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肌酶测定对围产期窒息患儿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意义

夏晶娟

关键词:
摘要:围产期窒息缺氧可致新生儿多脏器损伤,不仅可造成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而且另一重要器官心脏也可能受到损伤,造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病(HIM),使全身血液动力学发生了变化,进一步影响脑的血液供应,使脑缺氧加重,为了对围产期窒息儿心肌损害作出早期诊断,我科于2001年4月~2003年11月对114例新生儿窒息做了血清CPK,LDH,AST,HBD进行定量测定,现报道如下.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电切前列腺综合征3例分析

    经尿道电切前列腺(TURP)与开放性手术相比较,TURP具有适应证广、较安全、无手术伤口及腹壁漏尿、术中及术后出血及输血量明显减少,术后再出血及手术率低,术后病人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近年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TURS也具有一定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18%,包括出血、穿孔、TURS综合征(TURP)、输尿管损伤,外括约肌损伤等.尤以TURP综合征为著,其发生率7%~20%,且发生骤然,如处理不当,将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充分认识TURP防止其发生,并掌握对TURS患者的抢救方法,对降低TURP手术的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我院自1992年以来开展TURP 183例病例中的3例出现TURS病例,报道如下并加以分析.

    作者:于海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发病5天以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小剂量溶栓药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小剂量尿激酶随后静点血塞通加胞二磷胆碱及单纯静点血塞通加胞二磷胆碱两组对照,分别在1天、2天、1周、2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1.67%.对照组显效率48.28%.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溶栓时间越早疗效越好.48h~5天内溶栓仍有明显疗效.60例中只有1例发生脑出血,1例出现皮肤出血点.结论在5天内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且出血的并发症少.值得在基层医院对无条件及时就诊的病人推广使用.

    作者:李春萍;王秦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明胶海绵FE复合酶敷料治疗干槽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明胶海绵FE复合酶敷料对干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干槽症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其中18例行明胶海绵FE复合酶敷料对干槽症作为实验组;10例行碘仿纱条治疗作为对照组,将两种治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显效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60%)(P<0.05)结论明胶海绵FE复合酶敷料对干槽症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康祖铭;高永忠;滕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单层连续缝合的观察

    我院自1999年起开始采用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单层连续缝合的手术缝合方法,自2001年起已完全废弃以往的连续缝合加褥式包埋的双层缝合手段.现将2002年全年剖宫产术1731例与1998年全年剖宫产术1092例随机抽样分析,总结两种缝合方法的优缺点.

    作者:姚娉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255例临床分析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是一组生命脆弱的群体,在早产儿死亡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如何管理好这组病儿,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将起到重要的作用.现将我院早产儿医疗护理中心1994年1月~2002年12月期间LVBWI 255例的临床情况作一分析.

    作者:杨弘伟;陆国强;印学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心肌酶测定对围产期窒息患儿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意义

    围产期窒息缺氧可致新生儿多脏器损伤,不仅可造成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而且另一重要器官心脏也可能受到损伤,造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病(HIM),使全身血液动力学发生了变化,进一步影响脑的血液供应,使脑缺氧加重,为了对围产期窒息儿心肌损害作出早期诊断,我科于2001年4月~2003年11月对114例新生儿窒息做了血清CPK,LDH,AST,HBD进行定量测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夏晶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一对一陪伴分娩187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一对一陪伴分娩在产程中的作用.方法对187例一对一陪伴分娩和同期718例非陪伴分娩的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病人满意度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一对一陪伴分娩的剖宫产率低,新生儿窒息率低,病人满意度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一对一陪伴分娩可显著降低剖宫产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而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是一种在产科领域值得推广的方式.

    作者:何金芳;楼华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三胎早期妊娠1例报告

    1 病例资料患者,女,27岁.停经2月余出现阴道流血4天,量少,末次月经2003年5月6日,7月15日就诊,自诉恶心、呕吐、眩晕症状重,生活难于自理,急来本院产科就诊.未做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妊娠试验,尿HCG阳性.

    作者:付焕秀;黄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利培酮对大鼠海马脑片锥体细胞DNA、RNA含量的研究

    目的研究非典型中枢神经阻滞剂--利培酮对大鼠海马脑片锥体细胞DNA和RNA的影响.方法将22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根据新型荧光探针Acridine orange (AO)能与活细胞内DNA和RNA特异性结合后发出荧光的特征,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大鼠的海马神经细胞内DNA和RNA的荧光像素进行观察,并用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处理,了解海马脑片锥体细胞DNA、RNA代谢的影响.结果利培酮组大鼠海马脑片锥体细胞内DNA和RNA的荧光像素之比为1.662±0.269,而对照组之比为1.799±0.557,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培酮对大鼠海马脑片锥体细胞的核酸代谢无影响.

