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乳腺癌患者不良情绪状态的减压护理

李艳

关键词:减压护理, 乳腺癌, 不良情绪, 应对方式
摘要:目的 研究减压护理对乳腺癌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 纳入7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减压护理.采用压力应对能力量表(MSI)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应对压力的能力,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不良情绪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1、3个月时MSI总分及肯定、变化、接受、成熟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1、3个月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 减压护理用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能显著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应对压力的能力,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替莫唑胺同步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研究

    目的 观察放射治疗同步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瘤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2年3月收治的49例NSCLC脑转移患者,分为放射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其中24例接受单纯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组)和25例接受放射治疗同步TMZ (综合治疗组),均予以全脑放疗,总剂量36~40 Gy,每次1.8~2.0 Gy,5次/周,对局部病灶推量至56~60 Gy.综合治疗组患者于放疗第1天开始给予替莫唑胺75 mg·m-2口服治疗,直至放疗结束.观察两组颅内病灶客观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49例患者全部完成颅脑的放射治疗,25例综合治疗组患者全部完成同步替莫唑胺化疗.单纯放射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45.8%和76.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4.6和6.7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6.5和8.9个月.患者的毒副反应轻,均可耐受.结论 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是治疗NSCLC脑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疗效优于单纯放射治疗,安全性良好,患者可以较好地耐受联合治疗.

    作者:万明辉;李建锋;易炜;何芬;孙建聪;牛道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公立医院养老保险改革问题及对策

    公立医院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于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文章立足于公立医院养老保险改革实施现状进行阐述,综合分析了公立医院养老保险改革在参保对象、经费来源、缴费基数、账户流通、职业年金等5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推进公立医院养老保险改革平稳过渡提供政策性建议和参考.

    作者:何晶晶;邱海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公考制与申请-考核制:博士人才选拔的制度探析

    本文从我国现行多样化的博士招录制度中以硕士(同等学力硕士)为起点的两种公开选拔方式:公开考试制和申请-考核制,从多重制度逻辑均衡的视角出发,结合医学研究生的特点,探究一套符合当前发展现状的两种制度并存的人才选拔框架,为进一步完善博士选拔培养机制提供参考.

    作者:满强;朱鸿飞;凌志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脑卒中伴偏瘫的超早期康复训练护理

    目的 探讨超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 纳入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超早期康复训练护理.治疗1、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和认知功能.记录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的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随干预时间延长,FMA运动功能、FCA认知功能呈显著上升趋势,组内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随干预时间延长,FMA运动功能、FCA认知功能呈上升趋势,FMA运动功能组内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CA认知功能干预后1个月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1、3个月FMA运动功能、FCA认知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早期康复训练护理不仅能显著改善脑卒中伴偏瘫患者运动功能,且可一定程度上促进认知功能的早期恢复,弥补目前药物治疗早期改善认知功能不明显的缺陷,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静;苏红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骨科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研究

    目的 实施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缓解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的疼痛.方法 选择骨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199例,按入院号随机分成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9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镇痛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包括:人员培训与考核,对患者及家属的疼痛教育,实施疼痛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NRS评分在术后第1、2、3天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睡眠状况在术后第1、2天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术后第3天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第3天的功能锻炼依从方面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实施骨科无痛病房护理管理,对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飘环;叶劲;邹仲兵;潘秀娟;张秋玲;阳卫兰;黄永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Zimmer种植系统在无牙颌即刻负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估Zimmer种植系统在无牙颌即刻负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牙列缺失患者27例,平均年龄为(56.0±6.5)岁,共植入Zimmer TSV种植体158枚,其中132枚用于即刻负重.在术后1 w内完成临时修复体,并进行即刻负重,所有的临时修复体均采用螺丝固位,6个月后完成永久修复.在即刻负重后的6、12个月进行随访.评估种植体的存留率、修复体的功能及种植体边缘牙槽骨吸收.结果 所有进行即刻负重的种植体均获得了良好的骨结合,未出现种植体及基台松动脱落的情况,修复体功能正常.X线检查示:在进行即刻负重后6、12个月,颈部牙槽骨吸分别为(0.45±0.21)、(0.55±0.12)mm.结论 Zimmer种植系统在无牙颌即刻负重中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万蕾;卢海宾;张雪洋;容明灯;黄雁红;苏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拾遗补缺

    当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由于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很难实现面面俱到.笔者从政策规定、督查要求、工作革新三个角度梳理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要点与注意事项,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为相关管理者实践运用提供参考.

