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七皂苷Rg1抗突变和抗肿瘤研究

黄清松;李红枝;张咏莉;丘淑玲

关键词:三七皂苷Rg1, 微核, 肿瘤, 抗突变
摘要:目的 对三七皂苷Rg1的抗突变和抗肿瘤作用进行研究,探讨三七皂苷Rg1单体的药效.方法 以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和睾丸染色体畸变实验观察三七皂苷Rg1的抗突变作用,以S-180和H-22移植性肿瘤观察三七皂苷Rg1的抗肿瘤效果.结果 三七皂苷Rg1对环磷酰胺诱发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发生和丝裂霉素诱发的小鼠睾丸细胞染色体畸变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对S-180和H-22小鼠移植性肿瘤生长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三七皂苷Rg1对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DNA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对小鼠移植性肿瘤也有一定的抑瘤作用.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促肝细胞生长素对慢性重症肝炎的治疗作用

    目的 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对慢性重症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常规疗法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与常规疗法治疗慢性重症肝炎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 常规疗法联合促肝细胞生长因子比常规疗法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疗效提高17.5%,病死率减少22.5%(P值均<0.05).结论 常规疗法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疗效良好.

    作者:张晋川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采用放射性骨显像评价rhBMP-2与珊瑚人工骨复合植入狗牙槽骨后的成骨效能

    目的 探讨应用99Tcm-MDP放射性骨显像评价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与珊瑚人工骨在体外复合后植入狗缺损牙槽骨中后的成骨效应.方法 拔除12只成年狗两侧上颌第二及第三切牙,并去除牙槽窝之间的牙槽间隔,一侧随即植入复合骨,对侧植入珊瑚骨作为对照.并于分别于植入后4、8、12周后取材,采用组织学观察、图像分析和99Tcm-MDP核素骨显像等方法比较两种类型的骨移植材料在牙槽窝中的骨修复能力.结果 复合骨植入牙槽骨后,材料被逐渐降解吸收,新骨不断生成,12周后,植入材料完全被成熟的骨组织取代;图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间复合骨组新骨形成的比值显著高于单纯珊瑚骨组(P<0.05);4周和8周复合骨组核素浓聚程度高于珊瑚骨组,12周两组核素浓聚程度差异不明显.结论 99Tcm-MDP放射性骨显像能早期判断移植骨的成活情况及成骨效果.

    作者:严宁;李小兰;孔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肝脏炎性假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肝脏炎性假瘤(IPL)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肝脏炎性假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因腹部不适就诊;5例术前疑为肝癌,1例诊断为IPL;6例均行手术切除.结论 肝脏炎性假瘤病因不明,术前诊断困难,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可能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甘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手外伤中的皮肤缺损的急诊修复

    目的 探讨手外伤后皮肤同时缺损的急诊修复术式.方法 分析近5年来我院采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急诊修复拇指、手掌及虎口部皮肤缺损14例.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0.5~2.0年,皮瓣血循环正常,外观良好,感觉恢复尚可.结论 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的薄皮瓣覆盖创面,保留皮肤缺损有价值,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刘春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女性职工贫血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女性职工贫血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于2005年随机对11 182名女性职工的血常规进行检查.结果 女性工人贫血发病率为13.03%,其中轻度贫血占贫血人数的72.89%,中度贫血占贫血人数的26.90%,重度贫血占贫血人数的0.21%,按细胞形态学分类: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占22.20%,大细胞性贫血占15.40%,正细胞性贫血占11.05%,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占8.79%.结论 应加强对妇女贫血的预防,改善女职工贫血状况,提高健康水平.

    作者:陈紫鸾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9例诊治体会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近年随着妇科手术患者中肥胖、高龄及糖尿病人数比例的增加,以及产妇无限制的高营养致产妇肥胖,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

    作者:卢守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外科手术病人术前心理护理

    外科手术病人的术前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前焦虑和恐惧直接影响着病人的术后恢复.护士应通过与病人的接触、观察和交谈了解病人对手术的期望和忧虑,同时通过提供信息端正病人不正确的认识,帮助病人解除不必要的顾虑和恐惧.

    作者:刘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老年COPD患者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并发社性肺区获得炎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140例老年COPD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合格痰标本进行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140例患者痰培养阳性者共有80例,共获得致病菌株85株,革兰阴性杆菌占55.3%,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多(21.2%),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球菌以肺炎链球菌多(16.5%),其次为溶血性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对三代头孢霉素耐药严重,对头孢他定、头孢哌酮/舒巴坦或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较敏感.而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几乎全部耐药,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 老年COPD患者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常见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多见,且耐药严重,临床选择抗生素时应加以注意.

