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控制血糖在ICU重症护理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杨丽霞

关键词:ICU, 血糖控制, 重症护理
摘要:目的 为探讨控制血糖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ICU住院的214名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患者86人,对照组128人,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控制血糖.对比两组病人住院时间以及发生感染的概率.结果 经过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都有所提升,但是观察组的病人SOFA评分和A—PACHE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概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时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ICU病房中予以控制血糖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并且能够减少发生感染等不良事件的概率,因此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黑色素瘤治法概述

    恶性黑色素瘤是皮肤恶性肿瘤中常见的,治疗方法效果不能令人十分满意,西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免疫治疗等,先很多研究表明中药对于治疗黑色素瘤也具有一定优势,目前中西结合治疗恶性黑色素瘤在提高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率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宋婷婷;王莉娟;丁倩;李亚玲;罗秋月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临床病理技术在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在胸腔积液治疗中应用临床病理技术的价值.方法:在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胸腔积液患者中选取50例参与本次研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2组,各25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细胞涂片方法检验,对实验组患者行细胞快免疫组化法检验.对50例胸腔积液患者的阳性率以及各抗体所占比例.结果:实验组胸腔积液患者的阳性率相比于参照组明显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间皮性肿瘤细胞与腺癌细胞中的CEA、CK7、WT-1、TIF-1抗体、CK5/6以及Calretinin抗体的比例,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病理技术应用在胸腔积液疾病的诊断中,在腺癌中其CEA、CK7、TIF-1抗体的特异性显著,间皮性肿瘤细胞中其WT-1、CK5/6以及Calretinin抗体的特异性明显,因此将细胞免疫组化法应用在腺癌和间皮性肿瘤细胞检验中,具有明显的鉴别效果,值得临床上广泛借鉴.

    作者:顾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血清球蛋白检测对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分析血清球蛋白检测对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2月收治67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设为肝炎组,并随机选取同时期到我院进行体检的67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比血清球蛋白检查结果.结果:肝炎组血清球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肝炎组PT及TBIL指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球蛋白水平普遍较低,可为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诊断及判断患者预后提供有效参考价值.

    作者:杨国清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控制血糖在ICU重症护理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为探讨控制血糖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ICU住院的214名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患者86人,对照组128人,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控制血糖.对比两组病人住院时间以及发生感染的概率.结果 经过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都有所提升,但是观察组的病人SOFA评分和A—PACHE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概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时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ICU病房中予以控制血糖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并且能够减少发生感染等不良事件的概率,因此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杨丽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FOXC2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

    早在1993年FOXC2就已经被发现,通过不断的研究,对其了解不断的深入,发现其在肿瘤发生、发展、治疗愈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越来越受到大家观众,本文就相关内容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建嵘;马得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急性胃肠炎持续腹痛患者采用硫酸镁治疗的药理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胃肠炎持续腹痛患者采用硫酸镁治疗的药理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急性胃肠炎持续腹痛治疗的患者患例共80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观察对象,在随机性原则基础上将患者平均划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品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硫酸镁治疗.对两种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药理作用等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实验组采用硫酸镁治疗,患者疾病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85%),且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显著低于对照组(22.5%),两组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胃肠炎持续腹痛患者采用硫酸镁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患者腹痛改善明显,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进一步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赵吉娥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对比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对急性胃穿孔患者予以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胃穿孔56例患者,研究时间:2012年5月~2017年5月,不同治疗方式:单纯修补术、胃大部分切除术,对应的组别名称:研究组、对照组.经数据软件处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数据指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数据指标经数据软件处理后发现,其各项数据指标差异明显,P<0.05;其中,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是:40.21±5.55min、7.11±2.11d、3.57%(1/28).结论: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黄青远;姜长滨;王丽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益气化瘀补肾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益气化瘀补肾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从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抽取的90例,常规组采用西药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药益气化瘀补肾法治疗.分析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东平;雷晓玲;鲍杰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血液生化学检验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血液生化学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40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疾病类型将其分为急性组和慢性组,各20例.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三组研究对象血液生化学检验,观察、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的检验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前,急性组、慢性组各项微量元素指标、各项血清酶类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急性组、慢性组除血铬外的其他微量元素指标均显著降低,各项血清酶类指标也均显著下降,其中,急性组除血铬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外,上述其他指标几近恢复至正常,而慢性组上述指标依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进行血液生化学检验有利于了解白血病患者病情,便于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机械通气防压疮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重症医学科中的严重ARDS(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根据指南推荐需要每天进行12h以上的俯卧位通气.由于俯卧位时间过长,发生压力性溃疡的风险很大.为此我们设计了可在患者俯卧位时应用于各部位的防压力性溃疡垫,此垫特殊的材质和形状,可有减缓患者俯卧位时皮肤所受到的压力,预防患者压力性溃疡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商璀;简福霞;梁泽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检验科微生物的医院感染隐患及防护对策

