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英
目的 比较万古霉素在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和健康年轻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为MRSA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给15例MRSA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感染组)和15例健康年轻受试者(健康组)分别静脉滴注1.0 g万古霉素,通过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血清中万古霉素的浓度,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感染组的消除半衰期(t1/2β)(10.86±2.12 h)明显延长(p<0.01),表观分布容积(Vd)增大(p<0.0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增加(p<0.01),肌酐清除率(Ccr)下降(p<0.01),两组血药峰浓度(Cmax)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MRSA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在应用万古霉素时,应当监测血药浓度,适当减少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作到个体化用药.
作者:陈小玲;焦晓多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醉酒后摩托车驾驶所致颅脑外伤病人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对43例醉酒驾驶摩托车导致颅脑损伤者,给予及时的院前急救,入院后予纳洛酮进行催醒治疗,所有伤者及早进行头颅CT检查和其他部位的辅助检查,对重伤患者及时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43例全部为醉酒后驾驶摩托车所致的交通意外,单纯型颅脑外伤26例;重型颅脑外伤17例.其中复合伤5例,占11.6%,延误诊断6例,占13.95%,死亡5例,占11.6%.31例经保守和手术治疗愈合,7例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38例经半年随访,其中3例有反复发作的癫痫.结论 醉酒后摩托车交通意外易致颅脑损伤.及时进行CT头颅检查和应用纳络酮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误诊率和死亡率.
作者:蔡新琦;崔华中;黄铿;韩溟;蔡桂嘉;陈泽锋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黄芪水煎液鼻饲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营养代谢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08年8月~2009年6月伤后24 h内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100例)和黄芪加肠内营养支持组(100例).2组营养支持均在受伤后48 h内开始,观察时间至伤后14 d.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在术后24 h通过鼻饲管或鼻饲空肠管,48 h后给予能全力持续输液泵滴入.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每天鼻饲黄芪水煎液200 ml,分两次鼻饲.定期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实验组血糖控制程度、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芪水煎液鼻饲配合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血糖水平.
作者:尹群芳;修俊刚;吴惠芬;梁少琴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锁骨钩钢板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优势.方法 收集我科2005~2008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病例35例,并进行术后功能评价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锁骨骨折全部愈合,肩锁关节无再脱位发生,优良率100%.结论 锁骨钩钢板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一种较理想的内固定方式.
作者:蔡荣辉;刘康;范志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医院营运绩效受多因素影响,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评价,探讨医院营运绩效评价的方法 ,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运用密切值法原理,选择人均业务收入、人均工作量、每百元业务收入的业务支出等指标,对我院2000~2008年的营运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医院的营运绩效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年达到佳值.结论 密切值法是一种对多因素、多指标复杂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 ,对医院营运绩效评价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应用潜力.
作者:荣德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方法 设计药品不良反应临床简报系统软件,利用简报系统监测药品不良反应具有方便快捷、效率高等优点.结果 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率明显增加.结论 医院加强ADR监测工作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刘金英;林洁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变革、医疗服务市场竞争的时代已经到来,医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在抓好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做好对外宣传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医院内部凝聚力,还能对外提升医院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塑造医院良好形象.然而,传媒业空前发达,医疗商业广告及其他医疗行为的宣传过多,宣传内容枯燥单调,宣传手段单一重复,老百姓对大量的雷同医疗信息、广告变得无动于衷,甚至反感.
作者:王雪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GSK-3β抑制剂(LiCl)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株增殖作用,为下一步治疗脑胶质瘤提供临床治疗靶点.方法 应用MTT法,HE染色法以及免疫组化方法 来观察LiCL对人胶质细胞瘤株U-251增值的抑制作用、量效关系.结果 LiCL对人胶质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药物作用时间为24、48 h的IC50分别为138.98 mg/ml、53.15 mg/ml,且呈良好的量效关系,抑制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LiCL是有效的、能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的药物.
作者:邢州;梁叶萍;孙卫文;陈盛强;岑宇翔;余敦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由于多层次医疗保险政策的不统一,在给人们带来保障的同时,也使医院的运行成本大幅度提高.本文以河北省唐山市协和医院为例,对医疗保障体系运行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由政府统一组织协调,医疗信息资源共享等建议对策,让惠民医疗政策更便捷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王冬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拉玛泽分娩法对产妇进入产程后的影响及对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 2008年5月~12月在我院参加拉玛泽培训班学习并在产程中实施的200例产妇,取同期无参加拉玛泽分娩法学习的、正常阴道分娩200人作为对照.两组阴道分娩的产妇均在宫口开大2 cm后实行一对一专责陪伴分娩指导,观察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平均缩短了114.91 min,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也有减少,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产程中实施拉玛泽分娩法能明显缩短产程,也可减少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作者:林玉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1996年6月~2008年6月在我科行电视胸腔镜手术626例病人的呼吸道管理、生命体征的监测、引流管的护理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病人术后生命体征稳定、呼吸道管理得当、无严重的肺部并发症,胸腔闭式引流量(61.0±36.2)ml,术后第1~3天拔除胸管.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可早期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早期下床活动,高质量的护理配合对安全有效地开展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一步突出电视胸腔镜手术微创优点.
