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穴位埋线治疗青春期单纯性肥胖30例疗效观察

薛岚显;赵盼;张裕焓;王沐飔;王润;杨思琦;张琳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 青春期, 穴位埋线, 体重, 腹围, BMI指数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青春期单纯性肥胖的疗效。方法:30例青春期单纯性肥胖患者采取穴位埋线连续治疗3月,观察疗效。结果:1个疗程后患者BMI指数、体重和腹围均优于治疗前(P<0.01)。结论:穴位埋线疗法用于青春期单纯性肥胖的近期减重效果良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电刺激应用于脑卒中康复的效果

    目的:探讨经皮电刺激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经皮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指数(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控制大小便、床椅转移、平地行走、进食、穿衣等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电刺激疗法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其良好预后。

    作者:徐燕;张延停;乔丰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5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采用循证护理的观察组(24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1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减少护理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芝芝;王红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口腔颌面部皮瓣移植术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皮瓣移植术的护理注意事项,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法。方法:对我院2013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行口腔颌面部皮瓣移植术的47例患者进行护理观察,术后进行6个月随访,提出相应护理措施和并发症预防方法。结果:47例患者均未见明显术后并发症,皮瓣成活率达100%。结论:口腔颌面部皮瓣是否移植成功,需要医生专业的手术技巧,也需要护理人员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王莉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方法:50例BPH患者均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量(PVR)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00%,IPSS、QOL评分及Qmax、PVR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TURP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前列腺增生症状,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BPH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培双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小儿推拿四种常用退热手法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小儿推拿四种常用手法清天河水、退六腑、水底捞月及打马过天河的即时退热效应。方法:将中高热患儿141例随机分为清天河水、退六腑、水底捞月和打马过天河四个治疗组和常规手法对照组,分别施以相应手法治疗,观察其退热情况。结果:治疗后,四种手法的治疗组体温均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予打马过天河治疗后其体温均显著低于其余手法(P<0.05)。结论:小儿推拿四种常用手法确有即时退热功效,而以打马过天河退热能力强。

    作者:徐玲琳;邹维宇;廖品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穴位按摩在习惯性便秘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在改善习惯性便秘患者症状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对62例习惯性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给予穴位按摩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62例患者中,痊愈52例,显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16%。结论:穴位按摩在习惯性便秘中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消除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赖性,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巩春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口服降糖药物的合理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口服降糖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口服降糖药物的种类、适应证、合理使用的一般原则和注意事项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糖尿病老年患者口服降糖药的合理使用方法。结果:依据药物的作用机制,目前口服降糖药主要包括胰岛素促分泌剂、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和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合理应用口服降糖药的一般原则包括以下方面:①全面了解掌握病情;②准确掌握适应症;③根据血糖升高特点用药;④根据患者合并症选药;⑤遵循口服降糖药联合使用的一般原则与注意事项。糖尿病老年患者在口服降糖药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结论:口服降糖药是目前控制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重要手段之一,准确掌握适应证,科学合理地应用口服降糖药对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糖尿病患者死亡率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喜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则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能显著改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效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少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困难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36例呼吸困难早产儿早期均采用CPAP联合珂立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的CPAP参数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33例患儿治疗后呼吸困难状况得到明显改善,X线片亦显示病情明显好转;治疗2小时后,患儿的FiO2、PEEP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早期治疗NRDS早产儿疗效显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对胎龄<32周的早产儿疗效更佳。

    作者:陈跃宣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穴位埋线治疗青春期单纯性肥胖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青春期单纯性肥胖的疗效。方法:30例青春期单纯性肥胖患者采取穴位埋线连续治疗3月,观察疗效。结果:1个疗程后患者BMI指数、体重和腹围均优于治疗前(P<0.01)。结论:穴位埋线疗法用于青春期单纯性肥胖的近期减重效果良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薛岚显;赵盼;张裕焓;王沐飔;王润;杨思琦;张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王清海教授治疗高血压伴心动过缓的临床经验

    本文以治疗高血压病伴心动过缓的验案介绍,总结王清海老师治疗高血压病的脉胀理论的学术思想及其临床运用经验,并以此论圆机活法、执简驭繁地指导高血压病临床治疗。

    作者:任建华;王清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活跃期初产妇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活跃期初产妇的效果。方法:1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予常规产检和产时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方位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初产妇分娩方式。结果:干预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阴道助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跃期初产妇基于常规产检和产时护理实施全方位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自然分娩率和产科质量,有利于产妇安全度过妊娠期与分娩期。

    作者:王华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早期体位干预结合下肢按摩对妊高症产妇产后DVP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体位干预结合下肢按摩对妊高症产妇产后DVP的影响。方法:60例妊高症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常规护理和早期体位干预结合下肢按摩,对比两组患者下肢肿胀发生率和DVP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下肢肿胀发生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χ2=9.017,P=0.003<0.01);研究组DVP发生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7%(χ2=4.706,P=0.030<0.05)。结论:早期体位干预和下肢按摩能有效促进妊高症产妇产后康复,降低DVP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湘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妊娠终止时机对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影响探究

    目的:探讨妊娠终止时机对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分析48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不同孕周终止妊娠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新生儿出生体重和新生儿Apgar评分由低到高依次为终止妊娠时间≤孕34周、孕35~36周及孕周≥37周,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终止妊娠时间≤孕34周新生儿窒息率、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孕35~36周及孕周≥37周终止妊娠(P<0.05)。结论: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终止妊娠时机应以新生儿存活和孕产妇健康为原则,综合考虑孕产妇病情和胎儿成熟度选择孕周34周后终止妊娠。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口腔按摩结合针刺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口腔按摩结合针刺治疗脑瘫患儿流涎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1例伴有流涎症状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均给予口腔按摩结合针刺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显效5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0.9%。结论:口腔按摩结合针刺能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流涎症状。

    作者:孙梅玲;吴云岚;王丽娜;高晶;何璐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脊柱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

    脊柱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从病因出发,早期积极进行主动和被动活动促进静脉回流,术前进行高危人群的评估和相关手术的心理辅导;术中配合医师,尽量减轻危险因素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术后早期密切观察病情并鉴别相似疾病症状、体征,指导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协助医师落实预防性抗凝治疗。

    作者:柳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黛力新辅助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黛力新辅助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将64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服用奥美拉唑(20mg,bid),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服用黛力新(10.5mg,bi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7%,高于对照组的71.94%(P<0.05)。结论:黛力新辅助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甘培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138例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无症状性冠心病(LCHD)患者、3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36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的血清hs-CRP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其含量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LCHD组、SAP组、UAP组和AMI组的血清hs-CRP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SAP组、UAP组和AMI组hs-CRP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LCHD组、SAP组、UAP组、AMI组的血清hs-CRP含量呈依次升高趋势,各组间hs-CRP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血清hs-CRP能够反映冠心病的病变程度,hs-CRP含量随冠心病的严重程度而升高;检测血清hs-CRP有助于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早期发现并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

    作者:田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读《内经》--浅谈中医养生理论

    《黄帝内经》是我国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是古代医学的大百科全书,其在养生方面的独到见解至今仍有着深远影响,成为后人们效法的准则。本文将从内经的养生观探讨中医养生理念。

    作者:王永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6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1例,对照组应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研究组应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7天后复查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优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7289>0.05)。结论: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及手术创伤给儿童带来痛苦。

    作者:梁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