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
目的 探讨胸腰椎椎弓根螺钉(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难点.方法 对58例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进行手术护理分析.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手术体位、无菌要求等方面.结果 5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手术时间平均时间3.5 h,无一例发生术中感染、神经损伤、镙钉松脱、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手术护理难点是防止压伤神经损伤、手术感染、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及防止眼损伤等,手术护理对术后康复起重要作用.
作者:蔡春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采用规范化评估护理预防气管切开并发症,提高综合护理质量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患者病情在不同时机评估气管切开的局部、患者全身情况及其他高危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40例气管切开患者未发生堵管、脱管、移位等并发症.结论 对气管切开病人进行规范化评估护理是预防气管切开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有利于及早发现隐患,杜绝严重并发症.
作者:汤莉;刘燕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室上心动过速4JD例的经验.方法 ①在X线透视下对40例儿童室上心动过速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年龄8.2±3.6(4~14)岁,左侧旁道:15例;右侧旁道:2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5例;②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38例室上心动过速1次消融成功,2例主动放弃治疗;随访3个月,2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和1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复发.结论 我们的经验表明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在不断改进标测方法和丰富电生理知识的前提下,是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够缩短x射线的曝光时间,提高成功率,但希氏束旁道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应严格适应证.
作者:黄若谷;曾少颖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本文结合医院网站建设的实际工作,着重介绍了我院网站建设情况,包括前期的网站定位,中期的统筹规划及建设、后期的维护管理与安全保护工作.
作者:张真真;田雪;曹芸静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为探索做好医院科室日常管理工作的有效办法,笔者从落实规章制度入手,加大了以下环节的管理力度:①医护人员的执业准入和技术培训;②病情告知的规范和工作流程的确立;③疑难病人的诊断和危重病人的抢救;④有创诊疗的指导和病历质量的审核;⑤重要岗位的配王和重点人员的管理;⑥医疗成本的监控和医德医风的检查.通过强化关键环节的管理,调整影响环节管理的主要因素,创新管理办法,科室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陈洪高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BODE评分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客积(FEV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对2006年9月~2008年2月医院就诊的41例稳定期COPD患者FEV1、BODE评分、COPD急性加重(AECOPD)次数、AECOPD持续时间、因AECOPD的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及住院时痰培养阳性率进行测定,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FEV1≥1 L组及BODE评分<5分组,AECOPD次数、AECOPD持续时间、因AECOPD的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及住院时痰培养阳性率,均好于FEV1<1 L组及BODE评分≥5分组,有显著性差异意义(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FEV1与AECOPD次教、AECOPD持续时间、因AECOPD的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及住院时痰培养阳性率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BODE与AECOPD次数、AECOPD持续时间、因AECOPD的住院次教、住院时间及住院时痰培养阳性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BODE评分系统和FEV1均能评价COP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BODE评分系统更为全面及准确.
作者:李鸿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本研究比较了试验性增强法与常规增强法在肝脏CT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了试验性增强法在肝脏CT动态增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25例接受肝脏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第一组203人次按常规方法行CT动态增强(在静脉开始注射造影剂后14~18 s进行动脉期扫描),第二组222人次接受试验性增强法CT动态增强检查.比较、分析两组增强结果.结果 第一组57.1%(116/203)的病例获得了佳的肝动脉期图像,第二组87.4%(194/222)的病例获得了佳的肝动脉期图像.统计学分析两组肝动脉期图像质量优良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试验性增强法肝脏CT动态增强扫描对于肝脏动脉期的显示优于常规cT动态增强检查法.
作者:彭森;程伟光;周德明;张婷;林建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肺隔离技术在胸外科麻醉中具有重要意义.双腔支气管导管(DLT)是目前实现这一技术常用的支气管插管.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Robertshaw导管.Robertshaw导管由透明的PVC材料制成,导管内/外径比例大,可使通气阻力降低.取消了隆突钩虽易于插管,但固定难度加大.DLT位置易受术中病人体位变动、手术牵拉及头部活动等因素的影响,DLT位置改变可能引起低氧血症、痰液潴留,甚至术后感染等并发症.
