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六味地黄汤联合五苓散治疗糖尿病肾病89例疗效观察

陈焕旭;叶颖;庞小婵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六味地黄汤, 五苓散, 血脂, 肾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联合五苓散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口服瑞舒伐他汀,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六味地黄汤联合五苓散,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肾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TC、TG及LDL-C等血脂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24小时UAER、Scr以及BU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P<0.01)。结论:六味地黄汤联合五苓散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及肾功能水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通腑泻实推拿法治疗小儿实证便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通腑泻实推拿法治疗小儿实证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55例实秘患儿采取通腑泻实推拿法治疗,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39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6.5%。结论:通腑泻实推拿法治疗小儿实秘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利玉婷;陈红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鼻肠营养管的护理

    目的:总结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科住院手术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132例,术中均留置一根鼻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第2天开始滴入生理盐水、瑞素等肠内营养液,至术后10~14天拔管。结果:多数患者均在术后第14天拔除营养管,其中3例发生吻合口瘘,经过延长肠内营养的时间,患者愈合良好出院;2例提前拔管患者中,1例因不能耐受营养液瑞素,胃肠道反应严重;1例是营养管堵塞,经导丝疏通失败。结论:术后早期经鼻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既能满足患者每日营养需要,减少静脉输液量和卧床输液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又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江俊巧;王琳;黄莹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二甲双胍单药及不同联合用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单药及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药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2h餐后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情况。结果:观察组FBG、2hPG、HbAlc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稳定,可降低胰岛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运芳;赵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压力手套结合功能锻练治疗手外伤后肿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压力手套结合功能锻练治疗手外伤后肿胀的疗效。方法:46例患者均在常规冷热交替法消肿、禁止患手输液、良肢位摆放的基础上,进行穿戴压力手套结合功能锻练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患侧手体积显著大于健侧手(P<0.01);治疗后,两侧手体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侧手体积显著小于治疗前(P<0.01)。结论:压力手套结合功能锻练治疗手外伤后肿胀疗效显著。

    作者:金锟;王宛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药熏洗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失眠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失眠的疗效及其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熏洗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睡眠及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SPIEGEL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针刺治疗可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失眠症状,进而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可作为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失眠的手段之一。

    作者:张俊杰;曾科学;龚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牵引架联合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探讨牵引架联合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牵引架联合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4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35例患者获得随访,手术切口愈合良好,骨折愈合;无骨不连,无钢板断裂、螺钉松动拔起现象发生,无明显患肢短缩及髋内翻畸形。结论:牵引架联合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水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活血散瘀法治疗慢性精囊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活血散瘀法治疗慢性精囊炎的疗效。方法:68例慢性精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活血理前丸+琥珀胶囊,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分散片+安络血,4周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散瘀法治疗慢性精囊炎疗效显著,不易复发。

    作者:秦兆江;朱成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超声波治疗中风后肘关节痉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超声治疗对中风后肘关节痉挛性瘫痪的治疗作用。方法:80例中风后肘关节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康复训练,实验组另用韩国进口HS-5001超声治疗仪,采用简氏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改良Ashworth评分(FAS)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功能和痉挛状态。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肌张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声波治疗可有效改善中风后肘关节痉挛性瘫痪。

    作者:高亮;苏振峰;王迎春;齐成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药热敷配合按摩治疗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热敷配合按摩治疗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82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热敷配合按摩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包敷中药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7.8%(P<0.05)。结论:中药热敷配合按摩治疗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疗效显著。

    作者:陈峥嵘;冯春存;吕云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处方分析

    目的:总结归纳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主要病机及用药特点和治疗方法,以指导临床的准确用药。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处方375张,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祛风湿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清热药、平肝息风药的使用频率较高。高频药物主要性味归经为:药性为温性和寒性,五味属性主要为辛、甘、苦味药,归经主要为肝、脾、肾三经,兼顾膀胱、心、肺、胃等。结论:当代中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法为:祛风散寒、清热除湿;益气养血、调和营卫;化痰散结、祛瘀通络;补益肝肾、健脾化湿。

