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贤忠;戎伟丰;丘静静;凌伟洁;何嘉恒;吴川;黄韬;郭思丽
目的:了解空中交通管制员( ATC)职业紧张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某空中交通管理局的489名ATC为调查对象,采用工作内容问卷(JCQ)和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RI)分别进行工作要求-自主失衡型和自感付出-回报失衡型职业紧张程度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89.57%(438/489)的ATC存在工作要求-自主失衡型职业紧张;38.00%(186/489)的ATC存在自感付出-回报失衡型职业紧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称、个人月收入、工龄、工作岗位、对定期训练的看法、发生突发事件、发生不安全事件和睡眠时间等因素对ATC的JCQ和ERI的不同因子得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P<0.05),但仅个人月收入、工作岗位、对定期训练的看法和发生不安全事件对ATC的JCQ总分有影响(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高级职称ATC的工作要求-自主失衡型职业紧张程度低于初级职称者( P<0.05),但其自感付出-回报失衡型职业紧张程度分别高于见习和初级职称者(P<0.05);塔台岗位ATC上述2种模式的职业紧张程度均高于区域岗位ATC(P<0.05),进近岗位ATC自感付出-回报失衡型职业紧张程度高于区域岗位ATC(P<0.01);认为定期训练弊大于利的ATC 上述2种模式的职业紧张程度均高于认为定期训练利大于弊或利弊均衡的ATC( P<0.01);ATC的睡眠时间越短者越容易产生自感付出-回报失衡型职业紧张(P<0.01)。结论 ATC职业紧张程度较高,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工作岗位、职称、定期训练和睡眠时间。
作者:许弘佳;姚三巧;刘弘扬;唐历华;王忠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微核、染色体试验中用乙醇部分代替甲醇固定淋巴细胞的可行性及相关技术方法。方法采用周围血半微量全血常规培养法进行试验。试验按固定液中甲醇和乙醇的比例不同分为Ⅰ、Ⅱ、Ⅲ、Ⅳ组,4种方法固定液中甲醇、乙醇和冰醋酸的比例分别为3∶0∶1、2∶1∶1、1∶2∶1、0∶3∶1( V∶V∶V),其他条件和操作均相同。取周围静脉血适量接种于RPMI-1640培养基中,于37℃培养72 h(染色体培养48 h),用体积分数为10%吉姆萨染液染色。结果Ⅰ、Ⅱ和Ⅲ组淋巴细胞均分散良好、染色均匀适中,胞浆呈蓝灰色,胞核呈紫红色,胞核轮廓清楚、边界清晰,均适合微核观察计数;Ⅳ组细胞容易聚集成团、胞浆易于破裂,致使适合观察的淋巴细胞数太少,从而影响微核的观察计数。Ⅰ、Ⅱ和Ⅲ组之间淋巴细胞着色良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Ⅱ组淋巴细胞着色良好率高于Ⅲ组(P<0.05)。Ⅰ、Ⅱ和Ⅲ组淋巴细胞胞浆完整率和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和Ⅳ组淋巴细胞细胞成团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Ⅰ、Ⅱ和Ⅲ组细胞成团指数均低于Ⅳ组( P<0.05)。Ⅰ、Ⅱ和Ⅲ组淋巴细胞染色体呈紫红色、分散良好、大小适中、背景清楚,均适合染色体观察;Ⅳ组不适用于染色体观察。结论微核和染色体试验的固定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醇与甲醇的体积比不超过2∶1)代替甲醇固定淋巴细胞,不影响微核和染色体的观察,并可降低甲醇中毒风险。
作者:李茂进;李春素;赵培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煤焦油沥青及其烟气是煤炭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及常见污染物,其组分极为复杂[1-2]。20世纪80年代末其组分中已查明的化合物有70余种,主要含有难挥发的蒽、菲及芘等大分子量和超分子量的多环芳烃( PAHs)化合物,以及含氧、氮、硫等元素的杂环化合物。其中13种PAHs被列入美国环境保护署优先关注的PAHs,被视为对环境与健康有害的主要污染物[3-4]。2009年,欧盟化学品管理局公布第二批15种高度关注物质清单中就包括煤焦油沥青[5]。职业性接触煤焦油沥青可引起人体的急、慢性健康损害。本文着重从煤焦油沥青对工人的职业危害方面加以综述,为其职业危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成林;李侠;邵华;张志虎;张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其应用的日益广泛,人们在注重疗效的同时,也更加关注射线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在进行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时,往往更多的是观察其对血常规的影响,是否发生放射性胃肠炎、肺炎和皮肤损伤,而忽略了其对骨组织的影响。有关放射性骨损伤的研究结果指出,骨组织受到射线照射后出现(临床发现)骨损伤的时间为2.4~10.0年[1]。 Schmeler等[2]研究发现骨组织受到射线照射后,短2.1个月即可出现骨损伤。放射性骨损伤按照损伤程度及临床表现分为放射性骨质疏松、放射性骨髓炎、放射性骨折、放射性骨坏死和放射性骨发育障碍[3]。放射性骨损伤主要见于放射治疗的患者,目前国内外有关于该领域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于宫颈癌放射治疗对骨盆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放射治疗所致骨损伤的剂量、时间、病因和表现等进行综述,以期为尽早发现及预防辐射引起的骨损伤提供参考。
