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晓春
目的 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效益.方法 通过计算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评估可以为我院降低的医疗成本及为我院带来的医疗效益.结果 以2008年为例,我院医院感染率所致的直接损失为195.6万,不能计算的经济损失为人均少创国民生长3 041.76元.控制医院感染率,可以为我院增加180.045万的纯收入.结论 控制医院感染,并不是一项只消耗、无收益的工作.控制医院感染,不仅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减少一些医疗纠纷,而且可以加快病床的周转,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减少医药资源的浪费,增加医院的收入,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及信誉,从成本效益角度而言,所得的效益角度而言,所得的效益远大于成本.
作者:杨文;杨伟华;黄雪欢;吴燕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周围神经修复术的ICD-9-CM-3编码.方法 通过理解周围神经手术的的具体手术方式,结合类目,来进行正确地手术分类.结果 神经缝合术编码为 04.3;神经移植术的编码为 04.5;神经移位术的编码为 04.6;神经Ⅱ期修复术 04.76; 神经手术后的修复术 04.75.结论 编码员在对周围神经手术进行编码时,应结合手术记录明确手术具体术式才能得到正确编码.
作者:熊莺;梁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医疗收费是群众高度关心的问题,而住院部医疗收入又占医院总收入的大部分.住院病人的每一项费用的产生都与住院部收费员息息相关,从医嘱的录入、处方检查单的记帐、费用一日清单的派发解释,到出院病人的费用审核工作,都由住院部收费员负责,所以住院部收费员的素质、服务、言行都直接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因此提高住院部收费员的综合素质显得尤其重要.笔者在住院部计收费岗位多年,现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就住院部收费员的素质要求浅谈几点心得体会.
作者:杜桂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对产科住院分娩费用的分析运用方法.方法 通过选取2007~2010年产科分娩病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产科分娩费用的影响因素.以Logistic回归模型(多水平模型)对产科住院分娩费用进行分析处理,第一层以住院患者个体,第二层以医疗付款方式,拟合两水平模型对费用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模型适用于分析评价住院费用类的数据.结论 产科分娩费用的分析评价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研究结果会更科学.
作者:方良欣;何秋苑;邓群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发布.<意见>从讲政治的高度,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重视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具体举措.
作者:李镜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在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手术适应征和比较各自的优缺点.方法 选取46位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患者,其中有24位使用了DHS,22位使用了PFN;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多项相关指标;16个月后,随访每位患者;患肢功能按Harris髋关节标准进行评分,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HS组中,骨性愈合20例,骨不连4例,其中内固定断裂3例;而PFN组中,全部骨性愈合.结论 PFN具有金属强度高、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SeinsheimerⅠ~Ⅳ型转子下骨折;在Ⅲ、Ⅳ型,不稳定骨折中,慎用DHS;在Ⅴ型骨折中,骨折线延及梨状窝,不适宜使用PFN;可考虑使用DHS结合钢丝张力带固定.
作者:郭杰坤;刘国强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异常时两种分娩方式的选择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对2007年1月~2010年10月住院分娩的产妇第二产程异常时两种难产手术方式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产妇从决策到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软产道损伤、切口感染、新生儿窒息和损伤的情况.结果 产钳助产组决策到胎儿娩出时间明显短于剖宫产组,术中出血、切口感染例数少,新生儿窒息程度轻,损伤小,两组比较,均p<0.05;仅发生软产道裂伤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产钳助产对母婴有利,可降低剖宫产率,在产科处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邓萍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石英纤维桩在后牙根管治疗术后桩冠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就诊患者 62例,76颗磨牙.所有患牙均为牙周组织健康、牙根粗大,因牙髓炎等疾病已行完善根管充填治疗,根尖区无阴影.采用RTD公司固位增强石英纤维桩,联合烤瓷冠完成修复,随访1~3年,观察临床修复效果,并对其临床应用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62例76颗根管治疗术后患牙,随访1~3年成功59例(无根折、根裂及牙松动,牙龈颜色正常),失败3例,其中1例脱落,2例失访.结论 固位增强石英纤维桩核系统修复根管治疗术后患牙,修复成功率高,是符合牙体生物性能有效的修复方法.
作者:魏彤;丁建锋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行为干预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行为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手卫生方式、干手方式、洗手合格率.结果 干预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及洗手合格率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5 项手卫生方式中,干预后医护人员在选择手消毒剂擦手的比例远高于干预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皂液+流动水的比例,两者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其余3项手卫生方式的选择,干预后的比例均低于干预前,两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干预后医护人员选择干手纸巾和一次性毛巾的干手方式比例远高于干预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选择自然凉干和白大褂擦干的比例,干预前高于干预后,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医护人员实施行手卫生行为干预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效果的有效方法.
