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仁仁;朱燕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结合作业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康复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1期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作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关节松动技术.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MA、肿胀、VA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肿胀、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FMA、肿胀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松动结合作业治疗可更好的促进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的康复
作者:张文慧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小儿推拿在闽地传播过程中,受地域环境及文化的影响,经过以杨希贤、徐龙华、刘家瑞为代表的三代医家长期临床实践,不断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积累,形成具有闽派中医特点的小儿推拿理论体系和手法治疗特点.其中捏脊八法由刘家瑞提出,是闽派小儿推拿的独特代表性手法,将传统的捏脊操作重新编制成一整套系统的操作手法,提高了传统的捏脊动作的疗效.捏脊八法操作简便,且不受条件、场地、季节等限制,婴幼儿配合度佳,适合各个年龄段婴幼儿的治疗保健,临床疗效佳,可供临床医师参考.
作者:李兰丽;陈亮;刘家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ICU危重患者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实施床旁CRRT治疗的ICU危重患者40例,随机分为基础组和干预组各20例.基础组运用基础护理,干预组另实施护理干预,总结两种护理模式的运用效果.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血钠、血钾水平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基础组(P<0.05).干预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心血管并发症、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基础组(P<0.05),两组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危重患者CRRT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可改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陈忠灿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龄女性再次妊娠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生物反馈电刺激的康复机理.方法:将于本院产检及分娩的产妇中抽选300例,其中适龄妊(产)妇单次妊娠100例纳入A组,100例高龄初产妇纳入B组,100例高龄经产妇纳入C组,分析其盆底功能变化情况以确定高龄产妇多次妊娠风险,同时予以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分析其盆底功能康复情况.结果:B、C两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组(38.00%、56.00%>20.00%),C组发生率又显著高于B组(56.00%>3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后,三组肌电压相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而快肌的恢复又快于混合肌及慢肌.结论:高龄女性再次妊娠后,其产后会受高龄和多产等因素影响,易导致盆底功能出现障碍性问题,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是促进产妇盆底功能健康恢复的有效措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李晓霞;章颖;吴叶平;林淑鑫;郑文卉;林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8月~2018年1月本院接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观察患者神经功能变化情况、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MESS、ADL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MESS、AD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有积极影响,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状况,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邓伟;蒋鹏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针对高职护理专业目前生理学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依据其他医学院校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实践,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措施,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出发.首先内容上突出“实用”原则,同时带入人文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上可结合PBL、TBL等教学模式的优势进行教学,同时引入网络课堂教学.通过教学改革旨在更好地适应高职教育特点,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谯邦兴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治疗对早期妊娠自然流产后康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早期妊娠自然流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与健康宣教,试验组采用认知干预、心理护理、行为干预.治疗前后采用SAS和SDS评分量表评价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缓解早期妊娠自然流产后患者的心理负性情绪,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谭波涛;谭志向;姜梦莹;王维;谭淮校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急性腰扭伤是常见疾病,也是针灸推拿治疗的特色及优势病种,针灸的治疗方法种类繁多.本文对针灸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文献进行综述,以便了解针灸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慧;王祖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颈型颈椎病是早期的颈椎病,其在颈椎病发病率中高.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方式的改变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该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笔者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颈型颈椎病的发病率进行大样本调查,了解本病在郑州市的发病率,研究发病人群及临床症状特点,进一步推动本病的社区早期防治,减少本病的危害,具有提高中医药促进全民健康的作用.
作者:郭现辉;李伟彪;潘富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中的效果及肺不张发生率.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呼吸道管理,观察组在呼吸管理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肺不张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引流管插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不张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呼吸衰竭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降低肺不张发生率,推荐探索性推广.
作者:董玲琴;何丽云;郑群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探讨口服等渗甘露醇(2.5%)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5月本院接诊的疑似小肠病变患者60例,采用多层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CT平扫,再给予其等渗甘露醇(2.5%)口服,对患者进行CT造影检查,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参照,计算CT平扫、CT造影对小肠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并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CT平扫、CT造影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参照,CT造影对小肠病变的诊断灵敏度、准确率均高于CT平扫(P<0.05),其特异度与CT平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一致性分析,CT平扫诊断结果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为中等水平,而CT造影诊断结果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为良好水平.结论:口服等渗甘露醇(2.5%)后行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可对小肠病变予以灵敏显示,有利于提高小肠病变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余养信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5~2017年本院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3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5例,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结合焦氏头针体针及其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醒脑开窍焦氏头针体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结合焦氏头针体针及其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陆道群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盆底肌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妊娠和分娩对女性产后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影响和危害.产后盆底肌功能的康复是产后康复治疗的重要问题.通过收集资料,发现康复治疗方法对产后盆底肌功能的修复有辅助作用.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对各类康复治疗手段辅助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的情况作出阐述,为医务工作者优化产后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帮助产妇在产后早期预防和远离PFD.
作者:刘建华;冯伟;金蕾;赵建国;吴伟;周发艳;张秋英;刘玮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并根据随机数字奇偶性分为试验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则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试验组生存质量评分、疾病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浛栎;刘小娜;雷巧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心电图(ECG)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梗死相关冠状动脉(IR-CA)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3例STEMI患者的2DE、ECG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根据2DE及ECG结果预测IRCA,并与CAG结果对比,分别计算两种方法单独及联合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对于左前降支(LAD)病变,2DE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83%、33.58%、73.50%、77.69%、53.57%,ECG分别为75.65%、86.57%、78.67%、93.62%、57.71%,联合预测分别为94.56%、31.14%、77.02%、78.20%、68.85%.对于左回旋支(LCX)病变,2DE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8.67%、88.29%、66.67%、41.79%、70.67%,ECG分别为3.33%、96.40%、67.49%、29.41%、68.88%,联合预测分别为19.33%、86.49%、65.63%、39.19%、70.42%.对于右冠状动脉(RCA)病变,2DE、ECG、CAG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DE、ECG对STEMI患者的IRCA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杨柳茵;薛雯;谢颖嫦;刘柃希;张建兴;周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中药房重要饮片质量管理是保障医院中药房中药饮片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工作,其管理质量对于医院的工作质量和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应的管理问题依然存在,导致其管理质量低下,影响到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对中药房中药饮片质量管理问题与改进对策进行了相应分析和探讨,以期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马坤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模式配合家属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7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并待产的初产妇214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7例,对照组行常规围生期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责任制护理配合家属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的剖宫产、自然分娩率及产后幸福感.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自然分娩率及GWBS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配合家属干预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增强产妇的主观幸福感.
作者:陈希雅;叶顺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后护理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实施手术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皮下血肿消失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下肢麻木不适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配合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价值优异,值得推广.
作者:吴丽凤;余爱娥;苏莲凤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预见性护理对于保守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在本科室治疗的肱骨外科颈骨折老年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骨科基础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预见性护理模式.6个月后复诊时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预见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成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四个维度(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功能)的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保守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应用中效果显著,值得继续深化改进并推广应用.
作者:邵冬梅;徐婉毅;庄雪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医护技一体化模式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7月本院住院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医护管理,试验组采取医护技一体化模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出院时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临床疗效、误吸率.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组出院时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误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技一体化模式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降低误吸率及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寇丽霞;胡光云;严金霞;刘向力;周莉;胡娜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