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泊芬复合瑞芬太尼无痛技术在手术室外麻醉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唐霞;李炜;洪述文;尹泓

关键词:手术室外麻醉, 无痛技术, 丙泊酚, 瑞芬太尼
摘要: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无痛技术在手术室外麻醉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本院2015年全年行无痛诊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以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异丙酚9 mL(90 mg)复合瑞芬太尼1mL(1O μg)镇痛,对照组以丙泊酚镇痛,术中记录患者呼吸、脉搏、氧饱和度、加药次数,并对镇痛及苏醒程度进行分级.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循环抑制发生率及加药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镇痛完全程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苏醒分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无痛诊疗中使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9+1”模式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苏醒快,安全可行.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佛山地区孕中期高龄孕妇全血5种必需元素水平分析

    目的 分析佛山市孕中期高龄孕妇体内全血铜、锌、钙、镁、铁5种必需元素的水平,为高龄孕妇孕期提供科学依据,指导孕妇合理膳食及必需元素的补充.方法 选择我院孕期检查的孕中期高龄孕妇100名为研究组,同期孕中期适龄孕妇100名为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两组孕妇进行全血铜、锌、钙、镁、铁水平测定.结果 孕中期孕妇高龄组较适龄组全血必需元素铁、钙、锌、镁水平含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血铜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龄组孕中期孕妇全血铁、钙、锌缺乏率较适龄组孕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铜及血镁缺乏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佛山地区孕中期高龄孕妇铜、锌、钙、镁、铁5种必需元素以铁缺乏为普遍,钙为第二、其次为锌;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其水平对高龄孕妇的饮食进行科学性的评估和个体化的膳食营养指导,对存在食量少、挑食、偏食的孕妇行为予以纠正,对缺铁、钙、锌的孕妇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来补充,以提高孕妇及胎儿的健康水平.

    作者:郑雪莲;梁桂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浅析地市级医院的学科建设

    医院近年来着力发展学科建设,注重顶层设计,制定发展战略目标,注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强化医疗质量和安全,树立品牌,建立适合本医院的学科发展体系,不断促进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使医院更具有竞争力.

    作者:何德剑;吴志坚;刘琦;冯亚兰;李凤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助产士咨询门诊服务模式效果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开展助产士咨询门诊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为今后服务提供决策.方法 以2012年7月-2015年3月曾接受助产士咨询门诊服务的产妇为对象,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共收回问卷201份,有效问卷为161份,对助产士的满意度是100%,87%产妇会数胎动,多选择了10次胎动法和每天数一小时的方法,参与助产士门诊服务的剖宫产率为28%,65.2%的人认为产后有情绪波动,却未进行心理咨询.产后练习会阴肌肉运动者(Kegel训练)与未练习者发生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x2值为6.128,P值为0.013,P<0.05).产后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为65.2%,母乳喂养平均8.1个月,长达22个月.结论 实施助产士咨询门诊服务模式能够增加满意度,提高孕产妇自我监测的能力、自然分娩的信心和母乳喂养率,提升产后生活质量.

    作者:郭肖兰;赖耀玉;王波;马凤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医疗纠纷处置中多元主体协同机制的研究

    医疗保障制度的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地方政府作为这项工程的主要责任承担者,在医疗纠纷处置中,应该在加强事前监管与纠纷预防、完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重视多部门联动以及加大投入等方面发挥更大更多的作用,有效地预防、化解医疗纠纷.

    作者:彭永红;余小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结合《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九项规定》及《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行业标准分析了影响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的因素:管理制度不明确,责任不落实,管理中宣传教育流于形式,资金投入不够,导致管理混乱.提出了加强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的举措:树立“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思想;强化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医护员工及义务消防队能力;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消防应急救援预案;做实做细消防安全检查,定期开展消防安全评估;加大消防技防维护保养,保障经费投入,以期促进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成效的提升,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医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作者:李达;曾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丙泊芬复合瑞芬太尼无痛技术在手术室外麻醉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无痛技术在手术室外麻醉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本院2015年全年行无痛诊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以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异丙酚9 mL(90 mg)复合瑞芬太尼1mL(1O μg)镇痛,对照组以丙泊酚镇痛,术中记录患者呼吸、脉搏、氧饱和度、加药次数,并对镇痛及苏醒程度进行分级.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循环抑制发生率及加药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镇痛完全程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苏醒分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无痛诊疗中使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9+1”模式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苏醒快,安全可行.