作者:马力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我国新发职业病病种不断增加,新职业病危害行业不断出现,严重威胁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面对职业病防治的新问题、新形势和新挑战,我国既缺乏综合性职业病防治技术研究平台,也缺少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难以解决职业病防治技术难题,迫切需要建立职业病防治重点实验室。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12年7月,我国第一个职业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重点实验室,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立项建设。
作者: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重点实验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确定1,2-二氯乙烷(1,2-DCE)亚急性吸入的毒性作用和靶器官。方法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成年SD大鼠6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采用口鼻式动式吸入染毒法,低和高剂量组予质量浓度为600和1800 mg/m3的1,2-DCE染毒8 h/d,连续7 d;对照组吸入新鲜空气。染毒期间称量大鼠体质量,观察其活动状况。实验结束后,检测大鼠血常规和血清血生化指标;解剖、分离主要脏器计算脏器系数,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染毒后第4~7天,高剂量组雌性和雄性大鼠体质量均分别低于同性别对照组(P<0.05),并从染毒后第3天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体质量负增长(P<0.05)。雌性高剂量组大鼠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的活力和甘油三酯、尿素氮、肌酐的水平均高于雌性对照组( P<0.05)。高剂量组大鼠脑、肝脏、肺脏的脏器系数均分别高于对照组( P<0.05);与雌性对照组比较,雌性高剂量组大鼠心脏、肾脏和肾上腺的脏器系数均升高(P<0.05),脾脏脏器系数下降(P<0.05);雄性高剂量组大鼠肾脏和肾上腺的脏器系数均高于雄性对照组( P<0.05)。肉眼可见大鼠脑、肝脏和肾脏大体形态学改变。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高剂量组部分大鼠出现大脑皮质和血管周围空泡化,小脑颗粒细胞坏死等脑水肿病变;部分大鼠肝脏可见肝细胞水肿;部分大鼠肾脏可见肾小管蛋白沉积、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肾小管扩张等病理改变,并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异型性。各组大鼠血常规指标未出现有生物学意义的改变;低剂量组大鼠血清血生化指标基本未出现有生物学意义的改变。结论1,2-DCE亚急性吸入可引起大鼠脑水肿、肝脏和肾脏损害;大脑、小脑、肝脏和肾脏是1,2-DCE亚急性吸入毒性作用的靶器官;1,2-DCE毒作用存在性别差异。
作者:殷霄;贾肖辉;程浩;徐丹丹;范启明;戎伟丰;郑杰蔚;黄曼琪;陈铿铿;曾丽海;陆丰荣;赖关朝;黄振烈 刊期: 2015年第04期
2015年4月10~12日,由中国毒理学会主办、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承办的“中国毒理学会毒性病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在广东省广州市成功召开。中国毒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庄志雄教授和王捷教授、中国毒理学会周平坤理事长、付立杰秘书长、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彭瑞云研究员、美国毒性病理学会李宪堂博士、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杨杏芬教授以及中国毒理学会毒性病理学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瞿鸿鹰院长等来自63家单位的140余人参加了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此次大会由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组织筹备,黄振烈研究员代表筹备组作中国毒理学会毒性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筹备情况的报告。
作者:中国毒理学会毒性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秘书处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粉尘作业人员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收集2013—2014年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26156名粉尘作业人员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6156名调查对象均为男性,年龄中位数( M)为41.0(16.0~64.0)岁,其中年龄≤45岁者19388人(占74.12%);准备入职小型煤矿者26033人(占99.53%),入职中型水泥厂者123人(占0.47%);23399人(占89.50%)述称既往有粉尘作业史(有粉尘作业史组),2757人(占10.50%)否认既往有粉尘作业史(无粉尘作业史组)。该批调查对象疑似尘肺病检出率为1.25%;职业禁忌证检出率为21.38%,其中疑似观察对象检出率为20.10%,疑似肺结核检出率为0.43%,肺通气功能异常检出率为0.85%。有粉尘作业史组人群既往粉尘作业工龄M为4.0(1.0~40.0)年,粉尘作业工龄≤5年者16490人(占70.47%);既往曾在小型煤矿工作接触煤矽尘者23358人(占99.82%)。有粉尘作业史组人群疑似尘肺病检出率、疑似观察对象检出率和肺通气功能异常检出率均高于无粉尘作业史组(1.34% vs 0.47%,21.17%vs 11.06%,0.95%vs 0.00%,P<0.01)。结论开展粉尘作业人员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尘肺病和职业禁忌证。
