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新香;陈慈珊;巫带花;黄爱容;吴劲松
目的 了解矽肺及矽肺结核患者体内细胞及体液免疫水平,探讨其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患者T淋巴细胞和免疫球蛋白进行分析比较,并采用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方法对两者的相关性和相关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矽肺和矽肺结核患者CD3、CD4和CD8的阳性百分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人群(P<0.01或O.05),但矽肺和矽肺结核患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矽肺和矽肺结核患者IgG、IgM 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人群(P
作者:李小萍;葛宪民;秦少珍;麦志丹;王力珩;覃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报告3例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病例,分析探讨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 分析3例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检验结果及治疗情况.结果 3例患者均有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功能损害,但严重程度和表现形式不一,可伴随其他器官损害表现,经激素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临床表现既有共性又各有特点,除皮肤、肝脏、淋巴结损害外,还可能存在其他器官损害.提示在今后诊治本病的过程中,需加强对多器官损害的观察,以提高对该病的全面认识.
作者:张雪涛;倪为民;冯玉妹;张顺荣;杨水莲;姚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廊坊市和邯郸市曲周县4所中学的152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整体上并不严重;②中教一级教师职业倦怠严重;③教龄在5~10年是教师职业倦怠的严重阶段;④性别、学校类型对职业倦怠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虽不严重,但已具有普遍性.
作者:彭丽华;李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血清蛋白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轻、中重度中毒两组APP患者共52例,于第1、7、14天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做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球比(A/G)检查,并选28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且排除一切与蛋白改变有关的疾病.结果 APP患者第7、14天血清TP、ALB及GLB分别与第1天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分别有显著性下降(P<0.01;P<0.05).APP患者血清蛋白降低主要与前7 d蛋白非选择性丢失等因素有关.而后趋向稳定;无论是轻度中毒组还是中重度中毒组均100%发生了低蛋白血症,表明一旦百草枯对机体的损害启动就可造成较为严重的损伤.结论 血清蛋白质的降低是APP患者多脏器损伤(尤其是肾脏损伤)以及全身反应的综合表现,动态观测蛋白质的变化对了解机体的损害状况,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帮助.
作者:张秀文;李清华;石金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完善外周血淋巴细胞TCR基因突变的离体培养方法,为其作为生物剂量计提供试验模型.方法 以不同剂量(0-8 Gy)的X射线照射新鲜分离的健康成人周围血淋巴细胞,用不同浓度的植物血凝素(PHA-P)、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协同刺激,37℃、5%CO2、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7 d,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 PHA-P及rhIL2协同刺激,细胞的活化增殖要优于PHA-P单一刺激后再加入rhIL2.TCR基因位点突变频率(TCRMF)在O~8 Gy剂量范围内,剂量效应拟和曲线以二次多项式模式相关性好.结论 采用本实验改进的方法,可缩短 TCR 基因突变表型表达的时间.可为尽快估算受照人员的辐射生物剂量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侯殿俊;马娅;刘伟;乔建维;卢峰;商希梅;李洁清;封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安多霖抗微波辐射损伤作用,为研发新型、有效辐射防护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阴性对照、辐照组及2个安多霖给药组.给药组大鼠连续灌胃安多霖30 d.经微波1次全身照射.照后24 h,对生殖和神经系统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辐照组精子计数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给药组精子计数高于辐射组,但差异不显著.给药组所有大鼠精子活动度良好;大鼠自由活动仪测试结果,2个给药组大鼠活动度均高于辐照组,12 g/kg组与辐射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作者:王春燕;齐雪松;张伟;郝述霞;张翠兰;吕慧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尘肺(Pneumoconioais)是长期在生产活动中吸人生产性粉尘而发生的肺部进行性纤维组织增生的全身性疾病,目前是我国危害大的职业病[1].
作者:邱新香;陈慈珊;巫带花;黄爱容;吴劲松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云锡矿工既往慢性支气管炎与肺癌的关系.方法 利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云锡矿工肺癌高危人群慢性支气管炎与肺癌死亡危险的关系.结果 1992-1999年,共9 295名云锡矿工进入队列,随访至2001年底,共443例肺癌死亡.慢性支气管炎可增加肺癌死亡危险性,调整危险比(HR)为1.5(95%CI:1.3~1.8),慢性支气管炎与肺鳞癌呈显著正相关,与腺癌和小细胞癌症的关联则元显著性.分层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关联仅在吸烟者中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可能是云锡矿工肺癌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其致肺癌的危险应引起重视并加以控制.
