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黎碧
目的 总结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28例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进行总结分析,按Lauge-Hansen分类:旋后内收型:3例,旋后外旋型:14例,旋前外旋型:5例,旋前外展型:4例,垂直压缩型2例;疗效根据病史、体征、X线征象做4级评价.结果 本组28例随访2~2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8~16周,平均12周.优23例,良2例,可3例,无差病例,优良率为89.3%.结论 通过切开复位可靠内固定可使踝关节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大限度恢复踝关节功能,获得佳临床效果.
作者:李文俊;林华秀;王小锋;陈开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HEMAVET全自动五分类动物血液分析仪采用电阻抗原理对血小板进行细胞计数和细胞体积测量,血小板凝集、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抗凝剂、放置时间等因素均会影响对标本血小板的计数.
作者:陈文娜;李曦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卡托普利与吲哒帕胺的降压疗效.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Ⅰ、Ⅱ、Ⅲ级病人共40例,采用单纯卡托普利治疗2周后,对舒张压仍>100 mmHg的患者加用吲哒帕胺治疗,疗程4周.观察用药后血压情况.结果 40例患者经治疗后显效25例,占62.5%;有效11例,占27.5%;无效4例,占10.0%;总有效率90.0%.结论 卡托普利与吲哒帕胺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其降压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张延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性周期麻痹发生率为甲亢患者的1.8%~8.8%,西方国家较少见,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男女之比约为70∶1[1].由于部分病人临床表现不典型,导致早期诊断困难,易漏诊、误诊.我院收治2例甲亢性周期麻痹误诊病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官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川崎病(KD)是一种急性、有限性的全身血管炎,主要累及婴儿和年幼的儿童[1].心血管损害在血管炎活动期表现明显,冠脉损伤(CAL)及严重程度是决定其预后的主要因素.目前KD已取代急性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2],因此,研究KD合并冠脉损伤的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田芳;张宗辉;贺云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对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再评价.方法 对我院于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小儿肠套叠病例,采用空气灌肠治疗结合临床诊治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前均行B超检查确诊,整复成功47例,成功率为94%.所有空气灌肠的患儿均无肠穿孔.1例空气灌肠复位不成功者转行肠坏死肠切除术,2例手术复位.结论 空气灌肠仍为治疗小儿肠套叠的理想方法,经济简单而又安全有效.
作者:张丰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末梢全血采集后不同放置时间对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检测的影响.方法 对40例患者采集末梢全血注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管抗凝,轻轻充分混匀后立即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然后分别放置10 min和30 min后再次测定;对以上三个时间测定的白细胞数、中性粒白细胞百分率(NEUT%)、中间细胞面分率(MXD%)、淋巴细胞百分率(LYMPH%)、血小板数、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大血小板比值(P-LCR)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0 min的结果与30 min的结果比较:白细胞数降低,血小板数升高,NEUT%升高,LYMPH%降低,MPV降低、P-LCR降低,两组结果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血小扳数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MXD%与PDW差异无显著性(P>0.05);30 min结果与10 min结果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0 min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直方图均出现不同程度异常,10 min后直方图恢复正常.结论 末梢全血在采集过程中由于标本或多或少有组织液混入及血小板周围环境的改变,促使血小板短时间内产生一个假性聚集现象,从而影响WBC和PLT结果的准确性,在EDTA-K2的逐渐作用下血小板解聚,结果恢复正常;末梢全血采集后放置10 min后再测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作者:苏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前我国医疗纠纷不断增加,尤其是基层医院更加明显.现结合有关资料和自身体会就基层医院的护理纠纷原因及防范措施作如下总结.
作者:李道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检测31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皮损处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情况,探讨活血通络汤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收集我院门诊及住院寻常型银屑病患者40例,给予活血通络汤口服,检测治疗前后皮损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 共有31例患者入选本研究,患者皮损处与正常人皮肤相比较MMP-2表达明显增强,治疗后患者皮损处MMP-2的表达明显减弱.结论 活血通络汤能明显减轻患者皮损处MMP-2的表达,该机制是活血通络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可能机制之一.
作者:黎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洗胃在急性乙醇中毒救治中的必要性.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期间122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将其分为洗胃组和非洗胃组,其余治疗措施相同,比较预后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非洗胃组与洗胃组在预后上无统计学差异;并发症发生率非洗胃组4.8%,洗胃组18.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统计表明,对于急性乙醇中毒洗胃治疗较非洗胃无优越性,且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因此不推荐洗胃.
