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蛋白质的变化及意义

张秀文;李清华;石金河

关键词:中毒, 百草枯, 蛋白质, 低蛋白血症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血清蛋白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轻、中重度中毒两组APP患者共52例,于第1、7、14天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做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球比(A/G)检查,并选28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且排除一切与蛋白改变有关的疾病.结果 APP患者第7、14天血清TP、ALB及GLB分别与第1天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分别有显著性下降(P<0.01;P<0.05).APP患者血清蛋白降低主要与前7 d蛋白非选择性丢失等因素有关.而后趋向稳定;无论是轻度中毒组还是中重度中毒组均100%发生了低蛋白血症,表明一旦百草枯对机体的损害启动就可造成较为严重的损伤.结论 血清蛋白质的降低是APP患者多脏器损伤(尤其是肾脏损伤)以及全身反应的综合表现,动态观测蛋白质的变化对了解机体的损害状况,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帮助.
中国职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个体噪声防护的职业接触人群听力损失的剂量-反应关系研究

    目的 准确评价工作场所中使用个体听力防护的噪声接触人群的听力损失.方法 对50家企业的3 432名接触噪声工人进行纯音听力测试并对50家接触噪声企业进行职业卫生调查.结果 50家噪声接触企业进行职业流行病调查显示噪声强度(92.1±4.9)dB,累积噪声暴露量(CNE)为(103.43±6.66)dB(A)·年;在3 432名接触噪声作业人员的听闻检查中,高频损失1 272人,(37.06%),语频损失133人(3.88%);高频和语频损失的发生率随累积噪声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其发生率与CNE存在剂量一反应关系(P<0.01).结论 高频和语频的发生率随累积噪声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呈剂量-反应关系.

    作者:刘新霞;郭智屏;何坚;梁永锡;冯简青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琼枝麒麟菜多糖对γ射线照射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琼枝麒辟菜多糖(EGP)对辐射损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照射对照组(B组)和3个不同剂量EGP加照射组(C、D、E组),C、D、E组分别以3个不同剂量(100、200和400 mg·kg-1·d-1)按每10 g体质量0.1 ml灌胃,连续10 d;A组和B组均用等量生理氯化钠灌胃,7 d后除A组外均行一次性γ射线照射,每只2 Gy,20 h后检测胸腺细胞自发增殖、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T 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和溶血素生成试验.结果 照射对照组小鼠免疫指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00和400 mg/kg EGP 能显著提高辐射损伤小鼠的免疫功能.结论 EGP对辐射损伤小鼠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吴显劲;孟庆勇;欧超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云锡矿工慢性支气管炎与肺癌关系的队列研究

    目的 探讨云锡矿工既往慢性支气管炎与肺癌的关系.方法 利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云锡矿工肺癌高危人群慢性支气管炎与肺癌死亡危险的关系.结果 1992-1999年,共9 295名云锡矿工进入队列,随访至2001年底,共443例肺癌死亡.慢性支气管炎可增加肺癌死亡危险性,调整危险比(HR)为1.5(95%CI:1.3~1.8),慢性支气管炎与肺鳞癌呈显著正相关,与腺癌和小细胞癌症的关联则元显著性.分层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关联仅在吸烟者中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可能是云锡矿工肺癌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其致肺癌的危险应引起重视并加以控制.

    作者:范亚光;姜勇;常润生;姚树祥;赵永成;胡苹;乔友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从事石化产品后加工企业工人周围血细胞改变状况的调查

    目的 了解石化产品后加工企业工人周围血细胞改变状况,提出预防措施,保障工人身体健康.方法 对某石化企业检测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浓度,对后加工作业工人进行血液检查与分析.观察组共1 444人,对照组共954人.结果 ①观察组工作场所甲苯、总烃、聚丙烯粉尘、聚乙烯粉尘的检测结果未超国家标准;②观察组检出血液中性粒细胞数目减少为76人(5.26%)、对照组为18人(1.8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作者:麦汉茂;彭昌龙;温伟华;李永世;彭轩;谢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离体诱导淋巴细胞TCR基因突变检测实验条件的探讨

    目的 完善外周血淋巴细胞TCR基因突变的离体培养方法,为其作为生物剂量计提供试验模型.方法 以不同剂量(0-8 Gy)的X射线照射新鲜分离的健康成人周围血淋巴细胞,用不同浓度的植物血凝素(PHA-P)、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协同刺激,37℃、5%CO2、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7 d,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 PHA-P及rhIL2协同刺激,细胞的活化增殖要优于PHA-P单一刺激后再加入rhIL2.TCR基因位点突变频率(TCRMF)在O~8 Gy剂量范围内,剂量效应拟和曲线以二次多项式模式相关性好.结论 采用本实验改进的方法,可缩短 TCR 基因突变表型表达的时间.可为尽快估算受照人员的辐射生物剂量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侯殿俊;马娅;刘伟;乔建维;卢峰;商希梅;李洁清;封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低温对机体损伤作用的研究进展