作者:黎东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2001—2012年河北省新发煤工尘肺( CWP)的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01—2012年河北省职业病诊断机构报告的新发CWP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1—2012年河北省累计报告1041例CWP新发病例,占本省同时期新发尘肺病病例总数的22.84%(1041/4558);2006—2012年年均报告CWP新发病例数为2001—2005年的3.6倍(124/34)。 CWP新发病例中,壹期、贰期和叁期病例分别占89.63%(933/1041)、8.65%(90/1041)和1.73%(18/1041)。发病年龄中位数(M)为54.6岁,发病工龄M为25.0年。新发病例主要集中在唐山市729例(占70.03%)和煤炭行业941例(占90.39%);以煤矿混合工、采煤工和掘进工为高危工种(共占80.31%,836/1041)。其中,2006—2012年报告的870例CWP新发病例主要集中在国有经济企业和大型企业,分别占95.40%(830/870)和86.32%(751/870);不同规模企业CWP期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河北省新发CWP的分布呈现地区、行业、工种和企业经济类型、规模的集中趋势,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防治工作。
作者:李莎;赵春香;郝海燕;李建国;刘惠田;李增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金属加工液( Metalworking fluid, MWF)也称金属清洗液、切割油、润滑剂、加工液或冷冻液,被广泛应用于金属产品的加工和塑形过程中,起润滑、冷却、防锈和清洗等作用。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院( NIOSH)估计美国有120万工人接触MWF。改革开放后我国迅速发展为“世界制造”基地,对MWF的需求不断增加,到2010年其年使用量已达3.5×105~4.0×105 t,并以包括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在内的机械行业为大终端用户。已有研究表明,接触微生物污染的MWF不仅与过敏性肺炎有关,而且还可引起哮喘及其他呼吸系统损害[1-4]。目前国内在这方面报道很少,本文对接触MWF引起的职业性哮喘( Occupational asthma, OA)进行综述。
作者:徐希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1-溴丙烷(1-BP)和2-溴丙烷(2-BP)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同时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活性炭管采集空气样品,以二硫化碳溶液解吸,DB-FFAP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结果1-BP和2-BP分别在37.24~2979.00和16.38~1310.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99。4℃冰箱中放置过夜时,1-BP和2-BP平均解吸效率分别为95.30%~96.14%、99.79%~100.76%,批内精密度分别为0.28%~0.68%和0.24%~0.38%,批间精密度分别为0.97%~1.68%和1.28%~1.61%。100 mg活性炭管的1-BP和2-BP平均穿透容量分别大于2.9、2.5 mg。1-BP和2-BP样品在室温下分别至少可保存1和16 d,在4℃冰箱中分别至少可保存10和45 d。结论本方法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1-BP和2-BP的同时测定。
作者:温贤忠;戎伟丰;丘静静;凌伟洁;何嘉恒;吴川;黄韬;郭思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γ射线辐射对人淋巴细胞平均端粒长度的影响。方法培养非洲淋巴细胞瘤病毒转化正常人B淋巴细胞( Peng-EBV细胞),接受钴-60γ射线照射,剂量率为0.96 Gy/min,吸收剂量分别为0.2、0.6、1.6、3.0和6.0 Gy;以不进行照射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分别收集照射后24、48和72 h细胞样品,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Q-PCR)法检测样品平均端粒长度。分析γ辐射影响人淋巴细胞端粒长度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结果端粒标准DNA的标准曲线为Ct=B+M ×lg D=35.264-3.339 lg D(相关系数=0.964,P<0.05)。γ射线单次照射可导致Peng-EBV细胞在照射后24~72 h端粒长度较同时间点对照组延长(P<0.05)。在0.0~1.6 Gy剂量范围内,γ射线诱导的Peng-EBV细胞端粒长度在照射后48 h有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P<0.05)。0.6和1.6 Gy 2个剂量组的端粒延长幅度有随照后时间延长而增大的趋势(P<0.05)。结论Q-PCR方法适用于淋巴细胞绝对端粒长度检测。γ射线单次照射可以导致Peng-EBV细胞平均端粒长度增加。