作者:范亚光;姜勇;常润生;姚树祥;赵永成;胡苹;乔友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接尘职工健康状况,为企业防治尘肺病和开展职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某矿业集团接触煤尘、岩尘的10 310名在岗职工健康监护档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尘肺病检出率为0.53%:I期尘肺病人发病年龄为(52.00±5.42)岁、发病工龄为(30.00±2.95)年;肺功能异常检出率为4.62%.血压偏高检出率为22.60%,血压偏高与年龄、工龄呈正相关(r=0.98,P<0.001);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19.89%,心电图异常与工种有关(x2=77.48,P<0.005),与年龄无关,采煤工、掘进工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高于辅助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6.70%;尿常规异常率为2.70%.纯掘进工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高于纯采煤工,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该矿业集团职工尘肺病发生率下降,但健康状况不客乐观.企业应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作者:吴全兰;丁新平;陈卫东;郭长轩;张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矽肺及矽肺结核的血清铜蓝蛋白(CP)活力,判断矽肺纤维化进展程度.方法 用对苯二胺盐酸法对142例矽肺及89例矽肺结核患者血清CP活力进行测定.结果 ①矽肺患者血清CP活力与年龄无相关关系,与接尘工龄呈负相关r=-0.297,P<0.01);②各期矽肺及矽肺结核血清CP活力比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接尘工龄小于5年的矽肺患者血清CP活力较10~20年及大于20年者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接尘工龄小于5年矽肺与矽肺结核血清CP活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矽肺及矽肺结核患者血清CP活力明显升高,与肺纤维化病变有一定的关联性.矽肺发病工龄越短,血清CP活力越高,发病工龄小于5年的矽肺患者肺纤维化进展快.
作者:叶绍色;邹伟明;李和林;张久红;陈丹;谢伟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1].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农药在控制农业病虫草害,保障农作物增产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若使用不当,则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目前,农药中毒已成为我国广大农村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与社会问题.
作者:刘丽华;钟柳青;黎明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贯彻卫生部<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保障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及公众健康.方法 按照<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卫生防护标准>要求对山东省8家医疗机构放射性敷贴治疗场所进行现场检测.结果 除放射源储存箱及治疗场所外防护完全合格外,发现了放射源泄漏、辅助设施污染、防护设施缺失、表面污染检测仪器没有配置等问题.结论 应贯彻落实<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卫生防护标准>等法规标准,进一步理顺放射性敷贴治疗的管理,提高放射诊疗单位和人员的安全意识.
作者:李全太;宋钢;陈跃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吉法酯(Gefarnate)与安贺拉眼液联合应用对碱灼伤干眼兔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新西兰白兔20只(40眼),制作碱灼伤干眼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滴生理氯化钠、1%Gefarnate联合0.5%安贺拉滴眼液.行定期裸眼、结膜荧光素染色、虎红染色、泪膜破裂时同(Tear break-up time,BUT)、泪液蕨样变试验(Tear rerningtest,TFT)等检查,第7、28天分别取结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黏蛋白5AC(MUC5AC)表达和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结果 实验组裸眼体征缓解,结膜荧光素染色、虎红染色逐渐减轻,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UT术后逐渐下降,第7天明显,随后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TFT显示实验组Ⅲ、Ⅳ级结晶逐渐减少;结膜杯状细胞密度第7天开始增加,MUC5AC阳性率和积分在第28天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第7、28天炎症细胞浸润密度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杨水平;陈剑;陈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邻仲丁基苯酚的溶剂解吸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XAD-7管吸附空气中邻仲丁基苯酚,用甲醇解吸,以二甲基甲酰胺作内标,毛细管柱气相色谱(FID)测定.结果 空气中邻仲丁基苯酚的浓度在0~222mg/m3(以采集4.5 L空气计,相当于邻仲丁基苯酚标准溶液浓度在0~1 000 mg/L)时,线性方程为:y=0.004x+0.004,r=0.999 8.检出限为1.0 mg/L,低检出浓度为O.2 mg/m3(以采集4.5 L空气计算);解吸效率≥95.6%;穿透容量(BTV)>6.6 mg;采样效率为100%;样品在室温下可保存7 d.结论 本方法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邻仲丁基苯酚的浓度测定.
