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永基;刘佛添;钟小玲
目的 增加对Dieulafoy病的认识,提高Dieulafoy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11例Dieulafoy病进行病史、诱因、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治疗的统计和分析.结果 Dieulafoy病可引起消化道突发性大出血,急诊胃镜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和内镜下止血治疗.结论 Dieulafoy病较罕见,可引起致命性消化道大出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可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降低死亡率.
作者:陈键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采用规范化评估护理预防气管切开并发症,提高综合护理质量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患者病情在不同时机评估气管切开的局部、患者全身情况及其他高危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40例气管切开患者未发生堵管、脱管、移位等并发症.结论 对气管切开病人进行规范化评估护理是预防气管切开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有利于及早发现隐患,杜绝严重并发症.
作者:汤莉;刘燕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二雏超声产前诊断胎儿唇腭裂的价值.方法 应用二维超声对6 304例中、晚期孕妇的胎儿颌面部检查.结果 产前诊断唇腭裂畸形8例,其中唇裂3例,5例唇裂伴腭裂.1例产前诊断唇裂,产后见唇裂伴腭裂,引产或分娩后证实,唇裂准确率100.0%,腭裂准确率83.3%(5/6).结论 二雏超声是筛选及诊断胎儿唇腭裂的重要手段.
作者:江国权;高玉琴;曾丽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男护生在临床实习中的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提高男护生在实习期间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实习效果.方法 利用心理学知识,以交谈、观察的方法,及时了解掌握并分析男护生临床实习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结果 有效消除了男护生存在的紧张、孤独、失落、浮躁、专业性别角色错位自卑感等心理问题,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了实习效率.结论 关注男护生在实习期间的心理问题,并予适当应对,可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实习效率.
作者:方美芝;容超贤;黄锦依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检测结核病人血糖水平的结果差异,分析POcT法检测血糖与氧化酶法检测血糖的优缺点.为临床提供合理选择的依据.方法 使用POCT法测定45例病人末梢血血糖水平,同时使用氧化酶法检测同一病人的临床静脉血标本,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结果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系数r值为0.972.结论 POCT与氧化酶法的血糖结果存在方法间的差异,前者稍低于后者,但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
作者:关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医院各个教学、专科培训中.本文在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麻醉、疼痛专科的专科操作及临床教学特点,提出多煤体技术在麻醉、疼痛专科培训中起到直观、易学、生动等作用.是麻醉疼痛专科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教育技术.
作者:陈慕瑶;周巧;朱琼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院的竞争也日益激烈.现阶段,我国的医院特别是国有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还留有很重的计划经济痕迹,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发展和整个医疗卫生队伍素质的提高.新时期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是我们值得研究探讨的,也是刻不容缓的.
作者:张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立体定向双侧脑室-囊肿分流术治疗透明隔囊肿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7月~2006年10月收治的11例透明隔囊肿病人的临床资料,11例病人均行CT引导下立体定向双侧脑室-囊肿分流术,总结该组病人的手术处理技巧及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2个月~2.5年,11例病人术前症状全部消失,复查头颅CT显示囊肿缩小>90%5例,缩小75%~90%4例,缩小50%~74%2例.术后颅内少量积气1例,穿刺皮质表面少量出血1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术中及术后死亡.结论 CT引导脑立体定向下双侧脑室-囊肿分流术治疗透明隔囊肿手术简单,效果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值得推广.
作者:卢家璋;陈善成;杨灵;谢才兰;林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调查2007年1月~2008年1月我院30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泵治疗3个月后出现的常见问题,并计算其发生率.结果 在使用胰岛素泵3个月后,部分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高血糖、异常低血糖、对胶布过敏、胰岛素渗漏、输注障碍、皮肤感染、输注部位疼痛、焦虑抑郁情绪等不良反应,其中,输注障碍、异常低血糖、异常高血糖发生率高,其发生率分别为26.7%、16.7%、13.3%.结论 通过了解胰岛素泵使用中发生的常见问题,适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保证胰岛素泵治疗顺利进行,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洪夏晓;李春霞;杨雯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小儿热性惊厥与血清钠浓度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就2002~2007年在我院儿科临床诊断的53例小儿热性惊厥病例的临床资料及血清钠浓度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血清钠水平与惊厥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有关,血钠低于正常者,惊厥发作的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小儿热性惊厥时存在低钠血症,在常规治疗小儿热性惊厥时应注意纠正低钠血症,以减少小儿热性惊厥的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减轻脑组织损害.
