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T水平及临床预后分析

梁家志;陈志勇;张志广;廖尚宇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降钙素原, 预后分析
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中降钙素原(PCT)水平与临床预后相关性.方法 收集78例符合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患者资料,并根据降钙素原水平由低到高分组为A、B、C和D四组,所有患者根据各自病情采用对应的方法分别治疗后随访1年,记录1年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4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6%、10.0%、18.2%、52.9%,D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浆中降钙素原值高低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预后具有确定的相关性.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肺泡巨噬细胞极化加剧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内毒素肺损伤肺泡巨噬细胞的极化特征及其加剧炎症损伤的机制.方法 用脂多糖(LPS)气管滴注法构建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Q-PCR方法检测巨噬细胞特征因子IL-1β、iNOS、IL-10和CD206及流式细胞术检测iNOS和CD206阳性细胞率,对巨噬细胞极化特征进行分析;体外构建M1型巨噬细胞和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共培养模型,检测共培养体系下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细胞活性和凋亡情况.结果 LPS诱导的内毒素促进了肺部组织后续IL-1β、iNOS、IL-10和CD206的表达,6 h时即达显著差异;但是,流式细胞术结果发现6 h时模型组CD68阳性细胞中iNOS阳性细胞比率 (26.47%±2.14%) 显著高于假手术组(11.62%±1.21%),而模型组CD206阳性细胞比率6 h时仅为12.64%±1.01%,揭示6 h时巨噬细胞的极化特征仍然是以M1型巨噬细胞激活为主;此外共培养体系下,M1型巨噬细胞降低了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活性并促进了其凋亡.结论 内毒素导致的急性肺损伤过程中,肺泡M1巨噬细胞的激活加剧了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同时M1巨噬细胞导致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凋亡也可能参与了肺组织损伤进程.

    作者:卢惠伦;刁振华;陈培芬;郭禹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骨科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研究

    目的 实施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缓解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的疼痛.方法 选择骨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199例,按入院号随机分成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9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镇痛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包括:人员培训与考核,对患者及家属的疼痛教育,实施疼痛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NRS评分在术后第1、2、3天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睡眠状况在术后第1、2天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术后第3天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第3天的功能锻炼依从方面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实施骨科无痛病房护理管理,对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飘环;叶劲;邹仲兵;潘秀娟;张秋玲;阳卫兰;黄永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大数据下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变革

    大数据时代医院将面临一场全新的思维变革、管理变革,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尤为迫切.本文从如何深度挖掘大数据手段在人力资源规划、人才培训、薪酬设计、人才招聘、绩效管理和员工关系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思考大数据在促进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中的推动作用.

    作者:李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Zimmer种植系统在无牙颌即刻负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估Zimmer种植系统在无牙颌即刻负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牙列缺失患者27例,平均年龄为(56.0±6.5)岁,共植入Zimmer TSV种植体158枚,其中132枚用于即刻负重.在术后1 w内完成临时修复体,并进行即刻负重,所有的临时修复体均采用螺丝固位,6个月后完成永久修复.在即刻负重后的6、12个月进行随访.评估种植体的存留率、修复体的功能及种植体边缘牙槽骨吸收.结果 所有进行即刻负重的种植体均获得了良好的骨结合,未出现种植体及基台松动脱落的情况,修复体功能正常.X线检查示:在进行即刻负重后6、12个月,颈部牙槽骨吸分别为(0.45±0.21)、(0.55±0.12)mm.结论 Zimmer种植系统在无牙颌即刻负重中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万蕾;卢海宾;张雪洋;容明灯;黄雁红;苏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脑梗死并发尿失禁应用健身气功音乐引导下逆腹式呼吸联合整体护理的干预效果

