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李勇教授治疗药物性肝损伤验案一则

褚晓晴;刘明明;张白雪;胡冬青;李勇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 中医中药, 皮肤T细胞淋巴瘤, 验案
摘要:药物性肝损伤是一种复杂的肝脏疾病,它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因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或由于特殊体质对药物的超敏感性或耐受性降低所导致的肝脏损伤称为药物性肝损伤,亦称药物性肝病,临床上可表现为各种急慢性肝病,轻者停药后可自行恢复,重者可能危及生命、需积极治疗、抢救.肝脏也是药物的主要清除器官,肝脏清除分成肝脏代谢和胆汁排泄两种方式,但是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其本身或其代谢产物会导致肝脏损伤,中西医治疗各有其优势所在.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减少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和坠床风险管理方法

    目的:探讨减少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和坠床风险的管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中在2015年2月~2016年12月对神经内科病房进行跌倒和坠床风险管理,参与本次研究的护理人员共计10名.随机抽取神经内科跌倒和坠床风险管理前与管理后的100名脑卒中患者,对比(1)管理前后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与坠床发生率.(2)管理前与管理后患者morse跌倒风险评分.结果:(1)两组住院期间跌倒与坠床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2)管理前与管理后患者morse跌倒风险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分析脑卒中患者跌倒和坠床的风险,给予恰当的干预方法,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和坠床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金灵芝;叶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饮食自我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饮食自我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11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实验分析,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给予饮食自我护理干预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各56例患者,观察两种护理效果对改善患者后期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从空腹血糖值进行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从生活质量量表进行比较,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PF、RP、RE评分均优于对照组,t检验组间,(P<0.05).结论:为了有效控制血糖,延缓病情发展,提高后期生存质量,建议临床将饮食自我干预方案应用到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

    作者:梁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后1周至4周时间内的总胆红素值上,观察组各项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与凝血酶原时间等肝功能指数上,观察组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白球比等肝功能指数上,观察组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药物性肝损害可以有效的改善肝功能相关指数,治疗效果显著,临床适用性强.

    作者:鲁军;胡晓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选择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依据不同护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差异.结果:在护理后生活质量各评分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7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采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生活质量,同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丁菊花;林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如何成为一名合格手术室护士

    手术室工作涉及科室之多,工作范围之广是其他科护士无法可比的.尤其是综合医院的手术室,面对全院各种手术科室,每个科室都有几十种或上百种手术,因此手术室护士必须有搏而专的知识,熟练的技能、良好的素质、才能做好工作.

    作者:魏文高;李凤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医务人员权利保护与医院投诉管理部门职能发挥

    医患关系的严峻趋势在我国愈演愈烈,妥善处理医院投诉纠纷,减少医患之间的矛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医院的整体运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但在接收患者的投诉意见时也要合理的保护医务人员的权利,依据事实责任处理,完善医院投诉管理部门制度,就如何规范化、效率化、专业化的处理投诉意见提供建议[1].

    作者:王丽娟;王金香;孙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三黄系列中药制剂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三黄系列中药制剂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压疮患者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采取碘伏治疗,观察组则采取三黄系列中药制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0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0.00%,对照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0.00%,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浸泡液及三黄粉经济有效,方便价廉,临床上将三黄浸泡液及三黄粉用于压疮治疗效果好,经济实用.二者联合使用,辩证施治,对促进各期压疮的愈合发挥了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苏萌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提高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抑郁症患者施以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对患者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选择数字奇偶法对抑郁症患者分组;对照组:对抑郁症患者施以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抑郁症患者施以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躯体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等加以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抑郁症患者躯体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等同对照组抑郁症患者比较,改善优势极为显著(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施以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保证患者的躯体功能以及物质生活获得有效改善,从而显著优化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培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健康管理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管理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后进行面对面访谈和集中现场调查,分析健康管理对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干预的效果.结果:2015年本地区居民饮酒暴露率、超重(肥胖)率较2013年显著下降,而主动参加体检率、血糖知晓率较2013年显著提高(P<0.05),而静态生活方式暴露率较2013年升高,体检指标的体重、腰围较2013年明显下降(P<0.05),空腹血糖、75 g葡萄糖2 h血糖、血脂和血压等指标与2013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加强综合管理能增加患者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周永鸿;李皎皎;姚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人性化服务在健康体检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健康体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12月来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共180例,根据来院顺序随即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体检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整体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护理整体满意率为73.33%,护理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健康体检过程中给予参检人员人性化护理服务,可以提升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丽虹;钟丽梅;杨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肿瘤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肿瘤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6-12月于济南军区总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110例肿瘤患者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疼痛护理管理方案,比较两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与病人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实行疼痛护理管理后疼痛程度、焦虑评分与满意程度与对照组对比发现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肿瘤科病房中开展疼痛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强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整体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斐;王洪娜;刘晓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性激素替代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96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性激素代替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患有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96例,将这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口服倍美力的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性激素连续序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表现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根据数据分析,观察组在治疗后的各项指标缓解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00%,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采用性激素序贯治疗的方法,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地临床症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保障,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胡晓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健康体检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研究

