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利梅
医院大型学术会议的成功召开,必须经过艰辛漫长的筹备期.首先,应对会议进行整体策划,明确会议的规模、规格、主题及基本精神,以便积极理清工作思路,尽早展开筹备.会议宣传是早期筹备中的重要任务,应通过各种渠道传播会议消息.繁杂的筹备任务由无数细节构成,而细节决定成败.
作者:黄金娟;彭望清;王晓丽;杨萍;江小简;沈妙娟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颅内出血(ICH)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常由于围产期窒息、缺氧、产伤、早产、机械通气不当、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所致[1].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许多高危儿的存活率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如何提高其生存质量,早期发现、治疗颅内出血(ICH)是关键问题,尤其脑室内出血(IVH)已成为新生儿死亡和存活者预后不良的极其重要的原因,胎龄越小,颅内出血的发生率越高,在足月儿中亦有发生[2,3],超声检查是早期发现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有效方法.下面我们结合本院2004年8月~2005年8月收治的32例的新生儿颅内出血(ICH)的患儿,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超声诊断进行探讨.
作者:郑小红;李雪霞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通过总结在新时期改革中取得的成效,阐述科技创新在医院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总结医院科技创新应在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注重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科研管理、努力开拓新业务等方面着力推进.
作者:张云松;何井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污染的针刺伤及其它锐器伤是导致卫生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主要的职业因素,故针刺伤的预防尤其重要.现综述近11年国内外对针刺伤的有关研究,包括:针刺伤的危害、预防方法、发生针刺伤后伤口的处理.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对针刺伤危害的认识,加强职业防护,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防止护理人员的健康受损.
作者:邬敏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总结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1例中,治愈59例,死亡8例,好转自动出院4例.结论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必须迅速彻底清除毒物,尽早足量应用胆碱脂酶复能剂、阿托品,防治肺水肿、脑水肿、感染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呼吸衰竭者,应尽早机械通气;对经过一般抢救难以奏效者,应尽早进行血液灌流.
作者:刘奎贤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众所周知,一个医疗机构的持续稳定、和谐发展离不开诊疗技术、服务水准、硬件设施等方面的出类拔萃和独树一帜.但是,随着我国城乡差别、贫富悬殊的拉大,医疗收费已成为了左右医院发展与稳定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方面,医疗机构抱怨现行收费标准太低,收费项目太少,难以适应高成本的技术创新和高风险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群众反映看不起病,吃不起药,挫伤了医患关系.如果这种医患矛盾不消除,轻则影响一个医院的生存与稳定;重则将严重制约我国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作者:邹金瓯;吴应强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近年来,我国抗生素滥用的现象相当普遍,有些性质还相当严重,当中在医院出现滥用的情况也颇为突出,这不能不引起医药界极度的关注.
作者:梁玉屏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特重大面积烧伤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近5年来39例烧伤面积的50%以上特重烧伤病人治疗特点.结果39例病人全部获得治愈.结论结合本院特点,重视纠正缺氧和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早抗休克复苏,早期切削痂自异体皮移植覆盖创面,营养支持等是特重大面积烧伤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志远;何彩萍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本文报道对915例唇腭裂患者整复术后的并发症观察及处理对策.阐述对呼吸道梗阻,切口感染,切口出血、裂开及穿孔、瘘道,营养失调等的并发症观察及采取相应措施,认为做好以上护理,与手术成功与否息息相关[1].
作者:胡穗儒;王舜娟;黄广香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0例慢性前列腺炎病人随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为常规西药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症状缓解及检验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前列腺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刘秀坚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对围生儿死亡率的影响,分析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方法对1995年1月~2004年12月住院分娩11837例产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宫产率指征中主要以难产、胎儿宫内窘迫为主,社会因素呈上升趋势.剖宫产技术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围生儿的死亡率,但逐年升高的剖宫产率对围生儿死亡率无明显影响.
作者:钟丽霞;肖功莲;谭映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男性生殖器包皮过长并尖锐湿疣患者的3种不同治疗方法疗效比较.方法90例包皮过长并尖锐湿疣的病人随机分成3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用激光去除疣体;试验组Ⅰ用包皮环切加激光去除切线外疣体;试验组Ⅱ则在Ⅰ组操作基础上术后采用微米波光疗.结果试验Ⅰ、Ⅱ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Ⅰ组与Ⅱ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包皮过长并尖锐湿疣用包皮环切加激光有良好疗效.
