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尿道电切前列腺综合征3例分析

于海英

关键词:
摘要:经尿道电切前列腺(TURP)与开放性手术相比较,TURP具有适应证广、较安全、无手术伤口及腹壁漏尿、术中及术后出血及输血量明显减少,术后再出血及手术率低,术后病人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近年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TURS也具有一定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18%,包括出血、穿孔、TURS综合征(TURP)、输尿管损伤,外括约肌损伤等.尤以TURP综合征为著,其发生率7%~20%,且发生骤然,如处理不当,将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充分认识TURP防止其发生,并掌握对TURS患者的抢救方法,对降低TURP手术的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我院自1992年以来开展TURP 183例病例中的3例出现TURS病例,报道如下并加以分析.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B超诊断胎儿内脏膨出1例

    患者,女,26岁,G1P0停经26周,无异常不适,行常规B超检查.二维超声显示:宫内单活胎、臀位,双顶径6.0cm,头颅光环完整,脊柱呈串珠样强回声,连续性好,胎心率150次/min,羊水暗区大深度9.5cm,胎盘附于子宫右侧壁,成熟度1级.多切面反复扫查可见胎儿腹腔内腔器(肝、肠管等)位于腹壁之外,周围有完整包膜回声与胎儿腹壁缺损处相连.B超提示:①中孕、单活胎、臀位(26周);②羊水过多;③胎儿畸形:内脏膨出可能.

    作者:吴德华;徐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正确采集标本的几点体会

    在现代医学中,临床检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的程度上,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决定性的作用.能够影响临床检验结果的因素除检验科工作质量外,临床在标本的采集过程中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结合本人长期工作经验,就正确采集标本谈几点体会.

    作者:刘相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脓胸56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0年1月~2002年1月共收住脓胸72例,选择其中临床资料完整的56例分析如下.

    作者:罗惠;李怀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病因及护理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系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胆囊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和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此范围.上消化道大出血一般指在数小时内的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量的20%,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这是临床常见的急症,目前的病死率与病因误诊率仍较高,分别约为10%与20%以上,应引起重视,为了及时抢救病人,必须做到早期护送就诊,尽快明确出血病因,严密观察病情,积极进行合理治疗.

    作者:于梅菊;刘晓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辅助生殖技术妊娠与自然妊娠早期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比较

    目的比较辅助生殖技术妊娠与自然妊娠早期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探讨利用辅助生殖技术妊娠后存在较高的流产率与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对辅助生殖技术妊娠后自然流产(ART妊娠组)33例,自然妊娠后自然流产(自然妊娠组)30例的流产绒毛进行染色体检查,分析流产胚胎的染色体异常情况.结果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共38例,其中染色体数量异常34例(89.5%),染色体结构异常4例(10.5%).在染色体数量异常的34例中,ART妊娠组占50%(17/34),自然妊娠组占50%(17/34),两组间无差异;而染色体结构异常的4例全部出现在ART妊娠组中的ICSI组里.结论辅助生殖技术妊娠后的高流产率与流产胚胎的染色体异常密切相关.

    作者:熊曙康;郑明男;张振强;邵小光;冯丽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直肠类癌48例分析

    目的探讨直肠类癌的生物学行为、临床表现、诊断、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8例直肠类癌临床资料.结果 48例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18~70岁,平均42±2.1岁.肿瘤部位:距肛缘12cm 1例,11cm 1例,8cm 3例,7cm 11例,6cm 10例,5cm 16例,4cm 6例.肿瘤直径:>2cm 2例,1~2cm 20例,<1cm 26例.48例均行局部扩大切除术,46例经肛、2例经腹.获随访42例,5年生存率95%(35/37),5例随访不满5年仍健在.结论对每一位直肠类癌患者均应根据其肿瘤大小、浸润范围、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脏器转移等情况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直径<2cm的直肠类癌极少发生转移,首选局部扩大切除术;对直径>2cm或侵及肌层或有淋巴转移者,应行直肠经腹根治性切除术;对伴肝局灶性转移者可加做肝叶或肝部分切除术;姑息性切除术可减轻类癌综合征,或防止肠梗阻及肠道出血.

    作者:冯国光;吕强;刘江齐;杨志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的副作用及预防

    白血病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恶性肿瘤,自从应用联合化疗以来白血病预后有了明显改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缓解率可达95%,淋巴肉瘤白血病稍低于此.但白血病化疗有时可引起严重副作用,如不及时处理和预防将会产生严重后果,现将我院近年来白血病化疗所致严重副作用作一小结.

