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肾移植术后患者出院后服药准确率的专案

贾聪瑞

关键词:肾移植, 免疫抑制剂, 服药准确率
摘要:目的:提高肾移植术后患者出院后服用免疫抑制剂的准确率.方法:在肾移植术后门诊采用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肾移植术后患者出院后服用免疫抑制剂准确率由89.87%提高至98.16%.结论:肾移植术后患者出院后服用免疫抑制剂准确率得到有效提升.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护理干预进展研究

    慢性脑供血不足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大脑出现慢性广泛的供血不足,引发脑部缺血缺氧而出现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临床表现的疾病.因此,患者会因疾病因素造成一系列不良情绪,对生活及其后期治疗失去信心.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头痛、头晕症状,常伴有心烦、耳鸣、烦恼易怒等,为患者身心造成巨大痛苦.相关研究表明,对临床上述患者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干预,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改变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增加临床治疗信心,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就近些年来相关文献报道结合我院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讨论,为后期医学者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黄春灵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58例肠梗阻患者,患者经手术及临床明确诊断,对患者分别行多层螺旋CT、腹部X线平片诊断,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符合率94.83%高于腹部X线片诊断符合率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对粘连性肠梗阻、腹腔感染、肠道肿瘤、结肠内容物梗阻检出率高于腹部X线平片(P<0.05);而疝气、血运性肠梗阻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多层螺旋CT对肠梗阻行放射诊断,具较高准确性,临床价值高.

    作者:唐丹丹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对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8例对象.A组、B组分别给予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治疗.对比治疗后ALT复常率、GTP复常率、HBV-DNA阴转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A组和B组ALT复常率、GTP复常率、HBV-DNA阴转率均相近(P>0.05);2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肾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的效果相近,但是前者肾损伤发生率低.

    作者:赵坚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浅谈中医针灸在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研究探讨中医针灸在脑卒中患者行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则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再对其实施中医针灸疗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对比常规组患者有显著的提高(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实施中医针灸疗法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荐价值.

    作者:杨丽娜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个性化护理策略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分析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开展个性化护理策略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82例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肝胆外科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患者入选时间范围为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根据患者临床护理模式的差异性,将其分成对照组(n=41)及干预组(n=41),分别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及常规加个性化围术期护理策略,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模式的临床运用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干预组患者评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策略是理想的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手段,可明显缓解患者的负面心理,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韩玉芝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职业危害是医护人员当前为关注的一个话题,职业危害值得就是相关工作人员在其职业环境中,可能会对其人身安全、身体健康以及心理状态等产生不良影响的所有危险因素的总称.特别是手术室护士,由于其工作环境的特殊,很容易会受到危险因素的影响,因此就有必要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本文将首先分析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常见的危害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希望可以为广大医护人员提供帮助.

    作者:秦欣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围手术期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患者98例,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9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精神状态评分及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HAMA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围手术其采用人性化护理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情绪,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王珊珊;李春艳;丛兰;周力影;张晔君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慢性胃炎采用健脾养胃汤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采用健脾养胃汤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期间接收的60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传统西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健脾养胃汤辅助治疗,分析不同用药后患者治疗疗效、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6.67%,显著多于对照组80%,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不良反应率方面,观察组3.33%,明显多于对照组16.67%,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采用健脾养胃汤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整体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贾庆源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辛伐他汀联合用药方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氯吡格雷+辛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给予氯吡格雷+辛伐他汀联合用药方案对于临床疗效的提升有促进作用.

    作者:张晓茹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老年痴呆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进展

    老年痴呆临床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常见于老年人群中的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记忆能力以及认知功能会显著退化,给病人及其家属造成巨大的痛苦;同时糖尿病是老年人群中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本次研究对目前国内外临床报道的老年痴呆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以及成果进行综述,为今后临床指导老年痴呆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为医学技术的发展与提高做出贡献.

    作者:蒋璐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部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采取用西药(西比灵+西其汀)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针灸、推拿.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医疗法在颈椎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价值,能提升疾病的康复效果.

    作者:曹志杰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应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对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96例,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SAS)、抑郁(SDS)和各项指标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SAS、SDA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功能等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施以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春英;程光敏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对瑞氏染色效果的评价

    瑞氏染色是细胞学检验中常用的一种染色方法,对于染色结果的重要性及染色的方法学问题已引起全国血液学工作者的重视.血液学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CSH)在1976年成立了染色和染色方法专家小组,1984年确定Romanomsky染色为参考方法.

    作者:石丰莲;王洪云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应用全面个体化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应用全面个体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4月收入的8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差异分为两组均41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采取全面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白天、夜间眼压情况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研究组白天、夜间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满意度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78.05%,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患者采取全面个体化护理,患者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提升,各项临床数据得到有效控制,改善临床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夏键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胸外科手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胸外科手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评估患者的病情.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轻度患者占78.05%、中度占19.51%、重度占2.44%、轻度患者护理质量评分(94.75±1.40)分、中度患者评分(93.62±1.62)分、重度患者评分(95.81±1.37)分、患者死亡率2.44%,与对照组相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应用到胸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方案的针对性,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何青霞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住院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住院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住院治疗的62例冠心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双模拟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62例患者护理后住院天数以及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急性心梗、心衰以及心绞痛的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各项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速度,降低患者治疗期间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质量及护理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玉芬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4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资料,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护理总有效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惊厥、肢体障碍、意识障碍、神经障碍、平均住院天数改善时间显著较对照组低,差距显著(P<0.05);以及研究组患儿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80.95%,相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距显著(P<0.05).结论: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可有效缩短各项功能障碍改善时间,提高护理总有效率,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李妍;李晓艳;尹嘉丽;周宁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及质控方案探讨

    目的:依据对过往案例的分析,探讨研究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针对这些相关问题制定出相关的质量控制方案,提高微生物标本检验的检验质量;方法:研究分析在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这个时间段内的微生物检验标本1404例,总结出各例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以及该原因所占比例,并对所得所得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做出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方案;结果:在抽取的1404例样本中共出现449例不合格样本,样本不合格率为32%.结论:加强对微生物标本检验相关人员的技能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微生物标本检验的质量,提高医师临床治疗的准确性.

    作者:周美妍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试论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后的影响及对策

    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药品加成政策的取消是其中为关键的环节之一.这项政策的实施在缓解病患压力的同时,也为医院的收入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院的正常运营.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后的影响进行分析,从实施单病种付费、强化公立医院内部管理、科学处理药剂科工作等方面论述了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后消极影响的应对策略.

    作者:王磊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用药思路与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国家医疗水平都有很大进步.然而,糖尿病的发病率很高,并且治愈度很难.糖尿病的治疗方式有西医治疗法,还有中医治疗法,两种治疗方式和病理研究在用药方面有所不同.经过长期的医疗经验,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更为有效.

    作者:杜玉民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