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群
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接受诊治的4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资料分析,按入院登记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基础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不良事件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8.34%,对照组不良事件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41.67%,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以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度为70.84%,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预防护理不良事件以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促进老年患者骨折处的愈合,使老年患者早日正常行走,提高老年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我院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医院知名度.
作者:王曙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因素并探讨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自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在我科进行治疗的缺铁性贫血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分析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因素,并根据相关因素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7.6%,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析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因素并对缺铁性贫血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范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整体护理在反流性食管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共12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掷骰子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两组各为60例.对照组采取消化科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则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在反流性食管炎护理中的护理疗效甚佳,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胥晓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研究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路径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应用临床效果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彩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与急诊科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抢救方式,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院前急救与急诊科抢救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所需时间、ICU停留时间、神志清醒时间、CHE活力恢复(60%)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所需时间、ICU停留时间、神志清醒时间、CHE活力恢复(60%)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各项数据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通过治疗与护理服务之后均治愈,住院时间为2至11天.结论:在常规急救基础上添加院前急救与急诊科抢救,能够显著提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加快患者的恢复时间,优化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昌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本文主要探讨了手术室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在本医院中选取了100例2017年5月-2018年1月进行了手术的患者,然后随机把他们分成了两个不同的小组,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采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术后访视,对比分析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百分之九十七,而对照组只有百分之八十,说明手术室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给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作者:马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在心血管内科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共计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110例.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护理,实验组患者的临床风险事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能够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汪湾湾;张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饮食运动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糖尿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药物降血糖、检测血糖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饮食运动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40.0%及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0%、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严格的控制饮食、合理的运动、血糖的检测可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有效的控制,对糖尿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娜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析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哮喘84例患儿研究对象,随机分设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42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方法护理,给予研究组健康教育.比较观察不同护理干预的实施取得的效果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儿的再次入院次数、再次发作次数情况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行护理干预的哮喘患儿采取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儿及其家长对哮喘病症的认知,减少再次入院次数,以及再次发作次数.
作者:林天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有效性.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胆结石患者120例纳入至本次研究中,并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入选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使用微创保胆取石术,参照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干预治疗,观察两种手术,同时比较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用时(43.9±12.0)分钟、术中出血量为(15.6±3.6)毫升及平均术后住院时间(2.6±0.3)天均显著优于参照组的(50.6±12.8)分钟、(29.6±3.8)毫升及(3.8±0.3)天,两组数据差异性显著,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研究组60例患者的躯体功能评分为(89.65±3.89)分,社交功能评分为(95.26±2.68)分,心理评分为(95.02±2.56)分,生活质量评分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的(69.65±3.85)分、(68.26±2.08)分、(72.02±2.46)分,数据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讨论:胆结石患者运用微创保胆取石术干预治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操作简单,同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干预治疗胆结石的理想方法.
作者:王胜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的探讨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对采用超声乳化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采用超声乳化治疗的白内障患者中抽选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行超声乳化治疗的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计嘉芸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于骨创伤患者术后疼痛的控制效果.方法:将我院骨科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2例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的研究组与对照组中,各51例,为对照组入选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观察两种护理方法,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各时间的疼痛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段的疼痛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入选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舒适护理对于骨创伤患者来讲是一种理想的临床护理方式,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减轻患者痛苦,对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易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是通过门诊超值服务的开展,积极探索服务新举措,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以开展超值服务前后一年的时间为分界点,各随机调查100名患者,未实施超值服务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超值服务后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2015年度与2016年度门诊服务投诉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为患者提供超值护理服务能更好的满足患者的要求,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投诉率.
作者:何小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的60例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3例.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3.33%;护理后,2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提高,且实验组[(95.36±3.5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1.26±7.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也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陈雪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近年来,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发病人数逐渐增多,而且,股骨粗隆间骨折在老年人中多发,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多存在比较严重的骨质疏松情况和并存多种内科相关疾病,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目前,多推荐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积极的手术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开展手术治疗后,需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实行术后功能恢复,以便促使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术后患肢相关功能恢复,促进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关节相关功能恢复,减轻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术后切口疼痛及肿胀情况,对积极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也存在重要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后的功能康复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希望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的术后机体恢复提供有效方法.
作者:沈林华;董雨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给予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82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体温恢复时间对比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早期宫颈癌对比开腹手术效果明显,并发症少,恢复速度快,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王琼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从医学角度来讲,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目前成病原因和发病机制都不是十分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对于直肠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临床的表现主要为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有超过90%的患者病发之后25年内复发至少1次.近些年来,伴随着基础性研究和临床实践的逐步深入开展,在UC的治疗领域行之有效的研发和探索出了一系列比较新型的方法和制剂,并且都有着比较不错的效果.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着重针对溃疡性结肠炎内科治疗的进展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作者:白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手术室中的应用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手术室2017年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80例通过静脉留置针的方式建立静脉通路的病人,观察所有病人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0例病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7.5%,平均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3.75±1.35)d,并发症发生率为3.75%,经及时处理后症状均有所改善,终康复出院.结论:静脉留置针在手术室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且在置管期间辅助于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改善护理质量,值得推荐.
作者:田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两种表型铜绿假单胞菌(PAE)毒力基因、产金属酶(MBLs)检测与耐药性进行分析探索,为医生诊疗以及医院感染控制打下基础.方法 使用ATB鉴定系统对其进行鉴定,并选出两种表型菌株;另外,使用纸片扩散法对耐药性进行检测;利用PCR方法对毒力基因exoS、exoU和exoY进行检测;使用改良Hodge试验法对MBLs进行检测.结果 在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方面,非黏液型PAE普遍高于黏液型,特别是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氨曲南、美罗培南这些药物的耐药率,非黏液型PAE要显著高于黏液型;与此同时,在MBLs阳性率方面,非黏液型要明显高于黏液型;在3种毒力基因阳性率方面,黏液型高于非黏液型,不过没有明显性差异;在6种基因型中,有exoU+/exoS-/exoY-和exo U-/exoS-/exoY-这两种基因型显示非黏液型高于黏液型,剩下的四种基因型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PAE感染要及时使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以避免非黏液型转变为黏液型,加大后续诊治的难度.
作者:蔡航;孙靖;张正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脑电图诊断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86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利用脑电图检查和诊断,对照组利用腰椎穿刺脑脊液诊断,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患儿家属满意度等差异.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95.3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8.37%,研究组家属满意度、住院时间、诊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病毒性脑炎在儿童患者中广泛发病,及早救治能够减少患儿脑组织受损发生,改善患儿预后,利用脑电图诊断小儿病毒性脑炎准确率高,且不会对患儿身体造成损伤,值得推广.
作者:宋振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