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分析

李汉智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方法.方法 应用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168例.结果 完成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167例,中转开腹1例,成功的166例恢复满意,无肝外胆管及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6个月,均无后遗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达到了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且病人创伤和痛苦较小,安全、省时,但必须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手术技巧.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将心功能Ⅱ-Ⅳ级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厄贝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治疗6~8周,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厄贝沙坦组有效率为88.4%;依那普利组为87.9%;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厄贝沙坦组无不良反应发生,依那普利组6例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治疗CHF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邹海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咽旁间隙肿瘤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咽旁间隙肿瘤的手术方式及术后管理.方法 报告20例患者手术治疗大多采用颈侧颌下切口.结果 术中17例肿瘤完全切除,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治疗咽旁间隙肿瘤应选择适当手术方式,术后注意呼吸及术腔引流.

    作者:宋卫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支气管哮喘儿童的行为调查与分析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儿童与非哮喘儿童在行为方面的差异.方法 对30例3~12岁的喘儿童(哮喘组)和25例非哮喘儿童(对照组)进行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比较.结果 哮喘组儿童行为异常率为53.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两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两组评分值比较,哮喘组为15.61±4.15,对照组为7.12±4.01,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的同时,经常还伴有患儿行为方面的异常

    作者:许鹏飞;孙京惠;夏光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龄急性胆道感染病人的外科治疗体会(附118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高龄急性胆道感染病人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内118例高龄胆道感染病人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 高龄急性胆道感染病人并存症多(占50%),术后并发症(占25%),围手术期死亡率(占8.5%).结论 年龄本身不是胆道手术的禁忌证,但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合理处理并存病、适当的麻醉和手术方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毛钦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抑癌基因RASSF1A及其甲基化的研究进展

    RASSF1A基因位于染色体3p21.3区,是一种新型抑癌基因,多项研究表明它可参与细胞凋亡和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在多种肿瘤中失活,该基因的失活与其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有关.通过逆转RASSF1A基因甲基化状态使其重新表达,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周颉;黄耀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洗胃在救治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中作用的商榷

    目的 探讨洗胃在急性乙醇中毒救治中的必要性.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期间122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将其分为洗胃组和非洗胃组,其余治疗措施相同,比较预后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非洗胃组与洗胃组在预后上无统计学差异;并发症发生率非洗胃组4.8%,洗胃组18.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统计表明,对于急性乙醇中毒洗胃治疗较非洗胃无优越性,且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因此不推荐洗胃.

    作者:钱进;宁果豪;罗中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胆红素升高引起的皮肤、巩膜及黏膜等黄染的现象,均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其治疗原则除对病因的治疗外,我院儿科彩用蓝光照射进行退黄.蓝光光疗因方法简便、疗效可靠,一直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的首选方法[1].

    作者:程梅枝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对氧磷酶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PON是一类芳香酯酶,它能催化磷酸酯键的水解,降解有机磷酸、芳香羧基酸酯及氨基甲酸酯.由于目前用于检测该酶活性的常用的底物是对氧磷(parason),故该酶命名为对PON.近年的研究表明,PON除能解除有机磷化合物的毒性外,还参与抗脂质过氧化,在一些氧化应激性疾病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对氧磷酶基因家族及其活性以及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姜泽强;刘朝霞;谭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中等医学教育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高,医学模式的已实现三个转变.中等医学教育教学只要适应新模式,培养高质量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卫生人才,才能更好的服务与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

    作者:袁祥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四种充填材料对后牙邻面龋齿充填治疗的临床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后牙龋齿治疗的充填材料不断推陈出新.后牙邻面龋齿的充填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操作,操作不当可能引起食物嵌塞、牙龈炎、继发龋、牙髓炎等.现就我科临床上用不同材料治疗充填下颌第一磨牙邻面龋一年临床观察结果,对不同材料充填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成晓梅;葛精一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纳洛酮辅助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肌麻痹15例

    目的 探讨纳洛酮在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肌麻痹患者自主呼吸和神志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3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肌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5)与对照组(n=15);对照组采取有效携氧机械通气,突击给予胆碱酯酶复能剂和肝素乐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自主呼吸和神志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时间、意识转醒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机麻痹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纳洛酮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自主呼吸和神志恢复,值得应用.