    工作场所中的低温因素,是常见的职业性物理因素.长期从事低温作业不仅引起机体局部的损伤如冻结、冻伤;而且还对机体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以及骨关节等产生危害,并可引起相应的职业相关性疾患,甚至威胁从业工人的生命.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低温对机体损伤的研究资料,对这一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为低温对健康影响的防治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韩运梅;林立;张春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蛋白质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血清蛋白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轻、中重度中毒两组APP患者共52例,于第1、7、14天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做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球比(A/G)检查,并选28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且排除一切与蛋白改变有关的疾病.结果 APP患者第7、14天血清TP、ALB及GLB分别与第1天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分别有显著性下降(P<0.01;P<0.05).APP患者血清蛋白降低主要与前7 d蛋白非选择性丢失等因素有关.而后趋向稳定;无论是轻度中毒组还是中重度中毒组均100%发生了低蛋白血症,表明一旦百草枯对机体的损害启动就可造成较为严重的损伤.结论 血清蛋白质的降低是APP患者多脏器损伤(尤其是肾脏损伤)以及全身反应的综合表现,动态观测蛋白质的变化对了解机体的损害状况,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帮助.

    作者:张秀文;李清华;石金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矽肺及矽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与免疫球蛋白水平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矽肺及矽肺结核患者体内细胞及体液免疫水平,探讨其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患者T淋巴细胞和免疫球蛋白进行分析比较,并采用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方法对两者的相关性和相关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矽肺和矽肺结核患者CD3、CD4和CD8的阳性百分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人群(P<0.01或O.05),但矽肺和矽肺结核患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矽肺和矽肺结核患者IgG、IgM 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人群(P

    作者:李小萍;葛宪民;秦少珍;麦志丹;王力珩;覃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矽肺及矽肺结核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活力的研究

    目的 了解矽肺及矽肺结核的血清铜蓝蛋白(CP)活力,判断矽肺纤维化进展程度.方法 用对苯二胺盐酸法对142例矽肺及89例矽肺结核患者血清CP活力进行测定.结果 ①矽肺患者血清CP活力与年龄无相关关系,与接尘工龄呈负相关r=-0.297,P<0.01);②各期矽肺及矽肺结核血清CP活力比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接尘工龄小于5年的矽肺患者血清CP活力较10~20年及大于20年者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接尘工龄小于5年矽肺与矽肺结核血清CP活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矽肺及矽肺结核患者血清CP活力明显升高,与肺纤维化病变有一定的关联性.矽肺发病工龄越短,血清CP活力越高,发病工龄小于5年的矽肺患者肺纤维化进展快.

    作者:叶绍色;邹伟明;李和林;张久红;陈丹;谢伟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糖皮质激素冲击量治疗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伴严重肝损害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DMLT)严重肝损害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临床分析14例DMLT严重肝损害用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结果 14例中6例采用冲击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治愈5例,治愈率达83.3%;8例采用常规量治疗,全部死于肝衰竭,治愈率为O%.结论 DMLT 肝损害是造成DMLT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采用冲击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吴奇峰;梁伟辉;陈嘉斌;夏丽华;陈甦生;黄家文;李聪;刘惠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维生素E和N-乙酰半胱氨酸对甲醛所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变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维生素E(VitE)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两种抗氧化剂对甲醛(FA)所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4只清洁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氯化钠,n=8)、FA组(15 mg/kg,n=9)、FA(15mg/kg)+NAC(100 mg/kg)组(n=9)、FA(15 mg/kg)+VitE(100 mg/kg)组(n=8).每日给药1次,连续7 d.第8天开始用六臂放射状水迷宫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连续检测7 d.并检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结果 FA组小鼠早期兴奋后期则静卧少动,其余各组小鼠无此现象.体重增长在各组小鼠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经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发现FA组小鼠学习期和记忆期潜伏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79和2.953,P<0.01);但学习期和记忆期的小鼠错误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A组的GSH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干预组的MDA低于F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氧化剂对FA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翟金霞;冯丫娟;丁书姝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3例临床报告

    目的 报告3例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病例,分析探讨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 分析3例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检验结果及治疗情况.结果 3例患者均有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功能损害,但严重程度和表现形式不一,可伴随其他器官损害表现,经激素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临床表现既有共性又各有特点,除皮肤、肝脏、淋巴结损害外,还可能存在其他器官损害.提示在今后诊治本病的过程中,需加强对多器官损害的观察,以提高对该病的全面认识.

