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应开展静脉药物配置

郑企琨

关键词:静脉药物, 配制, 质量, 成本
摘要:由药师集中承担静脉药物配置,是医疗工作优化的体现.目的是提高静脉输液质量,降低成本,减少和避免因配伍或操作可能造成的药物不良事件.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人流)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100例人流手术患者先静脉推注芬太尼1μg/kg,再接受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剂量为1.5 mg/kg,术中必要时分次追加20~40kg,以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结果镇痛效果确切,加用芬太尼可提高痛阈,减少芬太尼的用量,提高麻醉的安全性,降低手术成本.结论无痛人流时两药联用能提供平稳的麻醉效果.

    作者:胡思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加压药物灌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精液液化不良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经尿道加压药物灌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精液液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96例慢性前列腺炎合并精液液化不良患者随机分A、B组,每组各46例.两组均口服抗生素,A组隔2 d灌注1次,5次为1个疗程;B组配合中药液化汤治疗,2月为1个疗程.结果A组治愈率为72.9%,有效率97.9%.B组治愈率为33.3%,有效率70.8%.两组比较,灌注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Z=4.308,P<0.01).结论加压药物灌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精液液化不良疗效显著,疗程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裴振安;潘奔前;王青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加小切口切开治疗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膀胱结石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PKRP)加膀胱小切口切开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12例.结果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中出血少,无水中毒和闭孔神经反射发生,手术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缩短,手术创伤较传统的耻骨上切开取石、前列腺切除术明显减轻.结论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手术疗效好,小切口切开膀胱创伤不大,术中出血及液体吸收量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少.

    作者:陈伟义;蔡旌槐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集成管理新模式

    管理创新是实现医院快速发展的根本之路.本文以一所企业医院的管理实践,探索性对已实施的成功有效管理方法进行整合,实现集成化管理,提升了管理效率和资源有效配置.

    作者:张玉韩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医疗卫生单位消毒质量监测管理研究

    采用产品(样品)抽检等方法,对顺德区的医疗卫生单位消毒质量及生产医疗卫生用品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为期4年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本区的托幼机构、医院、乡村卫生站的消毒质量优良,医疗单位的医疗器械质量监测优良;消毒器械、消毒剂、一次性医疗用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及车间生产环境监测优良;杀虫服务工作积极,改善了环境卫生.积极协助对生产工人进行体检,有利于工人身体健康.这些优良成绩对促进本区医疗卫生发展及本区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苏瑞伟;梁伟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产后抑郁症自杀未遂致全身多处骨折1例护理体会

    新母亲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占13%,它能引起严重的个人痛苦并影响母婴关系的和谐.引发产后抑郁症的因素众多:产后抑郁、对小儿护理的压力、生活的压力、产前和婴儿器质障碍、缺乏自信独立、经济状况差、没有准备的怀孕等[1].由此引起的自杀、自残行为后果严重.

    作者:陈娜玲;孙莹;汤璇;张海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同种异体脱钙骨移植治疗骨缺损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脱钙骨移植在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创伤或良性骨肿瘤刮除术后骨缺损患者行同种异体脱钙骨移植,观察其移植后局部及全身反应情况,并发症发生及骨愈合情况.结果随访22例,无局部及全身反应,骨愈合好,无骨不连接,未见肿瘤复发及骨缺损.结论同种异体脱钙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诱导成骨作用,使用方便,来源丰富,储存方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植骨材料.

    作者:陈建强;丘国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把考核制度引进病案管理人员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定

    病案管理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1985年才开始有病案管理的中等专业教育,而病案管理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考评却未纳入全国统考范围,在很多地区不仅病案管理人员的技术职称晋升没有得到解决,病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也参差不齐,很大程度影响了实现现代医院对病案管理水平的要求.建立病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考核制度,不仅是病案管理人员的心声,也是现代医院发展和管理的需要.

    作者:裘以冰;郭蕴青;梁翠群;陈丽纯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体会

    目的探讨适合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及用药方式.方法对32例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用药方法进行分析.按用药方式分组比较麻醉效果,并比较高频喷射通气及侧管供氧的通气效果.结果全部病例呼吸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术中各阶段脉搏变化大:麻醉后较入室麻醉前脉搏明显增快(P<0.05);置镜时单纯氯胺酮组较复合组明显增快(P<0.05).置镜时SPaO2明显低于麻醉后(P<0.05)和取出异物后,高频喷射通气组SPaO2明显高于侧管供氧.结论氯胺酮复合r-羟基丁酸钠麻醉,辅助高频喷射通气供氧对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钱耀亮;于涛;卢振和;张海波;高崇荣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企业及相关主体提供准确、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而会计信息是经过加工和处理的会计数据,是价值运动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变化及特征的如实反映,它是整个会计行为系统的核心部分.

    作者:张洁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医院应开展静脉药物配置

    由药师集中承担静脉药物配置,是医疗工作优化的体现.目的是提高静脉输液质量,降低成本,减少和避免因配伍或操作可能造成的药物不良事件.

