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阮志英;范瑞娟;阮秀娟;李俊豪

关键词:舒适护理, 手术室, 满意度, 抑郁, 焦虑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102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可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理念,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隔姜灸结合正骨推拿治疗虚寒型胃脘痛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隔姜灸结合正骨推拿治疗虚寒型胃脘痛的疗效。方法:虚寒型胃脘痛患者52例采用脊柱病三步定位行正骨推拿及交替隔姜灸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愈48例,显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2%。结论:隔姜灸结合正骨推拿治疗虚寒型胃脘痛止痛快,疗效显著,能解除交感神经的骨性压迫,恢复胃肠功能。

    作者:王成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加味双柏散临床应用举隅

    临床实践中常见许多脑损伤、脊髓损伤患者因肢体偏瘫、截瘫致肢体血运不畅,出现各种以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为表现的功能并发症,灵活地运用加味双柏散外敷患处能有效缓解症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作者:阮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后肺功能影响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股骨骨折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椎管内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麻醉并发症及肺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并发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24小时肺功能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股骨骨折手术患者均有负面影响,但椎管内麻醉对其肺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郭敏;伍元川;姚爱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奥马哈系统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奥马哈系统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社区6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奥马哈系统评估护理问题,综合评价干预后患者认知、行为、状况等。结果:脑卒中患者的卫生认知、行为干预效果不明显,疼痛状况、排便功能及状况干预效果不明显(P>0.05);其他健康问题干预后,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护理中应用奥马哈系统,可明确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提高护理水平。

    作者:朱金萍;欧红运;朱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钙尔奇D300、维生素AD胶丸及中药补肾强骨汤,对照组则只服用钙尔奇D300,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克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析我院新开设午间门诊的发展趋势

    在新形势下,医疗模式的改变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看病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不再是传统式的上下午看病就诊,而是根据自己的工作时间和生活时间来安排看病就诊时间,这些都对医院的门诊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院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在今年6月份开始实施了午间门诊,至今午间门诊开设已有半年余,收到了显著效果,给医院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麦海芬;欧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急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针对性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75例急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与实验组33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实验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及炎症消失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采取针对性护理能显著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促进患者康复及改善预后。

    作者:包彩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温热低周波、热磁疗配合心理护理治疗飞行员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温热低周波、热磁疗配合心理护理治疗飞行员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8例飞行员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温热低周波及热磁疗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S-AI评分及T-A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热低周波联合热磁疗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配合心理护理则能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大大提高疗效。

    作者:王春晖;马维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析五行板以及无痛刮痧手法的运用

    刮痧是中医传统疗法,近些年来刮痧疗法得到发展和提高。笔者长期跟师学习中总结老师无痛刮痧的手法操作及操作要点,结合五行刮痧板分析其临床应用现状,以期促进刮痧疗法的使用。

    作者:李兰丽;刘家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地杞精葡萄籽复合方剂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地杞精葡萄籽复合方剂对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对免疫抑制小鼠进行免疫器官重量影响、血清溶血素、小鼠碳廓清及NK细胞活性实验,统计各个指标结果。结果:地杞精葡萄籽复合方剂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显著,免疫器官重量、血清溶血素实验、小鼠碳廓清实验及NK细胞活性实验结果均为阳性。结论:地杞精葡萄籽复合方剂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谭志韵;何影浩;阮峻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将152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脉滴注,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自拟中药方剂,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80.26%(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立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55例肺癌性空洞的CT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肺癌性空洞的CT影像特点、诊断方法及鉴别诊断,提高诊断符合率,减少误诊、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7月~2013年7月经支气管纤维镜检查、胸水脱落细胞检查或手术病理证实的空洞性肺癌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空洞内部、空洞壁、肿块边缘、增强扫描强化程度、瘤肺界面、瘤周情况。结果:病灶明显强化55例(100.0%),厚壁空洞47例(85.5%),偏心空洞39例(70.9%),有壁结节改变35例(63.6%),粗毛刺30例(54.5%),有胸膜凹陷征28例(50.9%),分叶征26例(47.3%)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25例(45.5%),胸腔积液、胸膜结节13例(23.6%),肋骨破坏3例(5.5%)。结论:肺癌性空洞多种CT影像均较具特征性,单一征像不能成为诊断依据,综合各种影像特征能提高诊断正确率。

    作者:冯家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药熏洗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失眠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失眠的疗效及其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熏洗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睡眠及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SPIEGEL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针刺治疗可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失眠症状,进而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可作为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失眠的手段之一。

    作者:张俊杰;曾科学;龚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五行音乐联合免疫疗法辅助吗啡减轻肿瘤患者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五行音乐联合免疫疗法辅助吗啡减轻肿瘤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60例肿瘤中度疼痛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用盐酸吗啡缓释片后予MP3耳机辨证选乐及IZL-2003免疫治疗系统穴位辐照,对照组仅用盐酸吗啡缓释片,记录疼痛级别和用药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行音乐联合免疫疗法能减少肿瘤患者疼痛及吗啡用量,提高疗效。

    作者:曹仙霞;刘月平;邓清娴;康丽云;梁丽珍;孙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66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给予观察组综合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手术患者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能保证手术效果,有助于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陈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弹力网状绷带在偏瘫患者留置针固定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弹力网状绷布在偏瘫患者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需要输液、健侧手有留置针的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留置针穿刺送管成功后常规用3M透明敷贴固定和胶布外固定,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患者输液完毕后外用弹力网状绷带包扎固定,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液体渗出、针头渗血、针头滑脱和意外拔针情况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液体渗出、渗血、针头滑出和意外拔针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弹力网状绷带可以减少偏瘫患者留置针液体渗出、渗血、针头滑出和意外拔针的发生,适当延长留置时间,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护士负担。

    作者:黄漫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推拿治疗3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取推拿治疗,对照组采取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治疗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徐帮杰;黎福庆;陈彭梦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当归拈痛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F和抗CCP抗体的影响

    目的:探讨当归拈痛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类风湿因子(RF)及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的影响。方法:7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当归拈痛汤治疗,对照组口服湿热痹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及治疗前后RF及抗CCP抗体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RF浓度水平与抗CCP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拈痛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有效降低RF与抗CCP抗体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翠琦;范舜华;潘碧琦;陈锦雄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推拿人员缓解医患关系方法探讨

    本文分析推拿人员缓解医患关系的方法,以期减少医患关系紧张带来的不良情绪,提升推拿人员素质,促进医患关系文明和谐。

    作者:胡军喜;惠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诊确诊治疗时机对急性肺栓塞预后影响

    目的:探讨急诊不同确诊治疗时机对急性肺栓塞预后的影响。方法:7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发病2周内进行急救,对照组发病2周后进行急救,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R、PaCO2、PaO2、P(A-a)O2等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PaO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肺栓塞临床病症无特异性,误诊率较高,发病后2周内诊治可显著提升溶栓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预后良好。

    作者:黄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