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魏敦英
目的 观察在斜视矫正手术中使用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瑞芬太尼对眼心反射(Oculocardiac Reflex,OCR)的影响.方法 将ASA分级Ⅰ~Ⅱ级的斜视手术患者9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局麻组(L组)和瑞芬太尼2.0 ng/mL组(R1组)、瑞芬太尼2.4 ng/mL组(R2组).麻醉方法:诱导用药静注咪达唑仑1.5 mg、格拉司琼3 mg;术中L组不再用其它全身麻醉药物,仅由手术医生行结膜下利多卡因局部阻滞,辅以盐酸丙美卡因表麻后开始手术;R1组和R2组使用TCI方式泵注瑞芬太尼,血浆浓度分别为2.0 ng/mL和2.4 ng/mL,待达到预设血浆浓度后再由手术医生局麻及表麻后开始手术.观察各组术中出现低心率值与入室时的心率值相差幅度,降低>30%视为OCR;记录患者呼吸频率减慢(R<8次/分)及SpO2降低(SpO2<95%)、镇痛不足(牵拉眼肌不能耐受疼痛)等的发生率.结果 3组比较OCR总体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组间两两比较时,R1组与L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组与R2组相比呼吸频率减慢及SpO2< 95%的发生率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R1组与R2组呼吸频率减慢发生率相比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R1组和R2组镇痛不足发生率与L组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斜视矫正术中,应用瑞芬太尼TCI输注方式能够有效减轻手术中牵拉眼肌的疼痛,而且OCR发生率与局麻方式相比并不增加.
作者:张宏;赵东升;宋桂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在专科医院门诊实施预约诊疗服务,方便患者就医,改善患者就诊体验,不断提高服务满意度.方法 实施多种形式的预约诊疗服务,通过医院预约电话、12580移动电话、网络、现场、诊间预约等方式预约,严格执行预约诊疗工作制度和规范、操作流程,提供分时段服务,对门诊预约实施规范化流程化管理.结果 预约率稳步升高,爽约率下降,患者满意度提高(P<0.01或P <0.05).结论 大力开展门诊预约诊疗服务,可有效减少候诊时间,提高预约就诊比例,改善患者就诊服务体验.完善的预约诊疗管理组织和制度、强有力的执行是保证预约诊疗服务满意的有效措施.不断优化流程,持续质量改进可使预约诊疗服务满意度不断上升.
作者:莫潘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通过分析健康文化相关内涵、健康文化的基本内容,从而对医院健康文化的构建进行探讨,使之更全面科学地为人们健康服务,控制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作者:王育珊;木胡牙提;刘波;姚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描述医疗推送服务平台,将HIS医疗平台与智能终端通过网络互联技术进行整合,以实现数据和功能的集成.方法 提出一种基于XMPP协议、Web Services和JAVA技术的集成方法.结果 系统实现了诸如用户登录、信息同步与推送功能,实际测试顺利,已在体检中心及临床科室推广应用.结论 智能终端设备和医疗协同服务,解决了跨系统、跨平台的应用互联互通问题,为患者提供了便利,对于促进医疗行业的变革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肖新文;邓千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治疗外耳道真菌病时使用耳道吹风机联合咪康唑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2013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132例外耳道真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6例)实施外耳道吹风机联合咪康唑的治疗,对照组(66例)实施单纯咪康唑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耳部患处组织进行病原学检测,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痊愈率、好转率、无效率、总有效率、复发率等参数情况,评价两组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2w的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随访后,发现对照组复发10例,复发率为15.2%;观察组复发4例,复发率为6.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的治疗手段相比,外耳道吹风机联合咪康唑在治疗外耳道真菌病时,更能缩短用药时间,提高患者疗效,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王心涛;杨明福;张克辉;黄海;温娴松;黄振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通过分析民营医院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新医改政策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讨民营医院的发展战略,包括医院层次的战略、业务层次的战略、运营方面的战略和营销方面的战略,为民营医院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作者:王贵清;周海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药学专业实习生在临床药学的教学模式.方法 根据临床药学的工作内容及医院特色制订出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教学内容.在时间安排上,理论实践与临床实践分别占1/3和2/3.在理论实践中,了解医院西药、中成药、院内制剂及基本药品目录,能够按照功能主治鉴别不同药品,掌握常见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症、药动、药效量化关系等相关知识,建立中药注射剂综合评价(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系统的基本概念;在临床实践中,结合在药学实践中获取的专业知识,探索以问题为导向(PBL)联合以临床为导向(CBL)的综合培养模式.结果 实习生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大幅提高.结论 通过系统培训,使实习生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对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均有较好作用.