    作者:唐霞;李炜;洪述文;尹泓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基于XMPP协议的医疗推送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目的 描述医疗推送服务平台,将HIS医疗平台与智能终端通过网络互联技术进行整合,以实现数据和功能的集成.方法 提出一种基于XMPP协议、Web Services和JAVA技术的集成方法.结果 系统实现了诸如用户登录、信息同步与推送功能,实际测试顺利,已在体检中心及临床科室推广应用.结论 智能终端设备和医疗协同服务,解决了跨系统、跨平台的应用互联互通问题,为患者提供了便利,对于促进医疗行业的变革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肖新文;邓千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斜视矫正手术中眼心反射的影响

    目的 观察在斜视矫正手术中使用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瑞芬太尼对眼心反射(Oculocardiac Reflex,OCR)的影响.方法 将ASA分级Ⅰ~Ⅱ级的斜视手术患者9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局麻组(L组)和瑞芬太尼2.0 ng/mL组(R1组)、瑞芬太尼2.4 ng/mL组(R2组).麻醉方法:诱导用药静注咪达唑仑1.5 mg、格拉司琼3 mg;术中L组不再用其它全身麻醉药物,仅由手术医生行结膜下利多卡因局部阻滞,辅以盐酸丙美卡因表麻后开始手术;R1组和R2组使用TCI方式泵注瑞芬太尼,血浆浓度分别为2.0 ng/mL和2.4 ng/mL,待达到预设血浆浓度后再由手术医生局麻及表麻后开始手术.观察各组术中出现低心率值与入室时的心率值相差幅度,降低>30%视为OCR;记录患者呼吸频率减慢(R<8次/分)及SpO2降低(SpO2<95%)、镇痛不足(牵拉眼肌不能耐受疼痛)等的发生率.结果 3组比较OCR总体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组间两两比较时,R1组与L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组与R2组相比呼吸频率减慢及SpO2< 95%的发生率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R1组与R2组呼吸频率减慢发生率相比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R1组和R2组镇痛不足发生率与L组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斜视矫正术中,应用瑞芬太尼TCI输注方式能够有效减轻手术中牵拉眼肌的疼痛,而且OCR发生率与局麻方式相比并不增加.

    作者:张宏;赵东升;宋桂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浅谈新医改政策下民营医院的发展战略

    通过分析民营医院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新医改政策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讨民营医院的发展战略,包括医院层次的战略、业务层次的战略、运营方面的战略和营销方面的战略,为民营医院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作者:王贵清;周海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血清内皮素-1、一氧化氮水平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血清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水平与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70例VD患者根据MMSE评分分为轻度(MMSE评分21~ 26分,25例)、中度(MMSE评分11 ~20分,23例)、重度(MMSE评分≤10分,22例),同期选择7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ET-1表达水平,采用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检测血清NO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关系.结果 VD组血清ET-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NO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VD患者病情程度逐渐加重,血清ET-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血清NO表达水平及MMSE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ET-1与血清NO、MMSE评分呈负相关性关系(r=-0.572,r=-0.624,P<0.05),而血清NO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性关系(r=0.674,P<0.05).结论 血清ET-1、NO联合应用在诊断VD及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雷蕾;彭军;姜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医疗联合体的实践与思考

    目的 分析总结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在构建帮扶托管式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探索中的经验与教训.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从2012年起在探索中取得的成绩及其在管理和运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果 在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走上构建帮扶托管式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的探索之路,扩大了医院影响力及品牌辐射力;但其在管理和运作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双向转诊不够通畅、医保报销困难、医疗机构之间信息化平台不够完善等问题.结论 医疗联合体工作是医疗改革工作重点,要积极分析运行现状,针对性提出战略规划及改进措施.

    作者:王宁;邹世清;刘小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延长足月顺产不同断脐时间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足月顺产不同断脐时间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分娩的300例产妇随机分为3组,其中分娩后10 s内断脐的为早断脐组,分娩后1 min断脐的为晚断脐1组,分娩后2 min断脐的为晚断脐2组,每组各100例.比较三组不同断脐时间的产后2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新生儿胆红素峰值,并比较早断脐与晚断脐之间新生儿出生后72 h血红蛋白的差别.结果 早断脐与出生后1 min断脐、2 min断脐的产后2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胆红素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断脐的新生儿出生后72 h血红蛋白要比早断脐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迟足月顺产脐带结扎增加了新生儿出生后72 h血红蛋白值,对产后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及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并无影响,出生后2 min断脐胆红素峰值比早断脐及出生后1 min断脐略有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适当延迟断脐对新生儿是有益的,并未造成母婴不良影响,出生后1分钟断脐的胆红素峰值未见明显增高,此时断脐更适合.