    目的:深入探索检验科微生物医院感染隐患以及防护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医院感染情况的数据资料,统计分析这个时期内各个科室患者以及医务人员医院感染出现率以及发生原因,对产生的安全隐患提出有效的防护对策.结果:各科室院感情况分析后得出,检验科感染人数多;且葡萄球菌属(26.67%)、流感嗜血杆菌(23.33%)、肺炎链球菌(20.00%)是检验科主要感染病原菌.结论:检验科微生物的医院感染隐患比较多,要综合认识有关的安全隐患因素,采用有效的防护对策,才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出现率.

    作者:韩玉梅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脑肿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针对存在脑肿瘤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对其临床价值展开研究.方法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脑肿瘤治疗的患者中选取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其中进行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进行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的为研究组,将两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结果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要比对照组的高,进行统计学分析,存在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于进行脑肿瘤治疗的患者可以实施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治疗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阎匀;倪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信息化管理条件下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措施探讨

    信息化管理有着效率高的优势,在领域的管理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医院在财务管理中应用信息化的管理方法,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小财务风险.随着医院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改革,很多问题显露出来,本文对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对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和控制中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分析.

    作者:蔺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老年女性留置导尿管漏尿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对老年女性患者留置导尿管漏尿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我院神经外科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住的64例漏尿的老年女性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其原因,提出合理的护理对策.结果:经过分析,尿道括约肌松弛、尿路感染、膀胱痉挛、尿管质量问题及尿管型号不符、便秘、心理因素是发生漏尿的主要因素.得到控制55例,减轻9例.结论:根据老年女性患者特点,正确评估漏尿原因,采取合理护理措施可减少漏尿的发生.

    作者:宋丽娜;王秀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癌症临终病人安宁疗护的临床实施

    目的:对癌症晚期患者实施临终安宁疗护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晚期癌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实施临终安宁疗护;评测护理前后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表评分(QLQ-C30),并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测护理前后癌痛改善情况.结果:通过系统疗护,本组患者的QLQ-C30评分、VAS评分均明显改善,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临终期癌症患者实施安宁疗护,可有效缓解患者躯体疼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常辰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基础疗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基础疗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到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基础疗法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试验组采用基础疗法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比较患者疗效.并比较患者治疗后患肢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5.00%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对比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得到一定改善,但试验组治疗后患肢足背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基础疗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明显提升患者疗效,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杨丽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

    目的:旨在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方法:筛选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新生儿患有黄疸病症的患者案例数量60例,以此作为实践研究对象,随之进行观察组和对照组分类,两组患者案例数量各为30例,观察组患者筛选光照联合茵栀黄进行口服操作,对照组患者筛选单纯兰光照治疗模式,观察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和黄染以及临床表现出现的变化.结果:通过一周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儿借助光照联合茵栀黄口服之后,各项指标出现了下降趋势,患儿临床表现日渐良好,对照组患者中,本体胆红素也数显了不同程度下降,但是所需时间与观察组进行对比,相对比较长,观察组患儿群体治疗时间和对照组患儿群体治疗时间同为3d,终显效率分别为96.66%和76.66%,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性明显,具备可比性特质.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的形式进行小儿黄疸病症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并且毒副作用小,会稳步降低会小儿身体的损伤和破坏,中西和西医结合的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儿的基础性住院时间,使其早期康复痊愈,值得医学界不断的推广和沿用.

    作者:闫旭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肺结核咯血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所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2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有1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咯血持续时间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护理干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和护理之后两组患者都产生显著效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有效率分别为90%(9/10)、70%(7/10).实验组咯血持续时间要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在肺结核咯血患者临床护理中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有利于缩短患者的咯血持续时间,对于提升患者治疗质量和生活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使用和推广.

    作者:王永芬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家庭督导化疗管理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家庭督导化疗管理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6年12月~2018年1月接诊的6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30例实验组(实施家庭督导化疗管理)与3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为90.00%,参照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为60.00%,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督导化疗管理在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中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耐药结核杆菌的产生,缩短康复时间,值得采用.

    作者:程学胜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在我院治疗的64例冠心病患者先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然后采用动态心电图系统进行检查,监测患者24h心电变化.比较两种检查结果差异并分析.结果:心律失常诊断方面,24h动态心电图阳性检出率为75.0%,常规心电图组阳性检出率为54.69%,二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24h动态心电图的房早、房颤、室早、室速及房室传导阻滞阳性检出率与常规心电图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较之常规心电图在检测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方面具有较强优势,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汪荣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