作者:孙旭;熊芬;张庆业;苏芬丽;苏志强;利亭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医院近年来着力发展学科建设,注重顶层设计,制定发展战略目标,注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强化医疗质量和安全,树立品牌,建立适合本医院的学科发展体系,不断促进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使医院更具有竞争力.
作者:何德剑;吴志坚;刘琦;冯亚兰;李凤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足月顺产不同断脐时间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分娩的300例产妇随机分为3组,其中分娩后10 s内断脐的为早断脐组,分娩后1 min断脐的为晚断脐1组,分娩后2 min断脐的为晚断脐2组,每组各100例.比较三组不同断脐时间的产后2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新生儿胆红素峰值,并比较早断脐与晚断脐之间新生儿出生后72 h血红蛋白的差别.结果 早断脐与出生后1 min断脐、2 min断脐的产后2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胆红素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断脐的新生儿出生后72 h血红蛋白要比早断脐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迟足月顺产脐带结扎增加了新生儿出生后72 h血红蛋白值,对产后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及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并无影响,出生后2 min断脐胆红素峰值比早断脐及出生后1 min断脐略有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适当延迟断脐对新生儿是有益的,并未造成母婴不良影响,出生后1分钟断脐的胆红素峰值未见明显增高,此时断脐更适合.
作者:陆少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在众多的公共卫生机构整合过程中,如何抓住关键环节,积极应对风险防控,正确履行管理职责,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是公共卫生机构管理人员尤其是财务管理层迫切关注的重点.笔者通过实践案例操作,总结出关键环节的风险防范重点,为相关管理决策者提供参考.
作者:李乐波;高彦兵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埃索美拉唑联合荆花胃康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医院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荆花胃康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内镜改善情况、临床症状评分及总体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体有效率、内镜改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埃索美拉唑联合荆花胃康胶囊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坚云;龚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观察神经干电刺激疗法治疗腰4~5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神经干刺激疗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两组均配合电针治疗,并均予以后腰部TDP照射,6天为一疗程,疗程间均休息1d,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显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显效率为76.3%,经统计学分析,P<0.05,二者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神经干电刺激疗法治疗腰4~5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张如祥;熊杉;柯太河;卢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新型单根皮下埋植剂依托孕烯(Implanon)的避孕有效性、阴道出血模式、痛经及不良反应.方法 61例有避孕需求选择植入Implanon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Implanon皮埋剂植入,以90d作为1个观察周期,随访避孕效果、出血次数、出血模式、痛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61例妇女均顺利完成Implanon植入手术,术后未出现皮肤肿胀、瘀血及感染、Implanon脱落并发症,6个观察周期内,没1例出现意外妊娠;Implanon植入后妇女的出血次数逐渐降低,出血模式中的频发出血及出血延长比率逐渐降低;植入前共21例妇女表现为痛经,截止第6个观察周期末期,痛经妇女完全缓解占比28.57%,痛经程度减轻占比61.9%,疼痛无明显改变占比9.52%,未发现有加重的病例;Implanon植入后的不良反应有体质量增加、体质量减轻、色素沉着、脱发、焦虑、抑郁、注意力下降、性欲减退、睡眠障碍、复发性阴道炎、体质量增加、乳房肿胀及焦虑、抑郁、性欲减退,且体质量增加、乳房肿胀及焦虑、抑郁、性欲减退是植入后主要不良反应.结论 Implanon植入之后并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体质量增加、乳房肿胀及焦虑、抑郁.Implanon植入之后避孕效果理想,可减少出血次数,降低出血比率,缓解经期疼痛.
作者:刘佩姬;张朝红;廖翠英;许振付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前身是广州铁路中心医院,成立于1950年,1993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其后十年间,医院一度在市场中徘徊,步入低谷期.2004年底转制移交给广东药学院,成为唯一直属附属医院.