    作者:李乐波;李慧媛;王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实施医疗输送外包服务综合监督考核的探讨

    目的 探讨对医院临床支持系统中输送外包服务实施系统综合监督考核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医院支持系统中医疗输送工作特点及工作性质,从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及安全管理、时效管理及不良事件管理等5要素系统制定医疗输送外包服务综合指标考核标准,将考核结果与每月外包服务费挂钩,并作为下一年度是否续约的重要参考.结果 医疗输送外包服务综合监督指标考核的实施与考核体系的建立,规范了外包公司在医院支持系统中的项目管理,提高了医疗输送服务质量,显著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医务人员及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建立系统、客观、有效的指标考核体系,并直接与服务费挂钩,能在保障患者安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充分调动外包公司员工的工作能动性,达到患者、医院、公司三赢的目的.

    作者:张容;贺冬梅;赖敏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BANACH评分和TIMI评分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比较

    目的 比较BANACH评分和TIMI评分对急诊室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NSTE-ACS) 患者7 d和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3月17日-2013年8月14日在医院急诊室首诊的年龄≥18岁的NSTE-ACS患者.计算患者BANACH评分和TIMI评分(NSTE-ACS);并随访6个月,记录7 d、6个月的MACE情况,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两评分对患者短期和中期MACE预测价值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了105例NSTE-ACS患者.BANACH评分与TIMI评分相比,BANACH评分对患者7 d MACE的发生有更高的预测价值[AUC=0.948,95%CI(0.887~0.982) vs AUC=0.646,95%CI(0.547~0.737)],AUC差别为0.302,95%CI(0.004~0.599),P<0.05;两种评分均能良好地预测患者6个月MACE的发生[AUC=0.847,95%CI(0.763~0.910) vs AUC=0.689,95%CI(0.592~0.776)],AUC差别为0.157,95%CI(-0.0847~0.399),P>0.05.结论 BANACH评分对NSTE-ACS患者7 d MACE的预测价值高于TIMI评分.BANACH评分和TIMI评分对NSTE-ACS患者6个月内MACE的预测价值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李艳玲;莫均荣;李云妹;李敏;林珮仪;江慧琳;陈晓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基于优加权组合模型的体检人数预测研究

    目的 对福建省某医院体检人数进行预测,为医务人员和医疗设备的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针对单一系统云灰色模型和多项式回归模型存在的不足,建立了一种基于优加权组合的体检人数预测模型.以福建省某医院2009-2016年各季度体检人数为基础,考虑各季度体检人数的分布特性,采用两个单一子模型对体检人数分季度进行预测;通过优加权法得到各模型的权值系数,构建组合预测模型,并采用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预测未来几年内各季度的体检人数.结果 该院2017-2019年各季度体检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7-2019年的年体检人数预测值分别为108 858、114 663和124 150人.结论 优加权组合预测模型比单一系统云灰色模型和多项式回归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为医院体检人数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也可为医院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T水平及临床预后分析

    目的 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中降钙素原(PCT)水平与临床预后相关性.方法 收集78例符合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患者资料,并根据降钙素原水平由低到高分组为A、B、C和D四组,所有患者根据各自病情采用对应的方法分别治疗后随访1年,记录1年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4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6%、10.0%、18.2%、52.9%,D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浆中降钙素原值高低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预后具有确定的相关性.

    作者:梁家志;陈志勇;张志广;廖尚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不同体位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在不同体位超声引导下实施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不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近需要接受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手外伤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随机分成侧卧位组与仰卧位组,每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实施麻醉的操作难易程度、麻醉操作所需要的时间长短三个方面的内容.结果 侧卧位组的患者舒适度比仰卧位组高(P<0.05);侧卧位组麻醉操作易于仰卧位组(P<0.05);侧卧位组麻醉操作时间小于仰卧位组(P<0.05).结论 侧卧位超声引导下实施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能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并能降低麻醉操作难度,缩短麻醉时间.

    作者:苏雪敏;刘燕君;黄琳;胡琳;刘优凤;冯丽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脑梗死并发尿失禁应用健身气功音乐引导下逆腹式呼吸联合整体护理的干预效果

    目的 健身气功音乐引导下逆腹式呼吸联合整体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并发尿失禁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无昏迷的脑梗死并发尿失禁患者6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健身气功音乐引导下逆腹式呼吸联合整体护理(35例),对照组实施整体护理(34例).干预4 w后评价患者尿失禁治疗效果,并使用尿失禁生活质量(I-QOL)问卷进行评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4 w后,观察组在尿失禁干预效果和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身气功音乐引导下逆腹式呼吸联合整体护理干预能改善脑梗死并发尿失禁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作者:言丽萍;吴煜坚;柯永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大型综合医院不间断电源系统的使用与维护

    主要分析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able Power Supply,UPS)在医院中的日常使用和维护,并详细介绍了医院后勤部门对UPS的精细化管理.

