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巯基乙酸小鼠经皮染毒的某些毒性研究

宋春华;甘卉芳

关键词:巯基乙酸, 小鼠, 经皮染毒, 有机溶剂, 经皮吸收, 经皮毒性, 接触途径, 从业人员, 冷烫精, 分子式, 系统, 美发, 保护, 安全
摘要:巯基乙酸(thioglycollic acid以下简称TGA)是目前市售各种冷烫精的主要成分,其分子式为HS-CH2COOH,易溶于水和多种有机溶剂,且易经皮吸收[1]。鉴于TGA的主要接触途径是经皮接触,为保护美发业从业人员和烫发者的安全,我们对TGA的经皮毒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中国职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某石化铁运公司90号2档沥青罐车有害因素调查

    沥青是一种烃类混合物[1],主要成分是沥青质和树脂,还含有高沸点矿物油及少量的氧、硫或氮的化合物.该公司90号2档沥青产品属高粘度石油沥青,该产品在罐车贮存装卸过程中,会分解出多种有害的混合气体,当毒物浓度较高时,易对下罐车作业人员发生中毒事故.近日,该公司发生一起民工下罐车作业引起中毒的事故,四名民工未配戴防毒面具下罐车清理残余沥青,相继晕倒,后被该公司人员戴防毒面具救起,经调查中毒物罐车硫化氢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14倍,为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其余23节同类罐车也全部检出有害物质,表明沥青罐车存在毒害因素是一种普遍现象,同行业人员应注意防范职业中毒.现将本次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春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县级企业改制对防尘工作影响的探讨

    自1997年起,我市陆续对部分县级厂进行个体租赁承包或股份制改造,为了解改制对防尘工作的影响,探讨在新形势下县级企业尘肺病防制工作的重点,我们对这些厂进行了调查.

    作者:史子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天麻和阿胶联合对染铅大鼠海马一氧化氮含量及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观察和探讨天麻和阿胶联合对染铅大鼠学习记忆损害的拮抗作用.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经口染铅并分别单独及联合给予天麻(每天4.0 g/kg)和阿胶(每天1.0 g/kg)灌胃;每月用游泳试验测试学习记忆一次,3个月后处死大鼠,测定海马组织一氧化氮浓度.结果在游泳试验中,高铅对照组和低铅对照组大鼠5 min内到达平台次数,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天麻和阿胶单用即可明显增加染铅大鼠抵达平台的次数(P<0.05,第2、3月P<0.01),两者联用效果更为显著(P<0.01).海马组织一氧化氮测定,高铅对照组和低铅对照组海马一氧化氮,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天麻单用即可明显提高染铅大鼠海马一氧化氮(P<0.05,低铅时P<0.01);阿胶单用亦可明显提高染铅大鼠海马一氧化氮(P<0.05);天麻和阿胶联用效果更为显著(P<0.01).病理检查:高铅对照组和低铅对照组大鼠海马萎缩,细胞变性、坏死,轴突断裂、溶解、消失等,而高铅天麻阿胶组和低铅天麻阿胶组细胞变化不明显.结论天麻和阿胶单用即可显著减轻铅对学习记忆的损害作用,两者联用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李茂进;胡俊峰;张春玲;于素芳;韩惠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用霉敌替换甲醛保存标本对医学生健康影响的调查

    目的了解霉敌溶液替换甲醛保存标本前后对医学生健康的影响.方法在霉敌溶液替换甲醛前后,对440名学生的症状及空气中甲醛的浓度进行调查.结果用霉敌保存液后,可明显减轻学生的刺激症状,并极大地降低了空气中甲醛的浓度(P<0.01).结论霉敌溶液是一种可减轻甲醛对医学生危害的尸体保存液.

    作者:秦毅;何仲义;王效军;韩怀钦;朱玲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微波消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鼠骨中多种元素的含量

    在生物样品的元素分析中,样品处理是十分关键的重要步骤.干灰化和湿消化是其常用的处理方法.随着微波技术的发展,微波消化用于生物样品处理也日益广泛.对骨骼中其它元素测定的方法,作者曾进行过有关的研究[1,2],卜海富等[3]也报道过动物骨Pb、Cd的测定方法,但由于其样品处理方法分别用甲酸或四甲基氢氧化氨溶液于沸水浴中进行消解,既耗时,又未能将样品彻底消化.本文采用甲酸作溶剂,加压微波消化鼠骨样品,使其基体得以较彻底的破坏,直接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鼠骨中Cu、Cr、Mn和Ni等元素的含量,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俊;刘焕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文化程度对职业紧张测试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文化程度对职业紧张测试结果的影响.方法使用职业紧张测量工具对656名不同职业的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结果高中/中专组工作危险性、职务提升、工作自主性、A型行为、身心症状和每日紧张感评分小于大学及以上组,而物理环境、技术利用程度、工作前景未知性、组织忠诚度和心理卫生评分则大于大学及以上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文化程度对前述部分职业紧张因素、个体因素和紧张结局的测试结果存在着明显影响.