    目的 健身气功音乐引导下逆腹式呼吸联合整体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并发尿失禁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无昏迷的脑梗死并发尿失禁患者6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健身气功音乐引导下逆腹式呼吸联合整体护理(35例),对照组实施整体护理(34例).干预4 w后评价患者尿失禁治疗效果,并使用尿失禁生活质量(I-QOL)问卷进行评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4 w后,观察组在尿失禁干预效果和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身气功音乐引导下逆腹式呼吸联合整体护理干预能改善脑梗死并发尿失禁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作者:言丽萍;吴煜坚;柯永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剖宫产术后3种不同镇痛方式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剖宫产术后3种不同镇痛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剖宫产患者355例,随机分为3组.硬膜外镇痛组(115例): 首剂吗啡2 mg+质量分数为9 g/L的氯化钠共5 mL硬膜外腔注入,维持使用盐酸罗派卡因150 mg +吗啡6 mg+质量分数为9 g/L的氯化钠混合液100 mL经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EA);静脉镇痛组(120例):首剂舒芬太尼10 μg+质量分数为9 g/L的氯化钠10 mL缓慢静注,维持使用舒芬太尼120 μg+右美托咪定100 μg+质量分数为9 g/L的氯化钠混合液100 mL经静脉留置针患者自控镇痛(PCIA);多模式镇痛组(120例):首剂吗啡2 mg+质量分数为9 g/L的氯化钠共5 mL硬膜外腔注入,维持使用舒芬太尼120 μg+右美托咪定100 μg+质量分数为9 g/L的氯化钠混合液100 mL经静脉留置针患者自控镇痛(PCIA);3组产妇的镇痛泵为同一类型,恒定速度为2 mL/h,PCA 每次0.5 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①术后1、2、6、12、24、48 h的VAS评分;②术后1、2、6、12、24h的HR和MAP;③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恶心、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发生情况及总体满意度.结果 静脉镇痛组产妇在术后6 h的HR和MAP较硬膜外镇痛组、多模式镇痛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镇痛组和多模式镇痛组术后1、2、6、12、24 h时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静脉镇痛组(P<0.05);静脉镇痛组和多模式镇痛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硬膜外镇痛组少(P<0.01),静脉镇痛组、多模式镇痛组的总体满意度明显好于硬膜外镇痛组(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应用多模式镇痛具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能提高剖宫产术后满意度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坚;唐波;黄晓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402例广州市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人口学特征分析

    目的 通过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人口特征分析,初步探索本市耐用多药结核病流行规律.方法 依托本院广东地区结核病生物样本库信息资料系统,对2009-2015年来就诊且相关资料齐备的402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患者性别构成、户籍类别、居住地域分布、年龄结构等方面探讨其人口学特点.结果 在402例耐多药结核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为2.12.其中:广州市户籍人口患者占56.96%(229/402)、广东省内流动人口患者占15.92%(64/402)、广东省外流动人口患者占27.11%(109/402);中心城区人口和城市郊区人口患者分别占56.72%(228/402)和43.28%(174/402);少年(<15岁)、青年(15~44岁)、中年(45~64岁)、老年(≥65岁)年龄别患者分别占0.25%(1/402)、57.96%(233/402)、30.85%(124/402)、10.95%(44/402).结论 广州市耐多药结核病流行具有以中青年为主、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中心区居住与流动人口所占例大等人口学特点,预示其控制难度大,必须高度关注并采取强力措施以遏制耐多药结核病的蔓延.

    作者:吴玲;刘志辉;雷杰;王楠;牛群;谭守勇;邝浩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某院儿科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某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儿科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2017年1月-3月儿科门诊处方1 087张, 对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47.01%,不合理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的21.92%,主要表现为β-内酰胺类药物给药剂量和频次不合理、阿奇霉素剂型选择不当.口服、静脉滴注给药分别占33.66%、66.34%.抗菌药物处方以一联用药为主,占96.67%,药物选择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为主,占63.56%;二联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的3.33%,均为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结论 某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需不断改进和规范.