    作者:张雪涛;倪为民;冯玉妹;张顺荣;杨水莲;姚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安多霖对微波辐照大鼠生殖及神经系统的防护作用

    目的 探讨安多霖抗微波辐射损伤作用,为研发新型、有效辐射防护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阴性对照、辐照组及2个安多霖给药组.给药组大鼠连续灌胃安多霖30 d.经微波1次全身照射.照后24 h,对生殖和神经系统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辐照组精子计数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给药组精子计数高于辐射组,但差异不显著.给药组所有大鼠精子活动度良好;大鼠自由活动仪测试结果,2个给药组大鼠活动度均高于辐照组,12 g/kg组与辐射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作者:王春燕;齐雪松;张伟;郝述霞;张翠兰;吕慧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工人粉尘接触量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防尘效果.方法 现场调查企业的一般情况,按国家相关检测标准检测各工种作业工人接触粉尘浓度.结果 不同工种接触粉尘浓度有较大的差异,水泥分厂工人粉尘浓度合格率显著低于矿山分厂和制造分厂,包装工和搬运工粉尘浓度合格率为O,水泥磨巡检工、石灰石破碎巡检工、立磨巡检工和汽、火散工合格率为50%~70%,驾驶员、窑巡捡工、煤磨巡检工和中控操作员合格率在80%以上.结论 包装、发运岗位是粉尘的关键控制点,水泥分厂作业工人为粉尘危害重点监护对象.

    作者:黎海红;江世强;段平宁;吕林;黄世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尘肺患者心理状况及其生活质量研究进展

    尘肺(Pneumoconioais)是长期在生产活动中吸人生产性粉尘而发生的肺部进行性纤维组织增生的全身性疾病,目前是我国危害大的职业病[1].

    作者:邱新香;陈慈珊;巫带花;黄爱容;吴劲松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非致死性职业伤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职业伤害(Occupational injuries)即工伤是指工人在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职业性事故(Occupational accidents)而引起机体组织的突然性意外损伤,它不仅能造成缺勤,而且可引起残废、甚至死亡[1].

    作者:白梅;杨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人周围血淋巴细胞受照后GADD45基因表达的改变

    目的 建立辐射诱导人淋巴细胞GADD45基因表达定量检测技术,探讨GADD45基因表迭变化作为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可行性.方法 健康人周围血经X射线照射后分离淋巴细胞,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CADD45基因经不同剂量照射(0~8 Gy)、2 Gy照后不同时间(0~72 h)的mRNA表达水平,以管家基因GAPDH为内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照射后GADD45基因在转录水平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增加,4 Gy照射时达到峰值,8 Gy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GADD45基因表达改变存在线性剂量-效应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3.408+1.528x,R2=0.787.2 Gy照射后GADD45基因mRNA表达在照射后1 h呈现上升趋势,在4 h时迭峰值,照射后72 h基因表达仍未恢复到初始水平.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ADD45基因表达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重复性和剂量一效应关系,有可能成为新的辐射生物剂量计.

    作者:刘莉;余义;赵卫东;李进;王芹;田丽丽;姜恩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某企业二甲基甲酰胺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分析

    目的 探索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业的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和周期.方法 对464名DMF作业工人作职业健康检查,统计分析其结果.结果 DMF作业工人在上岗早期(3个月内)内即有肝功能受损,在岗期间作业工人的血小板计数下降有显著性(P=0.000),心电图、尿常规检查无实际临床意义.结论 应注重DMF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的针对性,必检项目建议检查肝功能,上岗3个月内动态检测肝功能;在岗期间是否必检尿常规和心电图有待斟酌.

    作者:茅蓉;姚耿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河北某地区高中教师职业倦怠分析

    目的 了解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廊坊市和邯郸市曲周县4所中学的152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整体上并不严重;②中教一级教师职业倦怠严重;③教龄在5~10年是教师职业倦怠的严重阶段;④性别、学校类型对职业倦怠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虽不严重,但已具有普遍性.

    作者:彭丽华;李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某矿业集团接尘煤矿工人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接尘职工健康状况,为企业防治尘肺病和开展职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某矿业集团接触煤尘、岩尘的10 310名在岗职工健康监护档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尘肺病检出率为0.53%:I期尘肺病人发病年龄为(52.00±5.42)岁、发病工龄为(30.00±2.95)年;肺功能异常检出率为4.62%.血压偏高检出率为22.60%,血压偏高与年龄、工龄呈正相关(r=0.98,P<0.001);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19.89%,心电图异常与工种有关(x2=77.48,P<0.005),与年龄无关,采煤工、掘进工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高于辅助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6.70%;尿常规异常率为2.70%.纯掘进工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高于纯采煤工,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该矿业集团职工尘肺病发生率下降,但健康状况不客乐观.企业应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作者:吴全兰;丁新平;陈卫东;郭长轩;张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国职业医学杂志

中国职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华南区域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