菌病误诊的CT表现

    目的 通过分析肺曲菌病的CT表现,减少对肺曲菌病患者的误诊率.方法 收集我院2012-2017年经病理和支纤镜证实的53例肺曲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肺曲菌病误诊的CT表现.结果 53例肺曲菌病患者中影像诊断和临床诊断相一致的有10例,而误诊的43例肺曲菌病患者中,影像学误诊为白血病浸润的患者有25例,误诊为淋巴瘤浸润的患者有2例,误诊为肺结核球的有16例,误诊率高达81%.从病灶分布的部位来看,位于双肺的有40例,单侧右肺为8例,左肺为5例.结论 肺曲菌病的影像学表现千变万化,不同分类也具有自身特点;因此,要对各类型的肺曲菌病的影像学表现深入了解并掌握,以便临床能够做出诊断和治疗.

    作者:张平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