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志韵;何影浩;阮峻
目的:分析奥马哈系统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社区6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奥马哈系统评估护理问题,综合评价干预后患者认知、行为、状况等。结果:脑卒中患者的卫生认知、行为干预效果不明显,疼痛状况、排便功能及状况干预效果不明显(P>0.05);其他健康问题干预后,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护理中应用奥马哈系统,可明确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提高护理水平。
作者:朱金萍;欧红运;朱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食道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食道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试验组术后进食时间、尿管置管时间、引流管插管时间、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在食道癌手术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魏燕;易小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调查分析基层医院产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情况与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措施。方法:统计我院产科近2年住院分娩的院内感染患者63例,统计各种因素并制定相关干预对策。结果:2012年产科院内感染发生率为7.53%,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泌尿系统、手术切口,高危因素主要为抗生素联用、导尿管留置、年龄超过40岁;而2013年产科院内感染发生率为4.87%,感染部位与2012年无显著性差异,高危因素主要为导尿管留置、抗生素联用与年龄超过40岁。结论:院内感染的主要高危因素是导尿管留置、抗生素过量及高龄产妇,需要在临床护理中加强无菌操作及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合理应用抗生素,从而有效避免院内感染。
作者:陈桓媛;黄晓静;李洁益;黄锦兰;梁春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围生期护理管理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GDM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采取围生期护理管理及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HbAIc、FPG、2hPG水平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HbAIc、FPG、2hP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知识掌握度、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围生期护理管理和健康教育可大限度控制血糖水平,提高相关知识掌握度及治疗护理依从性,减少并发症,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尤晓玲;李翠吟;庄荀芳;凤香清;陈小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优化分诊流程在妇产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4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挂号、自行排队,医生叫名字后就诊;观察组导诊指引完成挂号,电脑自动分诊到不同诊室,电子屏自动显示患者名字和诊室,分诊护士配合指引和帮助;比较两组患者对门诊护理服务质量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调查指标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分诊流程在妇产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小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探讨高压氧对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智能康复的远近期疗效。方法:68例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病情稳定后另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智能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生7天、28天神经评测及2岁、5岁智力发育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显著的远近期疗效,能促进患儿的智能康复。
作者:区大明;杨杰华;孙静;宋红梅;李国导;肖茂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AKA)高龄患者的效果。方法:16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84例常规护理,观察组8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手术室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天疼痛评分、疼痛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结论:AKA老龄患者加强手术室护理可提高疗效及满意度。
作者:孙子琪;李国建;黄国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3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根据随访情况分为随访组与非随访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对比超声心动图应用于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心衰超声指数与Log 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随访组各项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非随访组(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通过心衰超声指数显示患者的心衰情况,与常用诊断标志物NT-ProB-NP的作用相近,并能评估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治价值。
作者:刘光德;刘培中;陈益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联合五苓散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口服瑞舒伐他汀,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六味地黄汤联合五苓散,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肾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TC、TG及LDL-C等血脂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24小时UAER、Scr以及BU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P<0.01)。结论:六味地黄汤联合五苓散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及肾功能水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焕旭;叶颖;庞小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取推拿治疗,对照组采取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治疗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徐帮杰;黎福庆;陈彭梦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重症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的影响。方法:4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智能及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智能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有利于促进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智能和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施彩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刮痧是中医传统疗法,近些年来刮痧疗法得到发展和提高。笔者长期跟师学习中总结老师无痛刮痧的手法操作及操作要点,结合五行刮痧板分析其临床应用现状,以期促进刮痧疗法的使用。
作者:李兰丽;刘家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失败后指体坏死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4例40指断指再植失败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失败原因并为以后的再植手术提出佳预防措施。结果:在坏死的40指中,4指为吸烟所致,9指因再植指感染导致失败,3指为术后不配合下床活动致再植指体坏死,24指因血管危象处理不及时而不可逆转。结论:在断指再植术过程中有许多精细的注意事项,能否借助显微镜认真细致地清创、准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和及时处理血管危象均为影响手术成败的关键点,只有重视这些因素才有可能将断指再植失败率降至低。
作者:曾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五联非药物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0例)和对照组(300例),治疗组采用颈椎牵引、中频治疗、电针、TDP照射、推拿等五联非药物疗法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口服西比灵和全天麻片,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五联非药物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患者乐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泽银;张成明;张兴祥;罗鹏雏;廖运生;易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文分析推拿人员缓解医患关系的方法,以期减少医患关系紧张带来的不良情绪,提升推拿人员素质,促进医患关系文明和谐。
作者:胡军喜;惠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筛查分析,总结影响此类疾病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阳江市2386例早产儿视网膜病的筛查结果,根据筛选结果,其中非ROP设为对照组, ROP为观察组,对两组早产儿基本资料和临床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结果:本次筛查中确诊为ROP早产儿共262例,发生率为10.98%;研究发现早产儿低出生体重、窒息、小胎龄、氧疗、高血糖与ROP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生与出生低体重、氧疗、贫血、感染、光疗等多种高危因素有关;为降低该疾病的发生率,需要在临床上规范用氧和科学治疗,以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晓;张文华;阮世晓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热敷配合按摩治疗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82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热敷配合按摩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包敷中药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7.8%(P<0.05)。结论:中药热敷配合按摩治疗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疗效显著。
作者:陈峥嵘;冯春存;吕云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在冠心病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服用国产氯吡格雷,而试验组则服用进口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D-二聚体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等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疗效相当,安全性亦无明显差异,均可作为冠心病治疗的一线药物。
作者:杨烁;王奕儿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晕推拿与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有关,施以手法后邪正交争,病势进退过程中亦可出现。本文分析1例“晕推拿”落枕患者的成因探讨推拿佳治疗量和小副作用间的平衡点,预防其不良反应。
作者:汪昂;杨丽秋;曾科学;夏惠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护理干预潜在不安全因素的效果。方法:90例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对潜在不安全因素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1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1)。结论: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护理干预潜在不安全因素效果良好。
作者:牛军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