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特发性肾病综合征血清IL-2、IL-4、IL-6的临床意义

边宝娟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 白介素2, 白介素4, 白介素6
摘要:目的 探讨特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2、IL-4、IL-6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7例特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 (INS组)治疗前后的血清IL-2、IL-4、IL-6的水平,同时取同期健康儿童44例作为对照.结果 INS组患儿治疗前血清IL-2、IL-6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和健康对照组(p< 0.05),血清IL-4水平治疗前明显低于治疗后和健康对照组(p< 0.05).结论 血清IL-2、IL-4、IL-6变化水平可作为INS疾病病情程度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数据挖掘在医疗临床路径中的应用

    医院信息系统在我国医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还未被充分利用.数据挖掘优势就在于对数据的利用,其在金融、电信、制造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而临床路径的制定,从临床医学的角度来看,是一个非常复杂、困难和充满争议的问题,因此结合数据挖掘的方式进行分析,有利于病种质量、诊疗行为规范以及费用控制,可以制定出符合诊疗规范的临床路径.

    作者:王建强;仲晓伟;杨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优化细节管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目的 避免用药护理缺陷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通过收集资料、细节分析,运用细节管理的方法进行细节改进,评价效果.结果护理细节管理保证了患者的安全用药.结论 加强护理细节管理实现了用药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保证了临床用药护理安全.

    作者:曾林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自理模式在血液病大剂量化疗后全环境保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为血液病大剂量化疗患者选择更好的护理方式.方法 将52例大剂量化疗入住层流洁净病房(LAFR)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将自理模式贯穿于大剂量化疗前后的全过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及自我护理方法的知晓率显著上升,对病区护理工作满意度上升.结论 自我护理理论有助于调动和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克服和预防了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中的自理缺陷,使患者顺利实现康复.

    作者:郑文;姚孟冬;蒋卫桃;罗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极化液、美托洛尔对缺氧-再给氧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极化液、美托洛尔对缺氧-再给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ACAS570粘附式细胞仪,以荧光探针技术(Lndo-1-AM)激光共聚焦扫描及免疫组化、灰度分析观察极化液、美托洛尔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再给氧(A/R)时细胞内钙(Ca2+)荧光强度、乳酸脱氢酶(LDH)变化、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c-Fos表达的影响.结果 心肌细胞A/R后,细胞内Ca2+荧光强度升高,对照组荧光强度和荧光比率分别为:167.3±32.8,0.3±0.04,A/R组为:562.3±128.6,97.6±12.8,p<0.01.细胞培养液中LDH、MDA含量增高,SOD活性、平均灰度值降低,p<0.01.极化液组、美托洛尔组和二药合用组,上述改变得到明显改善,以二药合用组显著,Ca2+荧光强度显著降低为275±53.6,2.7±1.3,细胞培养液中LDH、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平均灰度值显著增高,p<0.01.结论 极化液、美托洛尔有阻止Ca2+内流,减轻Ca2+超载及明显抑制培养心肌细胞A/R的c-Fos表达、降低心肌A/R的损伤的作用.

    作者:朱俏萍;刘伊丽;李穗鸥;郑少玲;黄建华;郭军;聂晨阳;李丽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规范化胰岛素注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目的 探讨规范化胰岛素注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在社区中选取60例未规范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0例仅进行饮食和运动宣教,试验组30例在饮食和运动宣教基础上,再进行规范胰岛素注射技能培训,比较6个月后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FPG、2hPG和HbA1c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低血糖事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规范化胰岛素注射有助于有效控制血糖.

    作者:毛林浩;王飞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对医护人员实施手卫生行为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行为干预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行为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手卫生方式、干手方式、洗手合格率.结果 干预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及洗手合格率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5 项手卫生方式中,干预后医护人员在选择手消毒剂擦手的比例远高于干预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皂液+流动水的比例,两者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其余3项手卫生方式的选择,干预后的比例均低于干预前,两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干预后医护人员选择干手纸巾和一次性毛巾的干手方式比例远高于干预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选择自然凉干和白大褂擦干的比例,干预前高于干预后,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医护人员实施行手卫生行为干预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效果的有效方法.

    作者:谭玲;林湛;陈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重视医院声像档案管理

    声像档案是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直以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声像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资料缺失、遗漏、保存不全等问题.本文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简单探讨目前医院声像档案保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加强声像档案管理和利用的措施.