作者:梁若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血清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水平与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70例VD患者根据MMSE评分分为轻度(MMSE评分21~ 26分,25例)、中度(MMSE评分11 ~20分,23例)、重度(MMSE评分≤10分,22例),同期选择7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ET-1表达水平,采用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检测血清NO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关系.结果 VD组血清ET-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NO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VD患者病情程度逐渐加重,血清ET-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血清NO表达水平及MMSE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ET-1与血清NO、MMSE评分呈负相关性关系(r=-0.572,r=-0.624,P<0.05),而血清NO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性关系(r=0.674,P<0.05).结论 血清ET-1、NO联合应用在诊断VD及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雷蕾;彭军;姜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连续收肌管阻滞与连续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成形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因创伤性关节炎拟择期行单侧全膝关节成形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连续股神经阻滞(FNB)组(F组)和连续收肌管阻滞(ACB)组(A组),每组25例,分别接受超声引导下FNB和ACB并留置导管.负荷量为0.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20 mL,术毕持续输注0.2%盐酸罗哌卡因进行术后镇痛(总量100 mL,输注速度2 mL/h).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48 h内股四头肌肌力分级、静息下疼痛评分(VAS)、加用其他镇痛药情况与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股四头肌肌力分级,A组高于F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静息下疼痛评分(VAS)、加用其他镇痛药情况与住院时间、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超声引导下连续收肌管阻滞与股神经阻滞相比,可以提供同样的镇痛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并降低早期功能锻炼的风险.
作者:邹鲁;许旭东;庄凌云;商建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颈部血管彩超(CUS)联合经颅多普勒(TCD)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9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US、TCD与DSA三种影像学检查.比较不同方式对于颈动脉狭窄及动脉壁病变的检出率.结果 共完成107条狭窄血管的检测;两种方法一致性比较K值为0.54,一致性中等.CUS联合TCD共检出斑块形成73处,DSA检出34处,前者对于动脉斑块形成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 DSA在检测颈动脉狭窄及狭窄程度方面准确度较高,CUS联合TCD在动脉狭窄检测方面准确度不及DSA,但对动脉斑块形成的检出率高于DSA,同时具有无创性及便捷性,因此前者可用作脑梗死的初步诊断,当需对颈动脉狭窄程度作出判断以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时需进行DSA检查.
作者:王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本地区住院死亡疾病谱的特征,为医疗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佛山市主要二级以上医院住院死亡病例的病案首页资料,根据ICD-10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前五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病、损伤和中毒,与全国部分城市居民相同,但顺位有所不同.结论 佛山市的死亡原因有其特点,但重点依然是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作者:张婉萍;邱小珊;何小文;何桂清;曾章康;李自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佛山市孕中期高龄孕妇体内全血铜、锌、钙、镁、铁5种必需元素的水平,为高龄孕妇孕期提供科学依据,指导孕妇合理膳食及必需元素的补充.方法 选择我院孕期检查的孕中期高龄孕妇100名为研究组,同期孕中期适龄孕妇100名为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两组孕妇进行全血铜、锌、钙、镁、铁水平测定.结果 孕中期孕妇高龄组较适龄组全血必需元素铁、钙、锌、镁水平含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血铜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龄组孕中期孕妇全血铁、钙、锌缺乏率较适龄组孕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铜及血镁缺乏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佛山地区孕中期高龄孕妇铜、锌、钙、镁、铁5种必需元素以铁缺乏为普遍,钙为第二、其次为锌;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其水平对高龄孕妇的饮食进行科学性的评估和个体化的膳食营养指导,对存在食量少、挑食、偏食的孕妇行为予以纠正,对缺铁、钙、锌的孕妇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来补充,以提高孕妇及胎儿的健康水平.
作者:郑雪莲;梁桂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医院是人才知识密集型组织,构建学习型医院是实现医院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是适应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趋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办院理念的重要举措,学习型医院的建设与员工满意度的提高密切相关.笔者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重点阐述该院在构建学习型医院过程中的一些探索和创新,总结该院在这方面工作的有益经验:开展规范化的新职工岗前培训,稳步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鼓励和支持员工出国研修,统筹安排进修学习与工作,鼓励与支持读博、读硕,加强对医院骨干培训.
作者:汤宇娜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