    作者:王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手术室整体化护理的应用与体会

    整体化护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人们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病人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手术室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化护理,显示了护理人员的内在价值,密切了医护患之间的关系,促进了护理专业的发展,得到病人及家属的一致肯定.现就我院开展整体化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与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姚慧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方法 和疗效.方法本组45例,55眼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 55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眼压均正常,滤过泡隆起.并发症:角膜水肿32眼,人工晶体前纤维性渗出膜4眼,经药物治疗4~9 d后吸收.结论 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有切口小、损伤小、术后散光小、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陈巧灵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武汉市下岗女职工生殖系统疾病普查报告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而近20年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全世界每年约有宫颈癌发病例46.6万,其中有13万发生在中国,严重影响女性健康.

    作者:王小薇;周致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加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早期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脑出血早期应用复方丹参加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减轻脑水肿,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收集2002年至2004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13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3.6%(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1.6%和9.1%(P<0.01).结论 复方丹参和西比灵联合应用能够减轻出血后脑水肿,促进血肿吸收,减轻神经功能缺损,降低死亡率.

    作者:黄毓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明胶、白芨胶载药生物敷料的制备及理化性能分析

    目的 以明胶、白芨胶及中药提取物为原料制备载药生物敷料,并对其理化性能进行分析.方法 以明胶、白芨胶及中药提取物为原料,应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生物敷料.并对该敷料的外观、表面结构、单位体积质量、透气率、吸水能力、抗撕强度、pH值、炽灼残渣测定等理化性能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 制备的载药敷料是一种疏松多孔的海绵状材料,扫描电镜下材料孔隙均匀,互相连通,样品透气率57.3%、密度12.52 mg/cm3、吸水力13.03倍、抗撕强度153g/cm3、pH值为6.02、炽灼残渣0.4%.结论 该载药材料符合敷料材料的理化性能要求.

    作者:彭锐;邹阳;刘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害血清心肌酶变化(附12例分析)

    目的 探讨心肌酶水平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12例窒息新生儿为实验组,另外收集10例同期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经股静脉穿刺采血2 ml,分离血清,在24 h内测定心肌酶活性,同时做心电图检查,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 两组血清心肌酶测定结果比较显示两组血清心肌酶均值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窒息组均出现心电图改变.结论 血清心肌酶活性测定及心电图检测可作为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早期监测和诊断的指标,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王晶瑶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23例眼眶-上颌-颧骨复合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眼眶-上颌-颧骨复合骨折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减少并发症的措施.方法 23例眼眶-上颌-颧骨复合骨折的患者应用冠状切口,术中均使用微型钛板或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结果 23例患者均无面神经永久性损伤,未发生手术后切口感染,术后所有咬合关系紊乱的患者均得到满意恢复,面形恢复较满意.术后眼球内陷、复视均恢复满意.结论 眼眶-上颌-颧骨复合骨折适宜使用头皮冠状切口,熟练掌握颞部的解刮层次至关重要,仔细保护种经及血管结构可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者:邓四海;熊小艳;杨芳;罗和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对胎儿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对胎儿酸血症的预测价值及各不良胎心宫缩图(CTG)图形与不同类型胎儿酸中毒的关系.方法 以216例在第二产程具有满意胎心监护图形的产妇为研究对象.胎儿娩出后,立即做脐血血气分析,记录胎儿结局,并追踪新生儿病率情况.结果 ①第二产程正常、可疑及病理CTG图形预测胎儿酸血症的敏感性分别为3.57%、10.72%和85.71%,特异性为57.45%、61.70%和80.85%,阳性预测值为1.23%、4.00%和40.00%,阴性预测值为80.00%、82.27%和97.44%,准确度为50.46%、55.09和81.48%.②晚期减速、延长减速在代谢性酸血症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呼吸性酸血症组及混合性酸血症组(P值分别为0.001、0.027);重度VD、重度心动过缓在混合性酸血症组明显高于代谢性酸血症及呼吸性酸血症组(P值分别为0.041、0.004);融合减速在呼吸性酸血症组明显高于混合性酸血症及代谢性酸血症组(P=0.006);基线变异消失在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168).结论 ①第二产程单用胎心监护识别胎儿酸中毒的能力非常有限,需结合其它监护手段进行综合判断,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干预.②晚期减速(LD)、延长减速(PD)与代谢性酸中毒有关;重度变异减速(VD)、重度心动过缓与混合性酸中毒有关;融合减速与呼吸性酸中毒有关.

    作者:钟利若;魏晓萍;张立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疏血通治疗高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其致残率及致死率高.目前脑梗死急性期的内科药物治疗原则主要包括超早期的溶栓治疗、降纤治疗、抗凝治疗、脑保护剂及一般对症治疗[1].

    作者:赵君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