作者:郭月凤;张睿凤;张慧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构建人源三价砷甲基转移酶( AS3MT)的基因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转导UROtsa细胞,建立稳定表达的细胞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从人源HEK293细胞基因库中扩增出AS3MT基因,将AS3MT基因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RetroX-IRES-ZsGreen1中,经病毒包装后,转导UROtsa细胞,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筛选阳性克隆,半定量RT-PCR法检测AS3MT 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AS3M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经RT-PCR扩增AS3MT基因、限制性双酶切及基因测序鉴定,证实AS3MT基因正确插入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以该载体转染病毒包装细胞RetroPack PT67后获得的病毒液滴度>106 cfu/mL。将病毒转导UROtsa细胞,转导效率达50.00%。经3次流式细胞分选仪筛选,获得成功转染并稳定表达GFP的URO-RetroX-AS3MT细胞株;半定量RT-PCR和免疫印迹检测结果均表明所转导的AS3MT基因在UROtsa细胞中成功表达。结论成功构建能高水平稳定表达AS3MT基因的UROtsa细胞系,为研究AS3MT在砷的代谢、毒性和致癌性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作者:葛怡琛;曾丽海;殷霄;陆丰荣;黄金城;任雪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新发布的《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经多项严格的学术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中国职业医学》期刊继续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在被收录的24种流行病学与环境医学类核心期刊中,2013年本刊核心影响因子为0.615,排名第9位。2012年本刊核心影响因子为0.477。
作者:《中国职业医学》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随着进入环境的化学物质的种类及数量的增加,人类健康受到威胁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的生物效应日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目前,传统的生物检测方法和技术所采用的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环境因素在个体、种群和生态水平上的影响,但由于个体差异较大,相关指标的监测耗时较长以及不能阐明作用机制等原因,使得这些指标缺乏预警价值。作为指示机体接触环境污染物或疾病状态的信号,生物标志物能够反映生物体从健康至疾病的过程,有利于早期掌握职业接触情况、环境污染情况或疾病状态,并制定相关的预防性管理措施,从而达到避免或减轻职业接触、环境污染或疾病带来的危害。代谢组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研究关于生物体被扰动后(如基因的改变或环境变化后)其代谢产物(内源性代谢物质)种类、数量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1]。在正常情况下,生物机体处于内稳态,当机体受到外界干扰时,机体的内稳态即被打破,从而导致某些代谢通路上调或下调。代谢组学则是采用高通量、高精密的仪器测量和先进的数据分析方法,以期捕捉到生物体内代谢通路的变化,并结合其他手段寻找有关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的学科[2]。
作者:陈文才;高燕红;杨杏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调查我国一般人群尿中铯、铍、锶和钡元素水平,分析其人群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09—2010年抽取我国8个省级行政区的24个市县13309名6~60岁一般人群为调查对象,采集其尿样,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尿中铯、铍、锶和钡的水平,分析其在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我国一般人群尿中铯、锶、钡的中位数( M)分别为4.32、47.80和0.87μg/L;尿铍的M低于方法检出限0.06μg/L,尿铍检出率为7.98%;男性人群尿中铯、锶和钡的水平均高于女性(4.57μg/L vs 4.10μg/L,51.33μg/L vs 44.04μg/L,0.96μg/L vs 0.77μg/L,P<0.001);不同年龄组人群尿中铯、锶和钡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人群尿铍检出率高于女性(9.28%vs 6.63%,P<0.001);不同年龄组人群尿铍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本调查获得我国一般人群尿中铯、铍、锶和钡水平的基础数据,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尿中上述元素分布有差异。
