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华
目的 观察乌体林斯联合维生素A+D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53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用乌体林斯注射液1.72μg肌注,每周1次,共用12周,联合应用口服维生素A+D,1粒1次,1次/d,连用1年,患儿有呼吸道感染时同时应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及对症治疗;对照组不用乌体林斯及维生素A+D,其它用药同治疗组.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的变化,并随访1年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IgG、IgM、IgA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结论 乌体林斯注射液联合维生素A+D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楚溪;温冬娣;曹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环孢霉素A(CsA)联合雄性激素、山莨菪碱、左旋咪唑(SAL)方案治疗成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采用环孢素A口服5~6 mg/(kg·d),疗程3个月,SAL方案6个月,并设SAL治疗对照组.结果 联合治疗组20例,治愈4例,缓解6例,明显进步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6.2%;对照组18例,缓解2例,明显进步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31.6%,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成人再生障碍性贫血用环孢霉素A联合SAL方案治疗具有安全,简便,有效.
作者:谢崇宣;唐冕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血站的主要工作是采供血,服务对象中献血者虽然为正常人群,但仍有相当比例的献血者为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其血液及血液标本存在一定的传染性.因此保证献血者、受血者及工作人员的安全,就成为血站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就如何预防血站内医源性性感染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郑海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前合并心脏病手术患者日益增多,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尤易见于高龄老人.老年人心脏病非心脏手术麻醉的风险比较大.
作者:张晓强;卢梅;杨宪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抗菌药物的唾手可得,使生活中及临床医学实残中滥用抗菌素的现象日趋严重.随之而出现的菌群失调、耐药性变异等给临床上治疗感染性疾病带来困难.本文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做了初步探讨,并就此提出了建议.
作者:张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方法对淋病的疗效.方法 120例淋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用青霉素640万单位,加入10%葡萄糖液3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共三天,并用中药清淋汤3服,治疗三天,辅以外用肤阴洁药液外洗,每日三次;对照组用青霉素640万单位,加入10%葡萄糖液3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共三天.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是治疗淋病的理想方法.
作者:李秀超;李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双层钢丝环扎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科从2002年开始,对56例移位髌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用0.8 mm钢丝髌骨边缘荷包环扎,及在髌前股四头肌腱和髌韧带之间纵行矩形缝合.结果 本组56例,手术时间平均为38 min,骨愈合时间平均为7.1周.3例出现髌骨变形.结论 Pyrford式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少,疗效好.
作者:林庆新;蔡新木;陈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高氧液对新生儿窒息后所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时51例HIE患儿用高氧液治疗前10~20min及治疗后30 min、48 h、72 h,分别采用直接比色法检测患儿血清相关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结果 用高氧液前,轻度HIE和中重度HIE两组SOD、GSH-PX水平明显降低,MDA、NO明显升高,用高氧液后与各自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高氧液治疗不能导致患儿自由基生成增多及脂质过氧化损伤;而是可达到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保护细胞免受损伤.由于样本少,高氧液的作用机制和在儿科的临床应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作者:余放青;余炜蔚;巩彦民;刘龙魂;林立;郭晓军;揭汉理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开塞露诱导产后尿潴留患者排尿的疗效和护理.方法 100例顺产产后尿潴留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均采用开塞露塞肛诱导排尿,而对照组采用听流水声、腹部热敷、腹部按摩等传统方法诱导患者排尿.通过比较患者排尿情况了解诱导排尿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8%,对照组有效率为50%,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 开塞露诱导排尿,成功率高,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
作者:朱庭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5岁,门诊以右眼急性青光眼入院.术前检查:脉搏76次/min,体温36.8℃,呼吸20次/min,血压128/86 mmHg(1 mmHg=0.133kPa);眼部检查:视力OD:0.6,OS:0.8,结膜未见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清,但较浅,CT:1/4,房角呈三角狭窄,晶状体周边呈车轮状混浊,玻璃体透明;眼底检查:视盘边界清,色淡红,C/D:0.6,黄斑反光存在,动静脉比2/3,视网膜平伏,未见渗出及出血点;眼压:OD:18 mmHg,OS:15 mmHg.
