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雪月;张小燕;汤连好
目的:观察压力手套结合功能锻练治疗手外伤后肿胀的疗效。方法:46例患者均在常规冷热交替法消肿、禁止患手输液、良肢位摆放的基础上,进行穿戴压力手套结合功能锻练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患侧手体积显著大于健侧手(P<0.01);治疗后,两侧手体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侧手体积显著小于治疗前(P<0.01)。结论:压力手套结合功能锻练治疗手外伤后肿胀疗效显著。
作者:金锟;王宛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筛查分析,总结影响此类疾病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阳江市2386例早产儿视网膜病的筛查结果,根据筛选结果,其中非ROP设为对照组, ROP为观察组,对两组早产儿基本资料和临床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结果:本次筛查中确诊为ROP早产儿共262例,发生率为10.98%;研究发现早产儿低出生体重、窒息、小胎龄、氧疗、高血糖与ROP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生与出生低体重、氧疗、贫血、感染、光疗等多种高危因素有关;为降低该疾病的发生率,需要在临床上规范用氧和科学治疗,以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晓;张文华;阮世晓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及随访1年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的动态变化与其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在50例脑梗死患者发病后72小时内、第4~7天和第14天对其血CRP进行测定,以5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hs-CRP含量作对照,并测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不同大小梗死灶和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脑梗死后72小时其血CRP浓度即开始升高,1周左右达高峰,至14天时水平接近对照组水平,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者CRP水平高,大面积梗死患者其hs-CRP水平明显高于小面积梗死患者。结论:血浆CRP是判断脑梗死病情轻重和预后的特异性指标,适时终止或减轻炎症反应损害,可以降低脑梗死的死亡率及并发多脏器衰竭的危险。
作者:简洪彬;何晃养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86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采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42例)用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止血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有良好疗效。
作者:陈金亮;严颖坚;周裕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平乐全脊柱整脊技术治疗颈型颈的椎临床疗效。方法:3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单纯颈部推拿治疗,治疗组采取全脊柱整脊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乐全脊柱整脊技术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恒斌;尚鸿生;户红卿;郑燕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家庭病床服务模式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调查分析某社区166例家庭病床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的效果。结果:病情稳定后继续家庭病床治疗136例(81.93%);无效28例(16.87%),送入医院治疗;2例(1.2%)死亡。双向转诊88人次。结论:家庭病床服务模式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有效、方便、经济,但需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充分支持。
作者:郭碧平;郭志飞;肖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麦粒灸任督脉腧穴配合巨刺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平分为A、B、C、D组,A组健侧针刺,B组健侧针刺加麦粒灸任督二脉,C组患侧针刺,D组患侧针刺加麦粒灸任督二脉,比较各组FMA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后四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B组为明显(P<0.01)。结论:麦粒灸配合巨刺法治疗痉挛性偏瘫疗效显著。
作者:卞镝;隋月皎;田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围术期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36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术前实验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围术期应用人性化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患者术后应用镇痛类药物减少,护理满意度较高。
作者:徐桂银;曾英玉;缪容;黄纯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单采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90例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白细胞单采术及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细胞计数、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术后肝脾肿大患者明显少于术前(P<0.05),且术后肝脾肿大程度显著低于术前(P<0.01);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白细胞单采术对高白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疗效,全面有效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刘吉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诊不同确诊治疗时机对急性肺栓塞预后的影响。方法:7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发病2周内进行急救,对照组发病2周后进行急救,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R、PaCO2、PaO2、P(A-a)O2等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PaO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肺栓塞临床病症无特异性,误诊率较高,发病后2周内诊治可显著提升溶栓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预后良好。
作者:黄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病因干预措施在肱骨外上髁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30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并建立系统性病因调查表。观察组入院后即进行系统性病因调查,确定患者发病原因,根据不同病因进行相应的去除病因的健康教育,同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适宜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仅给予相应治疗。结果:观察组VAS评分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去除病因干预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降低了复发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作者:陈永韶;庞祖才;陈展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全身振动训练已被国内外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并作为肌力增强和提高的手段之一,但如何将其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及其效果如何,国内研究很少,国外亦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并肯定了全身振动训练在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力、平衡、ADL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本文旨在介绍全身振动训练在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为广大科研工作者以后进行相关研究及努力方向提供参考。
作者:张国兴;刘四文;杨晓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23例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有效护理后,治愈21例,1例因呼吸功能衰竭死亡,另1例合并严重感染死亡。结论:重度吸入性损伤在补液抗感染等治疗的同时,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作者:谢向群;谢咏仪;陈梅娣;黄晓靖;韩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股骨骨折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椎管内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麻醉并发症及肺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并发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24小时肺功能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股骨骨折手术患者均有负面影响,但椎管内麻醉对其肺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郭敏;伍元川;姚爱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归纳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主要病机及用药特点和治疗方法,以指导临床的准确用药。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处方375张,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祛风湿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清热药、平肝息风药的使用频率较高。高频药物主要性味归经为:药性为温性和寒性,五味属性主要为辛、甘、苦味药,归经主要为肝、脾、肾三经,兼顾膀胱、心、肺、胃等。结论:当代中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法为:祛风散寒、清热除湿;益气养血、调和营卫;化痰散结、祛瘀通络;补益肝肾、健脾化湿。
作者:张换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京万红外敷联合电磁波照射在输液外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静脉输液外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给予京万红软膏外敷联合电磁波照射治疗,对照组外敷硫酸镁溶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高于对照组的84.1%(P<0.05)。结论:采用京万红外敷加电磁波照射在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黄桥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颅骨修补术后常有并发症,本文探讨其并发症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对颅骨缺损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修补术后实施护理,以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应朝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调查分析基层医院产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情况与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措施。方法:统计我院产科近2年住院分娩的院内感染患者63例,统计各种因素并制定相关干预对策。结果:2012年产科院内感染发生率为7.53%,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泌尿系统、手术切口,高危因素主要为抗生素联用、导尿管留置、年龄超过40岁;而2013年产科院内感染发生率为4.87%,感染部位与2012年无显著性差异,高危因素主要为导尿管留置、抗生素联用与年龄超过40岁。结论:院内感染的主要高危因素是导尿管留置、抗生素过量及高龄产妇,需要在临床护理中加强无菌操作及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合理应用抗生素,从而有效避免院内感染。
作者:陈桓媛;黄晓静;李洁益;黄锦兰;梁春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改良体位护理在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TURP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体位护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体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各时间段生命体征和术后舒适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生命体征波动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实施改良体位护理,能有效降低术中生命体征的波动幅度,提高患者舒适度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魏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结合加味逍遥胶囊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10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薄氏腹针结合加味逍遥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多塞平片,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MAD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薄氏腹针结合加味逍遥胶囊治疗中风后忧郁症疗效显著。
作者:曾姿霈;吴绍汉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