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萍;王秦川
目的研究早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方法运用ELISA法分别测定30例早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Hcy水平.结果早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发急性心肌梗死与血浆Hcy水平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单淑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经尿道电切前列腺(TURP)与开放性手术相比较,TURP具有适应证广、较安全、无手术伤口及腹壁漏尿、术中及术后出血及输血量明显减少,术后再出血及手术率低,术后病人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近年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TURS也具有一定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18%,包括出血、穿孔、TURS综合征(TURP)、输尿管损伤,外括约肌损伤等.尤以TURP综合征为著,其发生率7%~20%,且发生骤然,如处理不当,将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充分认识TURP防止其发生,并掌握对TURS患者的抢救方法,对降低TURP手术的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我院自1992年以来开展TURP 183例病例中的3例出现TURS病例,报道如下并加以分析.
作者:于海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 概述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是由多种细胞产生能刺激平滑肌细胞、胶质等细胞增生的多肽,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在中枢神经系统广泛表达,对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的生长及发育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其过度表达又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增生性疾病.
作者:寇国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患者,女,26岁,G1P0停经26周,无异常不适,行常规B超检查.二维超声显示:宫内单活胎、臀位,双顶径6.0cm,头颅光环完整,脊柱呈串珠样强回声,连续性好,胎心率150次/min,羊水暗区大深度9.5cm,胎盘附于子宫右侧壁,成熟度1级.多切面反复扫查可见胎儿腹腔内腔器(肝、肠管等)位于腹壁之外,周围有完整包膜回声与胎儿腹壁缺损处相连.B超提示:①中孕、单活胎、臀位(26周);②羊水过多;③胎儿畸形:内脏膨出可能.
作者:吴德华;徐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非典型中枢神经阻滞剂--利培酮对大鼠海马脑片锥体细胞DNA和RNA的影响.方法将22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根据新型荧光探针Acridine orange (AO)能与活细胞内DNA和RNA特异性结合后发出荧光的特征,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大鼠的海马神经细胞内DNA和RNA的荧光像素进行观察,并用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处理,了解海马脑片锥体细胞DNA、RNA代谢的影响.结果利培酮组大鼠海马脑片锥体细胞内DNA和RNA的荧光像素之比为1.662±0.269,而对照组之比为1.799±0.557,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培酮对大鼠海马脑片锥体细胞的核酸代谢无影响.
作者:殷彬;陈中献;陈耀文;徐虹;林珏龙;郭沈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手术室工作的护士除掌握基础知识,常规无菌技术操作外,还应掌握手术病人心理护理和手术室特别护理.
作者:张丹;李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在现代医学中,临床检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的程度上,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决定性的作用.能够影响临床检验结果的因素除检验科工作质量外,临床在标本的采集过程中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结合本人长期工作经验,就正确采集标本谈几点体会.
作者:刘相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抑郁症发病率的上升趋势,已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老年抑郁症多与其他躯体疾患并存,有其特殊性,不仅精神科和神经科医师应多加关注,亦应引起其他医师的重视.在长期的老年抑郁症临床观察中,我们有以下体会.
作者:刘虹;王平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新生儿窒息是围生期医学的重要课题,在我国,窒息至今仍是围生儿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国内报道,窒息及其并发症占整个新生儿死亡原因的33.5%.因此,做好本病防治,对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和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广大医务工作者为新法复苏的推广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我科开展了新生儿面罩-复苏囊人工通气,现将其方法及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田晓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小儿静脉穿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它和我们的诊疗护理工作密切相关.在我们每天的护理工作中,它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治疗和护理效果起着不同寻常的影响.因此,提高个人的静脉穿刺成功率是刻不容缓的责任,根据我们9年来的工作经验,现将几年来的工作体会总结一下.
作者:张敏;王连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近2年来,先后抢救2例乌头碱中毒所致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均抢救成功,浅谈体会.