作者:赵如青;李科茂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DM)胆囊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3~2004年到我院体查的国家公务员并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F),根据OGTT结果及受试者有否DM病史分为3组:①葡萄糖耐量正常(NGT)组;②葡萄糖耐量低减(IGT)组:③DM组.再根据B超检查结果3组内再各分为2个亚组:一组(无胆囊结石)及二组(有胆囊结石).抽血检验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记录年龄、性别、血压、测量BMI.结果①3组间无论DM或IGT组,其与NGT组比较,胆囊结石(GSD)发病率及年龄、血压、血脂、UA有明显差异:②NGT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LDL-c、TCH、TG、LDL-c/HDL-c、HDL-c/TCH有无GSD两者间有明显差异,而BMI、HDL-c、及UA无差异;IGT组年龄、BMI、LDL-c、TCH、LDL-c/HDL-c、HDL-c/TCH及UA有无GSD两者间有明显差异,而血压、HDL-c、TC无差异;DH组年龄、TG、HDL-c、LDL-c/HDL-c、HDL-c/TCH及UA有无GSD两者间有明显差异,而血压、BMI、HDL-c、TCH无差异.结论①DM是GSD发生的危险因素;②无论是DM还是IGT,其与NGT比较,年龄越大、肥胖、血压增高、LDL-c、TCH增多,HDL-c降低是GSD发生的危险因素.③虽然HDL-c、LDL-c、TCH、TG不同的比较有不同的结果,但与GSD的发生关系密切的是LDL-c/HDL-c、HDL-c/TCH,组间及组内的比较都有明显的差异.
作者:陈小雨;罗盘鸿;廖珊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病历是医疗工作的全面记录,客观地反映疾病诊断、治疗及其转归的全过程,体现着医疗服务质量水平.病历不仅是医院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资料,而且是正确处理医患矛盾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据,因此病历书写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书写质量,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医疗环节质量管理,强调个人质量观念,实现医疗质量由终末综合质量管理向环节质量管理转化.医务科针对住院病人在架病历书写规范性、及时性,专门设计分析表.
作者:叶金松;夏俊阳;陆纪荣 刊期: 2005年第12期
2004年3月~2005年3月来我院门诊就医,经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确诊为念珠性阴道炎,并在此次就诊前半年内有4次以上发作史的患者68人进行原因调查,从年龄、婚姻、职业、避孕方法及合并症不同角度探讨反复发作的原因,调查结果:①性活跃期:未婚乱交;②妊娠期;③口服避孕药;④不洁性交合并其它性疾病感染.并针对各种原因,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取得满意效果.68例反复发作性念珠性阴道炎总治愈率达95.59%.经3个月追踪观察复发率为12.31%.提示在诊断,治疗上要开拓思路,对合并症存在的治疗过程中要同时施治.
作者:丘利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及中药联合用药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4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病人,随机分两组,用甲氨蝶呤注射+米非司酮口服+中药口服联合治疗为研究组,而单独使用甲氨蝶呤注射治疗为对照组.用电化学发光测定法定期测定两组病人β-HCG值以监测β-HCG下降情况,并通过腹部B超测量异位妊娠包块三经线平均值以监测病灶包块缩小情况.同时观察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毒副反应发生率及总有效率.结果血β-HCG下降及病灶包块缩小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临床症状持续时间研究组较对照组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毒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74%和71.11%,研究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甲氨蝶呤注射+米非司酮口服+中药口服联合用药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甲氨蝶呤治疗.
作者:刘敏之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对12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进行效果观察,并根据各年龄组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方法把新生儿至13岁的小儿分成4组,每组30例,随机抽样.结果新生儿组、6~13岁组使用效果比1月~2岁、3~5岁组效果明显好.结论不同年龄组患儿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留置针使用效果.
作者:刘少群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临床科研是医院发展的动力.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自1999年以来,由于院领导的重视,临床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并有力地促进了医院的发展.具体做法:①管理科学,目标明确;②加强硬件建设,发展高新技术;③注重科研与临床相结合,促进临床工作;④加大经费投入,注重人才培养.
作者:叶建华;滕灵方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雪卡毒素中毒的原因、临床表现、抢救治疗、护理观察,探讨雪卡毒素中毒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4例群体性雪卡毒素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患者中毒后经2~12小时潜伏期,出现消化、神经、心血管系统症状,经抢救治疗后均康复出院,预后良好.结论雪卡毒素目前临床尚无简便有效的检测方法,必须重视临床表现,加强病情观察及心理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素芝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英国人能表达Hamlet的思想和Lear的悲剧,却无法形容颤抖和头痛……一个中学女孩陷入爱河时,有莎士比亚和Keats为其诉说;但若一个病人向医生描述他的头痛,立刻就显得词藻枯竭.
作者:肖晓山 刊期: 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