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藜
脑梗塞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脑梗塞后缺血病灶可在短时间内完全坏死,出现不可逆性改变,其中运动功能障碍发生率高达80%,严重影响了患者参与日常生活的能力.本案例主要采用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相结合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辨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针灸治疗脑梗塞具有多样性,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病情、证型及病变部位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及取穴方法,形成一种动态的康复方案.
作者:许文威;王林林;陈岚榕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的沟通技巧对门诊患者认知程度及复诊率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6年4月~10月半年内门诊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心血管内科高血压患者40例,口腔科40例,内分泌糖尿病患者40例,呼吸内科哮喘患者40例,在就诊过程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沟通过程中注意使用语言、表情及肢体动作等相关沟通技巧,就诊完毕后通过发放相关调查问卷,检测患者疾病认知度及对门诊护理满意度,并记录复诊率.结果:160份疾病认知调查问卷及满意度调查表发放,有效回收145份疾病认知调查问卷、152份满意度调查问卷,其中疾病认知调查问卷、满意度调查表有效回收依次是心血管内科40份、40份,口腔科32份、36份,内分泌科38、38份,呼吸内科35份、38份;心血管内科优良率达到90.0%,口腔科84.3%,内分泌科89.4%,呼吸内科84.7%;满意度分别为95.0%、87.5%、92.1%、89.5%;复诊率依次为95.0%(38例)、82.5%(33例)、95.0%(38例)、92.5%(37例).结论:进行有效的循证护理沟通后,门诊患者对医护工作者接诊服务较为满意,且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普遍较高,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促使患者主动、自觉定期复诊.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中药封包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中药封包(宽筋藤、钩藤、防风等)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39例患者中,显效30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43%.结论:中药封包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康艺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在临床医学实践中,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常见病,甲状腺手术也是外科的一种常规手术.但是近几年甲状腺病人手术后复发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研究其生理病原和患病原因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项护理具有很高的临床护理意义和价值.通过参考山海关人民医院外科近两年中部分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护理资料,比较甲状腺手术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在医院临床护理、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程度等方面的异同,发现甲状腺手术护理组在患者甲状腺手术术后康复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甲状腺护理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作者:侯云;孙菲;张芷宁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急性腰扭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腰扭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康复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康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康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腰扭伤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康复护理措施,既可降低患者疼痛感及并发症发生率,又可提高其康复效果,此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殷玮玮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颈椎复式间歇拔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颈椎复式间歇拔伸配合常规推拿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推拿治疗,治疗6次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治疗后,治疗组左侧旋转、右侧旋转、后伸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复式间歇拔伸结合常规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较好.
作者:郑其开;陈振华;林建平;陈艺敏;陈水金;王诗忠 刊期: 2017年第19期
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有很多原因,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基底节损伤患者可以出现肩关节疼痛.强调康复治疗过程中要将肩关节放置在关节囊无痛范围内进行,提出PNF技术治疗肩关节半脱位及肩痛是可取的做法.康复过程中我们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手段治疗脑卒中后肩痛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沈毅;王宇;马凯 刊期: 2017年第19期
为了加强护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全面、认真、客观的分析了我科近几年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采取的相应防范对策.提出了改善服务态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规范护士行为,完善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士法律意识,是减少护患纠纷的关键.
作者:陈丽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点穴推拿结合针刺听会、翳风为主穴及透刺法治疗静止期及恢复期贝尔面瘫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82例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用点穴推拿结合针刺听会、翳风为主穴及透刺法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单纯针刺治疗,治疗20次后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36.6%、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0%、87.8%(P<0.05).结论:点穴推拿结合针刺听会、翳风为主穴及透刺法治疗贝尔面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付漫娣;魏美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拇指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在婴儿出生后即有轻度狭窄,随着小儿年龄的增加,手指活动的增多,肌腱与腱鞘间反复摩擦造成腱鞘内充血,水肿,腱鞘壁组织增生肥厚,鞘管狭窄,肌腱受到挤压出现变性,活动时肌腱通过困难,出现拇指关节功能受限.本病少数婴幼儿在出生6个月内有自愈的可能,若不能自愈则应尽快进行治疗.推拿治疗本病具有绿色、安全、无痛苦、无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静;于娟;冯园园;郭艳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疗法联合康复医学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粘连期的疗效.方法:将76例门诊肩周炎粘连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中医推拿疗法联合关节松动术)及对照组38例(中医推拿疗法联合针刺疗法、TDP局部照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活动度(Melle评分)、疼痛程度(VA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0次后,治疗组Melle评分、VA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推拿疗法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粘连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丁全娃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公交司机是工伤的高发人群.公交司机受伤后因自身职业技能的单一性,多数仅能选择司机重返工作的目标岗位,从而造成复工困难;同时,公交司机岗位对司机的安全驾驶要求极高,受伤的公交司机能否重返此类工作岗位需要一套系统的评估、训练方法及完善的就业安置服务.本文对一位C4颈髓损伤的职业司机在接受职业康复服务后成功重返工作的案例进行报道,旨在探索职业康复计划在工伤公交司机复工中的应用.
