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恶性淋巴瘤化疗致便秘病人的辨证施护

罗飞燕;梁洁珍;叶青

关键词:化疗, 便秘, 辨证施护
摘要:目的 解决化疗后病人便秘问题,使治疗方案顺利完成.方法 对36例化疗出现便秘病人,运用中医药理论对其进行正确施护,根据病机,辨证分证型,调节病人整体机能.结果 1~6 d均解除便秘获得预期疗效.结论 辨证施护突出了中医同病异治的原则,在临床上也起到了同病异护的效果,提高了病人的依从性,使化疗方案顺利完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吻合口溃疡致胃横结肠瘘1例报告

    通过对一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溃疡致胃横结肠瘘的临床治疗和观察,分析总结此类疾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以提高本病的诊断率和治愈率.

    作者:袁祖成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不典型异位妊娠210例超声诊断体会

    目的 探讨不典型异位妊娠的声像图特点,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 采用经腹B超及彩色多普勒声像仪和经阴道B超检查.结果 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宫外孕210例,诊断符合率90.5%,误漏诊20例,占9.5%.结论 超声对宫外孕仍然具有相当重要的诊断价值,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不典型宫外孕的诊断具有更大的作用.

    作者:冯娟;黄剑毅;王瑶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甲钴胺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甲钴胺(弥可保)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并与维生素B12治疗作比较.方法 20例甲钴胺治疗患者与18例维生素B12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21 d后比较两组面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同时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改良Portmann评分和面神经电图(EnoG)检测潜伏期,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甲钴胺治疗组面神经功能恢复优于维生素B12治疗组(P<0.05),]甲钴胺治疗组面神经电图潜伏期较维生素B12组短,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甲钴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并且优于维生素B12.

    作者:蔡斌;赵合庆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医用X射线机检定不合格项的调整

    医用X射线机是医疗单位用于诊断病理而常用的一种辅肋工具.笔者在对其进行计量检定中,根据其特点,结合工作中总结的经验,对医用X射线机检定中的不合格项提出了以下的判断、调整.

    作者:陈素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手术与药物联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与药物联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效果.方法 35例于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期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患者采用修补术治疗5 d后,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药物口服2周.结果 ①手术时间为30.5±3.6 min,术中无1例患者输血;②术后无并发症发生;③术后1月治愈率为97.14%;④术后1年,经复查胃镜,无1例溃疡复发.结论 修补术后辅以抗溃疡三联药物治疗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疗效确切,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胡林忠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结核性脑膜炎与脑膜癌病的临床比较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和脑膜癌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及神经影像学鉴别要点.方法 回顾对比分析两种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脑脊液及头颅MRI改变.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发热、意识障碍及尿便障碍明显增多(P<0.05或P<0.01),脑脊液白细胞总数、蛋白也明显升高(P<0.01),细胞分类中中性粒阳性率明显增多(P<0.01),含有浆细胞(P<0.01)和嗜酸粒.而脑膜癌病患者呕吐明显增多(P<0.05),脑脊液糖降低更明显(P<0.05),脑脊液细胞分类以单核系细胞增生为主,占14/170,头颅MRI改变各有不同.结论 根据临床特征及脑脊液和神经影像学检查只能初步鉴别两种疾病,确诊依靠脑脊液查到病原体.

    作者:张受涛;李扣华;李继民;孙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论传染病与旅游的关系及防治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加速全球性人口流动,同时也增加了旅游者与传染病的接触机会.回顾历史,传染病对人类文明的重创至今让人心有余悸.如何应对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传染病对旅游业的危害,大限度降低传染病对旅游经济的影响,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温本祥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开塞露诱导产后尿潴留患者排尿的效果观察和护理

    目的 探讨开塞露诱导产后尿潴留患者排尿的疗效和护理.方法 100例顺产产后尿潴留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均采用开塞露塞肛诱导排尿,而对照组采用听流水声、腹部热敷、腹部按摩等传统方法诱导患者排尿.通过比较患者排尿情况了解诱导排尿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8%,对照组有效率为50%,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 开塞露诱导排尿,成功率高,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

    作者:朱庭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加强新生儿游泳的安全管理

    通过对新生儿游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并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探讨加强新生儿游泳的安全管理方法,加强责任心,树立安全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许美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丝裂霉素和卡介苗早期交替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

    目的 探讨表浅性膀胱肿瘤术后早期(6 h)用丝裂霉素C(MMC)与卡介苗(BCG)交替膀胱内灌注预防肿瘤复发的疗效.方法 对65例病理证实的表浅性膀胱肿瘤患者,术后早期(6 h内)开始应用MMC 40 mg和BCG 120 mg,每周1次交替膀胱灌注,共12次,以后每月1次,共6次,以后每间隔3个月1次,共2年.结果 随访1~12年,平均4.6年.7例肿瘤复发,复发率10.8%.2例死于肿瘤进展,1例死于脑出血.结论 MMC和BCG早期、交替膀胱灌注可有效预防袁浅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

    作者:詹中锋;曹振学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阴道镜及宫颈细胞学筛查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细胞学筛查在子宫颈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门诊641例宫颈病变患者的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细胞学筛查结果.结果 641例宫颈病变患者均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细胞学筛查.病理诊断为宫颈不典型增生(CIN)Ⅰ级58例,Ⅱ级82例,Ⅲ级95例,宫颈原位癌10例,宫颈早期浸润癌3例,宫颈慢性炎404例.系统宣教以后患者对宫颈病变的认知度提高32%.结论 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细胞学筛查对早期发现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有重要价值,系统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宫颈病变的认知度.

