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房早期护理干预对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分析

李爽

关键词:产房早期护理, 母乳喂养, 泌乳量
摘要:目的:观察产房早期护理干预对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5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250例)和观察组(2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产房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和产后泌乳时间.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4h、48h泌乳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房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母乳喂养率,促进和增加产妇乳汁分泌,值得推广.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结核性脑膜炎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剖析结核性脑膜炎用糖皮质激素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6年6月本院接收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都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糖皮质激素,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发热缓解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用糖皮质激素,可促进患者症状缓解,缩短病情恢复时间.

    作者:吴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衡阳市南岳区居民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调查

    目的:调查衡阳市南岳区居民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并对所检测受试者进行相关检查和询问其生活中的预防措施和抗Hp治疗状况,从而正确指导南岳区内的医务人员及当地居民对根除Hp的认识.方法:对衡阳市南岳区的居民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的统计,对居民采用碳14呼气实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结果:经检测,1010名志愿者中共有40.49%的幽门螺菌感染者,其中男223人,女186人,且以31~60岁的人群为高发群体.结论:Hp感染以中年群体居多,且男性略高于女性,因此可以通过改善日常生活习惯以加强幽门螺杆菌的预防工作.

    作者:曹丽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中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8例贫血患者依据贫血类型分为地中海贫血组56例、缺铁性贫血组62例,另选择同时期本院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受试者行血液检验,并比较检验结果.结果:缺铁性贫血组和地中海贫血组各血液检验指标与健康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地中海贫血组RDW、RBC、MCV与缺铁性贫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MCH、HGB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液检验在贫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及完善.

    作者:朱秋良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减重平板训练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减重平板训练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常规康复和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配合减重平板训练,研究组则予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减重平板训练,比较两组患者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改良Barthel指数(MBI)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Holden步行功能分级、PASS评分、MB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减重平板训练可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洁珍;林楚华;温鸿源;葛敏恩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艾灸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医案一则

    踝关节扭伤是容易发生的关节扭伤,在中医学中属于“筋伤”范畴.扭伤后血溢脉外,加之急性期冷敷制动,往往寒瘀之邪阻滞经脉.本文通过一例急性踝扭伤病例的艾灸治疗观察,以临床效果为急性踝扭伤的治疗提供切实可行的新思路.

    作者:石江龙;杜正强;王可天;莫涌森;彭德忠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间歇导尿配合热敏灸对脑梗死后患者尿潴留恢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间歇导尿配合热敏灸对脑梗死后患者尿潴留恢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医院内二科住院的因尿潴留留置尿管7天后仍未能恢复正常排尿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通过间歇导尿配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留置尿管治疗配合艾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膀胱功能评分、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恢复自主排尿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导尿配合热敏灸可以有效地改善脑梗死患者尿潴留的情况,可以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黄雁明;招陆萍;何洁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胃痞灵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病理观察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解毒中药胃痞灵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及对胃镜、病理学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例CAG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服用胃痞灵水煎剂,对照组则服用胃复春片,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侯疗效、胃镜及胃黏膜病理学改变.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胃镜疗效、病理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胃痞灵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疗效,能够显著改善CAG患者的中医证候、胃镜及胃黏膜组织病理改变.

    作者:曾进浩;赵自明;潘华峰;龚道银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肠内营养应用于胃癌术后加速康复中的护理观察体会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应用于胃癌术后加速康复中的护理观察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行胃癌术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试验组患者肠内营养加速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肠外营养加速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腹泻、低血钾、高血钠发生率、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清变化.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血清变化高于对照组(P<0.05),腹泻发生率、低血钾发生率、高血钠发生率、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应用于胃癌术后加速康复中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梅;祝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推拿与超短波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推拿超短波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推拿理疗科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6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推拿治疗,观察组则接受推拿超短波结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程度(VAS)、膝骨关节炎指数(WOMAC)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WOMAC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P<0.05).结论:推拿超短波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海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松筋针治疗肩周炎患者对其疼痛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松筋针治疗肩周炎患者对其疼痛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用松筋针治疗,对照组则采用西医封闭疗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愈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VAS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松筋针治疗肩周炎对于缓解疼痛及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大刚;陈玉;余洋;蒋雷鸣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推拿联合揿针治疗失眠伴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揿针治疗失眠伴焦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失眠伴焦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9)和对照组(n=38),治疗组予推拿头面部手法联合揿针治疗,对照组予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疗程为2周,比较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失眠和焦虑症状显著改善,PSQI评分和SA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头面手法结合揿针治疗失眠伴焦虑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非药物疗法进行临床运用.

    作者:程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全身振动疗法对痉挛型双瘫粗大运动功能与平衡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疗法对改善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与平衡功能的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4月~2017年12月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就诊的痉挛型双瘫患儿30例,并按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试验组(全身振动疗法+常规运动疗法)和对照组(常规运动疗法)各15例;全身振动训练3min/组×3,9min/天,5次/周;常规康复治疗每项30min/次,5次/周;共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项量表)和Berg平衡量表对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与平衡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试验组GMFM-88评分及Berg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振动疗法可显著提高痉挛型双瘫患儿的下肢粗大运动功能与平衡功能,增强患儿立位的姿势控制能力和稳定性.

    作者:蔡文丽;何强勇;陈小芳;曾晓琳;张新斐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牵引配合推拿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牵引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则单纯采用推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VAS评分、JOA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VAS评分和JOA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大幅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赖金锋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优质护理在预防新生儿湿疹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预防新生儿湿疹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某综合三甲医院出生的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的湿疹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湿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实施优质护理,能够降低湿疹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保证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林金凤;戴亚端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早期康复护理预防脑血管意外瘫痪的作用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预防脑血管意外瘫痪的作用.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脑血管意外瘫痪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改善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血管意外瘫痪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具有预防脑血管意外瘫痪的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孙菲;张芷宁;任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保留腮腺咬肌筋膜联合口腔修复膜植入在预防腮腺肿瘤切除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保留腮腺咬肌筋膜联合口腔修复膜植入在预防腮腺肿瘤切除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4例腮腺肿瘤切除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分别采用常规手术切除腮腺咬肌筋膜、保留腮腺咬肌筋膜联合口腔修复膜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情况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方面分别为4.3%、12.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腮腺咬肌筋膜联合口腔修复膜植入能够有效预防腮腺肿瘤切除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操作简单且行之有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黄程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产房早期护理干预对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产房早期护理干预对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5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250例)和观察组(2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产房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和产后泌乳时间.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4h、48h泌乳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房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母乳喂养率,促进和增加产妇乳汁分泌,值得推广.

    作者:李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阿托伐他汀钙片配合康复训练干预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配合康复训练干预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2月南安市医院收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脂变化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C、TG、LDL-C等血脂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配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治疗冠心病,并有效调节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者:陈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概况

    本文通过对肩周炎的认识、机制研究、针灸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等方面,整理归纳了近年来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情况,以探索治疗本病更有效的方案.

    作者:杨莉虹;郭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瘥后防复理论在腰椎不稳症防治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瘥后防复理论在腰椎不稳症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就诊于我院骨伤护理门诊的腰椎不稳症患者120例,采用TEMS 3.0生成随机数字,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瘥后防复”治未病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健康指导,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1个月、6个月电话回访,观察组健康教育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复发频率及复发疼痛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腰椎不稳症患者的治疗康复中积极运用瘥后防复理论,更有利于纠正其不良的生活习惯,建立有效康复的健康行为,控制和消除引起疾病反复的各种因素,确实促进其长期防治疾病复发.

    作者:陈丽兰;廖惠玲;陈阿兰;张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