作者:刘晓敏;邱梓瑜;伍尚锟;徐艳文;周慧玲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蜂毒直刺治疗结合小针刀与传统针灸及消炎镇痛类药物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4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行蜂毒直刺结合小针刀治疗,对照组则行传统针灸及消炎镇痛类药物治疗,治疗20天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VAS)、肩关节活动范围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肩外展范围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蜂毒直刺结合小针刀治疗肩周炎有治疗次数少、治疗效果快、疗程短等优点.
作者:耿会;崔可俊;杨新贵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研究丹参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对抗Aβ25-35而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PC12细胞,通过不同剂量Aβ25-35对于PC12细胞的损伤,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得出20μmol/LAβ25-35作用于PC12细胞24h后作为建立细胞损伤模型,采用40、80、160μmol/L的丹参素对损伤细胞进行干预治疗.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丹参素高、中、低剂量五个组.对LDH、Caspase3、Bcl-2、Bax、TNF-a、NF-κB这几个指标检测.结果:丹参素可以降低LDH、Caspase3、Bax、TNF-a、NF-κB表达,升高Bcl-2表达.结论:丹参素对PC12受Aβ25-35而产生的损伤发挥保护作用,其可能通过抗凋亡途径保护细胞.
作者:方慧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为提高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康复评定操作的能力,分析目前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教材、实践视频、就业环境和国外教育的现状,发现目前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实践课多以验证性、单一性实验为主,缺乏对学生独立完成评定操作能力的培养,且与临床脱节.因此,提出修订实验教学大纲、编写实践指导教材和制作实验教学视频三种途径,以期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作者:阎丽娟;万鹏;赵美丹;邱继文;张健;夏青;郭永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通过回顾布洛芬合并对乙酰氨基酚急性中毒患者引起机体损害的临床表现,总结非甾体类抗炎药中毒的急诊救护措施和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案,以期降低此类药物中毒患者的肝损害和并发症,改善此类患者预后.
作者:胡佳俊;林黄果;蔡鑫桂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对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将68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手术室护理,研究组则实施更加全面、完善的手术室护理,观察两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64%(P<0.05).结论:通过实施更加全面、完善的手术室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值得加强临床实践.
作者:游幼莲;卓蕊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夜间睡眠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导致许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患者睡眠质量欠佳,对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结合COPD所致睡眠障碍的中医病机,重点探讨推拿改善稳定期COPD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策略,既要注重突出睡眠障碍的推拿干预方法,又要考虑COPD老年患者夜间中枢驱动及呼吸力学的变化,基于COPD变化规律而完善规范推拿治疗以达到较好临床疗效,以期对推拿提高COPD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参考.
作者:吴晓飞;伍婧;易艳兰;李艳;程洁;李云;王丹丹;李中正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内窥镜行腰椎间盘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探讨其处理对策.方法:采用内窥镜行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245例,其中单间隙椎间盘突出230例.寻找术中和术后需二次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处理.结果:术中髓核部分残留压迫神经根3例,2例Ⅱ期行开窗髓核切除术,1例Ⅱ期行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出现椎间隙感染2例,1例给予经皮穿刺置管冲洗引流持续并局部应用抗生素,1例行后路开窗感染腰椎间盘清除术,均痊愈;术后复发8例,3例患者再次行内窥镜行腰椎间盘切除术,5例患者采用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结论: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的原因进行有效预防才能降低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发生二次手术发生率.
作者:蔚辰强;杨学军;陈晓东;易小波;梁鹏展;赵海博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中医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中医推拿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电针联合中医推拿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症状及颈椎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VAS评分为0.80±0.76分、NDI评分为12.33±3.22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67±0.88分、24.40±3.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中医推拿能够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症状,对其颈椎功能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覃锐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