    作者:聂彩霞;张剑;赵启邹;尹思敏;邹治木;杨磊;林意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基于优加权组合模型的体检人数预测研究

    目的 对福建省某医院体检人数进行预测,为医务人员和医疗设备的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针对单一系统云灰色模型和多项式回归模型存在的不足,建立了一种基于优加权组合的体检人数预测模型.以福建省某医院2009-2016年各季度体检人数为基础,考虑各季度体检人数的分布特性,采用两个单一子模型对体检人数分季度进行预测;通过优加权法得到各模型的权值系数,构建组合预测模型,并采用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预测未来几年内各季度的体检人数.结果 该院2017-2019年各季度体检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7-2019年的年体检人数预测值分别为108 858、114 663和124 150人.结论 优加权组合预测模型比单一系统云灰色模型和多项式回归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为医院体检人数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也可为医院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用于下肢手术术中的镇静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用于下肢手术术中的镇静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骨科择期行下肢手术的患者160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每组80例.在手术开始前10 min,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 μg/kg泵注10 min,然后以0.4 μg·kg-1·h-1泵注至手术结束;M组给予咪达唑仑0.05 mg/kg静脉注射,然后以0.05 mg·kg-1·h-1泵注至手术结束.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入室时(t1)、Ramsay镇静评分3分时(t2)、术中30 min(t3)、术中60 min(t4)、术毕时(t5)时刻的MAP、HR、SpO2、起效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术中躁动、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M组相比,D组t2、t3、t4、t5时刻的MAP、HR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苏醒时间和起效时间均较M组延长(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硬膜外麻醉辅助镇静效果满意,安全性高,但是苏醒时间较长,应注意密切监护.

    作者:王大伟;郭清源;李世平;崔海滨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光动力疗法对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载量的影响

    目的 了解光动力疗法对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经高频电刀治疗后至少4 w无疣体复发但HPV仍为阳性的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光动力治疗,每周一次,治疗4 w,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观察4 w,比较两组HPV转阴率及HPV载量下降值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HPV转阴率分别为42.5%和17.5%;两组治疗、观察4 w后,无疣体发作、HPV仍为阳性者HPV载量下降值分别(4.2±0.5)×103和(2.5±0.1)×102,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光动力疗法可显著降低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载量.

    作者:王焕丽;杨日东;钟道清;周欣;陈晓吟;何婉萍;黎小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行PCIA效果观察及对患者心境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PCIA镇痛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心境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7月15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地佐辛组(D组),舒芬太尼(S组)及地佐辛组+舒芬太尼(DS组),每组各50例.比较3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治疗前后心境状态.结果 D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显著高于S组和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S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S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显著优于D组和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PCIA镇痛镇静效果显著,且能保持患者良好的心境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以庭;罗慧;沈宁;高婉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5月就诊的150例学龄儿童以因慢性腹痛和(或)缺铁性贫血而行13C呼气试验及电子胃镜检查的患儿为观察对象.根据检查结果分为 Hp阳性慢性胃炎组、Hp阴性慢性胃炎组及Hp阳性胃部镜下无损害组3组各50例.所有病例均检测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清铁蛋白(SF)指标,比较3组之间的 IDA 指标和 IDA 伴发率.将其中65例Hp阳性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给予单纯的铁剂治疗,观察组33例给予铁剂加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3组病例 IDA 指标两两比较显示,Hp 阴性慢性胃炎组分别和 Hp 阳性慢性胃炎组、 Hp阳性胃部镜下无损害组的 IDA 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而 Hp 阳性慢性胃炎组与 Hp 阳性胃部镜下无损害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Hp 阴性慢性胃炎的 IDA 伴发率均明显低于 Hp 阳性慢性胃炎组和阳性胃部镜下无损害组(P<0.05),Hp阳性慢性胃炎组与 Hp 阳性胃部镜下无损害组之间的 IDA 伴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Hp阳性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率分别为71.9%和93.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HGB、MCV、SI 、SF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小儿缺铁性贫血关系密切,通过对儿童的13C呼气试验及电子胃镜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Hp感染,有助于提高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效果.