    作者:刘媛媛;曾飞球;徐平;黄晓春;李延红;宋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提高超声诊断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在超声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应以解剖为基础,病理为依据,在较短的时间里,使学生掌握常见病、多发病.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互动中,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作者:钱林学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癔症性双下肢瘫痪临床治疗1例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的转变,人们的健康与疾病不仅只和自身的生理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也受周围的社会环境和自身心理变化的影响.心理治疗就是针对病人的病况,在言语、行为、药物等方面对其进行某种暗示,消除病人的精神顾虑,使其配合医生、护士进行治疗的一种疗法[1-2].

    作者:杨曦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黄芪注射液佐治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佐治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儿科近几年来收治的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基本治疗,即卧床休息、大剂量维生素C、辅酶Q10、能量合剂、抗病毒、抗心功能不全及抗心律失常.治疗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静滴.结果 自觉症状全部消失,心电图大致正常,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8.6 d,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13.9 d,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加用黄芪注射液,可缩短疗程,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欧立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聚维酮碘溶液稳定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聚维酮碘液的稳定性和贮存期.方法 查阅有关医药期刊.结果 聚维酮碘溶液的稳定性受温?度、pH值、光线、浓度、包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结论 聚维酮碘溶液不稳定,低浓度聚维酮碘溶液,宜现配现用.贮存期因厂家不同各不相同.

    作者:邹国省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关于乳腺分叶状肿瘤诊断与治疗的思考

    目的 通过总结病例及回顾文献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病理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过去10年中15例次乳腺分叶状肿瘤诊断治疗状况.结论 乳腺分叶状肿瘤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在不同次手术治疗后可以发生转变.治疗以手术为主可辅以内分泌治疗

    作者:屈翔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不典型异位妊娠210例超声诊断体会

    目的 探讨不典型异位妊娠的声像图特点,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 采用经腹B超及彩色多普勒声像仪和经阴道B超检查.结果 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宫外孕210例,诊断符合率90.5%,误漏诊20例,占9.5%.结论 超声对宫外孕仍然具有相当重要的诊断价值,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不典型宫外孕的诊断具有更大的作用.

    作者:冯娟;黄剑毅;王瑶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抗菌药物的唾手可得,使生活中及临床医学实残中滥用抗菌素的现象日趋严重.随之而出现的菌群失调、耐药性变异等给临床上治疗感染性疾病带来困难.本文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做了初步探讨,并就此提出了建议.

    作者:张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做好入院宣教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入院宣教是健康教育的内容之一,我院在入院宣教工作上分级管理,明确各级人员职责,规范入院宣教标准,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定期对入院宣教的效果进行评价反馈,为患者在后期的治疗护理中良好配合打下了基础.

    作者:吴丽琴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头针加电刺激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和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头针加电刺激疗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和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和针刺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服用尼莫地平片,针刺治疗组加用双侧头针配合电刺激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和治疗45 d后的认知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针刺治疗组治疗前Fulg-Meyer评分(34.60±15.41)分,治疗后(73.61±15.41)分;西药治疗组治疗前(35.20±14.35)分,治疗后(54.40±12.41)分,针刺治疗组治疗后积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与西药治疗组治疗后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各量表分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间具有可比性,治疗45 d后,两组在认知功能及非认知功能各量表评分均有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针刺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治疗45 d时比较,各量表分值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头针配合电刺激疗法能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和肢体运动功能且效果较单纯口服尼莫地平片为佳.

    作者:吴红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

    目的 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自动视野检查对诊断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的作用.方法 对我科2004年10月至2006年2月34例(37眼)诊断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自动视野图象进行分析.结果 造影早期视盘全部或部分荧光充盈延缓或缺损,晚期视盘荧光形态有多种表现形式.视野缺损的部位和范围与FFA视盘的缺血部分具有高度的对应关系.结论 FFA和视野对AION的诊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露;王艳玲;李明铭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阴道镜及宫颈细胞学筛查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细胞学筛查在子宫颈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门诊641例宫颈病变患者的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细胞学筛查结果.结果 641例宫颈病变患者均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细胞学筛查.病理诊断为宫颈不典型增生(CIN)Ⅰ级58例,Ⅱ级82例,Ⅲ级95例,宫颈原位癌10例,宫颈早期浸润癌3例,宫颈慢性炎404例.系统宣教以后患者对宫颈病变的认知度提高32%.结论 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细胞学筛查对早期发现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有重要价值,系统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宫颈病变的认知度.

    作者:周卫阳;周艳秋;刘志红;乌兰娜;张礼婕;吴瑞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腺性膀胱炎诊治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57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均行经尿道电切,术后随机分为三组,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药物灌注(丝裂霉素和吡柔比星),一组不给予任何处理.随访观察症状缓解程度和膀胱镜病检结果至少1年.结果 46例完成了随访调查,占80.7%.电切加膀胱灌注组与单纯电切组有效数分别为28/33、7/13,治疗效果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个灌注治疗组治疗后膀胱镜病检阴性例数分别为14/17与14/16,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303).结论 经尿道电切加膀胱药物灌注的治疗效果好于单纯电切治疗的效果.但是电切术后不同的膀胱灌注药物的效果是相似的.

    作者:乔玉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