    作者:殷彬;陈中献;陈耀文;徐虹;林珏龙;郭沈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丁螺环酮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符合CCMD-3广泛性焦虑症诊断标准的门诊及住院病人50例,平均分为2组,完成6周的治疗观察,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6周末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作用.结果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与阿普唑仑相似,但副作用比阿普唑仑小.结论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

    作者:马云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早产的防治与孕妇保健

    早产儿是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我院于1992年接待产妇2820例,其中早产儿32例(9例为双胎),现总结如下.

    作者:于红;李春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重度海水溺淹抢救过程中惊厥的分析和处理

    海水晶体渗透压比血浆高3.5~4倍,呛入海水后肺水肿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我院自使用东莨菪碱、纳洛酮抢救溺水肺后,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但恢复期多有惊厥发生,正确分析和处理是后期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一环.

    作者:史大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联用小剂量氨茶碱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防治作用

    目的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和氨茶碱联用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防治作用.方法使用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和氨茶碱对3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进行2~3个月的治疗,观察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300μg/d,14天后减至200μg/d,1月后100μg睡前吸入,联合应用氨茶碱0.2g/d,14天后减至0.1g/d,1月后0.05g睡前口服.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记录患者夜间症状评分和肺功能改变.结果治疗前后哮喘症状评分分别为(4.80±1.26)分/周、(0.80±0.32)分/周,治疗前后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前后主要肺功能测定指标FEV1、FEV50、PEF均显著改善(P<0.01).结论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和氨茶碱联用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作者:秦自元;刘涛;李文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肺心病患者呼吸道继发霉菌感染32例临床分析

    呼吸道感染是诱发肺心病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收集我院2000年1月~2002年12月住院的慢性患者156例,就其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析,从中发现了32例霉菌感染,为了探讨霉菌感染的原因及预防,现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张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骨挤压法行上颌窦底提升术提高种植牙成功率的探讨

    目的改造上颌骨磨牙区种植体埋入的条件,提高种植体的成功率.方法三组患者,第一组常规行种植体埋入,第二组骨挤压法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埋入种植牙,第三组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后二期埋入种植牙.统计种植牙的存活率.结果各组存活率结果表明上颌磨牙区埋入种植体时用骨挤压和填骨法行上颌窦底提升术是提高存活率的有效手段, 对骨量严重不足的患者术后二期埋入种植体更安全有效.结论骨挤压法提升上颌窦底的过程中,改变了骨密度,增加了支持骨的高度,为种植体的成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作者:王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肝癌的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附20例报告)

    肝癌的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经历了广泛的临床应用和方法改进,目前已成为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本文就我院20例肝癌行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齐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艾迪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观察

    癌性腹水是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一,因其顽固难消,严重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传统的腔内化疗,因其毒副作用大,很多晚期衰竭患者难以耐受.我科自1999年1月~2002年1月采用艾迪注射液行腹腔内灌注治疗癌性腹水,并与腔内化疗组相比较,差异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赖景春;肖震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球蛋白测定的意义分析

    目的了解血清甲胎球蛋白测定在急性重型肝炎患者药物治疗疗效、预后判断中的意义,为临床治疗、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36例急性重型肝炎患者在入院当天对其进行血清甲胎球蛋白测定,按照血清甲胎球蛋白的浓度对这36例患者进行分组,而后观察治疗30天后的患者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初次血清甲胎球蛋白测定浓度大于200μg/L组患者肝功能好转率明显高于100~200μg/L组及100μg/L以下组.结论血清甲胎球蛋白测定对急性重型肝炎临床治疗疗效及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作为临床重型肝炎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指标.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球蛋白含量高,则其治疗后肝功能逆转率高,预后好;患者血清甲胎球蛋白含量低,则其治疗后肝功能逆转率低,预后差.

    作者:杨兵厂;万克青;文锋;钟华;左晟;田小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乌头碱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2例

    我院近2年来,先后抢救2例乌头碱中毒所致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均抢救成功,浅谈体会.

    作者:李洪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直肠类癌48例分析

    目的探讨直肠类癌的生物学行为、临床表现、诊断、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8例直肠类癌临床资料.结果 48例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18~70岁,平均42±2.1岁.肿瘤部位:距肛缘12cm 1例,11cm 1例,8cm 3例,7cm 11例,6cm 10例,5cm 16例,4cm 6例.肿瘤直径:>2cm 2例,1~2cm 20例,<1cm 26例.48例均行局部扩大切除术,46例经肛、2例经腹.获随访42例,5年生存率95%(35/37),5例随访不满5年仍健在.结论对每一位直肠类癌患者均应根据其肿瘤大小、浸润范围、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脏器转移等情况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直径<2cm的直肠类癌极少发生转移,首选局部扩大切除术;对直径>2cm或侵及肌层或有淋巴转移者,应行直肠经腹根治性切除术;对伴肝局灶性转移者可加做肝叶或肝部分切除术;姑息性切除术可减轻类癌综合征,或防止肠梗阻及肠道出血.

    作者:冯国光;吕强;刘江齐;杨志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