    作者:贺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认知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药物治疗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认知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药物治疗遵医行为的影响作用.方法 将23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120例和对照组116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认知护理措施干预,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护理1年后应用Morisky-Green测评表(MG)评价两组患者药物治疗的遵医行为,并比较两组患者脑出血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护理1年后,研究组患者药物治疗遵医行为佳的百分率为78.33%,对照组患者药物治疗遵医行为佳的百分率为60.3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因脑出血复发再入院24例,占20.00%,对照组患者因脑出血复发再入院44例,占37.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认知护理可明显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药物治疗的遵医行为,从而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对减少脑出血的复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廖小乔;谭建兰;陈安华;吴萌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降低脑出血急性期病死率及其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83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护理资料,多系统综合监护,并清除颅内血肿,防止再出血,控制脑水肿,维持生命功能和防治并发症,对继发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治疗和护理,除12例死亡外,其余患者均安全度过急性期.结论 对患者实施动态护理有助于患者安全渡过危险的急性期,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谭文惠;胡芳芳;杨静萍;瘳武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重视实习医师病历书写能力的培养

    病历是宝贵的医疗资料,也是客观的法律文书.病历书写是一项基本的临床技能.目前实习医师病历书写质量有所下降,可通过提高对病历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病历书写规范等措施加强实习医师病历书写能力的培养.

    作者:罗文慧;陈颖青;熊莺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出院病人电话回访结果分析

    电话回访是利用现代通信工具,在医院与家庭成员间建立互动交流的平台,以进一步帮助患者康复,是医院走向社会的一种延伸服务方式[1].我院从2005年6月开始,开展对出院病人电话回访工作,了解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感受,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有哪些需求,以便我们收集、整理、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作者:叶金松;刘灿均;叶玉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妇科手术后并发肠瘘的护理

    目的 总结妇科手术后并发肠瘘的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4例妇科手术后并发肠瘘患者治疗护理过程:充分引流,控制感染,联合应用肠外营养支持等,并予以有效的护理.结果 4例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100%.结论 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了住院时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熊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银杏叶注射剂对华法林抗凝效果的影响

    目的 考察银杏叶注射剂对华法林抗凝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病人随机分配,联用银杏叶注射剂为A组,没联用的为B组,分别检测在用药后4±1 d内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观察两组的达标情况和出血情况,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结果 两组病例的生理、病理及用药情况相近,两组的INR升高值、抗凝达标例数和病人的出血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银杏叶注射剂在短时间(4±1)d内对华法林的抗凝效果不存在明显影响.

    作者:毕绮丽;古淑仪;吴苑珊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01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观察组)和100例健康体检儿童(正常组),使用PH IL IPS-IU22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查,比较两组检出淋巴结分布、大小,并观察组淋巴结回声性质.结果 观察组检测出淋巴结位于右下腹和脐周者多于正常组(p<0.05),观察组淋巴结横径为(6.6±1.4)mm,纵径为(14.1±5.0)mm,观察组低回声型73例,等回声型20例,混合回声型8例.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是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临床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莹;刘滨月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性价比研究

    目的 评价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和费用.方法 将筛选合格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给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和异丙托溴铵,对照组应用氧气射流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比较二者在疗效、住院天数和费用方面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疗效、住院天数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组的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可靠而费用明显降低,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作者:林武强;黄泽宽;罗书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控制医院感染与提高医疗效益的关系

    目的 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效益.方法 通过计算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评估可以为我院降低的医疗成本及为我院带来的医疗效益.结果 以2008年为例,我院医院感染率所致的直接损失为195.6万,不能计算的经济损失为人均少创国民生长3 041.76元.控制医院感染率,可以为我院增加180.045万的纯收入.结论 控制医院感染,并不是一项只消耗、无收益的工作.控制医院感染,不仅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减少一些医疗纠纷,而且可以加快病床的周转,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减少医药资源的浪费,增加医院的收入,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及信誉,从成本效益角度而言,所得的效益角度而言,所得的效益远大于成本.

    作者:杨文;杨伟华;黄雪欢;吴燕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1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观察主要症状变化与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治疗组在血、尿淀粉酶,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腹痛腹胀消失时间及腹水消退时间等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费贤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操作编码

    比较心内电生理检查和食道调搏的原理、特性及临床操作方法的区别.指出其在ICD-9-CM操作编码中检索流程的区别,指导心脏电生理检查的操作编码.

    作者:龚芸;刘莉;李阳春;游凌;刘芊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1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住院治疗的136例MPP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患儿以6个月~3岁的婴幼儿为主.临床表现为发热,持续性咳嗽,喘息,肺部体征不明显,X线胸片变化较多.多数患儿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肺外并发症可见多系统损害.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MP-IgM)均阳性.所有病例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3~5 w均治愈,部分严重病例应综合个体化治疗.结论 儿童MPP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症状体征多变,无特征性,肺外并发症可累及多系统,红霉素、阿奇霉素是有效的治疗药物,严重病例综合治疗.

    作者:吴立文;叶滨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走向融合新医改背景下民营医院发展的策略选择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发布.<意见>从讲政治的高度,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重视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具体举措.

    作者:李镜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