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综合征与国际疾病分类

裘以冰;莫灶英

关键词:临床综合征, 疾病分类
摘要:文章指出临床综合征大多数是病因、病理和临床症状错综复杂的新病种,而且多以发现者姓氏命名,往往令人望名不知其义,是分类的难题之一.依据国际疾病分类原则,对几类不同综合征作了实例分析,总结了对临床综合征分类的几条规则,为编码员作临床综合征作疾病分类时起指导作用.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医德考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研制

    为了实现医务人员医德医风量化考评的科学化管理,我院在总结8年医德考评归档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的数据录入、整理、汇总、分析、储存、打印的功能,研制出适用于个人考评填报工作、科室和医院统计分析、评价、归档工作的医德考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为实现医德考评现代化管理迈出重要的一步.

    作者:王晓萍;黄卫;叶肇勇;陈翔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例丘脑出血破入全脑室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卢锦荣、男、58岁、退休干部,信宜市人,住院号231916.因无明显诱因突然头晕、头痛、失语、右侧肢体无力于2000年1月6晚9时20分急诊抬床入院.结合CT检查确诊为高血压、左侧丘脑出血破入全脑室、梗阻性脑积水.即急诊行左侧脑室外引流术.术后病情曾一度好转,血压体温等趋于正常,后出现昏迷、颅内感染、消化道出血、肺感染等.经积极脱水降压、抗炎、止血、防治并发症及支持等处理,病情好转后行高压氧、功能康复等治疗,失语症状仍无改善,经MRI检查示:脑积水.故2000年4月22日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精心治疗护理、积极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住院172天,终于使病人发音清晰,自行走路,满意出院.现将此例病人的主要护理程序报告如下:

    作者:肖玉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新时期病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保险事业的迅速发展,与疾病和保健有关的多种险种的开发,使社会保险部门与医院的病案管理部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另外,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通过合理使用病案信息来维护自身住院就医的合法权益的案例也在逐年增多,病案信息充分体现了其法律证据性.再加之其他各级执法机关、卫生防疫、计划生育部门及科研单位等各种社会机构对病案信息的广泛需求,这一切,都要求将传统的医院内部病案管理推向社会.改变以往的封闭式病案管理模式为新型的开放式病案管理模式.

    作者:陈华青;赵卉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病案在新时期的新价值

    随着相关法律的修改,举证责任倒置(由医疗机构承担举证责任)开始实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加上患者维权意识的逐渐增强.作为医疗原始资料和主要文书的病案,越发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与严肃性.除传统意义外,特别在医疗保险、司法、DRGs等方面都赋予了病案新的价值.

    作者:叶天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专科手术护士在综合手术室工作中的作用

    手术室是医院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护士的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手术配合的质量和抢救的成败.为了提高手术室护士的业务水平,自1998年起,我院手术室人员的工作实行了专科分组的方法,收到了明显的正面效果.

    作者:罗洁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应用安尔碘作皮肤粘膜消毒效果观察

    安尔碘是一种新型含碘的皮肤消毒剂,使用浓度含有效碘0.2%.应用Ⅰ型、Ⅲ型安尔碘作手术野皮肤消毒、粘膜消毒后采样作细菌学监测、分析,研究消毒剂浓度和作用时间,探讨使用消毒的佳的方法和效果可靠的途径.为控制医院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熊燕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复方毛冬青注射液与几种输液配伍的微粒监控

    目的监控复方毛冬青注射液在三种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方法利用微粒分析仪测定混合液的不溶性微粒.结果混合液中四个通道(≥25 um、≥10 um、≥5 um、≥2 um)的不溶性微粒均显著性增多(P<0.01),且随加入的复方毛冬青注射液的药量增大而增多.结论复方毛冬青注射液与三种输液配伍的不溶性微粒不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的要求,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建议一次性输液器应加装终端滤器.

    作者:卓仪;陈怡禄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钳刮术前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人流钳刮术前的作用.方法选择妊娠11~14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共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钳刮术前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照组50例,单用米索前列醇,两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宫颈口均松驰,钳刮术前无须扩张宫颈,胚胎组织大多已排在宫颈外口,手术无困难,子宫收缩好,阴道出血少,减少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结论钳刮术前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能有效地扩张宫颈,促进胚胎排出,减少阴道出血量及人流综合征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雪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加强医疗设备科学管理的实践和体会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现已装备万元以上医疗设备总台数为416台(套),医疗设备固定资产总值为9872万元.如何对医疗设备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它们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我们对医疗设备管理进行了改革和探索,总结出一套符合实际的做法和经验.