作者:钱进;宁果豪;罗中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后牙龋齿治疗的充填材料不断推陈出新.后牙邻面龋齿的充填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操作,操作不当可能引起食物嵌塞、牙龈炎、继发龋、牙髓炎等.现就我科临床上用不同材料治疗充填下颌第一磨牙邻面龋一年临床观察结果,对不同材料充填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成晓梅;葛精一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方法 将不同类型及性格的老年人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类和分组观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冠心病组有12例发生焦虑,健康组有4例发生焦虑,发生率分别为30%和1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000(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可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作者:张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再灌注治疗结果.方法 51例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患者37例行介入治疗,10例行溶栓治疗,4例予保守治疗;运用多因素回归模型对不良心血管事件及住院死亡率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的关系作回归分析.结果 51例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患者,37例成功行介入治疗,无1例死亡,发生心绞痛5例;10例行溶栓治疗,临床判定再通4例,7例发生心绞痛,3例死亡;4例保守治疗,死亡1例.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右心衰合并心源性休克、女性、年龄、多支病变均为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死亡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较高,心脏功能、年龄、性别及血管病变严重性对其具有重要影响;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疗效在降低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特别是合并低血压或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住院死亡率方面优于溶栓及保守治疗.
作者:吴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慢性反复发作性咳嗽、咯痰、气急等症状为主,多发生在40岁以上成年人,为北方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50岁以上者感冒及受凉是急性发作的诱因,病程迁延多年,晚期由于肺的正常组织结构和毛细血管床的破坏,引起肺动脉高压终演变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本文对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加以讨论.
作者:何顶发;陈敏明;丁传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方法.方法 应用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168例.结果 完成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167例,中转开腹1例,成功的166例恢复满意,无肝外胆管及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6个月,均无后遗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达到了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且病人创伤和痛苦较小,安全、省时,但必须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手术技巧.
作者:李汉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山西省煤矿事故所致多发性骨折的致伤机制、病例特点及治疗情况等因素.方法 对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近10年来收治煤矿事故所致多发性骨折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创伤患者455例,其中致多发性骨折共312例,占创伤总数的68.6%.结论 应进一步完善煤矿事故的医疗抢救预案,同时医疗工作者要全面的掌握煤矿事故致多发性骨折的致伤机制及病例特点.
作者:栗树伟;孙海钰;王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C型X线机下加压可折式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25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采用C型X线机下加压可折式螺纹钉内固定术,并评估其治愈率.结果 118例达骨性愈合且患肢功能恢复优良,治愈率达94.4%.结论 加压可折式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效果确切、操作简单、损伤小,值得推广.
作者:李俊;陈丽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我院2004年8月至2006年11月间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TB expression系统进行细菌鉴定,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 5.3软件分析细菌的耐药性.结果 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敏感率达93%以上,其他抗生素耐药严重,出现多重耐药和全耐药的鲍氏不动杆菌.结论 治疗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必须依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于志军;周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食管癌手术中二种压肺方法,所提供手术空间的大小,及对生命体征影响的异同.方法 选择20例行食管癌左侧开胸治疗术的病人,开胸后先用肺垫包肺后均匀压肺,使肺的二叶均匀受压膨胀一致,肺的总体积达腔体积的50%,开始第一阶段通气(潮气量为8 ml/kg)并进行手术.随后,在第二阶段首先把下叶肺完全压扁,使下叶肺处于肺不张状态,上叶保持膨胀,使上叶肺的体积与第一阶段上叶肺的体积相当,开始第二阶段通气并进行手术.每阶段通气观察30 min,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压、心率、氧饱和度的均值(每5 min测一次,共6次均值)和两肺叶的吸气末占胸腔体积的百分比及呼吸道的峰值压.第三阶段,对下叶肺进行膨胀,当塌陷的下叶肺出现膨胀时记录呼吸道压力.结果 ①第一及第二阶段病人的生命体征均稳定,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第一阶段比第二阶段肺的总体积大,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气管的峰值压低于第三阶段的膨胀肺时的气道压.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把一叶肺完全压扁的方法比总体均匀下压肺的方法能为手术提供更多的手术空间,在常规通气下,不张的肺不会复张,既保证正常通气又能保证此部分肺的不张,为手术提供工作空间.
作者:刘全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吗特灵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 将120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顺铂(CDDP)、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联合化疗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吗特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6.7%,优于对照组26.7%,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此法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安全、有效.
作者:李君凤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