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论传染病与旅游的关系及防治

温本祥

关键词:传染病, 旅游业发展, 人口流动, 旅游经济, 旅游者, 文明, 危害, 历史, 课题
摘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加速全球性人口流动,同时也增加了旅游者与传染病的接触机会.回顾历史,传染病对人类文明的重创至今让人心有余悸.如何应对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传染病对旅游业的危害,大限度降低传染病对旅游经济的影响,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喘乐宁爱喘乐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

    自1997年我院儿科采用喘乐宁、爱喘乐以空气压缩泵做动力气雾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秀敏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手术切除当日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耳垂瘢痕疙瘩

    目的 总结局部注射长效激素曲安奈德控制手术切口瘢痕疙瘩复发的经验.方法 手术切除耳垂瘢痕疙瘩当日采用曲安奈德封闭切口.结果 20例病人切口一期愈合,未见复发.结论 手术切除瘢痕疙瘩加局部注射曲安奈德能有效的预防切口真皮内瘢痕增生,控制复发.

    作者:师新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是我国特有的肿瘤治疗途径,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在理论基础、治模式、治疗手段上均取得了一定成果,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良好效果得到了实验和临床研究的证实.但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在评价体系、机制研究、综合治疗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以期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者:王陌阡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导尿术的改良及应用

    目的 改良导尿术的临床验证及推广应用.方法 住院导尿病人156例,随机分组:2004年9月至2005年3月旧式导尿105例、2005年4月至2005年10月改良式导尿51例,分别观察其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统计旧式导尿法成功95例(90%)导尿时疼痛42例(40%)血尿10例(10%);改良式导尿成功51例(100%)导尿疼痛8例(1.5%),导尿后的疼痛2例(4%)无血尿.结论 改良导尿法成功率高,疼痛少无血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宏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盐酸乙哌立松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乙哌立松对紧张型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97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乙哌立松,2月后比较两组疼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乙哌立松是治疗紧张型头痛的有效药物.

    作者:马海蓉;朱亚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实验室血标本促凝新方法——玻璃珠法

    目前各中小医院生化检验采血器材多为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和一次性塑料试管,故血液在体外不能有效地启动内源凝血系统(也不能有效地启动外源凝血系统,因为注射器一次性到位采集静脉血,故血样标本中的凝血因子Ⅲ极少),而使血标本迅速凝固.

    作者:强卫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医用X射线机检定不合格项的调整

    医用X射线机是医疗单位用于诊断病理而常用的一种辅肋工具.笔者在对其进行计量检定中,根据其特点,结合工作中总结的经验,对医用X射线机检定中的不合格项提出了以下的判断、调整.

    作者:陈素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和肝动脉节段性化疗栓塞(TAS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评价和与术后肝硬化发生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和肝动脉节段性化疗栓塞(TAS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其与术后肝硬化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将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两组,其中26人接受TACE治疗,另外24人接受TASCE治疗.动态观察他们治疗前后血清中HA(透明质酸)、HPC-Ⅲ(人三型前胶原)、Ⅳ·C(四型胶原)、LN(层黏蛋白)4项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含量变化及肿瘤体积和甲胎蛋白(AFP)两项反应治疗效果的指标的变化.结果 TACE组,治疗后上述4项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肿瘤体积和AFP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而TASCE组,治疗前后上述4项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肿瘤体积和AF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下降程度明显高于TACE组(P<0.05).结论 TASCE治疗原发性肝癌较TACE不易导致肝硬化或程度较轻,而疗效更优.

    作者:吴照宇;肖惠宁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以贫血为首要表现的消化道肿瘤30例临床分析

    贫血常有各种病因可查.我院血液科每年要收治多例贫血患者,虽经骨髓检查诊断为缺铁为主的增生性贫血,但部分患者补充铁剂效果不佳,早期患者又缺乏特异性消化道主诉与症状,故往往在入院早期或再次入院时都未能作胃镜、肠镜等检查,导致延误诊断.现将以贫血为首诊的30例消化道肿瘤的临床分析在此做一小结.

