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中的应用分析

王芝芝;王红玲

关键词: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康复护理,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7%(P<0.05);观察组BI评分、FMA评分的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提高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骨伤专科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目的:探讨二甲中医骨伤专科医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方法:2013年8月28日和2014年8月26日0:00~24:00住院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填写统一调查表.结果:共调查603例住院患者,实查率100%,2014年现患率高于2013年(P<0.05);感染率高的科室为骨外科,其次为风湿科;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00%,以呼吸系统为主,占38.46%;社区感染发生率为1.16%,以骨与关节系统(骨髓炎)为主,占23.08%;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埃希菌.结论:加强医院感染高发科室管理,落实医务人员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卞勤英;王全健;魏玲;吕妮妮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颅脑损伤患者急救过程中应用全程优化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过程中应用全程优化护理的效果.方法:10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予以全程优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满意度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P<0.0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在急诊救治过程中应用全程优化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利侠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多层螺旋CT后重建技术在颌面部外伤复杂骨折与整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后技术在颌面部骨折中的临床诊断与整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2例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检查与三维重建后处理,重建后处理方法包括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阴影显示(SSD)和容积再现(VR),并结合轴位影像图像观察骨折线、撕脱游离碎骨片,分析三种后处理重建图像显示骨折的效果、骨折线断裂的方向和程度.结果:多平面重建颌面部,多个鼻窦骨折、裂隙骨折及骨折内部情况显示较好;通过SSD和VR显示,特别在复杂骨折游离骨片的空间关系显示更好,有很好的空间立体观.结论:MSCT轴位图像是诊断颌面部骨折的基础,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对多方位三维显示粉碎性骨折有显著优势,可清楚显示病变的空间解剖关系,对患者术前具有重要的临床评估价值.

    作者:成厚丕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应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微创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两种术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7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例,观察组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手术方案,对照组应用动力髋螺钉手术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时间、下地行走时间及术后1年的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下地行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优良率及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FNA手术方案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操作简单、骨折固定稳固、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势.

    作者:孙小东;李俊豪;张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五音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五音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慢性疲劳综合症患者采取五音疗法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效果.结果:显效14例,占33.3%;有效22例,占52.4%;无效6例,占14.3%;总有效率85.7%.结论:五音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隋月皎;鞠宝兆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穿刺法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改良穿刺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800例静脉留置针给药的老年住院患者自身对照,每例患者两侧前臂静脉首次穿刺给药分别使用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法和改良静脉留置针穿刺法,记录留置针穿刺回血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静脉留置针改良穿刺法穿刺回血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穿刺法(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改良穿刺法效果良好,穿刺失败后采用真空采血管观察回血法能成功补救,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满意度,适合临床各种静脉条件差的患者使用.

    作者:周兴香;冯颖;田瑶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关节松动术配合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电针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8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采用关节松动术配合电针治疗的试验组(41例)和单纯采用电针治疗的对照组(41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VAS评分、Lysholm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Lyshol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配合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孔尚军;付明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循症护理对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5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严格的循证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86%(P=0.0152<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应用全程循证护理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珊珊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门诊分诊失误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门诊分诊失误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对每位要求改号的就诊人员进行仔细询问,详细记录其改号原因和出诊医生的反馈意见,按照疾病专科隶属标准的规定,由专门的工作人员统计出当日的门诊分诊失误原因和人次,并计算整个研究期间的门诊分诊失误率和各种失误因素所占的比例.结果:研究期间共8956人次来我院就诊,共有729人次出现分诊失误,总失误率为8.1%,其中门诊人员因素占3.1%,患者与家属因素占2.4%,疾病因素占1.6%,医院管理因素占1.0%.结论:应针对门诊分诊失误的主要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制定详细的规范标准,提高门诊分诊的准确率和服务质量.

    作者:盛春香;丁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黄榆汤直肠点滴治疗直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黄榆汤直肠点滴治疗直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56例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3例)与对照组(73例),观察组采用黄榆汤直肠点滴治疗,对照组则给予甲硝唑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肠黏膜病变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黄榆汤直肠点滴治疗直肠炎疗效显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子旭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急性期并发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析预防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急性期并发症患者的影响.方法:10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玉香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吞咽障碍筛查与社区康复训练

    目的:分析早期吞咽障碍患者筛查与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14例疑似吞咽障碍患者行社区康复治疗训练,1个月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训练前功能评分为23.95±8.14分,训练4周后功能评分为15.25±6.24分.结论:早期评估筛查并介入社区康复训练能有效延缓吞咽障碍病情发展.

    作者:曹永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腹腔镜与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肾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生存质量.结果:①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术后生存质量总分为139.2±7.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4.5±11.2分(P<0.05).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其疗效显著优于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亮;程远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定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定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服用氨茶碱(0.1g,bid)、酮替芬(1mg,qn),治疗组则服用定喘汤(白果、麻黄、法半夏等)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结论:定喘汤能提高支气管哮喘治疗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韦强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对照组则单纯给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VC、FEV1、MVV、MIP等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期COPD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肺功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耀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MRI同层动态增强相比普通增强扫描的优势

    目的:探讨MRI同层动态增强相比普通增强扫描的的优势所在.方法:将80例疑似垂体微腺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MRI同层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对照组采用普通增强扫描检查,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扫描结果.结果:观察组检出率为65.0%,高于对照组的45.0%(P<0.05);进行同层动态增强后,垂体微腺瘤表现为低或稍低的圆或椭圆形;造影剂注入后32~96s会出现垂体微腺瘤的大信号强度,其中64s时为明显.结论:相对于普通增强扫描,MRI同层动态增强扫描对垂体微腺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尊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针刺放血疗法治疗溃疡前期生殖器疱疹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针刺放血治疗溃疡前期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溃疡前期生殖器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静脉滴注阿昔洛韦及生理盐水,治疗组另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P<0.05).结论:针刺放血疗法能迅速控制溃疡前期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减轻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且操作简便,病人易接受.

    作者:郑文达;邝雪欣;韦迪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方法:将76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服用茶碱缓释片(0.1g,bid)、氯雷他定片(10mg,qd),研究组则服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60天后评定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2%(P<0.05).结论: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咳嗽症状,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吴宗全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心理障碍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心理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0例心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在常规心理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则给予服用三唑仑片(0.5mg/次),随访12个月后统计两组患者的复发及再入院情况.结果:观察组复发率、再入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心理障碍可有效减少患者复发及再入院次数,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自立;王爱民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90例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体会

    目的:探究中医健康管理干预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9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中医健康状态评价及健康干预,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候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临床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开展中医健康管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