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洁莉;孙正平;徐莉;徐丹
目的:探讨弹力网状绷布在偏瘫患者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需要输液、健侧手有留置针的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留置针穿刺送管成功后常规用3M透明敷贴固定和胶布外固定,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患者输液完毕后外用弹力网状绷带包扎固定,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液体渗出、针头渗血、针头滑脱和意外拔针情况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液体渗出、渗血、针头滑出和意外拔针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弹力网状绷带可以减少偏瘫患者留置针液体渗出、渗血、针头滑出和意外拔针的发生,适当延长留置时间,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护士负担。
作者:黄漫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烧伤后功能康复的时间较一般疾病的康复期为长,而且越早介入康复治疗,烧伤患者终的功能预后也越好。本文中一例特大面积烧伤患者在伤后5个月才行康复治疗,在患者功能获得显著进步的同时,缺乏早期康复介入也制约了患者功能终所能达到的水平。本文将详细介绍此个案患者入院时的功能情况、康复治疗的实施过程及出院时的功能水平,并对康复疗效及局限作一分析,从而为大面积烧伤后的康复治疗提供借鉴。
作者:贾延兵;杨振辉;吴金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一期关节镜下重建修复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近期疗效。方法:45例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一期关节镜下修复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后交叉韧带(PCL),固定修复内侧副韧带(MCL)和外侧副韧带(LCL),手术前后采用Lysholm评分法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及其活动范围。结果:患者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活动范围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一期关节镜下重建修复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获得理想疗效,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黄其志;李俊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102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可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理念,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阮志英;范瑞娟;阮秀娟;李俊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性病症,也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本文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进展进行综述,讨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内容,旨在积极配合抢救的前提下,同时预见性地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减少出血后继发肝性脑病和感染的发生,防止大出血而出现休克,尽可能降低消化道出血再出血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梁彩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电动床站立及床边起坐控制训练对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作用。方法:6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电动床站立及床边起坐控制训练,对照组采用手法治疗及口服药物,观察两组患者患侧负重能力、平衡能力、肌张力和躯干控制力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肢负重能力、平衡能力、肌张力以及躯干控制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P<0.05)。结论:电动床站立及床边起坐控制训练能有效促进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
作者:时贞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以推拿手法为主治疗颈性类冠心病可取得满意疗效,本文综述颈性类冠心病发病机制的解剖学基础、生理病理等,进一步分析其诊断及治疗方法,充分发挥中医推拿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的作用。
作者:零家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广州市花都区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探讨相应干预策略。方法:100例广州市花都区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问卷调查其心理状况并汇总分析。结果:36例患者焦虑,42例患者抑郁;焦虑评分(SAS)为38.64±8.79分,抑郁评分(SDS)为42.75±9.14分。性别、文化程度、相关知识评分、经济收入、费用支付方式等明显影响患者焦虑与抑郁程度(P<0.05)。结论:我区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较差,需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建设。
作者:许卫红;刘文锋;曾惠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围麻醉期系统护理干预对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患者的影响。方法:66例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围麻醉期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围麻醉期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插管操作时间、并发症、安全感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1例,对照组6例,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操作时间、患者安全感高、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围麻醉期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干预可减少麻醉操作时间及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江铮;赵嫣霞;李炆珈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效果。方法:8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及护理质量。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尿素氮及血肌酐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秀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28例)和B组(32例),A组采用PFNA治疗,B组采用DHS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B组(P<0.05),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优于DHS,术后患者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明云;郑风翠;周仁实;阮才政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儿科输液应用细节护理的效果。方法:我院输液患儿12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静脉重注率、护理差错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液患儿进行细节护理能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增加穿刺成功率,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提,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爱娣;范圳南;刘晓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家庭病床服务模式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调查分析某社区166例家庭病床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的效果。结果:病情稳定后继续家庭病床治疗136例(81.93%);无效28例(16.87%),送入医院治疗;2例(1.2%)死亡。双向转诊88人次。结论:家庭病床服务模式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有效、方便、经济,但需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充分支持。
作者:郭碧平;郭志飞;肖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49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5例)与对照组(24例),对照组术后予临床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早期功能锻炼,记录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肩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达8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17%(P<0.05)。结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外科手术治疗后根据实际情况尽早予以相关功能锻炼,可显著提高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植智云;蔡宁;邓雪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双柏散联合TDP灯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及护理。方法:将30例化疗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分别给予双柏散联合TDP灯治疗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3%,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结论:双柏散联合TDP灯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显著。
作者:任贤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止泻汤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将7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思密达及其他对症治疗,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服用自拟健脾止泻汤,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2%,高于对照组的91.4%(P<0.05)。结论:自拟健脾止泻汤可提高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官惠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PFNA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术后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PFNA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患者5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7例与对照组24例,分别采取综合护理及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8%(P<0.05)。结论:PFNA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采取综合护理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促进其骨折愈合。
作者:温小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降低ICU气管切开患者呼吸系统感染率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204例ICU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8.8%(P<0.05)。结论:ICU是患者发生感染风险较高的区域之一,合理的全方位护理能有效降低气管切开患者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梁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针康法对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协调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58例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取康复治疗,治疗组采取针康法,两组患者参照ICARS及FIM进行康复评定。结果:治疗组共济失调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康法能改善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协调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马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髋骨截骨矫形术配合髋人字石膏固定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行髋骨截骨矫形术配合髋人字石膏固定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护理要点。结果:所有患儿手术均顺利进行,术后康复过程顺利,能够配合功能锻炼,除2例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差外,其余患儿均获满意复位,可进行正常的功能活动。结论:做好患儿的沟通、疏导,取得患儿与家长的配合,可提高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残疾率。
作者:凌艳燕;赵婷婷;韦燕萍;陈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