    作者:张换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针康法治疗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针康法对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协调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58例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取康复治疗,治疗组采取针康法,两组患者参照ICARS及FIM进行康复评定。结果:治疗组共济失调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康法能改善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协调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马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六味地黄汤联合五苓散治疗糖尿病肾病89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联合五苓散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口服瑞舒伐他汀,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六味地黄汤联合五苓散,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肾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TC、TG及LDL-C等血脂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24小时UAER、Scr以及BU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P<0.01)。结论:六味地黄汤联合五苓散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及肾功能水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焕旭;叶颖;庞小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奥马哈系统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奥马哈系统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社区6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奥马哈系统评估护理问题,综合评价干预后患者认知、行为、状况等。结果:脑卒中患者的卫生认知、行为干预效果不明显,疼痛状况、排便功能及状况干预效果不明显(P>0.05);其他健康问题干预后,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护理中应用奥马哈系统,可明确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提高护理水平。

    作者:朱金萍;欧红运;朱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超声心动图在心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心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左室功能指标为测定目标,采取超声和MRI对患者进行检测,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超声、MRI测定左室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MRI测定EDV和SV具有高相关性(r=0.62、r=0.68),ESV和EF相关性中等(r=0.42、r=0.35);EDV和ESV均值MRI>超声;SV均值超声>MRI,EF均值MRI<超声。结论:超声在检测患者左室功能指标方面,与MRI效果相当,结果准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少中;刘晓真;叶木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麦粒灸配合巨刺法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麦粒灸任督脉腧穴配合巨刺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平分为A、B、C、D组,A组健侧针刺,B组健侧针刺加麦粒灸任督二脉,C组患侧针刺,D组患侧针刺加麦粒灸任督二脉,比较各组FMA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后四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B组为明显(P<0.01)。结论:麦粒灸配合巨刺法治疗痉挛性偏瘫疗效显著。

    作者:卞镝;隋月皎;田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IL-17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IL-17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纳入观察组,7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及60例健康者分别纳入对照1组及对照2组,均给予检测IL-17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其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IL-17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1);对照1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2组(P<0.05),IL-1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平乐全脊柱整脊技术治疗颈型颈椎病18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平乐全脊柱整脊技术治疗颈型颈的椎临床疗效。方法:3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单纯颈部推拿治疗,治疗组采取全脊柱整脊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乐全脊柱整脊技术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恒斌;尚鸿生;户红卿;郑燕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析五行板以及无痛刮痧手法的运用

    刮痧是中医传统疗法,近些年来刮痧疗法得到发展和提高。笔者长期跟师学习中总结老师无痛刮痧的手法操作及操作要点,结合五行刮痧板分析其临床应用现状,以期促进刮痧疗法的使用。

    作者:李兰丽;刘家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精密输液器的使用对高压氧治疗中气管切开插管患者气道湿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精密输液器的使用对高压氧治疗中气管切开插管患者气道湿化的影响。方法:76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均采用精密输液器进行气道湿化,观察其治疗前和治疗第1、3、5、10天的刺激性咳嗽、痰阻次数、吸痰量、吸痰次数等指标。结果:至治疗后10天,患者的刺激性咳嗽、痰阻次数、吸痰量、吸痰次数等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痰液粘稠度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使用精密输液器能达到理想的湿化效果,降低了患者的高气道反应,减少了对气道的刺激,并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伟焯;麦敬逢;叶巧;刘玉娟;阮丽芬;麦燕芳;袁桂梅;韩镇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心理干预高危前列腺增生腔内剜除术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腔内剜除术应用心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78例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应用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另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在围手术期护理的基础上明显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剜除术患者中应用推广。

    作者:李梅;欧法玲;陈惠娴;郑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