    作者:郑企琨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35例分析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8年6月~2003年6月对35例胫骨开放性骨折采用G-K钉内固定术,一期手术20例,二期手术15例.按Gustilo改良分类:Ⅰ型11例,Ⅱ型15例,ⅢA型6例,ⅢB型3例.结果按Tohner-Wruh评分评定疗效,优26例,良9例.一期手术组及二期手术组比较,骨折愈合时间、弃拐时间、优良率、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骨折愈合时间短、感染率低,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有生;王素伟;金树广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汽化药疗复合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痛100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汽化药疗复合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肌肉松药对腰背部肌筋膜痛近期疗效分析.方法100例腰背部肌筋膜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采用汽化药疗+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肌肉松药,配方为:奥丁尼0.2qd、妙纳50 mg Bid、弥可保500ug Bid;Ⅱ组为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肌肉松药:奥丁尼0.2qd、妙纳50mg Bid、弥可保500ug Bid.结果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估疼痛程度和疼痛治疗效果,Ⅰ、Ⅱ组治疗后VAS明显下降(P<0.05),Ⅰ组临床改善程度优于Ⅱ组,治疗前后的显效率(临床治愈+显效)分布为88.7%和67.5%.结论汽化药疗复合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肌肉松药综合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痛近期疗效明显,能阻断引起腰背部肌筋膜痛的病理过程中的恶性循环,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何淑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中药灌肠辅助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中药灌肠辅助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样采用抗生素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灌肠,观察测量治疗前后盆腔包块的大小.结果治疗1个疗程治愈率从0提高至40%,2个疗程总治愈率从32%提高至60%.结论中药灌肠辅助抗生素治疗盆腔包块疗程短,治愈率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文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广东省防盲治盲工作现状与发展思路

    广东省防盲治盲工作起步比较早,从50年代起,许多眼科界老前辈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身先士卒,领导并参与防盲治盲工作,深入到农村开展沙眼防治工作.

    作者:徐庆锋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Y染色体异态与其临床遗传效应探讨

    目的探讨Y染色体异态与其临床遗传效应.方法对因配偶自然流产史、育儿智力低下或发育异常等进行遗传咨询的男性病例作常规染色体检查.结果发现Y染色体与第18号染色体同大(大Y)145例.在这145例Y染色体异态患者中,配偶自然流产占55.17%,育儿智力低下及发育异常占22.07%;另外因孕妇早期服用致畸药物或合并病毒感染,产前诊断大Y男性胎儿占11.03%.结论提示Y染色体不单纯是一种异态,且具有临床遗传效应,与胎儿丢失、智力低下及发育异常有关.

    作者:常清贤;毛玲芝;李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儿童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IOL)植入术的疗效.探讨手术的佳时机、人工晶体屈光度的选择及并发症.方法对42例(45眼)4~14岁儿童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摘出,Ⅰ期或Ⅱ期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5者19眼(42%),视力在0.1~0.3者15眼(33%),视力<0.1者5眼(11%),欠合作者6眼(14%).术后前房有纤维素形成者18眼(40%),后囊混浊者16眼(36%).结论儿童先天性白内障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有效的方法,但应掌握手术时机、选择度数适当的人工晶体,积极治疗术后并发症.

    作者:陈玉冰;赵刚平;孙育松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对维持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视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维持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对46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各23例.健康教育组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建议内科治疗糖尿病.两组术后每月复查血糖、视力各1次、跟踪随访1年.结果健康教育组血糖控制较好,视力维持较好,稍有提高.结论通过对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普及糖尿病知识,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和护理能力,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防止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维持患者术后视力.

    作者:彭兰凤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吗啡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吗啡用于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探求较合适的吗啡剂量.方法选择100例ASAⅠ~Ⅱ级、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骨科手术的患者,行术后PCEA.按吗啡剂量的不同随机分为四组:M1组4 mg;M2组6 mg;M3组8 mg;M4组10 mg;每组25例.各组镇痛药液中均含预定剂量吗啡+氟哌利多5 mg+0.5%布比卡因25ml+0.9%NaCl稀释至100ml,于术毕前15 min开始镇痛治疗,以负荷剂量+持续剂量+PCA给药模式,给予负荷量5ml,持续量2ml/h,PCA为0.5ml,锁定时间15 min,镇痛持续48h.于术后4 h、12 h、24h、48h进行随访观察,评估镇痛效果,记录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镇痛期间监测BP、HR、RR、SPO2.结果镇痛效果M1组较差,与其他三组差异显著(P<0.01);M2组镇痛效果佳,与M3组、M4组相仿,且三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05).不良反应发生率:M1组低;M2组比M1组稍高;M3组、M4组与M1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M4组比M3组发生率略高.四组病人镇痛期间呼吸循环平稳.结论吗啡6 mg用于PCEA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能是较合适的吗啡PCFA剂量.

    作者:叶凤卿;叶茂盛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心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作为观察组,54例仅用常规治疗做对照组.观察心功能恢复情况,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清钾、钠和心电图.结果观察组7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54例总有效率为55.6%.两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卡托普利治疗肺心病、心衰疗效较满意,尤其对长期疗效更理想.

    作者:陈文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