作者:叶志英;潘小安;吴上志;卢慧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医院收费是医院整个经营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医院的所有收入都需经过收费部门得以实现,这一环节的管理由此显得相当重要.鉴于目前医院在收费过程中存在乱收费、漏收费、收入的款项不及时上交、公款被挪用和贪污等行为的发生;从而使医院的收入不合法、不安全、不完整,资金不能及时回笼.这样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及至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作者:黄艳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对STA-R型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的抗干扰能力进行试验评价.方法 以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定量三项为检测指标,对该仪器的精密度、准确度及抗溶血、黄疸、脂血干扰等性能进行实验分析.结果 该仪器PT、APTT和FIB批内重复性试验CV<2.0%,日间精密度试验CV<4.0%;测定准确性良好;测定干扰物试验血浆PT、APTT和Fg的影响度范围在±3.5%.结论 STA-R型全自动血凝仪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准确度,有较好的抗溶血性血红蛋白、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乳脂蛋白干扰的能力.
作者:张家明;韩日成;黄秀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影响Billroth 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易患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12例行Billroth 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或穿孔而行急诊手术组及因胃癌行根治术加Billroth Ⅱ式吻合术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发生率与择期手术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穿孔、急诊手术及胃癌为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易患因素;术中十二指肠残端的处理是预防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关键措施之一.
作者:卢文华;王上忠;张中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因阑尾发炎引起腹膜炎的周围脓肿.方法 对292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同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施行手术治疗.结果 292例患者中,37例直接手术治疗,255例则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其中240例治愈,非手术治愈率94.12%.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可有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
作者:陈声富;容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胆管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998年11月~2004年12月手术确诊的30例胆管癌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探讨胆管癌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和手术病理的符合率.结果 肝门部胆管癌和中下段胆管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和87%,门静脉侵犯、淋巴结转移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5%和50%.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胆管癌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作为胆管癌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龚宇龙;邓斐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本研究比较了试验性增强法与常规增强法在肝脏CT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了试验性增强法在肝脏CT动态增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25例接受肝脏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第一组203人次按常规方法行CT动态增强(在静脉开始注射造影剂后14~18 s进行动脉期扫描),第二组222人次接受试验性增强法CT动态增强检查.比较、分析两组增强结果.结果 第一组57.1%(116/203)的病例获得了佳的肝动脉期图像,第二组87.4%(194/222)的病例获得了佳的肝动脉期图像.统计学分析两组肝动脉期图像质量优良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试验性增强法肝脏CT动态增强扫描对于肝脏动脉期的显示优于常规cT动态增强检查法.
作者:彭森;程伟光;周德明;张婷;林建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随着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百姓越来越关心身体健康.百姓健康和谐才会有城市和谐、社会和谐,关心群众健康应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立是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难题,方便百姓就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民生善举,我院于2006年初被政府指定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两年来工作实践看,为社区内的百姓建立一套健康档案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我们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作者:袁新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胸腰椎椎弓根螺钉(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难点.方法 对58例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进行手术护理分析.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手术体位、无菌要求等方面.结果 5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手术时间平均时间3.5 h,无一例发生术中感染、神经损伤、镙钉松脱、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手术护理难点是防止压伤神经损伤、手术感染、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及防止眼损伤等,手术护理对术后康复起重要作用.
作者:蔡春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室上心动过速4JD例的经验.方法 ①在X线透视下对40例儿童室上心动过速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年龄8.2±3.6(4~14)岁,左侧旁道:15例;右侧旁道:2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5例;②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38例室上心动过速1次消融成功,2例主动放弃治疗;随访3个月,2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和1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复发.结论 我们的经验表明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在不断改进标测方法和丰富电生理知识的前提下,是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够缩短x射线的曝光时间,提高成功率,但希氏束旁道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应严格适应证.
作者:黄若谷;曾少颖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