    作者:陈子林;李华修;邓日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996年~2000年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及分析

    本文对1996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3546例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以<国际疾病分类(ICD-9)>为依据进行分析,并据此就加强这些常见病的防治和提高医院的综合诊治水平提出建议.

    作者:林莘;孙江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现代医院呼唤职业化管理人才全国现代医院高级管理人才培训研修班与会专家与代表达成共识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小剂量异丙酚预防老年人气管导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异丙酚在预防老年病人气管导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方法 30例腹部择期手术病人,ASAⅠ~Ⅱ级,无明显呼吸循环及内分泌异常.年龄>6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异丙酚组(n=15)(1.0 mg/kg).异丙酚组在关腹膜时静注异丙酚(1.0mg/kg),同时监测拔管前后病人心率和血压变化及清醒时间.结果两组病人年龄、性别、手术种类、输液量、麻醉方法和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拔管时及拔管后10分钟内血压、心率均明显高于拔管前(P<0.01).异丙酚组拔管时及拔管后血压、心率也高于拔管前,但增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异丙酚可预防老年人拔管期心血管反应.

    作者:刘志平;吕洪城;施宏垒;刘文贵;吉玲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597例儿科住院病人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发病率,加强监控.方法对我院2000年1~12月儿科的1597份病历进行调查.结果有55例患儿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3.4%,检出致病菌19株,细菌检出率34.55%,其中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52.63%,革兰氏阳性菌为26.32%,真菌为21.05%.结论 NI重在预防,应加强对儿科病房环境管理,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宣传教育.

    作者:李月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临床综合征与国际疾病分类

    文章指出临床综合征大多数是病因、病理和临床症状错综复杂的新病种,而且多以发现者姓氏命名,往往令人望名不知其义,是分类的难题之一.依据国际疾病分类原则,对几类不同综合征作了实例分析,总结了对临床综合征分类的几条规则,为编码员作临床综合征作疾病分类时起指导作用.

    作者:裘以冰;莫灶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分析与医院技术建设对策

    对住院病人疾病构成的分析及掌握,有利于加强对这些疾病的防治,合理分配医院的医疗技术资源,提高医院的总体水平,为医院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对我院1997~2001年住院患者构成进行分析研究.

    作者:谢建英;苏永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网络环境下医学图书馆员的角色转变

    因特网的兴起和迅猛发展已成为一项引人注目的革命,互联网已经公认为继广播、电视、报纸之后的第四大媒介--数字化媒介,也是新的信息载体.网络信息检索正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作者:陈金兰;郭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老年高血压病人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为探索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病的影响;采用Zung焦虑评量表(SAS)及A型行为问卷和临床观察对49例高血压患者情绪状态进行检测分析,针对病人存在焦虑,紧张,急躁,恐惧等精神症,除临床综合干预外,还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纠正不良的心理,使情绪平和自然;结果显示有助于老年高血压病血压值的下降.

    作者:陈倩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亲历一线的珍贵收益

    1条件简陋,亦能赢得生命1966年第二次来到湖北阳新县荻田区公社卫生院,(第一次是1965年参加农村巡回医疗)为病人柯善本施行脾切除术,可能因为硬膜外导管穿破蛛网膜下腔,在第二次注入试验量麻药后,病人发生心跳骤停,脉搏消失,全身紫绀,在立即切开左上腹已无血流的腹壁经膈肌作心脏按摩5分钟后心脏复跳.但病人仍处于深度昏迷状态.

    作者:杨冠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2773例创伤性骨折年龄组及其病因分析

    骨折即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骨折可由创伤和骨骼疾病所致,后者如骨髓炎、骨肿瘤所致骨质破坏,受轻微外力即发生的骨折,称为病理性骨折.本文重点是讨论创伤性骨折.现将我院自1994~2001年度收治的2773例骨折病人骨折的疾病分类、年龄以及引起损伤的外部原因进行分析,为医院管理及有关部门制订防范措施提供参考信息.

    作者:张佩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病案书写与法律关系

    1病案的证据作用病案在发生医疗纠纷时,所起的原始证据作用,决定了病案在解决医疗纠纷,判断法律责任等事项的不可替代的法律依据作用.例如:一男患者因同邻居发生争吵,被打伤送进医院,住院医师将其病情、症状、体症如实记录,并拍片显示第6、7肋骨骨折.伤愈后,患者到法院起诉,法院调查,但对方不承认,经法医鉴定6、7肋骨处轻压痛,体表无明显痕迹,查阅病历,得到重要证据.在事实面前,对方不得不交待打人事实,并赔偿了全部损失.

    作者:黄群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