    作者:陆少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公共卫生机构整合风险防控研究

    在众多的公共卫生机构整合过程中,如何抓住关键环节,积极应对风险防控,正确履行管理职责,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是公共卫生机构管理人员尤其是财务管理层迫切关注的重点.笔者通过实践案例操作,总结出关键环节的风险防范重点,为相关管理决策者提供参考.

    作者:李乐波;高彦兵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新形势下医院病案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阐述《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2013年版)的特点,提出当前医院病案管理发展面临的挑战,针对医改的契机,电子病历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医院病案管理工作应加强管理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加强编码人才培养、完善病案质控体系、用现代技术解决历史病案存储利用、电子病历建设等问题.

    作者:熊莺;卢建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埃索美拉唑联合荆花胃康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埃索美拉唑联合荆花胃康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医院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荆花胃康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内镜改善情况、临床症状评分及总体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体有效率、内镜改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埃索美拉唑联合荆花胃康胶囊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坚云;龚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科技创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作用

    应用平衡计分卡模型以及结构模型方程中的因素分析方法,分析了科技创新与公共事件应急能力之间的关系,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深入研究了科技创新对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作用.模型运行结果显示:科技创新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刚性支撑条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将有助于完善和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作者:黄卓泳;苏焕群;贺莲;郑利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关于药学专业实习生临床药学实习模式的思考

    目的 探索药学专业实习生在临床药学的教学模式.方法 根据临床药学的工作内容及医院特色制订出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教学内容.在时间安排上,理论实践与临床实践分别占1/3和2/3.在理论实践中,了解医院西药、中成药、院内制剂及基本药品目录,能够按照功能主治鉴别不同药品,掌握常见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症、药动、药效量化关系等相关知识,建立中药注射剂综合评价(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系统的基本概念;在临床实践中,结合在药学实践中获取的专业知识,探索以问题为导向(PBL)联合以临床为导向(CBL)的综合培养模式.结果 实习生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大幅提高.结论 通过系统培训,使实习生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对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均有较好作用.

    作者:孙旭;熊芬;张庆业;苏芬丽;苏志强;利亭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构建学习型医院的探索与实践——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

    医院是人才知识密集型组织,构建学习型医院是实现医院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是适应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趋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办院理念的重要举措,学习型医院的建设与员工满意度的提高密切相关.笔者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重点阐述该院在构建学习型医院过程中的一些探索和创新,总结该院在这方面工作的有益经验:开展规范化的新职工岗前培训,稳步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鼓励和支持员工出国研修,统筹安排进修学习与工作,鼓励与支持读博、读硕,加强对医院骨干培训.

    作者:汤宇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品管圈在降低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非计划拔管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留置尿管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降低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非计划拔管”为主题的品管圈,应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进行现状把握、收集资料、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实施并观察结果,运用鱼骨图,后确定其效果并标准化.结果 成立品管圈前,本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是3.57%,护理满意度是91.07%,并发症发生率是14.29%;成立品管圈后,本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是0.96%,护理满意度是97.11%,并发症发生率是4.81%;本组患者在成立品管圈前后的护理满意度、非计划拔管率、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数据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 <0.05).结论 品管圈在降低留置尿管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肯定,且可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借鉴意义.

    作者:陈春花;肖文琼;韩小英;刘娟妹;曾宪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二代身份证读卡器在病历首页中的应用

    通过采取抽样法对2014年1月-9月的病案1 836份进行终末质控,缺陷病案共383份,缺陷率为20.9%,对手工录入住院病历首页中患者基本信息容易出现错漏、工作效率低、病人办理资料时等候时间长等问题分析.进而采取利用医院信息化手段,将二代身份证读卡器应用到病历首页中,采取抽样法对2015年1月-9月的病案1 836份进行终末质控,缺陷病案共23份,缺陷率为1.2%.使用二代身份证读卡器,达到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的.

    作者:李妹;黄威莉;林敏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