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丹;徐如祥;韦莉萍;李伟峰
目的 提出远红外热图早期发现乳癌的参考标准.方法 选出500例(1 000个)乳腺,月经正常的乳腺增生育龄妇女的乳腺红外热图(WP-95)与高频B超结合病理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①乳腺热图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以经后期为低反应期,经间、经前为高反应期.②乳腺小叶增生的热图,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动态变化.③经间、经前期是观察乳腺小叶增生热图的适当时候.④经后、绝经期是发现乳癌的佳期.⑤弧立的、非对称的、持久(月经各期)存在高温斑块应是乳癌的标识.而经间、经前及小叶增生出现的高温斑多呈左右对称的斑支形占90%以上.
作者:许涛;何惠娟;曾婉梅;杨明光;陈雨虹;筛大成;司徒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财务管理的模式及其优缺点随着市场竞争发展,医院之间的合并、分立越来越多,医院集团的数量在不断增多.总体上医院集团财务管理模式主要分为①总医院和子医院;②总医院和分医院,其各自优缺点如下:
作者:莫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本文着重论述了在广州市妇幼专科医院推行单病种总费用承诺试点工作的基本做法及取得的初步成效,总结出医院实行单病种管理能规范医疗行为,切实维护广大患者利益,降低就医负担,营造满意医患关系,构建和谐医院、和谐社会.
作者:高晓坚;李敏清;李芳;喻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动物犬手术基本技能训练教学模型,规范动物手术实验教学程序.方法 以动物犬为手术实验对象,以5%氯胺酮注射液肌肉内注射,2.5%戊巴比妥钠溶液腹腔内注射为麻醉方法,以四组腹部手术为训练术式.结果 麻醉效果为优者36条,占75%,良者6条,占12%,差者5条,占10%,死亡1条,占2%;手术实验平均总操作时间206 min,每组手术平均操作时间51.5 min.结论 建立动物犬手术实验教学模型对规范教师实验教学和提高学生外科手术基本技能训练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作者:邝昌贤;曹燕明;林少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的时间及效果.方法 用原有的紫外线灯,改进空气消毒的时间,利用日班交接班时段7:30~8:00;14:00~14:30,与传统的夜间紫外线灯照射对比,观察治疗室空气消毒效果.通过随机分组,设对照组和试验组,现场采样,经实验室测定.结果 治疗操作前30分钟进行紫外线消毒的为试验组,8:00~10:00治疗室空气消毒含菌落数,合格率达100%,而传统的夜间消毒为对照组,合格率22.2%.结论 根据我院治疗性质的特点,合理分配消毒资源,改进消毒的时间,适时利用空气消毒效果佳的时段,进行治疗操作,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关凤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宫颈妊娠的诊断及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治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宫颈妊娠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入院诊断为宫颈妊娠,经治疗后连续测定血β-HCG呈倍数下降,在备血及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条件下行宫颈钳夹及搔刮术;4例入院诊断为先兆流产,入院后行人流术,其中2例因刮宫后阴道大出血休克急诊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宫颈妊娠,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B超、血清β-HCG水平测定,使早期宫颈妊娠的诊断率明显提高;病灶局部药物治疗和刮宫等保守治疗可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降低手术风险,减少近期及远期并发症.
作者:孙芳;徐建中;陈风华;李穗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损伤的诊治水平,减少伤残率及死亡率.方法 对我院2004~2005年急诊室救治的24例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损伤患者就其临床特点、伤情判断及诊断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检查脑挫裂伤11例,硬膜外血肿6例,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闭合凹陷骨折1例.GCS计分:3~8分8例;9~12分10例;13~15分6例;手术治疗16例,保守治疗8例;12例行气管切开术,呼吸机支持;经过治疗后痊愈6例(25%),有不同程度残疾者14例(58%),死亡4例(16%).结论 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损伤患者具有病情重、合并症多的特点;CT检查可明确诊断、避免误诊及漏诊发生.在处理颅脑损伤的同时予以洗胃、静滴葡萄糖、胰岛素促进酒精代谢,静滴纳络酮、醒脑静促进苏醒,可改善预后.
作者:魏华;何明丰;霍志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4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住院期、出院时、出院后全程健康教育,半年后观察病人教育前后空腹血糖、胰岛素敏感指数、体重指数及生活方式的变化情况.结果 糖尿病患者知识教育前后空腹血糖、胰岛素敏感指数、体重指数、血压及建立良好生活方式等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程健康教育可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降低血糖水平.
作者:钟明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静脉滴注多种药物联用所致配伍反应的护理干预.方法 回顾多种药物联用所致配伍反应的处理、预防,规范操作减少药物配伍禁忌反应的发生.结果 掌握本科室多种药物联用所致的配伍反应,合理设置输液秩序,提高临床疗效.结论 多种药物联用时,需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合理设置输液秩序,以免发生配伍禁忌反应,影响用药的安全.
