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茂水;吕洲明;李勇;唐上德;李振宇
目的:了解医院蜈蚣的用药情况,探讨其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对近年蜈蚣的使用剂量、诊断等进行了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蜈蚣主要用于肿瘤科、骨伤科及皮肤科,剂量以1-2条为主;蜈蚣常与全蝎配伍应用.结论:医院蜈蚣使用基本合理,但须注意使用剂量以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曾海坤;郑世志;曾素霞;郭大敏;曾灶英;吴声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以清热活血益气为主的分期辨证疗法对普外患者术后创伤组织修复的影响.方法:8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临床路径治疗;治疗组在临床路径的基础上加用分期中医辩证治疗:手术当日及术后第1-3天静滴清开灵、丹参针;术后第4-7天静滴参麦针、丹参针.观察患者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伤口愈合情况、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体重变化、伤口愈合情况、胃肠道功能回复情况、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血WBC恢复正常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拆线时间、体重减轻、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分期辨证可提高手术患者组织修复,有助于术后康复.
作者:王松;陈志强;谭志健;何军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背俞穴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电针与背俞穴交替为主治疗,每次针刺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间隔3天;对照组只采用电针治疗,疗程同治疗组.3个疗程结束后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16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80%;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7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以改善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症状,配合背俞穴可以显著提高疗效,电针配合背俞穴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一种有效方法,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作者:游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针灸方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83例脑卒中偏瘫,按照随机原则分为针灸组与对照组,观察针灸组43例,对照组患者40例;观察组采取针灸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疗程结束之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针灸组治愈15例(34.88%),显效18例(41.86%),有效7例(16.28%),无效3例(6.98%),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治愈6例(15.00%),显效8例(20.00%),有效16例(40.00%),无效10例(25.00%),总有效率7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8.75,P<0.05).结论:通过针灸方法来治疗脑卒中偏瘫效果显著,患者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经济适用,是一个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景利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牵引、低周波及针灸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势.方法:对1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我们分别采用牵引+低周波治疗仪+针灸综合治疗、牵引+针灸、牵引+低周波三种治疗方法来对比疗效.结果:牵引、低周波治疗及针灸三联综合疗法治疗组的治愈率63.64%,总有效率95.45%;对照1组治愈率34.38%,总有效率81.25%;对照2组的治愈率36.11%,总有效率83.33%.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P<0.05).结论:将牵引、低周波及针灸三种治疗方法有机地结合,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三位一体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面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得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主要的致残原因.自2008年3月至2011年8月,本院内分泌科将穴位按摩与中药沐足应用于早期糖尿病足中的护理,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00例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早期糖尿病足患者,均符合2007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的糖尿病诊断,糖尿病足按Wagner分级法[1],均属糖尿病足0级和1级,为早期糖尿病足.
作者:黄庆娟;覃佑邦;张文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治疗方法治疗青少年膝关节运动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12-18岁,平均年龄15岁.结果:疗效,优22例,良7例,差1例,总有效率96.7%.结论:青少年膝关节运动月板损伤后,采取固定制动、练功、推拿及中医药内服外洗等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李志明;杨伟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总结骨科卧床病人压疮预防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Braden量表对130例骨科卧床病人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30例病人住院期间发生Ⅰ期压疮1例.结论:采用Braden量表对神经外科卧床病人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并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作者:吴成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结合临床实验,探讨西药结合针灸的方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观察本病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针药结合的方式与单纯用西药治疗的方式进行对比治疗.结论:结果显示两组的有效率差异具有明显差异,针灸治疗的使用提高本病患者的治疗成功率.
作者:刘淹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概括﹑总结,从常规针灸方法的角度来阐述针灸对荨麻疹的治疗,并总结针灸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价,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所帮助.
作者:俞国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通过讨论骨折患者的系统康复的护理,使骨折患者肌萎缩、关节挛缩、变形、肢体废用和畸形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尽快恢复生理及心理的康复以及早回归社会,改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79例骨折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及系统康复护理,提出及早进行有计划及规范的康复训练对患者的预后是十分有利的.结果:79例患者在经过系统的康复护理后,肌萎缩、关节挛缩、变形、肢体废用和畸形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指导骨折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是必需的,而且要及早进行,这样能有效预防肌萎缩、关节挛缩、变形、肢体废用和畸形,使患者尽快康复,回归家庭和社会.