    作者:谷桂珍;薛改样;余善法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2例职业接触所致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原因分析

    放射性核素的广泛应用为临床诊断和疾病的治疗提供了较为先进的技术手段.但也存在不少弊端,尤其是开放性核素的应用,防护不好或操作不规范,可能对病人和工作人员产生过量照射,甚至引起放射性损伤[1].本文对某核医学工作场所从设备、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并对引起慢性皮肤损伤的原因作了分析.

    作者:王修德;王欣梅;邢桂平;杨新芳;王树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武汉市农药中毒、高温中暑漏报调查及对策

    1970年武汉市开始建立农药中毒、高温中暑卡片报告体系,它作为职业病报告的辅助体系,运行30年来,为确保武汉市人民政府下达的0.04%生产性农药中毒控制线、0.02%生产性中暑控制线的完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几年来,少数医疗单位、职业卫生工作者受到眼前利益的驱使,放松了对农药中毒、高温中暑和其它急性职业中毒的预防工作,宣传教育有所松懈,卡片漏报现象程度不同地存在[1].我们分别对武汉市1998年与1999年农药中毒、高温中暑的漏报情况开展了调查.

    作者:陆华新;刘建安;杨明茂;徐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高温对小鼠胸腺细胞亚群及其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高温对小鼠胸腺细胞亚群及其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探讨热锻炼诱导小鼠胸腺热耐受形成的机制.方法 BALB/c小鼠每天41℃高温处理1 h,连续9 d,于第1、3、5、7、9天高温后4 h取胸腺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胸腺细胞亚群及HSP70表达阳性率.结果高温使小鼠胸腺重量明显减轻,第1、3天胸腺细胞CD4+CD8+亚群明显减少,第5天后CD4+CD8+亚群比例开始恢复.除第9天外,高温组胸腺细胞HSP70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CD4+CD8+胸腺细胞亚群减少可能是高温致小鼠胸腺萎缩的主要原因,而HSP70表达升高是热耐受形成的分子基础之一,可作为高温致小鼠胸腺细胞损伤的标志物.

    作者:蒋定文;郭明秋;李楚芳;陈立茵;沈先荣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抢救1例急性砷化氢中毒的护理

    砷化氢(arsenic trihydride,AsH3),在工业上无直接用途,而是在某些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废气,属高毒类化学物质.主要经呼吸道侵入体内,并被迅速吸收,除少部分以原形从肺部呼出外,绝大部分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急性溶血,成为致病的主要原因.本病例接触砷化氢职业史明确,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急性砷化氢中毒.经对症抢救、血浆置换及驱砷等综合治疗和护理,病情顺利地得到控制并逐渐恢复.现将救治过程中的护理经过报告如下.

    作者:边秀芳;薛玉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山东省农药中毒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我省近年农药中毒情况及中毒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两个乡镇的施药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访问调查.结果在观察期内5 619名施药员中有41例发生急性农药中毒,中毒率为0.7%.主要农药中毒危险因素为混配用药、徒手配药、药械滴漏、皮肤清洗不彻底、施药时大风或天气闷热、施药面积过大等.结论混配用药及施药操作行为不规范易引发农药中毒,应加强施药员安全用药知识教育和技术培训.

    作者:易继湖;阎永建;范昭宾;崔萍;郭广泉;宋兹金;范玉红;吴兆凯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YF-1杀菌剂对小鼠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YF-1杀菌剂是石油开采中专用的一种杀菌剂,它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机体多方面的损害.本研究通过对吸入YF-1杀菌剂小鼠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和两种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进行测定分析,探讨YF-1杀菌剂对机体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作者:李厚勇;王蕊;高晓奇;陈玉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钢铁业噪声对工人健康的影响

    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已为人们所公认.噪声是钢铁行业的主要职业性危害因素之一,对工人健康的不良影响,尤其对听力损伤的特点及严重程度如何,报道甚少.本文对武钢冷轧、大型厂463名噪声作业工人和109名对照人群进行了健康调查和体检,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敏;陈铁;张建成;郑贵怀;李济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某树脂防水胶对SD大白鼠亚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某防水胶是一种树脂胶体物质,主要应用于水厂、高层水池、地下水库、水管、地铁等的防渗作用,与人们的卫生关系密切,它可能污染水池的水,而造成对人群毒作用.因其使用日益广泛,卫生问题备受关注,所以进行了对生物体毒性作用的研究.

