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怀照护行为在戒毒者康复中的效果研究

梁锡敏;梁丽庆

关键词:关怀照护, 戒毒, 康复
摘要:目的:研究对康复期戒毒者实施关怀照护行为的效果.方法:将戒毒所中收治的70例强制戒毒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关怀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心理护理,关怀组则实施为期3个月的关怀照护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自评情况及心理焦虑评分.结果:关怀组症状自评评分、心理情绪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戒毒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处于康复期的患者而言,对其进行关怀照护行为,能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其提供全方位生活指导并做好沟通,鼓励家属多关心患者,可促进家庭和谐.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巨刺阳陵泉配合四指推法治疗落枕30例

    目的:观察巨刺阳陵泉配合推拿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落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前进行疼痛VAS评分及颈项部活动范围测量,治疗结束后进行疼痛VAS评分及颈项部活动范围测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Wilcoxon检验,治疗组颈椎后伸活动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巨刺阳陵泉配合四指推法治疗可在短时间内明显改善落枕患者的疼痛及颈项部活动范围.

    作者:熊震坤;薛明新;邵铭熙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五禽戏治疗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五禽戏对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5例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患者进行局部封闭(10%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10mg+注射用水10mL)治疗后,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观察组进行五禽戏锻炼,对照组则给予推拿手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及2周后采用VAS、ODI进行评价.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禽戏能有效缓解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患者的腰部疼痛,改善腰部功能.

    作者:吕强;张超;严隽陶;顾非;刘鲲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中医手法治疗结合无创调节式夹板托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中医手法治疗结合非手术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2015年于我院就诊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所有患者均予中医手法整复治疗骨折,并予中药外敷、内服,其中对照组在手法复位基础上联用纸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组在手法复位基础上予无创调节式夹板托支架外固定,比较两组患者解剖复位、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桡骨断端有畸形18例、治疗组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功能恢复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握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调节式夹板托支架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在解剖复位、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疗效好,但在实际临床诊治中应根据骨折情况及患者需求等灵活选择.

    作者:赵睿;邱斌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影响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介入治疗子宫肌瘤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介入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4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子宫肌瘤体积、月经期、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子宫肌瘤体积、月经期、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时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使子宫肌瘤体积显著缩小,月经期恢复正常,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秋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低分子肝素两种不同给药途径在血液透析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在血液透析中,相同剂量的低分子肝素经动脉端及静脉端两种不同方式给药的抗凝效果.方法:选择72例进行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并随机分为动脉组(血液引流至血泵直接从泵前推入)和静脉组(静脉针穿刺好直接推入)各36例,比较两组凝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透析治疗;在透析器凝血等级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穿刺点按压时间方面,静脉组长于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动脉给药用量较小,又可起到抗凝效果.

    作者:陈银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4月我院接收并进行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施行股骨颈骨折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改良的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采用自拟问卷调查收集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1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8%(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后,有效促进了患者骨折的康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推进了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维持性血透患者60例,并按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阶段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及液体摄入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效果及液体摄入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实施阶段性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性提高,进而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

    作者:蔡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认知功能障碍与脑卒中部位间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脑卒中不同发生部位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016年因脑卒中入院患者236例,根据卒中部位不同分为8组,对其采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MOCA)评估量表进行评估,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因其损伤部位的不同,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差异显著(P<0.01),其中,额叶卒中对认知功能障碍的产生影响较大.颞叶、顶叶、枕叶、基底节区、丘脑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相关(P<0.05).结论:脑卒中部位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吴中银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青少年颈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推拿治疗青少年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青少年颈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则单纯给予推拿治疗,每周治疗3次,3周后评定疗效并观察VA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P<0.05);治疗组VA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推拿治疗青少年颈痛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推拿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珊;肖国超;黄必展;曾水红;候天仙;刘盈盈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改良天灸散穴位贴敷虚寒证老年腰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虚寒证老年腰痛患者在不同配方天灸散(传统天灸散和改良天灸散)及不同调敷方式(姜汁和蜂蜜)穴位贴敷治疗后的治疗效果,为虚寒证老年腰痛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将120例虚寒证老年腰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40例,A组采用改良天灸散配方药粉,药粉采用传统生姜汁调敷;B组采用改良天灸散配方药粉,药粉采用蜂蜜调敷;C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天灸散穴位贴敷,每日贴敷1次,每次2小时,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0天,采用虚寒证辨证因子等级评定量表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量化评估临床疗效,并观察三组患者皮肤损伤情况.结果:经治疗后,A组、B组虚寒证辨证因子等级评分、VA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C组(P<0.05),A组、B组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皮肤损伤率为B组

    作者:徐述;李良;蓝媚;李蕾;赖昶宇;周俊英;陈四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骨科医疗纠纷的成因分析与对策探讨——以某医院38例骨科医疗纠纷为例

    回顾某医院从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发生的38例骨科医疗纠纷,按成因将其分为医患沟通、并发症、医疗技术、服务态度和其它五大类.结合相关医学文献报告分析发现,在引起骨科医疗纠纷的原因中医患沟通所占比例高,其次是并发症和医疗技术.本研究真实反映了骨科医疗纠纷的现状与成因,并探讨了相应的防范对策,可供骨科从业者们参考.

