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洁珍;林楚华;温鸿源;葛敏恩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方法:将62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固定法,观察组则接受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发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5%(P<0.05).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正杨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松筋针治疗肩周炎患者对其疼痛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用松筋针治疗,对照组则采用西医封闭疗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愈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VAS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松筋针治疗肩周炎对于缓解疼痛及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大刚;陈玉;余洋;蒋雷鸣 刊期: 2018年第15期
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成立社会康复科提供医务社工服务,主要采用个案管理工作模式,依托患者资源中心为服务平台,向全体住院患者及家属提供个案管理、伤残适应辅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区融入服务,帮助服务对象重新返回工作岗位和适应社区生活;并向医院职工提供职工减压和家庭支持服务.医务社工服务受到医院的重视和支持,服务内容不断拓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限制.
作者:刘川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手术室术中应用预防性护理干预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2月我院择期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58例并随机分为分析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术中常规护理,分析组则执行术中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凝血指标(D-D、Fbg、FDP)、血小板(PLT、MPV)等水平的变化.结果:分析组术后7天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9%(P<0.05);分析组术后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尿纤维蛋白降解物(FDP)、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术中采取预见性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改善凝血指标与血小板参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德荣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推拿加改良斜扳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症的疗效,证明其有效性.方法:将龙海市第二医院康复科门诊骶髂关节错缝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按摩加骶髂关节改良斜扳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配合口服芬必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29%.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说明治疗组改善症状方面有显著效果,缓解疼痛方面都有较好的效果.结论:推拿按摩加骶髂关节改良斜扳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症疗效较明显,能较好地缓解疼痛,方法简单、疗效持久,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跃忠;甘艺杰;郑振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头针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的效果.方法:将6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头针治疗,观察组则此基础上配合核心肌群训练,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定量表(GMFM-88)、Berg平衡功能量表和ADL评分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GMFM-88、Berg和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观察组治疗后GMFM-88、Berg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头针能进一步促进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周璐;蒋琼;艾坤;易细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的实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百色市中医医院接受盆底康复治疗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个体化盆底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盆底测压相关指标及盆底肌力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MVCP、VRP指标、盆底肌力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干预后的MVCP、VRP指标、盆底肌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盆底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产后产妇盆底功能,于促进产后产妇恢复有利.
作者:岑春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日光性角化病的现代医学治疗手段较丰富,但关于此病的中医药内外治法很少.我院高建成专家用中医外治法治疗日光性角化病经验丰富,现特将其使用“清凉油膏”治疗此病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以资借鉴.
作者:孟君;冉玲丽;高建成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观察针灸项六针联合三步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则给予项六针联合三步推拿手法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收缩期峰值流速(VS)、峰值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治疗组VS、VM、PI、RI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项六针联合三步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相较于常规针灸联合推拿手法而言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翎彦;张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疗法对改善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与平衡功能的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4月~2017年12月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就诊的痉挛型双瘫患儿30例,并按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试验组(全身振动疗法+常规运动疗法)和对照组(常规运动疗法)各15例;全身振动训练3min/组×3,9min/天,5次/周;常规康复治疗每项30min/次,5次/周;共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项量表)和Berg平衡量表对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与平衡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试验组GMFM-88评分及Berg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振动疗法可显著提高痉挛型双瘫患儿的下肢粗大运动功能与平衡功能,增强患儿立位的姿势控制能力和稳定性.
作者:蔡文丽;何强勇;陈小芳;曾晓琳;张新斐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静滴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腹部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和C组各50例,A组于手术结束前及术后24h、48h给予黄芪注射液20mL+0.9%氯化钠溶液80mL静脉滴注,C组静脉滴注等量0.9%氯化钠溶液,术毕启动静脉自控镇痛(PCIA),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12、24、48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Ram-say)评分,48h吗啡用量、镇痛泵(PC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检测患者麻醉前、术毕、术后第1天及3天的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结果:与C组比较,A组术后48h VAS评分、镇痛药用量、镇痛泵(PCA)按压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Ramsay评分有显著性升高(P<0.05),术后48h吗啡用量和不良反应有显著减少(P<0.05、P<0.01),A组术后第1、3天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NK细胞及CD4+/CD8+显著增加(P<0.05);与麻醉前相比,A组和C组术毕、C组术后第1天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静滴能增强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吗啡的镇痛效果、减少吗啡用量及镇痛时的不良反应,改善术后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戴转云;李有武;涂学云;王峥;李成龙;万仑;詹育成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推拿超短波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推拿理疗科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6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推拿治疗,观察组则接受推拿超短波结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程度(VAS)、膝骨关节炎指数(WOMAC)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WOMAC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P<0.05).结论:推拿超短波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海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预约式医护一体化查房在针灸康复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入我科的患者并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查房模式,观察组采用预约式医护一体化查房模式,对比两组医护惠三方满意度.结果:在医生、护士、患者的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约式医护一体化查房模式可以提高医护患三方满意度,提升医疗效果.
作者:谷云青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分析保留腮腺咬肌筋膜联合口腔修复膜植入在预防腮腺肿瘤切除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4例腮腺肿瘤切除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分别采用常规手术切除腮腺咬肌筋膜、保留腮腺咬肌筋膜联合口腔修复膜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情况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方面分别为4.3%、12.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腮腺咬肌筋膜联合口腔修复膜植入能够有效预防腮腺肿瘤切除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操作简单且行之有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黄程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骨科大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病情复杂,心理、生理应激反应大,并发症多且重,加速康复是术后治疗主要目的,人文关怀在骨科大手术后快速康复管理策略给予强调和重视,是实现快速康复的重要措施.中医人文关怀护理内涵与“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和叙事医学的精神完全符合,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骨科大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可采用中医人性化护理措施.
作者:唐小平;薛素琴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牵引配合推拿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牵引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则单纯采用推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VAS评分、JOA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VAS评分和JOA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大幅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赖金锋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应用于胃癌术后加速康复中的护理观察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行胃癌术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试验组患者肠内营养加速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肠外营养加速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腹泻、低血钾、高血钠发生率、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清变化.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血清变化高于对照组(P<0.05),腹泻发生率、低血钾发生率、高血钠发生率、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应用于胃癌术后加速康复中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梅;祝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本文通过对肩周炎的认识、机制研究、针灸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等方面,整理归纳了近年来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情况,以探索治疗本病更有效的方案.
作者:杨莉虹;郭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优质化护理对生活质量及肺功能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92例老年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优化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优化组实施优质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优化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以及情感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期间优化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化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期间的应用,且有助于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玲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研究手法穴位按摩辅助常规治疗难治性面瘫的疗效,为临床治疗作出指导.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78例难治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手法穴位按摩,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House-Brackmann分级和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1级正常率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1级正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穴位按摩辅助常规治疗难治性面瘫疗效显著.
作者:穆瑞琴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