    作者:诸茂盛;梁晓芸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正己烷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

    目的制定卫生标准.方法调查256家使用正己烷企业;对4家重点企业个体接触浓度测定和179名接触者体检;分析140例中毒资料.结果中毒接触浓度在180 mg/m3以上的样品占93.02%;个体接触平均浓度>100 mg/m3的高浓度组有2人肌电图轻微周围神经损害,<100 mg/m3的低浓度组未发现对健康不良影响.结论建议车间空气正己烷大容许浓度(MAC)为180 mg/m3,时间加权平均值(TWA)为100 mg/m3.

    作者:何家禧;黄先青;谢万力;孔凌珍;童映芳;朱光华;张东辉;黄建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生产工人吸烟、被动吸烟对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分析

    目的探讨生产工人吸烟、被动吸烟对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用彗星电泳方法测定359名电梯厂工人(男性252人,女性107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205人为生产作业工人,另154人为管理人员(对照组).结果吸烟可使DNA损伤增加(P<0.001),测定的彗星矩(Tail Moment,TM)以每日吸烟者为大(0.93 μm),其次为偶尔吸烟者(0.76 μm)和戒烟者(0.70 μm),而以从不吸烟者为小(0.56 μm);被动吸烟亦可使TM增加(P=0.021);生产工人DNA损伤增加的TM值远大于管理人员[0.74 μm(0.68~0.80)与0.53 μm(0.49~0.56),P<0.001];协方差分析表明吸烟(P<0.001)、被动吸烟(P<0.032)和性别(男性,P<0.001)对TM值有影响,DNA损伤与年龄(P=0.001)呈正相关.结论吸烟、被动吸烟可致淋巴细胞DNA损伤,男性较女性DNA损伤为重,年龄与DNA损伤呈线性相关.

    作者:韦拔雄;朱昌淇;江朝强;许启荣;陈月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石化企业工人外周血白细胞总数调查

    为了解石化企业内不同生产环境作业工人外周血白细胞变化情况,我们于1999年6月至9月采用日产SYXFmeXF-820半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查了四种类型生产工人的外周血白细胞,第一类工人是用原油炼制燃料油的炼油厂工人794人(男478,女316),平均年龄36.9岁;第二类工人是用石油中的低沸点馏分生产聚乙烯、聚丙烯的乙烯厂工人1 019人(男733,女286),平均年龄28.4岁;第三类工人是用高沸点馏分生产润滑油的润滑油厂工人273人(男169,女104),平均年龄39.9岁;第四类是为以上生产单位进行维修的检修厂工人312人(男255,女57),平均年龄34.5岁.

    作者:蒋益林;林维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铝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研究

    目的探讨铝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改变及其接触水平-效应关系.方法采用WHO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NCTB)对某铝厂65名电解工人和52名对照工人进行测试分析,同时测定其血清铝、尿铝浓度.结果血清铝、尿铝浓度接触组明显高于对照组.除视觉保留外,铝接触工人的大部分测试标准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其在情感状态、注意力、听记忆、运动敏捷度与准确性方面已有显著改变.且血清铝浓度与数字跨度、提转敏捷度及情感状态标准分间均存在负相关.结论职业性铝接触可影响工人正常的神经行为功能,血清铝浓度与神经行为功能间可能存在一定接触水平-效应关系.NCTB测试可考虑作为铝作业工人健康监护的早期敏感指标.

    作者:郭智勇;余秋月;朱启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老年煤工尘肺结核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

    煤工尘肺是煤矿工人严重的职业病,患者细胞免疫力低下,病变无法逆转,加之尘肺与肺结核相互因果.肺结核是导致我国目前煤工尘肺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两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健康教育是实施化学药物治疗尘肺结核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也是提高护理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地控制治疗结核和延长尘肺结核病人寿命,护士根据奥瑞姆自理理论的支持-教育模式[1],对病人实行心理、行为上支持和帮助,以提高保健意识,逐步建立起自理的生活形态而促进康复.现将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内容及效果简述如下.

    作者:杜素芝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某乡个体制鞋业苯中毒的调查报告

    为了解莱芜市某乡个体制鞋业苯中毒情况,我们对该乡进行了全面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内容与方法1.1 车间空气测定车间空气中苯、甲苯浓度的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

    作者:秦宝法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国职业医学杂志

中国职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华南区域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