    作者:周卫阳;周艳秋;刘志红;乌兰娜;张礼婕;吴瑞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后尿道断裂手术的护理体会

    后尿道包括前列腺部及膜部尿道,位于骨盆内.后尿道断裂并发于骨盆骨折,有时发生于医源性损伤,以骨盆骨折损伤多见.由于骨盆变形,盆底肌肉韧带牵拉,耻骨前列腺韧带受到急剧的?牵拉,而被撕裂或连同前列腺突出移位,改变前列腺尿道与膜部尿道交接处撕裂或断裂[1].

    作者:冯丽颜;周小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实验室血标本促凝新方法——玻璃珠法

    目前各中小医院生化检验采血器材多为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和一次性塑料试管,故血液在体外不能有效地启动内源凝血系统(也不能有效地启动外源凝血系统,因为注射器一次性到位采集静脉血,故血样标本中的凝血因子Ⅲ极少),而使血标本迅速凝固.

    作者:强卫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男性尖锐湿疣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

    目的 探讨男性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血液流变学特点.方法 对104例男性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和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并与同期男性健康组对照.结果 男性尖锐湿疣发病高峰年龄为21~36岁,好发部位为龟头(73.1%)、冠状沟(55.8%)、包皮(44.2%).大多数局部有瘙痒(59.6%)和烧灼感(51.9%),多以不洁性接触传染(65.4%).血液流变学显示:全血黏度、低切还原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 尖锐湿疣具有性病的一般临床特点,血液流变学呈高黏血症改变.

    作者:叶加健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间隔旁路射频消融术对房室传导的影响

    目的 探讨间隔旁路射频消融术(RFCA)对房室传导的影响.方法 对32例间隔旁消融的病人进行回顾分析.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4例;年龄18~74岁,显性旁路18条,隐性旁路14条.结果 ①间隔旁路分布主要位于左右后间隔,其次是右前间隔,再次是右中间隔;②消融成功率为98.9%;③房室结损伤发生率为9.4%.结论 结果表明间隔旁路消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右前、中间隔旁路消融时发生房室结损伤的可能性较大.如采用小功率开始消融,可降低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

    作者:田广智;孙立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老年COPD患者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并发社性肺区获得炎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140例老年COPD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合格痰标本进行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140例患者痰培养阳性者共有80例,共获得致病菌株85株,革兰阴性杆菌占55.3%,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多(21.2%),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球菌以肺炎链球菌多(16.5%),其次为溶血性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对三代头孢霉素耐药严重,对头孢他定、头孢哌酮/舒巴坦或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较敏感.而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几乎全部耐药,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 老年COPD患者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常见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多见,且耐药严重,临床选择抗生素时应加以注意.

    作者:刘媛媛;曾飞球;徐平;黄晓春;李延红;宋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8肽生长抑素、14肽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比较

    目的 回顾性分析8肽生长抑素(施他宁)、14肽生长抑素(善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方法 我院2004年6月~2006年6月收治的10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用随机单盲的方法分成两组,施他宁组50例,善宁组50例.两组均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静脉营养支持、制酸、抗生素应用,其中施他宁组应用施他宁6mg加入0.9%的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24h维持,疗程7 d;善宁组应用善宁0.5 mg,加入0.9%的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24 h维持,疗程7 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施他宁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善宁组.结论 施他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优于善宁,两者疗效有区别.

    作者:朱光辉;邬善敏;胡洪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儿科麻醉中临床研究进展

    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具有镇痛效果确切、对患者全身影响小和术后镇痛时间长等优点,尤其适合小儿腹股沟区手术的麻醉.现就其应用解剖、操作方法、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黄飞;万帆;蔡永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新生儿游泳的健康教育

    新生儿游泳是人类早的自主保健活动.它能促进新生儿大脑发育,提高对外界反应能力,是人类智力发育开启智商、情商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叶转弟;莫秀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联合胃肠补液治疗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体会

    目的 观察应用小剂量胰岛素及静脉补液联合胃肠补液治疗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的效果.方法 应用小剂量胰岛素及静脉补液联合胃肠补液治疗26例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结果 胃肠补液量占补液总量的1/3~1/2,26例高渗昏迷患着各项生化指标24 h恢复正常,无脑水肿、心衰、溶血的发生.结论 联合胃肠补液更有利于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的治疗.

    作者:邢荣珠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