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静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及随访1年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的动态变化与其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在50例脑梗死患者发病后72小时内、第4~7天和第14天对其血CRP进行测定,以5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hs-CRP含量作对照,并测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不同大小梗死灶和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脑梗死后72小时其血CRP浓度即开始升高,1周左右达高峰,至14天时水平接近对照组水平,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者CRP水平高,大面积梗死患者其hs-CRP水平明显高于小面积梗死患者。结论:血浆CRP是判断脑梗死病情轻重和预后的特异性指标,适时终止或减轻炎症反应损害,可以降低脑梗死的死亡率及并发多脏器衰竭的危险。
作者:简洪彬;何晃养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42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将患者平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治愈、依从、护理满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并发症及感染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结合加味逍遥胶囊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10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薄氏腹针结合加味逍遥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多塞平片,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MAD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薄氏腹针结合加味逍遥胶囊治疗中风后忧郁症疗效显著。
作者:曾姿霈;吴绍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全身振动训练已被国内外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并作为肌力增强和提高的手段之一,但如何将其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及其效果如何,国内研究很少,国外亦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并肯定了全身振动训练在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力、平衡、ADL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本文旨在介绍全身振动训练在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为广大科研工作者以后进行相关研究及努力方向提供参考。
作者:张国兴;刘四文;杨晓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围麻醉期系统护理干预对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患者的影响。方法:66例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围麻醉期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围麻醉期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插管操作时间、并发症、安全感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1例,对照组6例,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操作时间、患者安全感高、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围麻醉期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干预可减少麻醉操作时间及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江铮;赵嫣霞;李炆珈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取推拿治疗,对照组采取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治疗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徐帮杰;黎福庆;陈彭梦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失败后指体坏死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4例40指断指再植失败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失败原因并为以后的再植手术提出佳预防措施。结果:在坏死的40指中,4指为吸烟所致,9指因再植指感染导致失败,3指为术后不配合下床活动致再植指体坏死,24指因血管危象处理不及时而不可逆转。结论:在断指再植术过程中有许多精细的注意事项,能否借助显微镜认真细致地清创、准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和及时处理血管危象均为影响手术成败的关键点,只有重视这些因素才有可能将断指再植失败率降至低。
作者:曾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比邻苯二甲醛与戊二醛对消化内镜的消毒效果与经济效益。方法:选取对象为2013年7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消化内镜检查的2400例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邻苯二甲醛进行消毒,对照组使用戊二醛进行消毒,对比两组消毒液消毒效果和经济收益。结果:两组消毒后均合格并无致病菌生长,但试验组消毒耗时短,仪器周转率大幅度提升,每日纯收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用邻苯二甲醛浸泡消毒消化内镜效果彻底,消毒耗时短,经济收益高,用法简便,毒性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雪月;张小燕;汤连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文通过对我院同德门诊部调解的15起护理纠纷,并对其潜在原因进行总结,提出对策,以期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为减少护理纠纷提供参考。
作者:谢少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鼻胃管引流在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术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门诊收住入院的通过内置鼻胆管引流实施腹腔镜或开腹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胆总管治疗的70例胆道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鼻胃管放置时间为4.6±1.0天;63例(90.0%)患者认为引流效果满意;5例患者引流不畅后应用注射器抽生理盐水冲洗后引流顺利;2例患者发生出血,均为胆管癌患者,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后症状缓解,均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护理问题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重视并做好基础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前提。
作者:常永智;王少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五行音乐联合免疫疗法辅助吗啡减轻肿瘤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60例肿瘤中度疼痛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用盐酸吗啡缓释片后予MP3耳机辨证选乐及IZL-2003免疫治疗系统穴位辐照,对照组仅用盐酸吗啡缓释片,记录疼痛级别和用药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行音乐联合免疫疗法能减少肿瘤患者疼痛及吗啡用量,提高疗效。
作者:曹仙霞;刘月平;邓清娴;康丽云;梁丽珍;孙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针康法对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协调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58例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取康复治疗,治疗组采取针康法,两组患者参照ICARS及FIM进行康复评定。结果:治疗组共济失调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康法能改善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协调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马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通过分析失语症的机制及治疗现状、存在问题,总结得出失语症的康复是一个动态过程,治疗研究已向临床治疗观察与康复机制密切结合方向发展,卒中后失语症的康复治疗也向着多元化阶段迈进。治疗方式的选择需根据患者情况采用个体化综合疗法。
作者:王英;李玲;玛依拉·买合木提;郑燕;雷舜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采用夹板固定、中药内服外用及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等综合疗法。结果:治疗2周后,优32例(占53%),良23例(占38%),可5例(占9%);治疗3周后,优53例(占89%),良7例(占11%)。结论: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效果显著。
作者:黄广平;刘向前;陈民;李腾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102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可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理念,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阮志英;范瑞娟;阮秀娟;李俊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多发性损伤合并骨折患者采取急救及早期处理的效果。方法:观察256例多发性损伤合并骨折患者的临床疾病情况,进行急救并早期处理。结果:临床治愈246例,死亡10例;随访1~2年,终骨折愈合较好者168例,运动功能障碍18例,骨不连30例,感染30例。结论:多发性损伤合并骨折患者采取急救及早期处理,密切观察临床症状变化,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临床预后。
作者:姚宁;王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减轻肛肠病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将193例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肛瘘和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93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复方亚甲蓝注射液镇痛,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肛肠消肿止痛散熏洗坐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第3天、第7天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创口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减轻肛肠病患者术后疼痛效果显著,还可促进创口愈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海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手转胎头术治疗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98例头位难产患者采取手转胎头术纠正并分娩,观察效果。结果:88例患者成功转位,总成功率达89.80%。新生儿体重2.31~3.87kg,平均3.21±0.34kg。结论:手转胎头术治疗头位难产成功率较高且较安全,临床价值高。
作者:赵凤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妊娠期龈炎是妊娠期发病率极高的疾病之一,不但影响妊娠期妇女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可能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甚至导致妊娠不良结局。对妊娠期龈炎的控制,预防是关键、治疗是补充。本文着重从妊娠期龈炎的预防和治疗两方面对相关资料进行综述。
作者:吴家嘉;何显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文分析推拿人员缓解医患关系的方法,以期减少医患关系紧张带来的不良情绪,提升推拿人员素质,促进医患关系文明和谐。
作者:胡军喜;惠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