作者:王晓秋;王厚强;盘瑞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体重调整固定剂量普通肝素皮下注射预防髋部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56例髋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及实验组29例,分别给予低分子量肝素及普通肝素治疗,两药均为术后12 ~ 24 h皮下注射,每天2次,剂量根据患者体重决定,疗程为7d.记录术中术后输血总量及术后引流量,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7天测定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计算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输血总量及术后伤口引流液总量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及第7天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变化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下注射固定剂量普通肝素预防髋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作者:黄海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胸腺肽老年肿瘤患者化疗毒副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比胸腺肽联合含铂类方案化疗(胸腺肽组)和单化疗组(对照组)化疗过程中的毒副反应、生活质量.结果 总共63例患者完成4周期化疗,胸腺肽组和对照组发生的毒副反应基本相类似,均为轻-中度骨髓抑制和胃纳降低及轻中度恶心呕吐等.胸腺肽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反而较对照组降低(p<0.05);骨髓抑制、腹泻、肝肾功能损害及口腔炎、皮疹的发生率均大致相当.胸腺肽组患者乏力、纳差、体重下降等症状有所改善,胸腺肽组和对照组KPS提高率分别为34.4%和19.4%(p<0.01);两组KPS下降率分别为12.5%和29.0%,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小剂量胸腺肽联合化疗能够改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恶心呕吐等毒副反应.
作者:黄凌;马冬;黎惠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头皮扩张术治疗瘢痕性秃发的围手术期护理,防止并发症,确保治疗取得成功.方法 对12例烧伤后头皮瘢痕性秃发行皮肤扩张器埋置术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扩张器埋置部位皮瓣的血运情况,加强引流管道的护理,保持引流液管道通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12例患者全部扩张皮瓣成活,手术成功.扩张后的头皮软组织修复瘢痕性秃发效果满意.结论 密切观察扩张器埋置皮瓣的血运情况及细心做好引流管道的护理是头皮扩术治疗瘢痕性秃发成功的关键.
作者:莫惠霞;吕炎英;陆桂花;梁银连;何红梅;廖倩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脑血管病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按性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20%,另一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80%,且大约20%的患者在病后1~2年内会再次复发,因此加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早期诊断,不断提高其诊疗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
作者:李雪莲;黄春霞;陈美纯;张迎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眼部皮肤软组织裂伤清创修复的恰当处理方式,提高一期处理质量,避免或减少二次手术整形修复.方法 遵循眼部皮肤软组织裂伤清创和手术修复的整形原则,治疗眼部皮肤软组织裂伤急诊外伤患者45例.结果 45例患者伤口及创面均Ⅰ期愈合,外观满意,随访无瘢痕增生、畸形等并发症.结论 治疗眼部皮肤软组织裂伤急诊外伤患者,应遵循眼部皮肤软组织裂伤清创和手术修复的整形原则,用恰当的处理方式提高一期处理质量,可以避免或减少二次手术整形修复的机会.这样既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也可以减轻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会的负担,同时也能有效地防止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今天,这一课题显得非常重要.
作者:杨剑锋;吴佩佩;刘精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现代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如何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可行的、便于操作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绩效管理机制.本文从本院绩效考核具体实践论证了引入绩效考核机制后医院取得的成绩,提出绩效考核中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作者:孙晓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滤过(HDF)发生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FUS)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167名患者按治疗模式不同分为HD组和HDF组.采用同一方法 对透析器预冲,观察HD组和HDF组在治疗过程中发生FUS次数、类型和特点.结果 HD组和HDF组分别使用10 853支和707支新透析器进行治疗,HD组发生FUS 80例次(0.737%)(A型15例,B型65例),HDF组为59例次(8.345%)(A型18例,B型41例),HDF组发生FUS次数显著高于HD组(p<0.01).结论 进行血液透析滤过时FU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液透析,提示FUS的发生可能与HDF透析器种类不同及HDF的对流原理有关.
作者:游励红;熊子波;姜蕾;邵进;吴迪宾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监测新生儿科患儿标本中细菌的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08年12月新生儿科临床分离首次非重复标本的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对细菌的低抑菌浓度(MIC),利用WHONET514软件进行分析.纸片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 320份标本中共培养分析细菌29珠,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为9.06%,革兰阴性细菌(G-)共20株,占68.96%,前3位的依次是大肠埃希菌8株(27.59%)、肺炎克雷伯菌4株(13.79%)、阴沟肠杆菌2株(6.89%),其它革兰阴性细菌7株;革兰阳性细菌(G+)6株,占20.69%,前3位的依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10.34%)、表皮葡萄球菌2株(6.89%)、溶血葡萄球菌(3.45%);真菌3株,占10.34%,其中白色念珠菌2株(6.89%),白假丝酵母菌1株(3.45%).革兰阴性细菌对派拉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小于5%,对其他青霉素类耐药大于50%,对大部分头孢类耐药率大于70%;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为46.7%,耐药率大于64%;未发现对亚胺培南的耐药菌株出现.结论 我院新生儿科中细菌以革兰阴性细菌为主,占68.96%,大部分革兰阴性细菌对派拉西林舒巴坦敏感,而对头孢类耐药,未发现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大部分革兰阳性细菌对苯唑西林耐药,但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
作者:林乐欣;王静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经选择的母婴顺产后48 h出院联合家庭访视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在本院顺产并接受产后家庭访视的10 172例产妇和9 297例新生儿为研究1组,同期拆线后出院的顺产产妇5 286例和新生儿4 604例为对照1组,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和婴儿再入院率.产后42 d对1 000例产妇进行有关母乳喂养和产褥期母婴情况的问卷调查,按照是否曾接受产后访视将调查对象分为研究2组和对照2组,比较两组母乳喂养成功率和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率.结果 通过产后家庭访视,平均缩短住院时间(1.76±0.44) d,研究1组产妇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1组(p<0.05);研究1组婴儿再入院率和对照1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2组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2组(p<0.05).结论 对于经过选择的低风险产妇和婴儿,顺产后48 h出院联合家庭访视安全、经济、有效.
作者:侯庆中;王晨虹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