作者:应通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是我国特有的肿瘤治疗途径,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在理论基础、治模式、治疗手段上均取得了一定成果,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良好效果得到了实验和临床研究的证实.但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在评价体系、机制研究、综合治疗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以期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者:王陌阡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a抑制剂己酮可可碱,对乙醇及高脂饮食诱导造模的大鼠脂肪肝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24只大鼠分成对照组、造模组和己酮可可碱组(PTX组)三组,造模组、PTX组采用乙醇及高脂饮食诱导进行脂肪肝造模,同时分别给予蒸馏水、己酮可可碱预防治疗12周.治疗后测定各参数及肝脏病理检查.结果 PTX组大鼠血清TNF-a、ALT、AST浓度及肝脂的含量、肝病理脂肪化程度均低于造模组(P<0.05).结论 肿瘤坏死因子-a抑制剂己酮可可碱能有效防治大鼠脂肪肝形成.
作者:张瑞红;黄振宇;张雯;钱绍诚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和肝动脉节段性化疗栓塞(TAS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其与术后肝硬化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将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两组,其中26人接受TACE治疗,另外24人接受TASCE治疗.动态观察他们治疗前后血清中HA(透明质酸)、HPC-Ⅲ(人三型前胶原)、Ⅳ·C(四型胶原)、LN(层黏蛋白)4项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含量变化及肿瘤体积和甲胎蛋白(AFP)两项反应治疗效果的指标的变化.结果 TACE组,治疗后上述4项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肿瘤体积和AFP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而TASCE组,治疗前后上述4项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肿瘤体积和AF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下降程度明显高于TACE组(P<0.05).结论 TASCE治疗原发性肝癌较TACE不易导致肝硬化或程度较轻,而疗效更优.
作者:吴照宇;肖惠宁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解决化疗后病人便秘问题,使治疗方案顺利完成.方法 对36例化疗出现便秘病人,运用中医药理论对其进行正确施护,根据病机,辨证分证型,调节病人整体机能.结果 1~6 d均解除便秘获得预期疗效.结论 辨证施护突出了中医同病异治的原则,在临床上也起到了同病异护的效果,提高了病人的依从性,使化疗方案顺利完成.
作者:罗飞燕;梁洁珍;叶青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应用99Tcm-MDP放射性骨显像评价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与珊瑚人工骨在体外复合后植入狗缺损牙槽骨中后的成骨效应.方法 拔除12只成年狗两侧上颌第二及第三切牙,并去除牙槽窝之间的牙槽间隔,一侧随即植入复合骨,对侧植入珊瑚骨作为对照.并于分别于植入后4、8、12周后取材,采用组织学观察、图像分析和99Tcm-MDP核素骨显像等方法比较两种类型的骨移植材料在牙槽窝中的骨修复能力.结果 复合骨植入牙槽骨后,材料被逐渐降解吸收,新骨不断生成,12周后,植入材料完全被成熟的骨组织取代;图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间复合骨组新骨形成的比值显著高于单纯珊瑚骨组(P<0.05);4周和8周复合骨组核素浓聚程度高于珊瑚骨组,12周两组核素浓聚程度差异不明显.结论 99Tcm-MDP放射性骨显像能早期判断移植骨的成活情况及成骨效果.
作者:严宁;李小兰;孔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前各中小医院生化检验采血器材多为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和一次性塑料试管,故血液在体外不能有效地启动内源凝血系统(也不能有效地启动外源凝血系统,因为注射器一次性到位采集静脉血,故血样标本中的凝血因子Ⅲ极少),而使血标本迅速凝固.
作者:强卫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戊型肝炎为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急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临床上肾功能严重损害为主要表现,肝功能也明显受损,出现黄疸,瘀胆和皮肤瘙痒等临床表现.
作者:王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医用X射线机是医疗单位用于诊断病理而常用的一种辅肋工具.笔者在对其进行计量检定中,根据其特点,结合工作中总结的经验,对医用X射线机检定中的不合格项提出了以下的判断、调整.
作者:陈素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具有镇痛效果确切、对患者全身影响小和术后镇痛时间长等优点,尤其适合小儿腹股沟区手术的麻醉.现就其应用解剖、操作方法、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黄飞;万帆;蔡永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999年9月至2005年12月间经我院手术治疗的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患者中切口感染5例.未出现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经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正确处理.一期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曾红文;张树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