    作者:马伏英;刘秋玲;由丽华;孙岩峰;杨玉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检查淋病奈瑟球菌感染两种方法比较

    我科自应用淋病快速诊断试剂以来,对疑似淋病奈瑟球菌感染的104例患者进行检查,并用涂片法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舒筠;王焕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切口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

    我科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采用小切口行胆道手术.切口设计为3~5cm.本文通过对需手术治疗的327例胆道疾患病人,无选择性地采用右上腹经腹直肌小切口入路进行手术的回顾性总结,实践证明:3~5cm的小切口用于一般胆道手术可以获得手术野显露满意、操作简单、无手术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病人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医疗费用低、易被病人接受的临床效果及社会效益.与传统胆囊摘除术(OC)及腹腔镜胆囊摘除术(LC)相比,更具有诸多的优势.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汉训;孙战文;张勇;昌盛;张高锋;王争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产后尿潴留的防治

    尿潴留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产妇心理和生理上造成不安和痛苦,不仅影响子宫复旧,还可以引起产后出血,甚至导致泌尿道炎症.因此做好产后尿潴留防治在临床上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邹本艳;李健;梁玉华;樊淑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B超对胆系不同部位结石症诊断的分析

    目的对B超在胆系不同部位结石症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并探讨提高胆管结石诊断率的方法.方法对92例B超检查的胆石症病人,按结石部位的不同将术前B超检查结果与术后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B超对胆囊结石诊断准确率较高,对胆管结石,尤其是胆总管下段结石及多部位结石,检出率较低.结论 B超对胆囊结石的诊断率明显高于胆管结石,通过改变操作方法可进一步提高胆管结石诊断率.

    作者:郭丹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1例临床观察

    我院1998年4月~2001年4月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4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其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1例中,男36例,女5例,平均年龄57.8岁,病史4~10年,平均6年.全部符合WHO制定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15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11例,梗塞后心绞痛5例,静息心绞痛10例.

    作者:黄海峰;游阿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宫颈妊娠误诊致失血性休克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28岁.主因人工流产术后失血性休克急症入院.患者足月顺娩1次,人工流产5次,于入院当天因45天妊娠,在我院门诊行人工流产术,术毕未见明显胚胎组织,且出血汹涌,量约1000ml,随即病人休克.血压60/38mmHg,当时考虑不全流产、失血性休克,急症入院抢救,快速补液、输血抗休克治疗.

    作者:张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内皮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内皮素(ET)测定的临床意义和了解内皮素(ET)与AMI泵功能、QRSS记分(QRSS)和磷酸肌酸激酶MB(CK-MB)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WHO AMI诊断患者47例24h内抽血作ET测定、CK-MB监测,并录取第5天心电图进行QRSS,同时选择2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AMI患者ET,QRSS,CK-MB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心功能级数越低ET、治疗后QRSS和CK-MB含量下降越明显;各组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AMI患者泵功能与ET、QRSS和CK-MB呈正相关并与泵功能、QRSS和CK-MB显著相关.结论 AMI早期ET含量对判断泵功能、心肌梗死面积和严重程度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何建秀;黄贵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荔枝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荔枝草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应用荔枝草对30例带状疱疹进行1个月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27例均在3~7天内结痂痊愈,3例10天结痂痊愈.结论荔枝草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无副作用,安全可靠.

    作者:张梅;孙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31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急性酒精中毒病例随机分成二组,治疗组31例用纳洛酮治疗;对照组33例用利尿、补液、补充维生素等治疗.对比二组的显效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显效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见效快,简便,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是救治急性酒精中毒的理想药物.

    作者:徐亚熙;吴雪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酚妥拉明、硝酸甘油及地尔硫卓艹联用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是一个棘手问题,本文收集24例病例,应用酚妥拉明、硝酸甘油及地尔硫治疗心衰,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SLE误诊青霉素过敏致死亡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0岁,因双手及颈面部反复皮疹3个月,加重伴手指关节疼痛20天,于2003年8月28日入院.

    作者:吴桂清;刘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骨折病人引起感染并发症死亡1例死因分析

    死因分析是临床医学、病理学及法医学工作者必须进行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在医学临床上对死亡原因的分析,可以查找临床检查、诊断、治疗、护理工作中存在问题,总结临床经验,提高诊疗、护理工作水平;在法医鉴定工作中,对死者死亡原因的分析,可以判明死亡性质,帮助分析案件当事人双方的法律责任、各种原因的主次位置及各种病变的因果关系等.本文报导一起老年伤者,在右肱骨及右胫骨开放性骨折治疗66天引起全身多部位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消化道感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案例,对其死亡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解天国;冯明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癌的护理

    骨肉瘤是恶性程度较大的恶性肿瘤之一,近20年来,保肢已成为治疗的主流[1],目前对它的治疗首选手术切除.然而仅有10%~20%的肝癌患者可以接受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多数患者因肿瘤较大,多发结节并常伴有肝硬变、肝功能不全等而无法手术.近年来,临床应用经皮肝穿刺、肿瘤内酒精注射、激光射频、微波等局部疗法已获得一定疗效[2,3].但同时因针道转移、出血、胆漏等,使其临床应用有一定局限.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也称海扶刀,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非侵入性局部高温治疗肿瘤的新技术.我院应用海扶刀治疗肝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培芹;李浩;房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