    作者:程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西吡氯铵含漱液在牙龈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西吡氯铵含漱液对单纯性牙龈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60例牙龈炎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使用西吡氟铵含漱液治疗,对照组使用复方氯已定含漱液治疗,于晨起、睡前、饭后10min用漱口剂漱口一次,每次15 ml,含漱1min,漱口后1 h内勿进饮食和漱口.观察牙龈红肿、出血、疼痛、口臭,进行菌斑检查,对疗效进行判断.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疼痛及口臭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牙龈炎患者用药4 d后菌斑下降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8 d后试验组与对照组间菌斑下降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对牙龈炎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吡氯铵含漱对牙龈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腮腺多形性腺瘤84例临床分析

    腮腺多形性腺瘤是口腔科比较多见的肿瘤,占所有腮腺良性肿瘤的80%.该肿瘤虽属良性,但临床表现多样,术后易复发.我院自1998年8月至2005年8月收治具有完整病例记录和术后随访记录的腮腺多形性腺瘤84例,本文就其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及其术后并发症做回顾分析.

    作者:王广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重度眼球热烧伤的早期综合治疗

    目的 研究总结眼球热烧伤急性期、营养紊乱期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按Roper-Hall分度法把烧伤分4度,并根据烧伤的病理过程分为3期:急性期、营养紊乱期、瘢痕期.急性期给予抗感染及肝素等治疗;营养紊乱期给予糖皮质激素、维生素C及羊膜覆盖等治疗.结果 25只Ⅲ度以上烧伤眼,24只眼保留有功能,1只眼转外地行角膜移植.结论 眼球热烧伤有一个复杂的、较长的病理过程,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伤眼感染、溶解坏死、穿孔、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因此,烧伤早期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综合治疗体系,是保存眼球、为二次手术创造有利条件的保证.

    作者:贾英华;刘虹;李华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抗菌药物的唾手可得,使生活中及临床医学实残中滥用抗菌素的现象日趋严重.随之而出现的菌群失调、耐药性变异等给临床上治疗感染性疾病带来困难.本文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做了初步探讨,并就此提出了建议.

    作者:张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不典型异位妊娠210例超声诊断体会

    目的 探讨不典型异位妊娠的声像图特点,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 采用经腹B超及彩色多普勒声像仪和经阴道B超检查.结果 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宫外孕210例,诊断符合率90.5%,误漏诊20例,占9.5%.结论 超声对宫外孕仍然具有相当重要的诊断价值,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不典型宫外孕的诊断具有更大的作用.

    作者:冯娟;黄剑毅;王瑶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银杏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银杏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脑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银杏注射液组(治疗组48例)和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对照组50例)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6%,对照组总有效率58.0%,两组相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银杏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裴韶青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急性肾盂肾炎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急性肾盂肾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其动态变化与发热、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动态测定一组24例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年龄(33.6±12.6)岁,高体温(39.1±0.9)℃,基线SIRS评分3.7±0.6]入院后开始治疗之前,以及入院后第4、7天血清CRP值.观察分析CRP水平及其动态变化与体温、热程、血白细胞(WBC)计数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急性肾盂肾炎患者血清基线CRP水平与高体温、热程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6和0.62);CRP越高,峰值体温亦越高,热程越长,CRP回复正常时间相对延长.当患者体温及血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CRP仍可能尚未回复正常.结论 CRP较体温、血WBC计数能更敏感的反映机体的炎症状态.通过动态观察血CRP水平有助于评价疾病状态、预后和指导治疗.

    作者:李向阳;蒋莹;陈结慧;祝胜郎;李就鸿;常巨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对策.方法 对我院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并实施针对性防范措施.结果 减少了护理安全隐患,保障了医患双方利益.结论 通过对潜在护理安全问题的分析、讨论及采取的一系列针对性防范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医疗纠纷和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马小红;张丽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吻合口溃疡致胃横结肠瘘1例报告

    通过对一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溃疡致胃横结肠瘘的临床治疗和观察,分析总结此类疾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以提高本病的诊断率和治愈率.

    作者:袁祖成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倍他乐克对2型糖尿病QT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倍他乐克对2型糖尿病患者已增大的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确诊的2型糖尿病伴QTd≥50 m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糖尿病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治疗;观察组58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服倍他乐克.治疗2周后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测定QT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QTd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2周后QTd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QTd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倍他乐克可显著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已增大的QT离散度.

    作者:张惠琪;张进鹏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肝硬化合并感染9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肝硬化合并感染情况.方法 统计分析我院近6年收治肝硬化180例的病例资料.结果 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率53.3%,院内感染率27.2%,感染组Child-PughC级患者明显多于非感染组(P<0.01),肝硬化患者住院时间大于30 d者发生院内感染机会明显高于小于30 d者(P<0.01),发生感染病死率27.13%,未发生感染病死率2.38%(P<0.01).结论 肝硬化患者易并发各种感染,从而使病情加重,甚至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作者:李美英;臧秀平;王菊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