    作者:王凯;任雪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膏摩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膏摩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采用膏摩配合耳穴压豆法进行治疗,7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进而评价疗效.结果:临床痊愈5例(17.9%)、显效8例(28.6%)、有效13例(46.4%)、无效2例(7.1%),总有效率为92.9%.结论:膏摩配合耳穴压豆法治疗失眠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凯;庞亚铮;王培超;宫雪;季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卒中培土综合疗法对中风恢复期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卒中培土综合疗法对中风恢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中风的西医二级预防治疗,严格控制各种卒中危险因素,试验组加予卒中培土综合疗法(通腑开窍、健胃固本、益脾强肌、调脾养神、补脾卫外)进行治疗,12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和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BI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的NIHS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BI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培土综合疗法对改善中风恢复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潘林平;陈国成;何建平;王小艳;孙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中医护理方案对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按摩、艾灸等中医护理方案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300例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饮食调护,委中、三阴交、内膝眼、地机穴按摩、艾灸),空白对照组则在试验组选穴外或上约1寸的非穴位处进行相同的中医护理措施,观察三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方案可有效降低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翁晓枫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垂肩屈肘牵拉法整复肩关节脱位11例

    目的:探讨垂肩屈肘牵拉法整复肩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1例采用垂肩屈肘牵拉法整复的肩关节脱位患者,术者站于患者伤肢一侧,护士轻扶患者健侧肩部,术者一手托起其伤侧腕部屈肘90°,前臂处于中立位,上臂紧贴胸肋部;另一手放置前臂近端上方,逐渐用力向下按,复位关节.结果:11例患者在外院就诊后尝试手牵足蹬法、牵拉推拿法、牵引回旋法等方法整复均失败,且痛觉反应较强烈;平复心情后,11例患者经我院诊断后采用垂肩屈肘牵拉法后均成功复位,治愈率达100%.结论:垂肩屈肘牵拉法整复肩关节脱位成功率高、损伤小,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功能恢复好,可为肩关节脱位复位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杜耀强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加减三金排石汤对痛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排石中药复方加减三金排石汤缓解痛风急性期患者症状,减少药物毒副作用,开拓痛风急性期治疗的思路及路径.方法:将87例痛风急性期患者随机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后分别采用西药(秋水仙碱、美洛昔康)及中药复方(三金排石汤加减)进行治疗,随后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指标进行评估及疗效分析,评价加减三金排石汤对急性期痛风患者是否有效.结果: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症状体征积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双轨征、点状强回声、骨侵蚀等影像学征象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三金排石汤对减少痛风急性发作期痛风晶体沉积所导致的炎症有确切疗效,且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张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悬吊运动治疗在脑康复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对悬吊运动治疗技术在脑康复中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总结,突出悬吊运动治疗技术对于可以较好提高患者的躯干控制、平衡和下肢运动功能,促进患者的功能康复,降低伤残的发生率和伤残的程度,及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作者:邹林霞;林小苗;陈维华;杨立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推拿手法治疗进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作为一种多因子共同作用导致膝关节结构和功能损害的疾病,已成为常见和高发的中老年关节疾患.探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推拿手法治疗进展将有利于提高手法治疗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为临床优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有力依据.通过查阅近十年来的相关文献,认为推拿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具有明显优势,但手法操作缺乏统一性,手法作用机制值得更深一步的研究.

    作者:付阳阳;龚利;邵盛;储宇舟;陈浩;何鹏飞;梁红广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复方柴芩退热颗粒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30例

    目的:通过研究复方柴芩退热颗粒对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清开灵口服液治疗,治疗组口服复方柴芩退热颗粒治疗,共治疗5天,然后随访15天,观察主要症状与体征改善时间、结合中医症候评分综合评价总体有效率,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治疗组体温恢复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复方柴芩退热颗粒退热效果显著;而在改善症状与体征方面,治疗组鼻咽症状与呼吸音增粗改善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治疗组症状与体征改善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前中医症候评分相当(P>0.05),而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后,治疗组胃肠不良反应仅1例,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例(P<0.05).结论:复方柴芩退热颗粒能够治疗儿童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退热之力显著,又可以缓解鼻咽部症状,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娟;杨萍;李洁;蔡妙珊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骶尾部褥疮的临床护理与观察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在骶尾部潜行褥疮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在广州市海珠区中医院收治的13例行骶尾部褥疮清创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敷料覆盖创面,封闭创面后持续负压吸引7~10天,拆除敷料行再次手术,直至创面炎症消退、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观察创面面积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创面愈合;治疗后创面面积从治疗前的38.9cm2(22.8~64.2cm2)减小至21.8cm2(10.6~37.2cm2);创面愈合时间为27.3天(11~35天);其中11例经VSD治疗后可直接缝合,2例行转移皮瓣修复后愈合.结论:VSD可缩短褥疮创面愈合时间,缩小创面面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减少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惠琴;朱莺;邱悦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