作者:李洪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胆囊炎发病人数日益增多.因老年人机体敏感性差,免疫力低下,导致胆囊穿孔可能性增大.因此,老年胆囊炎穿孔率有升高趋势.胆囊穿孔是胆囊炎、胆囊结石的严重并发症,如诊疗不当可致严重后果.现取我院1995年3月~2002年12月收治的老年人胆囊穿孔42例,将其诊断及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煜楠;杨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自1999年起开始采用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单层连续缝合的手术缝合方法,自2001年起已完全废弃以往的连续缝合加褥式包埋的双层缝合手段.现将2002年全年剖宫产术1731例与1998年全年剖宫产术1092例随机抽样分析,总结两种缝合方法的优缺点.
作者:姚娉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经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刺激后,巨噬细胞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CCR5的情况.方法将Aa和巨噬细胞共同培养,利用β-actin作为内参照,半定量逆转录PCR(RT-PCR)法,测定在不同时间点,巨噬细胞表达CXCR4和CCR5的mRNA的相对量.结果共同培养18h后,巨噬细胞中CXCR4的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共同培养36h后,巨噬细胞中CCR5的mRNA表达量升高(P<0.01).结论 CXCR4和CCR5参与了青少年牙周炎的免疫反应;感染青少年牙周炎的患者是否易感艾滋病还有待研究.
作者:钱珑;邬春兰;瞿跃红;吴凤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掌骨骨折在临床中多见,处理不当将导致畸形愈合及功能障碍.手功能的完善与否与人们的生活质量的高低密不可分.这就对手外伤中的掌骨骨折的治疗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尽可能做到解剖复位,恢复手的正常功能[1].无疑,手术治疗是达到这一要求的可能途径.交叉钢针内固定不影响掌指关节活动,但操作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我们对掌骨骨折采用,我们称之为的克氏针改良髓内固定术,斜行骨折加用钢丝环扎,也能达到同样疗效.
作者:吴英昌;祝玉堂;蒋春雨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是一个棘手问题,本文收集24例病例,应用酚妥拉明、硝酸甘油及地尔硫治疗心衰,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提高对成人胸内淋巴结结核的认识.方法分析11例成人胸内淋巴结结核的X线特征.结果成人胸内淋巴结结核多表现为:(1)单侧结节型肺内淋巴结肿大,以右侧常见,浸润型较少;(2)肿大的肺门淋巴结常发生钙化;(3)纵隔淋巴结肿大多见于右侧气管旁淋巴结组,不如肺门区淋巴结肿大明显.(4)在肺门淋巴结肿大的同侧,常有肺部陈旧性结核灶和(或)胸膜病变.(5)经短期抗痨治疗后复查,淋巴结肿大有明显的缩小或恢复正常.结论胸部平片是诊断胸内淋巴结结核的首选检查.
作者:周小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血清甲胎球蛋白测定在急性重型肝炎患者药物治疗疗效、预后判断中的意义,为临床治疗、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36例急性重型肝炎患者在入院当天对其进行血清甲胎球蛋白测定,按照血清甲胎球蛋白的浓度对这36例患者进行分组,而后观察治疗30天后的患者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初次血清甲胎球蛋白测定浓度大于200μg/L组患者肝功能好转率明显高于100~200μg/L组及100μg/L以下组.结论血清甲胎球蛋白测定对急性重型肝炎临床治疗疗效及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作为临床重型肝炎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指标.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球蛋白含量高,则其治疗后肝功能逆转率高,预后好;患者血清甲胎球蛋白含量低,则其治疗后肝功能逆转率低,预后差.
作者:杨兵厂;万克青;文锋;钟华;左晟;田小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巴胺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心功能影响,并探讨该药剂量在CHF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2例老年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A组50例在洋地黄、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的多巴胺注射液静滴;B组52例仅给洋地黄、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2组均连续用药2周.用药前后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A组治疗后患者心排量、心脏指数和射血分数均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与B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A组的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0%和90.0%;B组为28.8%和67.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期间未见小剂量多巴胺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多巴胺注射液有增强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是辅助治疗老年CHF的一种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作者:张金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临床使用垂体后叶素引起严重低钾血症并低钠血症,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方法对6例垂体后叶素引起严重低钾血症并低钠血症的病人进行系统性回顾.结果持续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可导致严重低钾血症并低钠血症.结论持续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治低钾血症和低钠血症的发生.
作者:施壮炎;张帆;陈剑锋 刊期: 2004年第03期