作者:詹锦六;温海明;刘刚;代冬梅;李红新;何丽香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作者:张佩雯;文桂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妇科手术后拔除尿管的佳时机,以降低留置尿管对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妇科行腹式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于术后48 h拔尿管,观察组于输液剩余500 ml时拔除尿管,对照组于输液完后立即拔除尿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第一次排尿情况、第一次排尿量、尿潴留发生率、是否需重新导尿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第一次排尿情况、第一次排尿量、尿潴留发生率等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妇科术后留置尿管者首选于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
作者:何宝颖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中药清支原汤加西药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优点.方法 2004年1月~2007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临床确诊的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中药清支原汤加西药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28例,单纯用西药阿奇霉素治疗.结果 治疗组28例中治愈26例,占92.86%,好转1例,占3.57%,无效1例,占3.57%,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28例中治愈18例,占64.29%,好转2例,占7.14%,无效8例,占28.57%,总有效率71.4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清支原汤加西药阿奇霉素合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消失快,疗效显著,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较好方法.
作者:黄伟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我科2003年1月~2007年6月行子宫全切术的80例患者分为试验纽和对照组,对照组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人文关怀护理,运用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评估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有助于缓解宫颈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巧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现代医院的和谐管理要求管理者要掌握一些沟通技巧.融入情感和善于倾听是形成有效沟通的前提和基础.能讲会说是形成有效沟通的关键,而形体沟通和选择畅通的渠道是形成有效沟通的保证.
作者:李锋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文章主要讲述了医院技术档案具有真实性、实用性、保密性、专业性等特点;对医院技术档案在科研管理、医疗技术决策、科学研究、技术交流、经验总结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并针对目前医院技术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弊端以及由此造成的影响,提出加强医院技术档案管理的对策.
作者:覃延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本文针对目前医院信息科工作人员的现状,结合医院信息科的岗位需要,提出了信息管理继续教育的内容和培训方法.
作者:孙艳;伍静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是呼吸科门诊常见的症状之一.临床上感冒症状消失了,咳嗽却迁延不愈,部分患者刺激性干咳、咽痒持续时间较长,往往反复就诊做各种检查,大量使用抗生素无效,直接影响了患者生活和工作,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近年来我们用复方甲氧那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杨昌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疼痛教育对胃大部切除术后疼痛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84例拟施行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疼痛教育组(干预组)与未给予疼痛教育组(对照组),每组各42例.干预组由责任护士在手术前一天给予疼痛教育,对照组未给予疼痛教育.术后24 h评估镇痛需求和镇痛治疗满意度;评估术后48 h内睡眠时间;评估术后恢复情况(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干预组术后镇痛需求和疼痛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48 h内睡眠时间明显长予对照组(p<0.01);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疼痛教育能显著提高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术后镇痛需求与治疗满意度,改善了疼痛护理质量,同时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金玉珍;陈雪茹;汤红玲;吴继红;张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应用治疗榆卵管不孕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1日~2008年1月31日46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阻塞,记录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 术后输卵管通畅83条,占90.2%,术后宫内妊娠20例,占43.5%,异位妊娠2例.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应用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效果理想,提高受孕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摩托车事故致颅脑损伤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方法 对257例摩托车事故致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存活203例,根据GOS分级,恢复良好134例,中残42例,重残z7例,死亡54例,其中5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49例因脑伤过重或颅内血肿过大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①摩托车事故是致颅脑损伤的主要交通工具,其颅脑损伤特点是伤情重,合并伤、并发症多,死亡率高.②救治中应重视院前急救.注重CT的动态追踪,及时处理合并伤,积极防治并发症.
作者:蔡侃芝;杨成山;卢健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影响Billroth 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易患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12例行Billroth 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或穿孔而行急诊手术组及因胃癌行根治术加Billroth Ⅱ式吻合术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发生率与择期手术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穿孔、急诊手术及胃癌为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易患因素;术中十二指肠残端的处理是预防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关键措施之一.
作者:卢文华;王上忠;张中伟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