    作者:孙鹏;管德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光动力疗法对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载量的影响

    目的 了解光动力疗法对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经高频电刀治疗后至少4 w无疣体复发但HPV仍为阳性的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光动力治疗,每周一次,治疗4 w,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观察4 w,比较两组HPV转阴率及HPV载量下降值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HPV转阴率分别为42.5%和17.5%;两组治疗、观察4 w后,无疣体发作、HPV仍为阳性者HPV载量下降值分别(4.2±0.5)×103和(2.5±0.1)×102,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光动力疗法可显著降低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载量.

    作者:王焕丽;杨日东;钟道清;周欣;陈晓吟;何婉萍;黎小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双套结在桡骨远端骨折小夹板外固定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采用双套结打结法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olles 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36例桡骨远端Colles骨折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70例)采用双套结打结法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照组(66例)采用传统打结方法固定小夹板,定期复查随访,记录观察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1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2~15 w,平均13.5 w.腕关节功能按照Jakim桡骨远端colles骨折评价标准,第6周治疗组的Jakim评分、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第12周两组间的Jakim评分以及优良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外固定所需操作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套结固定小夹板的外固定方法操作简单,所需时间短,不易松动,患者痛苦小,在早期对维持骨折端的稳定较好.

    作者:盛关云;苟凌云;覃智斌;朱永林;钟伟华;朱勇;李剑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用于下肢手术术中的镇静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用于下肢手术术中的镇静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骨科择期行下肢手术的患者160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每组80例.在手术开始前10 min,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 μg/kg泵注10 min,然后以0.4 μg·kg-1·h-1泵注至手术结束;M组给予咪达唑仑0.05 mg/kg静脉注射,然后以0.05 mg·kg-1·h-1泵注至手术结束.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入室时(t1)、Ramsay镇静评分3分时(t2)、术中30 min(t3)、术中60 min(t4)、术毕时(t5)时刻的MAP、HR、SpO2、起效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术中躁动、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M组相比,D组t2、t3、t4、t5时刻的MAP、HR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苏醒时间和起效时间均较M组延长(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硬膜外麻醉辅助镇静效果满意,安全性高,但是苏醒时间较长,应注意密切监护.

    作者:王大伟;郭清源;李世平;崔海滨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乳腺纤维瘤手术的系统化护理

    目的 探讨乳腺纤维瘤疾病患者在手术期间接受系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接受手术治疗的84例乳腺纤维瘤疾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不良反应例数、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时间、对手术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围手术期仅有1例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手术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5.2%,高于对照组的78.6%,差异显著(P<0.05).结论 乳腺纤维瘤疾病患者在手术期间接受系统化护理,可以维护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缩短术后治疗时间.

    作者:陈二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CAD辅助设计个性化非限制性肿瘤型全膝假体治疗股骨下段肿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CAD辅助设计个性化非限制性肿瘤型全膝假体治疗股骨下段肿瘤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骨科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3例股骨下段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例采用CAD辅助设计和个性化非限制性肿瘤型全膝假体重建术,对照组7例应用常规手术治疗.对两组术后1年复发率、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术中手术出血量、1年后复发率、肿瘤瘤段切除长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膝关节MSTS功能评分比较及一年后膝关节活动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为42.86%,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AD辅助设计个性化非限制性肿瘤型全膝假体治疗股骨下段恶性肿瘤,并发症发生率低,能提高患者关节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作者:刘辉亮;黄敏强;丁焕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患者在治疗前后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不同亚群和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探讨其与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关系,并结合临床研究选取佳的治疗方案.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6例TAO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数量,同时利用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介素-6(IL-6)等细胞因子的水平.TAO患者中36人为治疗前组、16人只使用甲巯咪唑治疗作为常规治疗组,15人使用甲巯咪唑和强的松联合治疗作为强化治疗组,同时观察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实际临床效果.结果 测定得出TAO治疗前组髓样树突状细胞(pDC)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mDC)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4种细胞因子水平均出现明显变化.强化治疗组pDC、mDC及细胞因子水平进一步改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实际临床中,强化治疗组TAO病情好转率同样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TAO同时存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紊乱,使用甲巯咪唑联合强的松的强化治疗方案能有效地调节机体免疫状态,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嘉;孙春明;谢谦;徐秀双;袁建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