作者:游葆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及剖宫产的指征应用是否合理.方法 对2004~2006年在我院行剖宫产的395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指征在各方面大大放宽,社会因素、胎儿窘迫、脐带绕颈、相对头盆不称、高龄初产妇、臀位等成为剖宫产的主要指征,无指征剖宫产逐年增加.结论 提高产科医生的技术水平,加强孕产期的监护,医患配合的条件下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胡慧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150例,其中5例为ESWL(体外震动波碎石术)后输尿管石街形成,10例并发急性梗阻性肾功能不全.结果 150例中,一次性碎石成功138例,占92%.碎石失败12例,占8%,其中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移位至肾盂,留置双J管后行ESWL治愈,另外2例输尿管穿孔和4例进镜失败患者均立即改行开放手术治愈.10例并发急性梗阻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碎石术后即进入多尿期,2周后复查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好等优点,可作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陈光耀;梁健峰;周如铁;关登海;何京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尽大努力在肿瘤切除的同时修复缺损组织、保全功能、降低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转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对55例体表恶性肿瘤术前选择性进行放、化疗,手术扩大根治性切除肿瘤,组织瓣移植,假体植入修复组织缺损及功能重建治疗并随访5年.结果 术后缺损组织完全修复,大部分患者恢复了劳动力或生活能完全自理,5年生存率达92.2%,优良率达69.0%.结论 该方法对体表恶性肿瘤切除的组织缺损修复及功能重建是可行的,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林智;温国贤;李文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本文分析了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与面临问题,医疗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医疗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医院自身得到较大发展,人民群众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得到改善.但面临着医疗服务提供单一模式与多层次医疗需求不相适应;医院性质定位与医院运转机制不相适应;医疗服务能力与社会经济承受能力不相适应;医疗保障与医疗公平不相适应;区域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分布利用不合理;医患关系紧张,医院医生面临职业危机.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应建立以公立医院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保障基本医疗,满足不同层次医疗需求的医疗服务体系.在国家医疗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尚未定局的前提下,医院改革发展宜采取控制规模,调整结构,保障安全,提高质量,增强化解风险能力的稳步椎进发展思路.
作者:吴少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数字参考咨询是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工作,是随着网络化环境发展和医院信息化进程而衍生的一种新型参考咨询服务方式.是为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信息服务的有效手段.本文就医院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实际工作中有关常见问题设置和分类、数字化服务个性化以及咨询服务的专业化问题等进行探讨,以更好地为医院信息化服务.
作者:俞国雄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医患沟通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过程,沟通不仅影响医惠关系、医疗质量、治疗效果,而且涉及医疗纠纷的发生和激化.本文就目前医患沟通的要求、方式及方法等进行探讨,着眼于医患间建立有效的双向交流,促进和谐、互动式的新型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和和谐社会提供有利的指导.
作者:官成浓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肌注作为椎管内麻醉前用药的镇静作用和对术中记忆遗忘的程度.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在腰硬联合阻滞下行妇科手术的病人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A组为咪唑安定组,对照组B组为苯巴比妥钠组.A组入室后麻醉前5分钟肌注咪唑安定0.1 mg/kg,B组入室前肌注苯巴比妥钠0.1 g,采用Ramsay镇静评分,记录BP、HR、RR、SPO2等的变化,术后24 h随访病人,评价患者对麻醉操作及手术操作的遗忘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BP、HR、RR、SPO2无显著性变化(p>0.05).A组对麻醉和手术操作的完全遗忘率为88%,不全遗忘率为12%,而B组的完全遗忘率为0,不全遗忘率为24%,无遗忘率为7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麻醉前肌注咪唑安定,使患者消除焦虑、恐惧心理,对麻醉和手术操作有很好的镇静和记忆遗忘作用.
作者:王玉玲;邱郁群;杨春晓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血液肿瘤病人因反复住院接受化疗,治疗输液途径多选择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VC)或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季节、气温、个人出汗情况、留置时间等不同,插管病人多,往往容易出现未能严格按时更换敷料或导管护理不佳导致感染的情况,为了做好导管护理,方便护士工作,设计制作了由传统的巡视卡改制成导管护理卡,应用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人,对导管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姚孟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DHS和PFN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02例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依其意愿,分别采用DHS内固定59例,PFN内固定43例.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时间、疗效优良率、术后并发症(髋内翻、内固定断裂、肢体短缩).结果 PFN组的功能恢复时间、疗效优良率与DHS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DHS组比PEN组多.结论 PFN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方式.
作者:傅海鹰;丁文清;邓思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在前列腺电切术及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同期住院的前列腺增生症60例和精索静脉曲张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按制定好的医、护、患临床路径表实施每日诊疗、护理工作,对照组按常规医疗护理模式工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候手术日和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提高7.19%.结论 按临床路径实施诊疗、护理,可以减少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有利于患者主动参与诊疗和护理,提高了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美云;刘红;江东红;肖庆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82例2型糖尿病和50例正常健康人的血清胱抑素C与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结果 2型糖尿病组CysC和HS-CR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组(p<0.01),且联合检测阳性率达82.9%,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 CysC及HS-CRP是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更为敏感.
作者:李培敏;陶庆枢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