    本文主要探讨通过临床护理的方式对健康体检中心的人群进行健康体检,从而提升受检者的满意度和体检质量,使得体检结果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在此次研究中,笔者主要对体检科中接受了健康体检的1580例受检者进行分组,一组是使用常规护理的方式接受体检,另一组是应用临床护理方式开展体检,对此两组的体检效果,然后对体检过程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果.

    作者:刘羿清;黄程琳;丁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儿湿疹的致病原因和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目的:研究小儿湿疹的致病原因和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4例湿疹患儿作为实验对象,根据双盲法将74例患儿分成两组,其中37例患儿应用常规治疗设成对照组,另外37例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同时增加健康教育设成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康复时间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康复时间明显缩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湿疹患儿分析致病原因后对家长实施健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能明显缩短患儿治疗时间,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汪孟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血小板输注治疗血液病患者80例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血小板输注治疗血液病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对80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效果较好,与脾功能亢进、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小板输注治疗血液病效果较好,但是根据病种输注效果也有明显差异.

    作者:刘世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臂丛麻醉肌间沟法引起全脊髓麻醉1例临床教训与启示

    臂丛麻醉、颈丛麻醉和高位硬膜外麻醉危险、后果严重的并发症是发生全脊髓麻醉,本文对发生在作者工作中的一例臂丛麻醉肌间沟法发生全脊麻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总结教训,提高医患安全.

    作者:段雪雁;陈玉文;姬仁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原地区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对高原地区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分析,探讨该疾病的功能呢个异常类型及治疗经验,寻找对该类病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临床诊治率.方法:对近3年收治的300名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进行临床特点跟进、预后跟踪、实验室检查及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甲亢患者的FT3指数范围为3.2~6.1 nmol/L,同时T4为120~247 nmol/L,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偏低为0.01~0.2 mIU/L;甲减患者的T3指数范围为0.05~2.5 nmol/L.T4为18~56 nmol/L,TSH偏高为4.9~90 mIU/L;对于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而言,临床上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会相应的加重,说明甲状腺与胰岛在病理上有巨大的相互作用,甲状腺功能的异常通常与糖尿病的发生协同发生.

    作者:赵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应用远外侧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治疗颅颈交界区肿瘤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应用远外侧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治疗颅颈交界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医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接收的颅颈交界区肿瘤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32例患者中,肿瘤全部切除28例,肿瘤大部分切除3例,肿瘤小部分切除1例.术后,寰枕关节不稳现象均未出现.随访发现,32例患者均未复发.结论:治疗颅颈交界区肿瘤时,应用远外侧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治疗效果良好,患者预后比较好,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论高职医专开放实验室建设和管理

    根据我国高职医专院校的教学情况来看,实验室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场所,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还能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等.因此,本文就高职医专开放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进行探讨,以全面提升高职医专开放实验室的应用效果.

    作者:代雨;何玲梅;吴昊;王俊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目的:研究和分析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84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给予人性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工作效率,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护理人员对护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评价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对照组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工作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对照组护理人员对护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评价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对研究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既能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也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缓解护患矛盾.

    作者:马汝荣;宋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