作者:李有秀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对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中医针灸理论辩证施治采用针刺(百会、神庭、四神聪、安眠、神门、内关等穴)治疗失眠症患者52例.结果:52例患者中,治愈28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8%.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通经络,调整阴阳,养心安神的功效,是治疗失眠症的良好途径.
作者:侯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护理干预对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和作用.方法:针对同一社区有肢体功能障碍的中风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前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康复护理干预,后者仅在家静养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专业评估.结果:实验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速度和恢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中风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干预,可以大大加快恢复速度.
作者:罗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笔者近年来采用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319例,女243例;年龄18~69岁,35-55岁居多;病程短1年,长10年.全部病例均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颈椎正侧位片提示: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或椎间隙变窄,生理曲度改变.
作者:田建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对产后2小时按摩子宫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5月-2012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自然生产初产妇28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和产后2小时没15分钟定时进行子宫按摩处理,而后比较两者产妇产后2小时的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2小时给予产妇定时子宫按摩能够有效减少出血现象的发生,值得临床予以注意.
作者:尹煌秀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通过讨论骨折患者的系统康复的护理,使骨折患者肌萎缩、关节挛缩、变形、肢体废用和畸形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尽快恢复生理及心理的康复以及早回归社会,改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59例骨折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及系统康复护理,提出及早进行有计划及规范的康复训练对患者的预后是十分有利的.结果:59例患者在经过系统的康复护理后,肌萎缩、关节挛缩、变形、肢体废用和畸形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指导骨折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是必需的,而且要及早进行,这样能有效预防肌萎缩、关节挛缩、变形、肢体废用和畸形,使患者尽快康复,回归家庭和社会.
作者:梁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探讨认知训练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患康复训练中的应用疗效.方法:以我院2011年3月份至2012年3月份住院部收治的确诊为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患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全部病患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分成训练组与对比组,各25例.对比组给予病患常规的康复训练,训练组是在对比组的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认知训练.全部病患的训练时间都是2个月.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训练疗效.结果:训练组与对比组病患训练前的认知、日常生活的能力以及运动功能的分级差异都没有差异性.即P>0.05.在训练1个月后,两组的Barthel指数与Fugl-Meyer量表的评分差异都没有差异性,即P>0.05.而MMSE评分则具有差异性,即P<0.05;两组在训练2个月后,两组病患间的Fugl-Meyer、Barthel指数以及MMSE量表均具有显著差异性,即P<0.05.结论:临床上,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功能病患,应该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进行认知训练,这样才利于病患改善生活能力,利于病患全面康复.
作者:张翠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及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以L4-L5、L5-S1间隙发病率高,约占90%-96%;多个椎间隙同时发病者仅占5%-22%[1].其病因较多,其中椎间盘退行性变是基本因素,除外还与损伤、遗传、妊娠等有关.临床分型包括膨隆型、突出型、脱垂游离型、Schmorl结节及经骨突出型等.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措施,针对不同患者寻求佳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年4月-2010年10月收入我院的50例患者进行相应的临床治疗,记录相关资料以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有效的针对性临床治疗,50例患者中保守治疗18例,显效10例,好转5例,无效3例;32例手术治疗,30例预后好,2例一年内复发.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较多,针对不同病情选择佳治疗方案,预后大多良好.
作者:朱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痛经是女性常见的临床病症之一,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院妇科采用温经汤合少腹逐瘀汤与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取得了满意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0例痛经病人均在经期或经期前后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并伴月经周期发作,且连续发作3次以上,并经妇科检查以排除由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肿瘤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痛经.经中医辨证,证属寒凝血瘀,其症状如下:
作者:黄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以四神聪为主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期间追踪观察8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的资料,比较经针刺激四神聪为主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6例,对照组仅用舒筋通督手法推拿[1]36例,每天一次,疗程均为10天,2种不同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观察:参照张霆教授所提出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体征观察评分标准,通过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证候观察、体征观察及临床疗效,科学地评价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积分,治疗组由治疗前的17.637±4.193下降至治疗后的7.522±3.326,对照组由治疗前的18.037±4.193下降至治疗后的8.022±4.326,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有效率93.47%,对照组有效率94.44%,两组间在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四神聪为主穴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在改善症状、降低复发率皆有明确疗效,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效方法.
作者:徐华明;付玉智;朱金土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