作者:李小娟;仓公敖;马永建;吉文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E(VitE)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两种抗氧化剂对甲醛(FA)所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4只清洁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氯化钠,n=8)、FA组(15 mg/kg,n=9)、FA(15mg/kg)+NAC(100 mg/kg)组(n=9)、FA(15 mg/kg)+VitE(100 mg/kg)组(n=8).每日给药1次,连续7 d.第8天开始用六臂放射状水迷宫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连续检测7 d.并检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结果 FA组小鼠早期兴奋后期则静卧少动,其余各组小鼠无此现象.体重增长在各组小鼠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经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发现FA组小鼠学习期和记忆期潜伏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79和2.953,P<0.01);但学习期和记忆期的小鼠错误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A组的GSH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干预组的MDA低于F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氧化剂对FA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翟金霞;冯丫娟;丁书姝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和重复性心理应激对大鼠血清皮质酮和免疫组织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分为6组,3组分别接受为期1、14和28 d束缚应激(6 h/d),相应的3个对照组大鼠不接受任何应激处理.分别测定大鼠在应激和非应激状态下血清皮质酮水平以及胸腺组织和脾淋巴细胞中GR的水平.结果 3个对照组大鼠的血清皮质酮水平分别为(103.4±6.4)、(100.0±7.8)和(99.2±11.2)ng/L血清,应激状态下则分别为(624.6±52.O)、(663.1±48.1)和(673.6±26.9)ng/L血清.14和28 d应激组大鼠的胸腺GR数目均明显低于相应的对照组动物[(38.36±2.71)vs(24.48±2.00)pmol/g蛋白,(39.11±4.13)vs(23.66±2.63)pmol/g蛋白];1、14和28 d应激组大鼠脾淋巴细胞中的GR数目亦明显低于相应的对照组动物[(5 189.88±180.11)vs(4 816.88±197.72)结合位点/细胞,(5 822.38±179.27)vs(2 990.13±120.67)结合位点/细胞,(5 887.38±108.83)vs(1 820.50±161.11)结合位点/细胞].结论 急性和重复性心理应激可以增强糖皮质激素(GC)的分泌,同时下调免疫组织中的GR水平,对动物机体造成病理性应激损伤.
作者:田传胜;孙菲;王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准确评价工作场所中使用个体听力防护的噪声接触人群的听力损失.方法 对50家企业的3 432名接触噪声工人进行纯音听力测试并对50家接触噪声企业进行职业卫生调查.结果 50家噪声接触企业进行职业流行病调查显示噪声强度(92.1±4.9)dB,累积噪声暴露量(CNE)为(103.43±6.66)dB(A)·年;在3 432名接触噪声作业人员的听闻检查中,高频损失1 272人,(37.06%),语频损失133人(3.88%);高频和语频损失的发生率随累积噪声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其发生率与CNE存在剂量一反应关系(P<0.01).结论 高频和语频的发生率随累积噪声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呈剂量-反应关系.
作者:刘新霞;郭智屏;何坚;梁永锡;冯简青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青岛市涉苯企业职业卫生基础情况,了解苯及其化合物的危害程度及现状,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制作涉苯企业职业卫生情况调查表,对全市所辖165家涉苯企业进行调查.结果 涉苯企业中,合资企业所占比例高达44.2%,其次为私营企业占20.0%;工作场所苯系物监测合格率83.3%,不同企业性质的苯系物监测合格率差异存在显著性(x2=40.108 4,P<0.000 1);职业健康检查率迭81.3%,其中国有企业检查率高.达89.2%,私营企业的检查率只有62.0%;部分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措施不够健全.结论 青岛市涉苯企业的职业卫生工作亟待加强,对存在苯及其化合物职业危害因素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人群应进行重点监督.
作者:刘亚青;朱俐冰;陈海云;赵霖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辐射诱导人淋巴细胞GADD45基因表达定量检测技术,探讨GADD45基因表迭变化作为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可行性.方法 健康人周围血经X射线照射后分离淋巴细胞,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CADD45基因经不同剂量照射(0~8 Gy)、2 Gy照后不同时间(0~72 h)的mRNA表达水平,以管家基因GAPDH为内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照射后GADD45基因在转录水平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增加,4 Gy照射时达到峰值,8 Gy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GADD45基因表达改变存在线性剂量-效应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3.408+1.528x,R2=0.787.2 Gy照射后GADD45基因mRNA表达在照射后1 h呈现上升趋势,在4 h时迭峰值,照射后72 h基因表达仍未恢复到初始水平.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ADD45基因表达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重复性和剂量一效应关系,有可能成为新的辐射生物剂量计.
作者:刘莉;余义;赵卫东;李进;王芹;田丽丽;姜恩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特异性抑制剂N-(6-氧-5,6-二氢菲啶-2-羟基)-N,N.二甲基乙酰胺-盐酸(PJ34)对氢醌(HQ)所致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LF 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离体传代培养的HLF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HQ组)、3个PJ34组和3个PJ34+HQ组.按PJ34不同浓度(0.5、1.0、2.0 μmoLL)分为PJ34的Ⅰ、Ⅱ、Ⅲ组,作用4 h后检测结果;按PJ34的Ⅰ、Ⅱ、Ⅲ组浓度及作用4 h后再分别加入HQ(80μmol/L)分为PJ34+HQ的Ⅰ、Ⅱ、Ⅲ组,作用24 h检测结果;HQ组仅用HQ 24 h处理.采用PARP-1单克隆抗体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HLF细胞中PARP-1蛋白表达、细胞凋亡和细胞复制后期(G2)细胞数情况,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HLF细胞相对存活率.结果 各组给予不同剂量的PJ34 4 h后,HLF细胞的存活(增殖)明显受抑制(P
作者:唐焕文;胡大林;梁海荣;罗皓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