    作者:鄢富贵;张杨;温冬香;廖晓卿;何福玉;彭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原发性高血压microRNA-126表达差异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microRNA-126的表达水平差异.方法 HDCP患者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A组)、轻度子痫前期组(B组)、重度子痫前期组(C组),原发性高血压组(NGT组),采用RT-PCR检测血浆microRNA-126表达量.结果 与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相比,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浆microRNA-126表达下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相比,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浆microRNA-126表达下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相比,轻度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浆microRNA-126表达下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相比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microRNA-126表达下降,microRNA-126可能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microRNA-126可能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唐婷;谢治球;赵一俏;靳文;赵雅红;贾晓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BNP评估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BNP在评估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老年心力衰竭病例纳入观察组,并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老年人纳入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完整资料,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LVEF、LVEDD以及BNP水平,比较2组LVEF、LVEDD及BNP水平,同时比较各心功能分级病例血浆BNP浓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LVEF明显升高,而血浆BNP浓度与LVEDD则明显减小(P<0.05);观察组治疗前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LVEDD与BNP浓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Ⅳ级病例血浆BNP浓度高,其次为Ⅲ级,Ⅰ级低,且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健康者相比,老年心力衰竭病人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经治疗,BNP明显降低,并随着心功能NYHA等级升高而升高.

    作者:余南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MEWS、SIRS和MEES系统综合用于急诊内科患者48 h内病情评估的价值

    目的 了解MEWS、SIRS和MEES系统综合用于急诊内科患者48h内病情评估的价值,为急诊科护理工作的预先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调查医院急诊科留观区收治的符合调查要求的内科疾病患者165例,比较病情稳定和不稳定患者MEWS、SIRS、MEES评分系统各指标得分的差异,分析3个系统串联使用用于病情评估的准确率,并构建多因素回归模型.结果 急诊留观室内科患者165例中实际病情稳定的患者118例(占71.52%)、不稳定的47例(占28.48%);病情稳定和不稳定患者MEWS评分各指标和总分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IRS评分各指标和总分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EES评分各指标和总分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EWS评分、SIRS评分、MEES评分、3评分系统串联分别用于患者病情评估的准确度依次为:80.85%、65.96%、59.57%、97.87%,约登指数依次为0.30、0.33、0.22、0.90;各评分系统评定结果与患者病情所拟合的多因素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Chi-Square检验,x2=140.193,P=0.000),各评分系统对结果影响大小依次为:SIRS评分Exp(B)=4.914、MEWS评分Exp(B)=3.916、MEES评分Exp(B)=3.575.结论 3个评分系统用于急诊科所收治的内科患者进行48h内病情稳定性的评估,准确率从大到小依次是:MEWS、SIRS、MEES评分系统;3个评分系统的串联使用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所拟合的多因素回顾模型可尝试用于患者入院后48h病情稳定性的预判.

    作者:麦红;孔爱红;叶小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公立医院应用的研究现状及问题探讨

    本文用文献法及个案法,对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公立医院的应用效果和发展前景做出了评价,并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对在保证资金及信息双安全的前提下促进及规范管理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公立医院的应用.

    作者:冯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浅谈医院工会创新工作

    随着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入,医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空间.工会在医院发展要求内、在法律框架内,需要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开拓创新能力;增强参与职能,提升民主管理成效;增加维护职能,营造和谐劳动关系;增强教育职能,凝心聚力促发展;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增强工会建设职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时俱进促发展,努力与医改相适应;兴办工会经济实体,推进工会事业发展.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双套结在桡骨远端骨折小夹板外固定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采用双套结打结法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olles 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36例桡骨远端Colles骨折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70例)采用双套结打结法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照组(66例)采用传统打结方法固定小夹板,定期复查随访,记录观察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1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2~15 w,平均13.5 w.腕关节功能按照Jakim桡骨远端colles骨折评价标准,第6周治疗组的Jakim评分、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第12周两组间的Jakim评分以及优良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外固定所需操作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套结固定小夹板的外固定方法操作简单,所需时间短,不易松动,患者痛苦小,在早期对维持骨折端的稳定较好.

    作者:盛关云;苟凌云;覃智斌;朱永林;钟伟华;朱勇;李剑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基于马斯洛理论视角的多元化医疗服务模式探究

    选取广州地区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调查,了解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多元化需求,并从马斯洛的理论视角来探讨多元化新型医疗服务供给体系的构建,以便更好地满足居民对医疗服务的多样化要求.

    作者:龙杰;林生趣;刘乐;唐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