作者:谭玲;林湛;陈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县级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建立和科学高效的实践模式.方法 对县级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标准工作流程、工作制度、实践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运行近1年时间以来,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成本、减少药品浪费以及职业暴露防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结论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保证医院医疗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医疗成本以及职业暴露防护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作者:谢稚梅;黄登鹏;罗巧娟;欧阳仲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银杏叶注射剂对华法林抗凝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病人随机分配,联用银杏叶注射剂为A组,没联用的为B组,分别检测在用药后4±1 d内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观察两组的达标情况和出血情况,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结果 两组病例的生理、病理及用药情况相近,两组的INR升高值、抗凝达标例数和病人的出血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银杏叶注射剂在短时间(4±1)d内对华法林的抗凝效果不存在明显影响.
作者:毕绮丽;古淑仪;吴苑珊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总结5 320例神经康复治疗儿童住院前电话沟通的经验.为了保证儿童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康复治疗的连续性,由住院部护士对预约住院治疗的患者家属进行住院前的电话沟通.结果 患者预约住院平均等待时间由原来的8.5 d缩短到3.5 d;同一病区,预约住院患者的住院满意度比非预约住院患者的住院满意度增加4%.住院前电话沟通有利于患者满意度的提高,也使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作者:沈慧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分析了非正式组织与民营医院文化建设的关系,并通过所在医院引导非正式组织发展繁荣了医院文化的实例,得出非正式组织对推动民营医院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并就民营医院如何正确引导非正式组织发展,从而繁荣民营医院文化提出了几点思考.
作者:夏昊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 对腹壁/会阴部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6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腹壁/会阴部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患者均有剖宫产史或会阴侧切史.其彩超表现有:在原腹壁/会阴瘢痕处的包块内可见混合性回声团块,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CDFI:可见血流信号,会阴区病灶较腹壁区病灶血流信号丰富,PW:探及低速高阻动脉血流频谱.结论 与临床资料相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腹壁/会阴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作者:陈冬薇;杨敏仪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慢性肺心病患者对氧疗的遵医行为.方法 对40例慢性肺心病拒绝氧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有32例接受鼻导管吸氧方法进行氧疗,4例干预失败,4例患者因出现并发症而死亡.接受氧疗者多在持续吸氧6~12 h后,缺氧及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结论 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慢性肺心病患者对氧疗的遵医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叶小红;谢丽娟;黄惠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随着溶栓疗法、动脉搭桥术、胸腹主动脉瘤手术的建立和推广,使缺血器官、组织更快地重新获得血液供应,明显减少了细胞损伤,提高了临床疗效.但是,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中也发现,恢复血液循环后,部分动物和患者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反而加重.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 ,SCI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表现为明显的二次损伤的特点.临床上,人们正在努力寻找更加简便、安全和有效的脊髓保护措施,出现了缺血预处理、亚低温技术、高压氧治疗、药物治疗等.大量研究证明了一些麻醉药物、激素类药物及中药制剂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此文就近年来麻醉药物丙泊酚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文立红;肖晓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住院治疗的136例MPP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患儿以6个月~3岁的婴幼儿为主.临床表现为发热,持续性咳嗽,喘息,肺部体征不明显,X线胸片变化较多.多数患儿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肺外并发症可见多系统损害.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MP-IgM)均阳性.所有病例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3~5 w均治愈,部分严重病例应综合个体化治疗.结论 儿童MPP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症状体征多变,无特征性,肺外并发症可累及多系统,红霉素、阿奇霉素是有效的治疗药物,严重病例综合治疗.
作者:吴立文;叶滨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2009年1月~2010年10月期间本院住院病人血液细菌培养分离菌株的构成及其药敏情况,提示分离菌株的耐药变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BD BACTECTM9120/9240全自动血培养仪对1 430份血培养进行检测,采用BioMerieux-ATB系统鉴定细菌,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应用WHONET 5.4软件分析血培养标本中所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结果 1 430份血标本中,培养阳性130份,检出率为9.1%,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38.5%,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占57.7%,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真菌占3.8%,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64.3%的大肠埃希菌为产ESBLs株,66.7%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MRCNS,47.1%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MRSA.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100%敏感;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100%敏感,其它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血培养阳性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病原菌分布较广、耐药性较强,临床上应重视血液感染菌株的分布特点,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有效地控制感染,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区海萍;彭桂坚;罗丽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四手操作在根管预备中辅助设备使用与保养的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总结628例在根管预备过程中电子根尖定位仪、机用镍钛器械、超声根管治疗仪和牙科显微镜辅助设备的合理使用和正确保养的临床资料.结果 628例根管预备治疗获得满意的效果,上述辅助设备功能正常、保养良好.结论 四手操作在根管预备中辅助设备的合理使用和正确保养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可延长辅助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因设备原因造成的并发症.
作者:林金伏;孙书昱;刘河娣;孟波;叶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声像档案是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直以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声像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资料缺失、遗漏、保存不全等问题.本文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简单探讨目前医院声像档案保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加强声像档案管理和利用的措施.
作者:贺焰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