作者:陶雪;丁春光;潘亚娟;张爱华;吴邦华;黄汉林;朱醇;刘徳晔;朱宝立;许光;邵华;郑玉新;闫慧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激光作业人员眼睛健康情况,分析激光辐射作业人员眼睛健康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在2家电子加工企业从事激光辐射岗位作业的95名员工为接触组,以该2家企业从事非激光辐射岗位作业的136名员工为对照组,对2组人员进行眼睛自觉不适症状调查和眼科检查。结果对照组、接触组分别有98和64人自述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睛干涩、眼痛、眼胀、畏光、流泪、异物感、视物有黑点等不适症状;2组人群眼睛自觉不适症状总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06% vs 67.37%,P>0.05)。对照组和接触组人群眼科总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9.12%(70/190)和36.84%(52/272);接触组人群眼科总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接触组人群晶状体异常和眼底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24.74% vs 9.56%,8.42%vs 1.10%,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激光作业、性别和年龄是导致发生眼科检查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激光作业人群发生眼科检查异常的风险为非激光作业人群的5.37倍,女性人群发生眼科检查异常的风险高于男性人群,年龄越大者发生眼科异常的风险越高。结论电子加工企业激光接触可对作业人员的眼睛健康造成危害,性别和年龄是协同影响因素。
作者:严茂胜;王恰;陈青松;江嘉欣;林瀚生;佘惜金;郎丽;林巧记;陈嘉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砷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和生产性毒物,饮水型砷中毒和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是危害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职业性砷接触可引起接触者急性和慢性砷中毒,甚至导致职业性肿瘤。砷及其化合物的致癌作用机制包括氧化应激、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等。但近的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作用也是砷致癌作用的重要机制[1]。表观遗传学是指研究不涉及遗传物质核苷酸序列的改变,但可以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实现代间传递(遗传)的生物现象的遗传学分支领域[2]。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揭示砷的表观遗传学作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对砷的表观遗传学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进一步开展砷致癌作用机制研究特别是表观遗传学研究提供学术依据。
作者:黄丹妮;廖维瑶;黎静;余日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氯乙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以活性炭管采集空气样品,采用二硫化碳溶液解吸后,经DB-624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分离,采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结果氯乙烯质量浓度在8.00~800.00 mg/L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低定量浓度和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15和0.05 mg/m3(采集3.00 L空气计);平均解吸效率为95.00%~95.50%,批内、批间精密度分别为2.98%~5.00%和3.40%~5.33%。平均采样效率为95.20%~95.80%;100 mg活性炭管吸附剂对氯乙烯穿透容量为0.87 mg;空气样品在常温下至少可以保存7d。结论本方法解吸效率和灵敏度高,精密度好,样品保存时间长,操作方法简便,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氯乙烯的采样与测定。
作者:潘巧裕;张子群;吴邦华;林佐侃;孙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胜利油田职业伤害的发生频率、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2006—2010年胜利油田上报的职业伤害资料,分析职业伤害的性别分布、时间分布、年龄分布、行业和工种分布以及职业伤害的原因与影响因素等。结果2006—2010年胜利油田发生职业伤害1826例,男、女性职业伤害发生率分别为0.24%和0.10%,年均职业伤害发生率为0.19%。职业伤害发生率从2007年到2010年出现逐年升高趋势。职业伤害多发月份以6月份高,2月份低。发生职业伤害的年龄为21.00~60.0(36.7±7.1)岁。部门分布以采油集输系统高(占41.84%),发生职业伤害部位多的是四肢关节(占45.36%)。人为因素是造成油田职业伤害的主要原因。结论胜利油田职业伤害的发生与行业工种密切相关。提高职工安全意识,改善作业环境、强化防护措施落实是预防或减少油田职业伤害的重要措施。
作者:鲁京浦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